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上古中古九大文明及其兴衰

时间:2024-01-08

约公元前4500年,在两河流域南端开始出现定居村落文明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06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一)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一阿卡德一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地带,在今伊拉克境内。约公元前4500年,在“两河流域”南端开始出现定居村落文明。约公元前3300年,来自今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苏美尔人开始在此建立一些小城邦。约公元前2800年,在“两河流域”南端形成统一的苏美尔国家。它屡遭外族入侵和征服。

约公元前2334一前2154年,也就是比夏朝略早的时候,来自叙利亚草原的闪米特族系(闪米特人指西亚北非地区属于闪含语系中的闪语族的各族群,在古代,包括巴比伦人、希伯来人、亚述人、腓尼基人等族群,在近代,主要指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有时特指犹太人)的阿卡德人建立阿卡德王朝,逐渐征服整个“两河流域”和邻近地区,它存在百余年后被来自东北山区的库提人攻灭。此后经历长期纷乱。

到公元前19世纪,闪米特族系的阿摩利人再次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古巴比伦王国,存在时间约为公元前1894-前1595年,约300年后遭异族攻灭。此后近1000年间,该地屡经不同族群的统治者征服和统治。

公元前626年,闪米特族系的迦勒底人建立新巴比伦王国,继承发展苏美尔-阿卡德一古巴比伦文化。公元前538年,新巴比伦遭波斯帝国攻灭,成为后者一个行省。从此结束了苏美尔一阿卡德一古巴比伦文明的独立存在。

公元前331年,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征服巴比伦。公元前4世纪初一前2世纪初,“两河流域”受马其顿人建立的塞琉西王国统治;公元前2世纪初以后受塞琉西国分裂出来的安息国统治。此后800年间,它成为罗马与安息、波斯之间争夺的战场。

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占领“两河流域”,巴格达成为阿拉伯帝国阿斯王朝的首都。其间共经历了616年。

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两河流域”沦入蒙古人建立的伊尔汗国统治100年。

公元1534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占领巴格达,此后300余年间逐渐把“两河流城”置于自己统治之下,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于1917年攻占巴格达,控制“两河流域”,1921年立费萨尔一世为伊拉克国王,但保持对伊拉克的委任统治权。1932年英国放弃委任统治权。1958年废弃君主政体,成立伊拉克共和国。

(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4500年前后,在从事灌溉农业的农村公社基础上,开始形成一些被称为“诺姆”的“州”邦。居民为非闪族系的古埃及人。

约公元前3100年形成由“法老”统治的统一国家。此后近3000年间,埃及共经历了31个王朝的统治。其间经历了多次内部分裂割据和外族征服。并立的第15、16王朝是由来自亚洲的游牧族喜克索斯人建立的,第25王朝是由外部人侵的库施人建立的,第27王朝和第31王朝是由入侵的波斯人建立的。到公元前332年,希腊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击败波斯人,接管埃及。从此结束了古埃及文明的独立存在。

公元前305-前30年,埃及为马其顿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统治。

公元前30年-公元641年,埃及受罗马帝国和由罗马帝国分裂出来的东罗马一拜占廷帝国统治。其中东罗马一拜占廷帝国统治时间为395-641年。

公元642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征服,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国分裂后成为一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

公元1517-1798年,奥斯曼土耳其征服并统治埃及。公元1798年,拿破仑侵入埃及。1882年英国占领开罗,逐渐在埃及建立殖民统治,到1922年承认埃及独立,为君主立宪制的埃及王国。1953年成立共和国。

(三)发源于黄河一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间,黄河流城的仰韶文化遗址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马家浜等遭址都已显示出相当发达的定居村落农业文明的面貌。这可说是东亚的“两河流域”文明的发轫期。这个东亚“两河流域”的面积比西亚“两河流域”大得多,单是其中下游地区就约有200多万平方公里,约当西亚“两河流域”的6倍。

夏、商、西周时期,已初步形成早期统一国家,到西周鼎盛时期人口已达1300万左右,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疆域最大的文明国家。股周文明覆盖的地域已扩及黄河长江中下游。秦汉开始建立起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此后,直到明清,大部分时间保持着国家统一。

