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马 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龙” 读《易经》才能理解其深意

时间:2024-01-11

马,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龙,读易经才能理解其深意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在周易坤卦中,以母马来比喻坤卦的德行,贞顺、亨通。我们都知道,乾坤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马,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龙”,读《易经》才能理解其深意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在《周易》坤卦中,以母马来比喻坤卦的德行,贞顺、亨通。我们都知道,乾坤代表着天地,也代表男女。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这里会用到母马。乾卦讲龙,坤卦讲马,其中的逻辑在哪里。

马,具有高尚寓意的一种动物

我回朋友说“龙马精神”。他立刻心神领会,但仍希望李秀笔记在这里写一写“马”这种动物。我想,今天人们对于动物的感受和远古时期也许有着一定的差异。毕竟,今天的人们与动物的接触越来越少。

不管怎么说,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动物。在北京的长城脚下,甚至还有一个专门展示马文化的专题博物馆,吹着塞外的风,遥看连绵的山脉,一下子就能感受到马背上的器宇轩昂。

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人们与马的接触越来越少,马和其他的动物,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事实上已经区别不大。

我们生活在平原的人们其实已经很少有人骑马,人们耳熟能详的仅有《西游记》里的白龙马,还有一些诸如“马到成功”、“龙马精神”、“一马当下”的成语。一些属马或者姓马的朋友,则比较喜欢在家里悬挂一些骏马的绘画。总之,我们现代大多数人,对于马的幻想大多停留在成语中,绘画里,远一点儿想到的则是茫茫大草原。

事实上,在八十年代以前,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村落里到处有马的身影。历史再往前追溯直到几千年前,马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其实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其象征意义,代表着刚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读易,需要换位思考

曾经,有个女生给我留言说,不喜欢《周易》,因为坤代表女性,可是坤卦里居然用母马来形容,因为她不喜欢马,更不喜欢母马。

我对她说,《周易》不是你这么个读法,读易需要换位思考。你要想一下古人,他们一定是特别喜欢马的,就像你今天喜欢车,是同样的道理。马在古代,就是车的发动机。其次,乾坤代表男女,和坤卦里的母马是两回事。

在《周易》坤卦里,以母马的贞顺来比喻坤卦的德行,取的是马的象征意义,刚健前行,奋斗等等品质,与“龙”的地位实则相当。追溯历史换到古人的位置上,就能理解,马在《周易》成书的那个年代,是极为高尚的象征。在《说卦传》中,对于马,也是有着多方的解读,比如说“乾为良马,震是脚为白色的马,坎则是脊背突出的马”等等。

龙马精神有着的深刻内涵,古人了不起

我们中国人,“龙马精神”是经常说的一个成语。有人说,龙马是我国古代神话里的一种生物,兼具了龙和马的形态,代表着吉祥如意,寓意人的精神健硕。

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法之画八卦。——《尚书》

上述内容,记载在《尚书》中,表面意思似乎是在说河图,但李秀笔记的感受则是,龙马的出处,也许在《易经》中才能找到更明确的答案。因为,龙马、河图的最终结果是八卦。

在《周易》中,乾卦描述的就是龙,坤卦则出现了马。乾坤两卦,用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解读,乾卦描述的是太阳的运行规律,坤卦则描述了月亮的运行规律。因此,“龙马精神”的深刻内涵,也许只有深读《易经》的人,才能理解——代表了日月轮转,代表了古人崇尚的“乾坤”大道。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

在《系辞》里,伏羲氏观天地,鸟兽,其中的天地、鸟兽如此一来就能对上了。当然除了龙、马,《周易》中涉及的动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象、猪、牛、羊、鹿等等。从系辞的描述中,我们能感受到那种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亲近与和谐,非常美好的感觉。总之,古人的大智慧从中可见一斑。

当然,以上只是我对《易经》粗浅的认知罢了!

悟透易经中的道理能帮你度过遇到的崎岖

《易经》自身的杂乱广博,艰深不流通。

有人说《易经》是本找寻人生答案的书

《易经》这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它晦涩难懂,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的奥妙。

所以千百年来,很多人都把《易经》看成是一本卜卦算命的书,更有人将它看作是封建迷信。

然而纵观古今,像孔子、鬼谷子、诸葛亮、王阳明、杨振宁、马云、李嘉诚等人,他们每一个人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有过不同的功绩,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26岁之前熟读《易经》。

孔子曾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有人说:西方智慧的源头是柏拉图,印度智慧的源头是《奥义书》,我国智慧的源头是《周易》。

《周易》这部特别的经典,在我国历史上位置非常高。儒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的五经之首;道家认为它是第一经典,所谓三玄之冠。

