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 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一体

时间:2023-12-13

第一个大问题:佛法的本性摘自南怀瑾全集[宗镜录略讲]第二个问题:自老庄以下,道家思想,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第一个大问题:佛法的本性

——摘自南怀瑾全集[宗镜录略讲]

第二个问题:自老庄以下,道家思想,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此为“心物一元”。这个观念同“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大家研究看看,拿一句禅宗古代术语来讲:“是同是别?”

一般人喜欢学禅,说这个悟了,那个悟了,理(道理)上到达,但境界是否到达(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是个大问题。换句话说,见地与工夫一起到了没有?没有到,那是“误”了!你说心里空空洞洞,没有念头,那很简单,稍稍吃一点带麻醉性、放松精神的药,马上没有念头,那也得道悟了?不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问题:后世称专谈修证做工夫的道家为丹道家(炼丹成仙)。丹道家偏重形而下工夫的求证;儒家偏重形而上的精神。真证了道,是“宇宙在手,万化由心”,宇宙掌握在人的手里,万有的变化由于心念。

我们提出“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宇宙在手,万物由心”三个观念,大家研究一下,是同是异?最后可说都是一样。

《宗镜录》以禅宗为根本,以般若唯识来陪衬其他诸宗。谈到修证,也就是如何达到明心见性境界。真了的人,注意这个“了”字,不能随便了了。真正明了,道理上悟到,烦恼、妄念、业力也真了了。这“了”真难了,这一了,了不了?怎么了?通常我们跟人吵架,说这件事算了,回头仍说讨厌,还是算不了。

此了真难了“真了了”之后,你才能证到“万物由我”。永明寿禅师写这个文章不是玩弄文字,他是清净的人。

第二句话更严重。明白、真悟了的人,是“妙觉在身”,就在你这个身上。

去年在佛光别院上课,也提到永明寿禅师的话:“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我有一宝,藏在那里?就藏在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上自头发,下至脚趾,到处都有它,无所不在,所以,不要以为佛家所谈的空,是断见的空。有许多学佛的人讲空,不错,佛法初步是谈空,但是生老病死来了,今天感冒头痛,学佛的空嘛!空掉好了!不要痛,空不掉,那都是瞎吹。为什么空不掉?心物是连在一起的,你真能把身心分开,那差不多已经修成了一半,分开还要把它组合拢来,由分而合,进而超脱,才达得到“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换句话说,任何佛法,包括禅宗修证,最后皆以此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然后才能谈如何求解脱。

[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他说《宗镜录》的著作,是集中了所有经典的骨髓、要点。我们不多讲,但是要注意每一个字,文字太美了!往往文学气韵盖过了思想。

“磨砻”是农业社会碾米、麦的工具。“磨”,磨的米麦粉细一点;“砻”,磨的粗一点。“理窟”是道理的窟窿,一点一滴雕刻的很精细。

这部著作,挖的是禅宗的骨髓;“教网”是形容三藏十二部经典象个网一样,标出了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经道理的纲要。

断惑才能证真?

“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

四六文章,对仗,文字一看就懂,讲佛学,每一个字都是佛学,它的妙处在于那么一个需要逻辑思考和佛学专有名词的东西,他不着痕迹地把它变成文学,美极了!

“余惑”就是八十八种结使,一切烦恼、妄想、习气的根本叫惑。小乘佛法“断惑证真”,把断除烦恼,证到空的一面叫道,那是小乘境界。诸位注意!看大家修持的日记,大部分思想还停留在这个境界,烦恼一来怕得不得了,都想去妄念,断惑证真,这是声闻缘觉的思想。然而真要断惑也很不容易。出家人常讲:忙一点就感觉到在忙中用功之难,这就是“余惑”未断。“平常给你清净,在山里住茅棚,盘腿打坐,尤其现代人住茅棚,一会儿念头空了、一会儿烦恼来了,一下欢喜、一下烦起来,还是在那里搞运动会。假使心里真的达到空,一定七天、八天、一个月,就算不错了!下山到人世间一忙,定境就没有了。所有的工夫是石头压草、压到的地方不长草,草却从旁边冒出来。