其间有两次主要由于内部动乱引起的分裂:一次是三国,从220至265年,共45年;另一次是五代十国,907-960年,共53年。最长的一次分裂是南北朝,301-589年,主要是晋末内乱遭致北方游牧族大举南进,形成五胡十六国。这次分裂长达288年,但其结果不是像罗马帝国那样导致原有文明国家的灭亡和文明的中断,而是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民族大融合和隋唐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

北宋、南宋319年间,东北、西北和西南有几个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但经过元朝近百年统治,又实现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民族大融合,导致了明清时期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

纵观中华5000多年的古代文明史,有两点与其他五大文明中心截然不同:一是它的物质文明特别是以农为本而且强调整体性协作的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它的精神文明,如《周易》以来强调天地人统合协调的宇宙观、西周特别是孔孟以降的民本主义的社会政治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或一直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未曾有过中断;二是它从小到大的扩展主要不是依靠武力对外征服、而主要是外部的游牧或半牧半耕民族内向流徙,并与汉族互相融合或联合的结果。

(四)南亚印度河流域古文明约公元前2500一前1750年间,印度河流城存在过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文明。上述两个遗址可能是两个独立小邦的国都。居民属于原始达罗毗茶人和原始澳语人。两处文明皆于前1750年左右遭毁,或说毁于外族入侵,或说毁于地震、洪水,迄无定见。

约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属印欧语系的一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上游旁遮普地区,征服土著居民,后逐渐扩展到恒河流域和南印度,成为南亚次大陆主要居民。

公元前1500一前900年为印度史上的早期吠陀时代,反映该时代的最古的婆罗门教经典《梨俱吠陀》已提到那时的印度社会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4个等级。公元前900一前600年为印度史上的后期吠陀时代,形成了正式的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出现了一些小邦国。

公元前6-前4世纪为印度史上的列国时代,北印度约有20余个大小邦国。波斯帝国和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国先后征服、统治过北印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佛教和耆那教。

约公元前321一前187年,北印度第一次出现统一国家,由孔雀王朝统治,倡奉佛教。此后又是列国并立纷争时期。

公元1世纪初大月氏人在中亚建立贵霜国,征服统治印度西北部和恒河上游。

公元4-7世纪300年间,北印度先后出现笈多王朝和戒日王统治下的统一国家。

公元7-8世纪北印度屡遭阿拉伯人入侵。后又遭来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征服者入侵。 公元8-9世纪时,佛教衰落,婆罗门教吸收佛教、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形成印度教,相信因果报应、人生轮回等信条。

公元1206-1526年,来自阿富汗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征服者以德里为国都,建德里苏丹国,统治北印度。

公元1526年,自称蒙古帖木儿后裔的中亚塔什干王公巴布尔攻占德里,建莫卧儿帝国,统治戈达瓦里河以北的印度次大陆广大地域。

英国殖民者于1757年攻占孟加拉,此后逐渐在整个印度次大陆确立殖民统治。1947年获得独立,但划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1971年,东巴基斯坦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五)地中海北岸的古希腊一罗马文明

约公元前3000-前1400年,可能来自小亚细亚的非希腊人创造了克里特-爱琴海文明,考古发现有宏伟的“迷宫”、剧场和线形文字等遗迹,但被毁埋于地下2000多年,学术界至今未能判明其毁灭原因。

公元前15世纪,南希腊的迈锡尼等地,出现希腊人建立的一些小城邦,但公元前12世纪时衰落下去,又出现中断。

公元前11一前9世纪,另一支希腊人由北向南来到中南部,创造了“荷马时代”的希腊文化。此后逐渐形成许多小城邦。雅典和斯巴达是其中最强大的两个城邦。但它们的人口,即使把被奴役的外邦人计算在内,也不过四五十万,面积不过数千平方公里。恩格斯认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官梭伦于公元前594年进行的破坏氏族制度的改革,是希腊世界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雅典曾实行民主制。但那不是现代西方那种多党竞争的民主制,而是“村民掌权制”。雅典全境最多时有150个村庄,一般每个村庄选出3名代表,组成500人的议会,为雅典最高政权机关,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实际上是由最有权势的公民行使最高权力。施行这种民主制的主要目的是把本邦人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在城邦林立、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抗御异邦的侵逼,并夺取异邦的财富和奴隶,以图强盛。雅典靠这种民主制组成实力雄厚的“公民集体”和以自由农民为基本力量的公民军队,很快富强起来,成为希腊世界的霸主。但奴隶制也跟着盛行起来。奴隶劳动为希腊城邦创造了大量财富,同时又为城邦的衰落埋下了炸弹。享有公民特权的自由民越来越鄙视劳动,习于过不劳而获的生活,沦为掠夺成性的兵痞和政痞,利用自己的公民投票权从政客那里取得小恩小惠,追随政客们争权夺利。在这种情况下,雅典和其他一些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蜕化成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都十分厌恶的导致国家混乱的坏制度。内部的混乱和相互争战使希腊城邦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公元前338年,整个希腊被马其顿国王征服了。到公元前2世纪,后起的罗马又把它兼并了。