冯友兰教授之所说:“《周易》是国际的代数学。”

我看了《易经》之后发现,里面不只有艰深的大道理,还有许多靠近日子的人生智慧!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解说,再到象、数、理的介绍,每一个都是能让你实践运用到职场,生意场和日子中的。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易经》的重要性,纷纷开始研究起来。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选对一次,离成功就会更进一步

我就是一个痴迷《易经》的人,但是最开始接触《易经》时,由于原著中全部是文言文,让人非常难以理解,那段时间,我一直苦恼不已。

就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易学同好向我推荐了这本《图解易经》,这本书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在其中加入了全注解全译文,彻底解决了我的阅读难题。

而且其中并不只是讲一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联系实际生活,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为我们讲解64卦的奥秘。

其中涵盖了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以及《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

不仅如此,书中还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来教给大家如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最让我惊叹的是,书中的很多案例,不就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历过的吗?

通过这本书,不仅让我轻松入门了64卦的学问,而且受益无穷。所以今天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苦恼,那就不要犹豫了。

人生的千百种境遇,在群经之首《易经》中就会有你想知道的答案,学会易经,可以更从容的过好这一生。

活动期间,单独购买《图解易经》仅售56元。

《易经》+《图解风水入门》仅售89元。

《图解易经》+《图解风水入门》+《风水百科2000问》+《完全读懂家居风水》这一整套特惠价格159元立省49元。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马 在传统文化中地位等同于“龙” 读《易经》才能理解其深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姚涛虹2024-01-18 04:01姚涛虹[天津市网友]218.241.4.84
    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与龙相当,只有深入研究《易经》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
    顶10踩0
  2. @糖衣*2024-01-16 09:31@糖衣*[贵州省网友]203.27.102.44
    阅读《易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顶0踩0
  3. a3167108122024-01-14 15:01a316710812[浙江省网友]161.207.94.178
    马被视作传统文化中的高贵生物,和龙同等地位,令人敬佩。
    顶1踩0
  4. nikon-d3002024-01-12 20:31nikon-d300[辽宁省网友]203.18.110.222
    马象征着力量和勇气,读《易经》可以更好地理解马的象征意义。
    顶17踩0
相关阅读
“八字还没一撇”:这句奇怪而有深意的话 出自南宋哪位理学家?

“八字还没一撇”:这句奇怪而有深意的话 出自南宋哪位理学家?

一撇一纳还可以再写其他字,比如,汉字中的八

2023-07-01 #经典句子

家长群变奇葩发言集中地 戏精家长狂飙英语 老师表示“心好累”

家长群变奇葩发言集中地 戏精家长狂飙英语 老师表示“心好累”

家长群本是各位家长与老师联系交流的平台,但因为信息交流的透明性,大家的言论可以自由表达,家长多的地方是非多,一些家长群在某些家长的推动下,俨然

2013-03-15 #经典句子

古语:“忠孝难以两全”是什么意思?饱含深意 很多人明白的太迟

古语:“忠孝难以两全”是什么意思?饱含深意 很多人明白的太迟

要尽责,就要遵循古训教导的圣贤之道福泽后代,传承圣贤之道就对得起上古祖先,如此才对得起国家和父母

2017-12-13 #经典句子

《易经》的象 是整句卦爻辞的象 要用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

《易经》的象 是整句卦爻辞的象 要用整句话的意思来理解

大家只要看一下央视和地方台兴办的各类文化栏目,以及新华书店里传统文化类书籍的阅读和销售情况,还有网络上对于传统文化的讨论,都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对

2023-07-08 #经典句子

易经入门基础除元亨利贞之外还有一句话更重要

易经入门基础除元亨利贞之外还有一句话更重要

如今随着各类营销学、管理学、成功学书籍的畅销让们忽略了很多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

2023-12-03 #经典句子

周文王临终留下短短几句话 却是《易经》精髓 耐人寻味

周文王临终留下短短几句话 却是《易经》精髓 耐人寻味

这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书:儒道都深受其影响;它包罗万象,大到宇宙星辰,小到人生百态,都包含在其中

2023-05-29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 不可借屋成双” 到底是什么意思?

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 不可借屋成双” 到底是什么意思?

虽然有些俗语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是它在过去特定的背景下产生并流传了下来,更是说明俗语的重要性,现在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俗语就是宁可借屋停丧,不可

2023-12-13 #经典句子

农村俗语:“出门不露白 露白会失财” 老祖宗的话 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出门不露白 露白会失财” 老祖宗的话 有道理吗?

生活在农村的朋友应该熟悉,农村有非常多的趣事,同时也有很多的讲究和习俗,其中俗语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今天给大家这样一句话俗语:出门不露白,露白

2023-11-3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