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屏幕背后的交流缺乏同理心 毁灭一个青少年 可能就是那一两句话

时间:2023-11-06 02:05:01

相关推荐

屏幕背后的交流缺乏同理心 毁灭一个青少年 可能就是那一两句话

原文作者:闫军 校长(美中国际爱智学校-学术校长)编辑:小美老师

一个14岁的女孩冲进了我的办公室,她的脸涨得通红,眼睛睁得大大的。当泪水开始从她的眼睛溢出时,她正读着从幼儿园就认识的一群朋友的短信。

这些信息充满仇恨、指责和彻头彻尾的刻薄。

当她坐在我的沙发上时,屏幕上的信息继续滚来滚去。最后,她的情绪压倒了她,她不能再阅读屏幕上的文字。她关闭了她的手机,并把它交给我。

这不是第一次青少年在我的办公室因为刻薄的短信、社交媒体帖子或电子邮件而情绪崩溃,我担心这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现代青少年喜欢数字交流。在某些情况下,数字连接可以拯救生命。问题是,它也能摧毁他们。

电子屏幕背后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青少年承受无形压力与欺凌

有两份报告描绘了一幅现代青少年相当严峻的画面。

发表在大蒙特利尔地区青少年JAMA儿科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花太多时间浏览社交媒体和看电视与抑郁症状增加之间存在联系;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的一份联邦报告显示,9至12年级的学生中,有20%的人表示在2016-2017学年受到欺凌,其中15%的人在网上或短信中受到欺凌。

结合到我实际的教学经历上,当学生与我分享各自社交媒体互动时,我反复看到的一件事是,屏幕背后明显缺乏同情心和同理心。

一群孩子瞄准另一个孩子,不停地思考他们的评论会对另一端的人产生什么影响。

对许多孩子来说,哪怕只是一两句话,也可能是毁灭性的。

如今,我们的孩子在社交媒体,不合理的学术和社交压力以及前所未有的信息流方面承受着心理和情感负担。

他们过早地接触到世界上最严酷的因素。好的方面是,他们拥有我们可能缺乏的这种体贴,富有同情心的世界观和正义感;不利的一面是我们的孩子遭受了过度的精神痛苦。

与他们之前的任何一代相比,他们遭受的焦虑,抑郁,注意力和自杀意念得多。

临床心理学家和《在焦虑时代养育新的青少年》一书的作者约翰·达菲*,在他与青少年的工作中观察到了类似的数字交流模式。

达菲(Duffy)

博士,是一位备受追捧的临床心理学家、畅销书作家、认证生活教练、育儿和人际关系专家,也是一位自豪的丈夫和父亲。独特的方法为帮助成千上万的个人和家庭找到立足点提供了关键的干预和支持。

达菲说:“我经常发现社交媒体,尤其是短信,也许还有Snapchat,成为互联网上青少年和青少年的狂热话题。”“当你不直视别人的眼睛,当你不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交流。”

青少年可以通过屏幕练习同理心

但不是有效交流情感的场所

屏幕,仿佛是一个不见光的盔甲,可以让人隐蔽其中,不计后果地向别人进行言语上的“暴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络暴力。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显示,青少年在网络上遭遇过网络暴力的有28.89%,但其中有60.17%的青少年在遭遇网络暴力后选择了沉默,当做没有看见;

据美国独立民调机构调查显示,每10个上网冲浪的人中就有4个曾遭遇过网络暴力,甚至将近五分之一的网民都遭遇过严重的网络暴力。

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交流,是浮于屏幕之上。隔着屏幕,看不到表情,听不到语调,感受不到情绪,交流应该如何以健康的方式展开?

其实,在面对面沟通或语音通信与通过屏幕交流之间可以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 挑战在于,要帮助青少年找到这种平衡,并学会留意他们的调侃和回应如何影响他人。

达菲说:“社交媒体和短信可以用来进行简短的交流或处理事务:安排见面的时间或地点,分享一个简短的模因或笑话......但不是最有效的交流人际关系深层情感想法的场所。”

当隔着屏幕交流时,“准确的信息表达和接收反馈”是一个难题。通过近年来多起青少年因沟通问题,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当青少年产生对信息的抗拒时,就会像刺猬遇到危险时竖起锋利的刺。

我们需要做的,则是引导孩子们,让他们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去理解,去感受发出信息的人的情感。

“青少年可以学习通过屏幕来练习同理心,通过检查他们每天滚动浏览文本和社交媒体时看到的语句,并通过使用他们的声音放大屏幕上的信息。当孩子们退后一步,看看他们被动地忍受着什么,以及这会对另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时,他们会学会在发帖前三思而后行,并使用感同身受和积极的短语,而不是尖刻的评论。”