罗马文明兴起于意大利半岛,是希腊文明的继承者。希腊人曾在那里建立过一些殖民地。约公元前1000年左右,印欧语系一些部落来此定居。此后逐渐形成一些类似于希腊的城邦。其中,拉丁人建立的罗马城邦,于公元前6世纪形成罗马共和国,凭借其经济和地理优势,于公元前3世纪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到公元前1世纪,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域。也像希腊一样,随着征服带来的大量财富和奴隶制的盛行,内部阶级矛盾激化起来。统治阶级为了便于对内镇压和对外征服,于公元前30年建立“元首政体”代替原来的共和政体,共和国变成了帝国。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的版图囊括希腊、马其顿、叙利亚、北非、西班牙、高卢和不列颠,人口约5000万,与当时的汉帝国大体相当。但它在内部奴隶、隶农反抗和外部蛮族入侵的双重打击下,于公元476年灭亡了。不同支系的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起了一系列的蛮族王国。西欧历史从此进入了与古希腊罗马文明割断联系千年之久的中世纪时期。

(六)中南美洲的玛雅一阿兹特克一印加文明

约公元前1000年代后期,玛雅人在今墨西哥东南端的尤卡坦半岛定居。公元3-16世纪是玛雅文化的繁盛期,在今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新,先后出现100多个玛雅人建立的村社国家。有的文明中心遗址十分宏伟,有矗立在高达70米的“金字塔”台基上的神庙、天文台、中央城堡、宫室等建筑群。大约9世纪后,一些文明中心可能由于外敌人侵或环境恶化而变成了废墟。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玛雅人的国家。

约公元11世纪中叶,另一支印第安部落阿兹特克人来到墨西哥盆地,1325年建今墨西哥城的前身特诺奇第特兰城,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组成庞大的部落联盟性质的“帝国”,15世纪时,控制地域达到墨西哥湾和太平洋海岸,人口约600万。公元1519-1521年,西班牙殖民者摧毁了阿兹特克国家。

南美安第斯高原,包括今智利、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部分地区,是美洲古代的另一个文明中心。在秘鲁南部的库斯科西北,考古发现一处约公元前4000年的“马丘比丘”古城遗迹,有上千座的庙堂、堡垒和居民点,但未能延续下来。

约公元前8世纪,秘鲁中北部沿海地带出现了灌溉农业文明。

公元13-16世纪,另一支印第安部落印加人以库斯科城为中心创造了印加文化,15世纪形成了印加国家,疆域北起今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边境,南达智利中部,人口约600-1000万。西班牙殖民者于1533年摧毁了印加国。

(七)中古时期的西方基督教文明

基督教是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救世主”一词的拉丁文为Chris-tos,希腊文为Christus,汉语音译为基利斯督,简称基督。这一宗教由此被称为基督教。它是从犹太教中一个小教派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教。

大约公元前15世纪,属于塞姆族系的希伯来人从两河流域来到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1世纪建立以色列·犹太王国,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军队攻陷国都耶路撒冷,数万犹太贵族和工匠被掳掠到巴比伦服苦役。这些沦为异族囚虏的犹太人常常祈求他们的部落保护神耶和华派一个“救世主”来救助他们返回祖国。相传一个名叫以西结的“先知”首先开始在被囚犹太人中传布救世主将临的“好消息”,即“福音”。

