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心经》到底在讲什么 句解之一 观自在菩萨

时间:2023-12-13

自在者,自性离眼晴最近,藏在眼睛戊己土之中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5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心经句解之一 观自在菩萨

观自在菩萨此句话的真意为:观者乃是反观自照本性也, 当然, 许多人会问,自性在何处?天道弟子都知道,访明师可知也。自在者,自性离眼晴最近,藏在眼睛戊己土之中。四书大学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宗门杂录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按正法指吾人之佛性,佛性的正法在眼藏,而眼藏非指右眼或左眼,乃暗指玄关一窍也。

这样的观法, 是从自己觉性的生命高度, 看见人有限六根的自己。观自在者,回光返照,乃是认识自性的顿法。因为人的觉性不可见,无形无相,如何能以肉眼见。 就算有人宣称见着了。见着也非觉性也。实相无相也,而寄之于二目,故礼嘱词云:「二目耀回光」,以返观内省的功夫,才能见自本性,如果能够见自本性,就是:「佛」、「菩萨」了。人欲成佛就是那么一件简单的工夫。

在这里我们要提到,菩萨的意思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佛祖。 而是在那个当下, 你是否能用你的觉性,觉悟到世间一切有情众生, 其实内在都存在有觉性。众生是指众缘所生,包括人类、禽兽、鬼神、天仙之类。 当觉性被点通的那一刻, 来自天界的能量, 瞬时让你心中的眼晴看见。 那就是「观」了。 你观照的都是普渡的对象。总之,观自在菩萨者,以回光返照的功夫,认识自己的自性,悟自性本空,本来清静,不生不灭,进一步自觉觉他,达到「觉行圆满」的菩萨行者。

◎ 心得记要:

一、观者返观自性也。最上乘的顿法,是向内观照,不可心外求佛,身外求道,所以说:「身外求道路便差,水中月影镜中花」。

二、观自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唐朝以前翻译为观世音,唐玄奘译为「观自在」。此句指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自利利他,得到大自在,大解脱的观自在菩萨。

三、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是觉有情,上求佛道,下渡众生的大圣人。

四、从自己的修养上,得到大自在、大解脱,称为「观自在」;大慈大悲,寻声救苦救难为「观世音」。

五、华严经记载,菩萨有十种自在:

1、寿命自在。

2、心自在。

3、色自在。

4、业自在。

5、受生自在。

6、胜解自在。

7、愿自在。

8、如意自在。

9、法自在。

10、智自在。

六、观自在菩萨是指修为极深的菩萨,即菩萨摩诃萨。华严经记载,菩萨分为十种境界:

1、欢喜地:舍异生性(众生性),得圣种性,证二空之理,自利、利他,皆大欢喜。

2、离垢地:成就净戒,远离诸犯之垢。

3、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三摩钵底等),发生无边慧闻思修三慧)。

4、焰慧地:安住最胜菩萨方法,发出智慧,除去烦恼妄想。

5、极难胜地:真智(根本智),与俗智(后得智)二者皆现前,互相圆融,且了解二智者非一非异。

6、现前地:观十二缘起,善能得染净无分别,现前即此无,分别之最胜般若现前之义。

7、远行地:住于无相,远离世间与二乘之有相行。此地有「七地沈空」之危险,易落入「木头空」,此乃渡生与菩提均无功用之偏见。

8、不动地:无漏之无分别智力,不用加行自现前,不为一切烦恼有相助用所动。

9、善慧地:成就四无碍解,游十方说法无碍之义。

10、法云地:大法智遮一切惑障,如空中现出大云,现大法雨之义。

七、观者,观空、观假、观中也。所以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作用,皆称观」,故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心无罣碍;外观世音,菩萨心肠,寻声救苦。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心经》到底在讲什么 句解之一 观自在菩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johnallen102024-01-04 13:20johnallen10[贵州省网友]203.30.187.197
    观自在菩萨是菩萨形象中的代表之一,通过他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心经》所表达的含义。
    顶2踩0
  2. 傻瓜?幸福?2023-12-24 08:40傻瓜?幸福?[云南省网友]103.38.140.37
    《心经》是在探讨舍离和空性,是佛经中的精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
    顶0踩0
相关阅读
这句话是《心经》的文眼 意义深远 真知道的人不多

这句话是《心经》的文眼 意义深远 真知道的人不多

...萨”中的“观自在”究竟是为何意?它真实表达的内容又到底是什么?关于 “观自在”这个话题,其实不论是世俗还是佛家,都有太多不一致的解读。就好比现实中有些人把“观自在”理解成是察觉自心,审视自性;也有些人...

2023-10-06 #经典句子

《心经》逐句解读——五蕴皆空

《心经》逐句解读——五蕴皆空

...所表达的内容要比后者更多。《金刚经》全文主要讲解了什么是「般若」,“也就是什么是「空」?”、“为什么是「空」?”,但没有详细说如何做到「空」,只提到「如是」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因为《金刚经》核...

2023-06-26 #经典句子

心经五大经典名句 句句开悟 消除无明烦恼

心经五大经典名句 句句开悟 消除无明烦恼

...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果一个人看到什么东西,其实都是由五蕴构成的假相。在一定的层次中,空和色本是一体。因为事物都是由我们的心所幻化,只要将心静止下来,一切事物都会回复到它的本来面目。佛...

2023-10-14 #经典句子

79岁的老僧说:《心经》全篇260个字 其精髓就这三句 净心开智

79岁的老僧说:《心经》全篇260个字 其精髓就这三句 净心开智

...而是佛经知道得很多,这是佛的智慧。”有一次,不知为什么,我的心总是静不下来,整个人都是毛发乱麻。所以我找到老和尚,问他为什么。僧人不作声,转过身来给我一本《心经》,要我回去念三天。我一愣,以为是老和尚...

2023-05-23 #经典句子

《心经》中有3句话 说明了成佛的真谛 但我们看了为何不能成佛

《心经》中有3句话 说明了成佛的真谛 但我们看了为何不能成佛

...,讲地上菩萨,这十个阶级的菩萨统统是念阿弥陀佛。为什么?普贤、文殊菩萨带领他们求生西方净土。这么多的大菩萨都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我们有什么资格不老实念佛呢。所以,《心经》中有3句话,说明了成佛的真谛,但...

2011-07-22 #经典句子

《心经》首句五蕴皆空 五蕴指什么 为什么观自在菩萨说它是空的

《心经》首句五蕴皆空 五蕴指什么 为什么观自在菩萨说它是空的

...,渡一切苦厄。——《心经》《心经》第一句中的五蕴指什么呢,为什么菩萨说它皆空呢?而至于“空”也不代表没有,佛法中所说的的空不是“断灭空”而是“真空”,也就是空相,指的是不着虚相,无所住而生其心。为了说...

2023-09-25 #经典句子

看不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要明白其中这两句话 你就懂了!

看不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只要明白其中这两句话 你就懂了!

...就能略窥一斑。所谓般若,就是智慧。那么,《心经》中到底是如何讲智慧,如何开启人的智慧呢?许多人看了无数遍《心经》也没有看出来。也有很多人对云来说:“说实话,真不明白心经中的智慧,到底隐藏在哪里?”当我...

2023-05-09 #经典句子

理解了《心经》这3句话 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

理解了《心经》这3句话 才是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

...是人们心目中“大慈大悲”的化身。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度人的方法很多,比如念诵大悲咒,念诵六字大明咒,甚至只要你相信,念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即可达到修行的目的...

2023-10-1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