以健康的方式使用屏幕

任何孩子都不应为他人的幸福感到负责

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帮助青少年以健康和积极的方式使用屏幕。这就是我教他们关注同情心和同理心的方式,即使他们感觉自己好像在屏幕上受到攻击。

背对背的挑战

我对青少年使用了类似的策略,帮助他们理解在手机、网络上的一些选择可能会伤害(或帮助)某人。引导青少年发现,当他们不停地使用手机进行交流时,很可能会无意识地加强自我内心的防御。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完全清楚父母担心自己使用手机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对此他们已经有了抗拒。不管是资料、研究或者是别人家孩子的故事,他们都不关注。

然而,与他们一起阅读文章和文本是很有力量的。我让我的孩子们背靠背地坐在我身边,我和他们一起大声朗读他们给朋友发的短信/帖子。

是的,一开始我会有些眼花,周围也时不时传来尴尬的笑声。但后来,一些积极的事情发生了。

当他们把手机递给我,让我把对话读给他们听的时候,他们会用真实的声音听到自己说的话以及朋友说的话。他们听到带有伤害、愤怒、悲伤或嫉妒情绪的表达,感受也有了变化。

当他们在一个小屏幕上读或写这些词时,他们并没有带入过多的情感从而也没有从中感受到情感。但当我们背靠背地坐着,两个人大声朗读时,他们就会吸收到情绪。

当这些词是否定的时,他们很难把它们大声读出来。但当这些话是积极的,青少年的态度会软化一点。

用笔记练习

我们都知道熟能生巧,但当谈到短时间的交流时,我们很少练习最有效的方式来分享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同时还要利用对屏幕另一端的人的同情和同理。

当把想法放到屏幕上并点击发送后,不能重新再来一次。所以青少年需要学会如何在第一次尝试时以健康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思。

我让我的孩子们在手机上使用文字应用程序表达他们的担忧,然后再将其输入信息或社交媒体帖子中。通过这样做,他们可以暂停并大声朗读单词。

通常情况下,当青少年这样做时,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思考他们想说什么。

达菲对他的青少年客户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他说:“我要求孩子们考虑的标准是:写作时,要把你所指的人当作是在阅读你的短信或信息的人,需要‘友好一些’”。

准备好倾听

如果青少年相信父母会不假思索地倾听,他们就会向父母寻求社会问题方面的帮助。

青少年使用屏幕相互交流,有时会求助于其他有复杂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的青少年,包括焦虑和/或抑郁的感觉。

但青少年需要知道,当有什么事情让他们感到害怕或难以承受时,他们的父母会给予帮助。

达菲说:“任何孩子都不应该为他人的幸福感到负责。因此我觉得,父母必须和孩子谈论这一点,并坚持让孩子不担心后果地来找他们,这样大人才能干预。”

向你的孩子表明,你是来帮助他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带着同理心去倾听。

让你的孩子说话,一直表达,直到他们说不出话来。遇到无法解决,无从下手的事情时,来询问你。父母通过提供帮助和集体讨论解决方案,来向孩子表达自己的同理心。

帮助青少年学会在屏幕背后寻找同情心和同理心,从顶部开始。当父母倾听和模仿同情心时(包括使用屏幕),他们的孩子也会学着这样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花死他乡2024-01-06 15:26花死他乡[新疆网友]103.56.185.146
    青少年在网络世界中确实容易受到伤害,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引导。
    顶0踩0
  2. 佯头看星空2023-12-06 20:45佯头看星空[广西网友]118.228.64.223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现象,确实需要更多人关注和改善。
    顶0踩0
相关阅读
微博很火的心情句子 隔着屏幕都觉得难过

微博很火的心情句子 隔着屏幕都觉得难过

你和你的微妙关系取决于你的厚脸皮。不主动的话,与陌生人没有什么不同。Your delicate relationship with you depends on your thick skin I

2022-11-27

“在吗?卡吗?看得见吗?看得见屏幕吗”网课必备用语你听过几句

“在吗?卡吗?看得见吗?看得见屏幕吗”网课必备用语你听过几句

就连很多的学校都只能延迟开学,只能努力的改变教学模式,把网络直播课尽量普及到每一个学生

2023-11-18

患上抑郁症 通常爱说三句“口头禅” 看看你有吗?

患上抑郁症 通常爱说三句“口头禅” 看看你有吗?

长期被抑郁症困扰,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建议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积极调整

2023-06-28

3句“急死人”QQ自动回复 尤其第3种 真想钻进屏幕掐死对方

3句“急死人”QQ自动回复 尤其第3种 真想钻进屏幕掐死对方

你真的要找我吗?你是真的要找我吗?如果你真的找我,我又怎么可能不回复你呢?而这些自动回复真的类似于绕口令,如果有急事的话,面对这样的自动回复,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