公元前538年波斯灭新巴比伦,犹太人得以返回家园,建起崇奉耶和华为惟一之神的神庙和神权国家。犹太教至此形成。

公元前63年,罗马征服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在罗马统治下,饱尝被压迫剥削之苦,多次起义反抗,遭到残酷镇压,成千上万的犹太人被掠为奴隶,战俘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更多的犹太人被迫流徙他乡。在此过程中,犹太教形成众多的大小教派。其中有一个小教派,相信耶稣是上帝派降人间的救世主,也就是基督。就是这一派到公元1世纪发展成为不同于犹太教的基督教。犹太教认定耶和华就是救世主,不承认耶稣是救世主。并由此引起一系列教义分歧。基督教承认犹太教的(圣经)》也是他们的经典,但认为那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的约法,由于犹太人“不恒心守约”,已经陈旧过时了,故称《旧约全书》或《圣经·旧约》;后来上帝给基督徒订立了新的约法,故称《新约全书》或《圣经·新约》。按《圣经·新约》说法,耶稣是上帝为拯救世人而令其降世的独生子,母亲玛利亚为童贞女,感“圣灵”怀孕,分娩于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其养父约瑟是木匠。耶稣行善传教,治病救人,能使瘫者行走,盲人复明,聋者复聪,死者复生。他还派十二使徒到各地传播福音。效忠罗马的犹太当局将他拘送罗马总督彼拉多,被钉死于十字架,三日后复活,预言将再降人间,建立理想的“上帝之国”,随后升天。历史上是否真有耶稣其人,因史料不足,至今无一致看法。他可能是基督教创始者们以某个或某几个教派领袖人物为原型,加工渲染而成的神化人物。现行的圣诞日等等都是后人推定的。

基督教脱离犹太教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宗教,大概始于公元1世纪。它与犹太教的重大区别之一是,坚持上帝的选民并不只限于犹太人,而是包括所有的民族,“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这是因为,早期基督教义中,反抗压迫剥削和要求人人平等的内容相当突出,随着犹太基督徒散徙到各地,他们的宗教在罗马境内外各地各族下层居民中引起广泛的认同,非犹太籍信徒日益增多。正如恩格斯指出,基督教“最初是奴隶和被释奴隶、穷人和无权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正因为此,帝国当局多次对它进行迫害和镇压。但是情况逐渐发生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贫富分化日益加剧,许多罗马公民,甚至不少的奴隶主,都陷于破产和绝望境地。当时的情景,如恩格斯所说,“现状不堪忍受,未来也许更加可怕。没有任何出路,悲观绝望······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既然对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求思想上的安慰”。在这样的背景下,基督教迅速传播开来,而且统治阶级中人教者也日益增多。他们为教会提供资助,凭借自己的社会地位,在教会中的影响日渐增强,使早期基督教由反抗现实的压迫剥削的宗教逐渐变成与现实妥协甚至与罗马当局合作的宗教。罗马皇帝于是也逐渐改变政策,于313年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325年确定它为国教。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国都,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国都。基督教也从此开始分裂为东西两派。东部教会以正宗自居,称为正教或东正教。西部教会称为罗马公教,在我国习称为罗马天主教。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主要是处在野蛮阶段的日耳曼人)的人侵和内部的奴隶、隶农起义双重打击下,于5世纪灭亡。在它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一系列的“蛮族国家”。其中,日后影响最大的有法兰克王国,后来扩张成为查理曼大帝国。帝国建立者查理曼本是法兰克国王,他东征西讨,扩大版图。800年教皇将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他死后,三个孙子为争夺皇位和地盘而互相开战,于843年签订《凡尔登和约》,将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德国的前身;西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法国的前身;中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的意大利的前身。此外,盎格鲁一撤克森人征服英格兰,建立了一些盎格鲁一撒克森王国,后来演变为英格兰王国,此前被另一支游牧族凯尔特人征服的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等地则形成了以凯尔特族裔为主的一些王国。征服北欧的日耳曼人先后建立了一系列王国,后来形成丹麦、瑞典、挪威等王国。日耳曼族系中的西新特人建立了西哥特王国,是后来的西班牙、葡萄牙王国的前身。这些“蛮族王国”中,原来罗马居民和文化占优势的地区,如意大利、法兰西、西班牙等地,日耳曼人虽然是征服者,但文化上反而被征服,接受了罗马人的拉丁语,与当地罗马居民逐渐融合,成为拉丁语族群;在其他地区,则形成以日耳曼成分为主的日耳曼语族群。但这两大语族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大体上相似,也都先后皈依了基督教,由此形成了具有很大一致性的中世纪西方基督教文明。

