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统编三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线老师精心梳理全是干货

时间:2023-12-02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各种发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4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小学语文杂货铺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花钟》、《蜜蜂》、《小虾》3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各种发现。《花钟》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及其原因;《蜜蜂》通过观察与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小虾》通过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发现。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是教学重点,旨在引导学生立足一段话的学习,准确判断一段话中的关键语句,掌握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方法,提高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花钟》学习一二段用一句话概括段意的特点。《蜜蜂》一课理清实验的步骤,概括实验步骤,学习文章语言严谨的表达方法,并明白科学实验要严谨。《小虾》要学会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并体会文章中细致生动的描写。这几篇课文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层层深入,由点及面,逐步让学生学会概括。

学会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是本单元的难点,《花钟》一课的小练笔练习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写法;《蜜蜂》的实验步骤梳理则让学生明白观察和记录要有顺序,表达要严谨;《小虾》在练习概括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用细致生动的语句来记录观察到的事物。

统编三下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归纳表

具体过关考核办法:

1. 认识27个二类生字生字(语文书117页识字课13-15课)

过关方法:打开语文书117页识字表,一课一课过关,先盖住拼音,先从左往右依次读生字,组一个词,再从右向左依次读生字,组词。能做到流利正确才算过关。2.会写25个一类生字。(语文书119页写字表13-14课)

3.会写30个词语。(语文书122页词语表13课、14课)

4.难写的字

醒:左边是“酉”,不要少写一横。

寿:第四笔是一撇,不要写成竖和撇。

示:下边是“小”,竖钩不要出头。

建:半包围结构,部首是“廴”,不要写成“辶”。

蜜:部首是“虫”,不要写成“山”。

辨:左中右结构,中间是“ ”不要写成“讠”。

途:半包围结构,部首是“辶”,不要写成“廴”。

5.反义词

怒放凋零绽开闭合艳丽素雅 舒展收缩密切疏远

大致确切苏醒昏迷 陌生熟悉 超常一般干燥潮湿

7.词语归类

①量词积累:

一(位)科学家一(种)本能 一(口)缸 一(只)虾

②动词积累:

(留心)观察(绽开)笑脸(辨认)方向(跨进)家门(减少)阻力

③修饰词积累:

(艳丽)的蔷薇(密切)的关系(淡雅)的花蕾(激烈)地搏斗

8、佳句积累

(1)拟人句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睡莲的开放说成人醒来,形象地写出了睡莲开放时的形态。

(2)设问句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一方面,说明下文讲的是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引出下文;另一方面,引起读者的注意,提高阅读兴趣。

(3)比喻句 夏天,积了大半缸雨水,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像许多大大小小的圆镜。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漏下的阳光比作大大小小的圆镜,写出了缸里阳光的特点,突出了阳光的美好。

9.考试热点

(1)《花钟》以按原文填空的形式考查课文第1自然段;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第1、2自然段,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考试点睛

要求背诵的文段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

常见的考查形式有:

①给出一段文字按原文把空缺处补充完整。

②补充空缺的标点符号。

③考查这段文字的出处、作者。

④考查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2)《蜜蜂》以填空的形式考查文章的作者和主要内容;第2自然段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做实验的准备工作。

(3)《小虾》以填空的形式考查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第二部分 习作

举例实验写作提纲:

第三部分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具体策略

(1)直接运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

概括自然段的大意,首先要通读全段 , 对全段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其次要分清全段有几句话 , 每句话各讲了什么意思; 第三是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分析全段中心意思所在 , 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

例如《花钟》这课的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可以概括全段大意。《小虾》这篇课文,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比较典型直接运用关键句概括全段大意。

(2)根据关键句的提示进行整合概括段意。

在读《花种》第2自然段的时候,首先读懂句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练习判断:哪一句话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然后,练习改换——“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

(3)没有关键句子的顺承关系段落,用综合法,

顺承关系的自然段,采用综合法,把过程的各个要点按照先后顺序提炼出来,再进行合并概括,讲述人们做了什么。人物、事件(连动式)实践结果(对象)等。

如:火烧云第4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概括段意为:天空出现一匹马形状及变化。

2.学会“对调”和“移动”两种修改符号。

3..朗读、背诵《滁州西涧》,了解诗意。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统编三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一线老师精心梳理全是干货》,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离人无语2023-12-21 12:25离人无语[江苏省网友]117.28.249.90
    这个课程真是太实用了,老师讲得特别清晰易懂,对我来说真是受益匪浅。
    顶7踩0
相关阅读
探课堂百花之园 博名师众家之蜜 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

探课堂百花之园 博名师众家之蜜 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

...送爽,教研当时,10月27日,中山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单元整体视域下的教学”研讨活动暨梁雪菊名师工作室、万小兵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论坛在迪茵公学报告厅精彩继续,中山市梁雪菊名师工作室、万小兵名师工作室全体成...

2014-02-05 #经典句子

统编语文四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轻松复习不盲目

统编语文四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汇总 轻松复习不盲目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知识点小结语文的复习是一个对本学期知识统筹回顾的过程,每一天知识的积累,聚少成多,到了复习阶段,只有掌握一定的复习规律,有目的、有重地第进行复习,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2022-12-26 #经典句子

依托“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我区教师参加北京市高中语文统编

依托“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我区教师参加北京市高中语文统编

...+评课”方式进行。高一年级展示的内容为《必修上第一单元“青春激扬”单元设计并 比较阅读》《必修上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单元设计并 比较阅读》,高二年级同步展示《选必中第二单元“苦难与新生”单元设计并 比...

2024-01-02 #经典句子

期末到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语基知识汇总

期末到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四单元语基知识汇总

...娜·卡列尼娜》、《复活》等。背诵默写 《回乡偶书》单元习作 笔尖流出的故事写作注意事项:1.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2.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3.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拓展...

2023-07-11 #经典句子

统编语文四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直击考点 查漏补缺

统编语文四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直击考点 查漏补缺

...知识体系,本节课程为统编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复习要点,同学们可对照检测。1. 必掌握生字课本复习,首先要掌握的必然是基础字词。语文考卷中基础题目的分值不容小觑,也决定着我们是否可以取得高分。回...

2022-11-24 #经典句子

教研转型|单元整合 让素养在课堂中生发——记苏州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系列教学研讨活

教研转型|单元整合 让素养在课堂中生发——记苏州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系列教学研讨活

单元整合 让素养在课堂中生发 ——记苏州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系列教学研讨活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场小语教研盛会,给美丽的秋日增添更多色彩。 为引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深入研读统编教材,准确把...

2019-08-10 #经典句子

单元测试|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单元测试|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清风老师给大家整理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特级教师命题),供各位家长和孩子们复习和考查课文知识用。如果小孩能独立读题目去做,尽量放手让他们自主完成。如果有困难,家长可以帮忙审...

2016-08-22 #经典句子

期末到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语基知识汇总

期末到了!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一单元语基知识汇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单元习作想象作文——变形记(如:地球自述、我是一条幸福的蚯蚓)拓展阅读小学考场作文是先详再略好,还是先略再详好?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句子在文章开头...

2023-09-2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