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中“君子”出现107次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

时间:2023-11-12 04:41:01

相关推荐

《论语》中“君子”出现107次 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

在《论语》20篇中,“君子”一词共出现107次,从开篇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到末篇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可谓是首尾呼应,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不断深化的君子修养体系。那么在孔子看来,人应该如何才能修行称为君子呢?

孔子在《论语·先进》篇,子曰:“德行:颜渊,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朱熹注:“孔子尝厄于陈、蔡之间,弟子多从之者,此时皆不在门。故孔子思之,盖不忘其相从于患难之中也。”由此也可以看出,孔子对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尤为看重,后世学者称之为“孔门四科”。对于孔门四科,宋代刑昺做过很有影响的解释,他说《论语·先进》所载孔子的这段话,是“孔子闵(悯)弟子之失所,言弟子从我而厄于陈蔡者,皆不及仕进之门而失其所也”,于是举弟子之中才德尤高可仕进之人,“言若任用德行,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四人;若用其言语辩说以为行人使适四方,则有宰我、子贡二人;若治理政事,决断不疑,则有冉有、季路二人;若文章博学,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被后世誉为孔氏四门,孔子认为君子应尽可能地修身砺己,在这四科中求得精进。

(一)德行

品德修养方面,君子理应庄重、矜持,与集体相合,客观公正,不以言取人。强调自身修养,依德而行,行中见德。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为人要忠,子曰:“主忠信,徒义,崇德也……”;君子讲信用,孔子认为,信用是做人的基本前提,子曰:“君子贞而不谅”;君子有礼,孔子认为“礼”是人立足社会的根本,“不学礼,无以立”。在孔子心目中,“君子”的身份、地位是否尊贵已不再重要,他更关注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以此来品评人物。

把“德行”作为四科之首,这是由孔子的政治观所决定的。孔子所提倡政治观的最高境界是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执政者有良好的道德才能收到满意的政治效果。孔子对季康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他又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政治问题即是道德问题,道德问题即是政治问题,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在孔子这里是合二为一的概念。如此一来,“德行”问题就成了从政的首要问题,孔子谈论弟子的仕进之长当然首推德行。

(二)言语

对于“言”,孔子多次提出君子应少说话,多做事,言语须谨慎。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春秋末年,诸侯国的政治地位及其国内政局的稳定常常与各国的外交工作联系紧密,孔子重视“言语”之才便不难理解。宰我能言善辩,《论语》中多有记载,但他并无“用其言语辩说以为行人使适四方”的经历。倒是子贡曾利用“言语”的特长,先后出使齐、吴、越、晋诸国,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子贡的奇特经历,充分说明了“言语”对于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重要作用。孔子注意培养弟子的“言语”特长,也是社会风气使然。

(三)政事

政事,中国传统文化历来看重,尽管它多数是以家族来维系。冉求、子路长于政事,《论语》有所记载。孔子也曾评论他们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又说:“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认为他们二人的主要特长在治赋、理财、折狱、使民方面。后来冉求做季氏宰,为季氏聚敛,令孔子十分气愤,孔子对其他弟子说:“(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显然,孔门四科之三的“政事”是指具体的处理政治事务的政治才能。在孔子看來,君子应扬名立外,而不是湮沒于世,对天下之事,所关注的不是做与不做,而是做什么、怎样做。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称焉。”

(四)文学

文学可以说是德行、言语、政事的助推剂。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文学的加入,使君子如同美丽女子披上五彩羽衣,更显靓丽迷人。良好的文学素养,让君子更娴熟地游弋于社交之中。

孔子重视儒家典籍的学习,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儒家的文治教化主要以《诗》、《书》、《礼》、《乐》等儒家经典作指导,孔子所谓文学应是付诸政治实践的文治教化之学,孔门四科中的“文学”则与孔门四教中的“文”教密切相关,在教师为文教,在学生为文学。学生只有掌握了文教的基本内容,即对儒家文化典籍和学术思想有较深入的了解并具有礼乐教化的政治能力的人,才能称为文学之士。这样,“文学”就成了文治教化之学,也即儒家文化学术之总称。孔子的文学观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从政治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孔子鼓励学生从政的一种方式;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孔子对儒家文化学术的一种指称;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孔子对西周以来社会上层建筑的一种概括;从教育学的角度而言,文学是孔子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孔子文学观念的这种普泛性正反映出先秦时期社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还没有得到分门别类发展的客观事实。

孔门四科顺序的排列,体现了孔子重德重行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也与“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的社会价值观念相一致。孔子用“四门”规定了“君子”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孔子看来,君子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尽可能为君子之道。

声明:本文作者惜吾原创,禁止抄袭。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联删。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看完文章,记得点赞和关注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こういつぼん2024-02-08 03:39こういつぼん[广东省网友]203.14.195.136
    《论语》中的君子是具备高尚品德和道德修养的人。
    顶1踩0
  2. 自由使者2024-01-09 20:00自由使者[广西网友]202.14.97.173
    我觉得成为“君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生的修行。
    顶9踩0
  3. 凝眸望尘2023-12-11 12:20凝眸望尘[新疆网友]202.21.131.128
    太有意思了,竟然有这么详细的统计数据。
    顶0踩0
相关阅读
《论语》导读之187:曾子论述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论语》导读之187:曾子论述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泰伯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六尺之孤,古代的人以七尺为成年,六尺之孤指十五岁以下的幼小儿

2014-04-13

参论语十一 君子

参论语十一 君子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仲弓就是冉雍,上论孔子说他可

2023-07-17

我读论语小记:里仁第四·君子不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我读论语小记:里仁第四·君子不违仁 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2012-12-28

《论语》对君子与小人论述影响千古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语》对君子与小人论述影响千古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且在论语二十章中都有出现,如此贯穿始终足见对君子褒扬与对小人的贬抑在孔子心目中位置有多么重要

201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