到16世纪,随着西北欧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市民——资产阶级逐渐成长起来,产生了反映新兴市民——资产阶级生产生活方式需求的基督新教,与教皇为首的罗马“正教”展开了势不两立的殊死斗争。双方经过一二百年的残酷仇杀和敌视,才逐渐承认相互宽容和信仰自由原则。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一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的“南特敕令”,允许法国新教徒享有广泛的信仰自由。但路易十四1685年撤销“南特敕令”,40多万新教徒被迫流亡异乡。1791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瑟夫二世颁布敕令,允许新教徒享有一定的信仰自由。19世纪以后,随着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后者的逐渐消亡而趋于平息,宗教宽容和信仰自由原则才日渐普遍地成为西方各国公认的原则。中古封建时代的西方基督教文明也完成了向西方资本主义的基督教文明的转型。

但是,基督教这个“文明符号”纽带对西方各国的团聚作用主要是在共同反对非西方国家的时候才显示出来。随着西方各国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由于所处的地缘和自然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日益增大的差别,共同的宗教和历史文化纽带的联系作用日渐遭到破坏。最突出的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同样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各国不但相互之间势不两立地殊死残杀,还分别与信仰各不相同的非西方国家结成同盟,同自己的“基督徒兄弟”对抗。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合上,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这丹次说明,不能简单地看待“文明”和“文明”之间的冲突,尤其不能把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简单地归结为宗教或价值观之类的文明要素的冲突。

(八)中古时期的阿拉伯和伊斯兰文明

阿拉伯文明于公元6世纪形成于阿拉伯半岛。半岛主要居民是属于闪族族系的“贝都因”人,即“草原游牧人”。只是半岛西端和南边绿洲地带有少量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的语言属于“闪含语系闪语族”中的阿拉伯语,统称为阿拉伯人。公元6-7世纪之交,原始公有制趋于解体,贫富分化逐渐加剧。游牧部落之间和贝都因游牧部落与半岛西南红海沿岸一带定居从事农业和工商业的部落之间,仇杀争斗不断。那时埃塞俄比亚人和波斯人又交替人侵,使红海沿岸的工商业遭到严重破坏,更加重了苦难。在反抗外族人侵过程中,阿拉伯人中间开始萌生统一起来一致对外以摆脱苦难的民族意识。恩格斯指出:“阿比西尼亚人的被驱逐大约发生在穆罕默德前四十年间,这是阿拉伯人的民族感觉醒的第一个行动,此外,这种民族感也受到从北方几乎直逼麦加城的波斯人的入侵所激发。”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一位通过创立统一的宗教促进阿拉伯民族统一的历史人物,那就是穆罕默德。他出生于麦加古莱希部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幼年父母双亡,靠叔伯抚养成人,青年时期随伯父经商,到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等地,接触了犹太教和基督教。他吸取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教义,结合阿拉伯原始宗教,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相传他常到麦加郊外山洞沉思默想,终于获得“天启”,创立了伊斯兰教。它奉阿拉伯原始宗教的主神之一安拉为惟一真神,自己作为“安拉使者”传授安拉的种种训谕,后来据此编成《古兰经》,意为“读本”。伊斯兰,归顺、驯服之意。归顺服从安拉的人,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者。他要求信徒“信真主独一”,即信安拉为惟一真神;信“安拉的使者和先知”穆罕默德;还要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因此生前必须行善戒恶,如善待穷人、孤儿、奴仆,不要为富不仁、残杀无辜等等。《古兰经》主张穆斯林一律平等,“众信士皆兄弟”,反对血族仇杀;承认私有制,但反对高利贷和贪婪欺诈;承认多妻制,但允许妇女离婚。它还要求穆斯林承担“圣战”义务,即用战争或和平手段,把真主的光芒传播到世界各地。参加圣战的穆斯林不仅可分得战利品,还能在死后灵魂升天。恩格斯指出:“伊斯兰这种宗教是适合于东方人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于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