烦恼的根没有断,即是余惑未断,有一点余惑的根没有撤掉,等于白玉有瑕疵,不圆满、不清净。

这些话这么一讲,大家听起来很明白,都觉得对,其实全错了!用我刚才所讲的话来表达佛法,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流弊,认为烦恼可以断,断了惑才能证真。

错了!烦恼、妄念本身同般若本身一样,是“非断非常”、“非空非有”,这个道理很深刻,我们暂时不介绍,留到后面讲到唯识时再说明,此书对这一点批判的很厉害,说明得很清楚。(未完待续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 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一体》,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记忆的阳光2023-12-24 10:46记忆的阳光[江苏省网友]203.3.105.90
    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我感受到了与天地万物的紧密联系,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顶9踩0
相关阅读
略论《物不迁论》中僧肇所述「旋岚偃岳而常静」等4句之意

略论《物不迁论》中僧肇所述「旋岚偃岳而常静」等4句之意

...世间所见相违。僧肇察觉到,一般人心里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变动不居,所以是无常,故此「闻无常,则取其流动」,既然人们心里视无常是真实,故面对「生死交谢,寒暑选迁」 ,自然认为「有物流动」。僧肇却不认同,指...

2024-01-13 #经典句子

佛教修心十法:依任何一法修持 足以圆融无碍!此文较长望珍惜!

佛教修心十法:依任何一法修持 足以圆融无碍!此文较长望珍惜!

...语云。是处有芳草。满城无故人。又庞公云。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此是泯心存境息妄功夫也。——————解释:泯心存境,指的是,于一切外境不用空其相,只于自己内心善恶是非二元对立处,不执着,内无执...

2009-09-20 #经典句子

「作文素材」惊爆|这11种作文开头 人见人爱!素材领取

「作文素材」惊爆|这11种作文开头 人见人爱!素材领取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

2009-02-16 #经典句子

「做客梁庄@梁庄赏诗」作者/刘海燕&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做客梁庄@梁庄赏诗」作者/刘海燕&文海诗轩传媒鉴赏

...悦交织爱,和不爱似乎没有什么不一样期待一场如约的雨万物的生发这个时节最为繁复一幅丹青,一曲清音无我时即是__小满赏 析小满反映了降雨量大的气候特征:“小满小满,江河易满”。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

2017-12-20 #经典句子

修炼气功“这几句话”你要是做好了 气功功力将会上升好多

修炼气功“这几句话”你要是做好了 气功功力将会上升好多

...,精华、精微,精神,总之代表物质,很多因素了,气,万物皆有气,也是很多物质的进一步了,神,很多物体它本身的特性、特点,规律,它本身的生命,他本身的信息,它本身原来的历史进程中间的残留信息,它本身的与我...

2023-08-16 #经典句子

《庄子》中的经典名句 句句都是真理 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庄子》中的经典名句 句句都是真理 提升你的人生境界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岂不备邪!何以加此?谈句:死亡并不可怕,它是向天地的回归,与万物融为一体,在这样的一体下,人陪葬的厚薄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一种真正的达...

2023-12-15 #经典句子

度学句典(心中有度四字典)

度学句典(心中有度四字典)

度学句典(心中有度四字典)1.度学本体论:万物唯度宇宙之道度度一体动态平衡万事有度度为至理度因度果 心中有度适度为上度行天下万物合和2.度学认识论:求道问度知度得道 度度度度 度中求度我在我思 度真度理融合创...

2023-10-27 #经典句子

庄子经典名句:天地一指 万物一马

庄子经典名句:天地一指 万物一马

庄子有句名言,“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庄于归纳“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表达“心物一元”的观点。“心物一元”绝不是唯物,也不是唯心,但也可以说是纯粹的唯心,不同于西方哲...

2008-07-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