穆罕默德于610年开始在麦加城传教,遭到麦加贵族反对。他建起一支圣战队伍,打败麦加贵族,在麦加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632年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初步统一。他去世后,由地位高的信徒从古莱希贵族中推举出继承人,称“哈里发”,意为“先知代理人”。前四任哈里发皆由推举产生。第五任哈里发由出自倭马亚家族的叙利亚总督争夺继任,从此变成了王朝世袭。历任哈里发东征西讨,到8世纪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始于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统一阿拉伯半岛后的对外扩张,历经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疆域包括阿拉伯半岛、现今的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拉克、伊朗、中亚、亚美尼亚、埃及、西北非和西班牙,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圣战者的足迹传遍帝国各地。它大力继承古代巴比伦、埃及和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许多领域都有重要成就。阿拉伯帝国名义上存在了600多年,但实际上它的强盛时期主要是6世纪中叶到9世纪中叶这300年间。早自9世纪中叶,许多行省的总督和地方将领已开始建立独立的王朝和本地政权,帝国已开始解体。龟缩在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于1258年被蒙古征灭。蒙古征服者建立伊尔汗国统治中亚、西亚地区。伊尔汗国在内乱和分裂中衰亡。

此后,15、16世纪时,原属阿拉伯帝国的主要地区被后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征服。但伊斯兰教在各地保存下来。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兴起的蒙古帝国的伊尔汗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从中亚征服统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更使它从西亚、中亚、北非传播到巴尔干半岛、东欧、南亚,又通过经商、移民等途径,传播到和东南亚许多国家,近现代以来还传到欧美一些国家,成为信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的世界性宗教。由此,阿拉伯文明又被称为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

自从阿拉伯帝国解体以后,各个独立的阿拉伯国家逐渐有了独自特有的国家利益,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兰国家也各有其独自特有的国家利益。这些国家在18、19世纪都先后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大都是直到20世纪中叶以后才先后取得民族独立。此后各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兰国家各自按照自己所处的历史环境、地缘政治环境和自然条件选择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和模式,有的实行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有的实行共和制,有的实行政教分离体制,有的实行政教合一体制。但各阿拉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利益,在这些共同利益范围内,而且只是在这些共同利益范围内,阿拉伯的共同族源和共同的历史文化联系,才成为维护这些共同利益的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超出这些共同利益范围,那种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就失去作用。如今,阿拉伯联盟就是维护阿拉伯国家共同利益的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的具体体现。同样,各个阿拉伯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兰国家之间在各自拥有自己独特利益的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反对共同的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共同的历史文化联系也成为维护这些共利益的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但超出这些共同利益范围,那种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就失去作用。如今,伊斯兰国家政府间会议就是以伊斯兰教作为维护这些共同利益的文化符号或文明纽带的具体体现。此外,在阿拉伯国家和非阿拉伯族系的伊斯兰国家的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中间,也因为在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有不同的遭遇,遭遇和利害关系相似的阶层也会运用相同的族源或宗教纽带互相连接起来维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反对共同的敌人。但是,所有这一切现象都不能简单地、整个地按共同的族源或宗教归结为“文明之间的冲突”。因为族源或宗教之类的文化纽带只是在共同的特定现实利益范围之内才能发挥纽带作用。

(九)俄罗斯、东欧的斯拉夫东正教文明

斯拉夫人也是属于古印欧族系,最初生息于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境内的第聂伯河以西,今波兰境内的维斯瓦河以东的东欧大草原地带,以游牧为主。以后不断迁徙,逐渐形成东部斯拉夫、西部斯拉夫、南部斯拉夫三大族群集团。其中,东部斯拉夫包括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西部斯拉夫包括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等,南部斯拉夫包括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等。每个族群集团又分别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国家。它们的共同点是,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都皈依了从拜占庭帝国传来的东正教,因此被称为斯拉夫东正教文明。但是,由于各斯拉夫国家所处的地缘和自然环境差异很大,使得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差异也很大,由此决定,共同的语源、族源和宗教作为它们之间的共同的“文明符号”纽带的连接作用一直比较脆弱。尤其是今天,大多数斯拉夫国家都力图加入经济、军事和文化实力更强大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盟,独特的斯拉夫东正教文明特性似乎在趋于完全消失之中。这再次证明,物质经济生活和物质利益是决定文明特征及其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作者/来源:ACPLAITA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上古中古九大文明及其兴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8)
  1. 可爱多多2024-01-19 09:09可爱多多[宁夏网友]60.235.64.63
    真心希望能够更多了解不同文明的兴衰历史,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顶6踩0
  2. 阿彦2024-01-17 23:17阿彦[四川省网友]103.255.143.30
    @沫熙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深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类社会的变迁。
    顶0踩0
  3. 沫熙2024-01-16 13:25沫熙[湖北省网友]203.22.78.68
    文明的兴衰是一个看似无法逆转的规律,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顶7踩0
  4. 清莲如雪2024-01-15 03:33清莲如雪[云南省网友]112.26.122.237
    上古中古文明的兴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篇章,它们的历史教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顶5踩0
  5. #屋顶2024-01-13 17:41#屋顶[甘肃省网友]115.84.193.185
    每个文明的兴衰都有其独特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很值得深入研究。
    顶0踩0
  6. 宝贝2024-01-12 07:49宝贝[天津市网友]103.252.232.177
    这些古代文明的兴盛与陨落,也让我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新的思考。
    顶0踩0
  7. 红旗飘飘2024-01-10 21:57红旗飘飘[国外网友]43.254.195.144
    非常喜欢这样的历史文章,从中可以看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
    顶4踩0
  8. 蕾雷无声2024-01-09 12:06蕾雷无声[江苏省网友]103.21.119.190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趣了!让我对上古中古文明的兴衰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顶8踩0
相关阅读
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 如汉魏之句;中古之画如盛唐之句 雄浑壮丽

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澹 如汉魏之句;中古之画如盛唐之句 雄浑壮丽

...才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坚船利炮护航下的西洋文明的输入。值得注意的是,石涛虽然说了“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但他并没有贯彻实行,石涛时代的笔墨以“四王”、吴、恽为新潮,若石涛遵循“笔墨当随时代”,...

2023-12-07 #经典句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重点 同时也是实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重点 同时也是实现小学语文审美教育

...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且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髓,包含了丰富的文学意蕴与唯美的意象,能够带给学生心灵的滋养以及精神的洗礼。就目前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古诗词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受到时...

2018-06-06 #经典句子

盗墓贼喝下墓中古酒 两日后被发现 醒后说了句话至今成笑柄

盗墓贼喝下墓中古酒 两日后被发现 醒后说了句话至今成笑柄

曹操于《短歌行》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自古以来,爱酒之人,向来不乏,爱酒之人虽常有,防酒之心亦不可无。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墓葬文化是其重要的一个分支,自古以来,人们不仅十分重视生前的生活,对于身...

2023-07-11 #经典句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今天为何还要了解孔孟之道 因为不学不为人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今天为何还要了解孔孟之道 因为不学不为人呐

...我们来探讨一下传统是什么?我们一直说咱们中国是一个文明礼仪之邦,是一个非常有礼节的国家,说起礼教这个词可能给大家的感觉不是特别好,一想到礼教就会有一个词叫做什么,叫吃人的礼教对吧,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

2023-10-27 #经典句子

上古文明为何崇拜猎户座?它真的是人类起源之地?

上古文明为何崇拜猎户座?它真的是人类起源之地?

...幻想。在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缺乏认知的上古时代,有许多文明都不约而同提到了一个星座,它就是猎户座,不少文明甚至还把猎户座奉为天神的所在,将人类起源之地归属猎户座。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天文学告诉我们,猎户座...

2014-09-30 #经典句子

水是生命的源泉亦能毁灭一切!改变我国文明史的上古三次大洪水!

水是生命的源泉亦能毁灭一切!改变我国文明史的上古三次大洪水!

...我们的先辈与洪水斗智斗勇的故事吧,而这些,也与华夏文明的兴起息息相关。伏羲氏的崛起在5300年前,声势浩大的洪水将安徽凌家滩古国和大溪文化古国摧毁了,在大溪的旧址上兴起了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马家窑文化也...

2019-10-05 #经典句子

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古时代与青铜文明”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10月21—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重庆师范大学、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主办,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三峡文...

2024-01-20 #经典句子

神奇的东方金字塔:探秘曾两度让隋唐两朝远征军铩羽而归的高句丽

神奇的东方金字塔:探秘曾两度让隋唐两朝远征军铩羽而归的高句丽

...石构造的建筑,呈方坛基座的截尖锥形,竟有几分像玛雅文明的金字塔。难道这也是一个神秘文明的神庙吗?专家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遗址推断,这里应该是高句丽的早期都城所在地。那么,这巨石建造的金字塔形建筑是都城吗...

2014-06-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