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石若轩X云兮桥人|网络文学:创作者与受众共建的文学共享空间

时间:2023-10-23 06:07:01

相关推荐

石若轩X云兮桥人|网络文学:创作者与受众共建的文学共享空间

江西晨报讯(本文引用青年作家石若轩刊文)

网络文学-文字生产者与受众群体共同参与构建的文学共享空间

由网络文学中的核心关键词“网络”二字开始谈起,首先“网络文学”在普遍意义上的定义大概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而发表的文学作品,但是网络文学的定义相对模糊,并没有敲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

如果以狭义的目光来看待,传统文学的产生得益于印刷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姑且简单的称之为“纸张文学”,作者个人生产出来的文本经由第二人传播之后成为了文学作品,但是相对于互联网为载体发表的文字而言,由于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现实距离以及各类感官因素的异化干扰等问题,使得“纸张文学”存在一定的封闭性质。

读者与创作者隔着文字所产生的封闭空间,其实加剧了创作者们的孤独虚无感。读者试图探究作者的内心真实诉求,而作者同样需要受众群体的反馈与共鸣来获得新的灵感与写作动力,但是在静态的封闭空间,文字是无法流动的,所以产生了一种新的角色——文学评论者。文学评论者们往往要借助自身的素养积淀,在几种思维里不断转换,一方面把创作者输入的内涵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解析,然后再输出给第三方,在相对神秘的空间完成三者之间的思维流动。

而在互联网全面普及后,文学作品的封闭空间被逐渐打破,作品构建的核心甚至开始发生转移,受众群体似乎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受众所承担的角色多元化进行,不仅扮演读者的角色,并担负起评论者的任务,读者不仅仅是读者,更是分析者,甚至是作品参与创作者。

其实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络文学的商业性质很浓,是受众消费的产物。评判一部网络文学作品的“经典性”与可续能力不再是权威机构的任务,也不再是学者专家的研究方向,而是受众粉丝们的“支持力度”。

读者的围观欲望是网络文学创作的核心与写作动力,作家的写作倾向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相互配合,打造了一种由读者中心向为主导的“文学共享空间”。

所以在这里,从狭义的空间来说:网络文学是一种文字生产者与受众群体共同参与构建的文学共享空间,其共享性与流动性是它的特点。

创造情感废墟,粉碎平庸青春-网络文学中的“青春文”

不受物质条件限制的受众群体的精神世界是略显匮乏的,绝大部分个体的青春命运轨迹是波澜不惊的,甚至是蜻蜓点水的。他们已经逐渐从“琼瑶风”的爱情丰碑中挣脱出来,觉得毫无瑕疵的完美人设似乎很是浅薄,虽然极度优雅,但是也带着虚假,男女主角的轰轰烈烈不如接近现实生活的“青春梗”让人喜欢亲近。对于读者大众而言,青春本就是用来祭奠的,不需要美化,因为波折与困境,平凡如复制品一般的青春被用力耗尽,徒留一纸废墟,这一堆残损的废墟才是最值得提及的。

人们对于现实与非现实中的爱情意义有着永恒的探究欲望,而人性中的迷茫与放大的感情元素与人人都有的青春碰撞在一起。“青春文”中的被重复使用的几大元素备受读者诟病,如情节中常用的闺蜜矛盾,意外怀孕与匆忙堕胎以及情感出轨等桥段,虽然读者大众明知道那样的青春距离自己十分遥远,甚至异化失真,但是阅读的兴趣依旧不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与“虚无感”和生活中的“空心性”有关。

个体在解决生活中的基础生存问题之后,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存在意义,但是绝大部分人对此是模糊不清的,他们对荒芜不惊的平庸岁月倍感厌倦,几度百无聊赖过后,失去了感知,一种虚无感渐渐产生,成了毫无痛感的空心人。

为了让精神世界多一丝起伏,受众的内心甚至渴望遭遇痛苦,面对人物角色敢爱敢恨的性情与命运挫折相互对抗的情节,竟然偷偷产生了受虐倾向的阅读快感。在人物平庸生活中挖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亲手将人物推向这个黑洞,再去见证他们如何用耗尽青春的代价重返平地,一种负生长的爱情丰碑建构完成了。

淡化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互相折磨的过程是痛苦不堪的,文里的人物不曾放弃,文外的读者的阅读期待值更是猛增,因为在虚无的精神世界里,无论是痛苦亦或是幸福,发生事物的好坏性质似乎并不重要,只要发生了便好,即便是疼痛,只要抽打在自己的神经上是有痛感的,便可确认自身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怨恨还是怀念,总要扼住些什么。

“青春文”中的情节失真,其实是为了逃避虚无感。

无处安放的多余角色-网络文学中的“穿越文”

很多人谈及网络文学中的“穿越文”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穿越行为描写的“敷衍草率”,笔者大胆猜测,产生这种草率简写的行文原因也许是因为与传统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灵魂转移”相比,网络文学中穿越题材的主角少了一种使命感。那么为什么没有特定的使命任务呢?因为创作者与读者也不清楚穿越的目的,所以作者简单描绘,读者也并不在意穿越的目的。

文中的主角的身份设定大多数是都市的平凡小职员,要么便是一地鸡毛的路人甲,总之是在大喧嚣时代广场中的小人物。这些人的精神世界里是没有港湾的,他们像一艘孤船,跟随着身边同样无目的航行的船只,伴着一个又一个大大小小的浪花,飘着。

所以多数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人,即使不清楚未来的命运发展,也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奋力一博,因为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人物内心深处的归属之地都没有找到,没有归属感的迷茫恰恰给了人物在另一个世界向死而生的勇气。所以穿越行为后,人物很快把现实世界抛弃脑后,开始重新书写生命的存在意义。

入梦还是梦醒,人物都是迷茫无助的,如果可以,还不如把梦境织得更华丽夺目一些,至少可以找到短暂的归属感。

无处安放的角色,无家可归的精神。

网络文学的边缘隐忧

比起文学二字,因为网络文学的核心是读者的阅读取向,所以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媒体创意性产品。很多局外人并不清楚网文创作者们的“自我掏空”付出,请允许我这样形容。网文的创作不仅仅是脑力劳动,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体力竞赛,文字内容的不断生成需要创作者不停歇地投入新奇的创意。

由网络文学作品本身四散的经济开发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保证产品初始过程的顺利,这个初始也就是创作者创造的原始文本。个人觉得媒体创意性产品的生产其本质是劳动密集型的,而这些充满新奇的创意产品因为一开始的不确定因素,多数是以体验性质的产品出现的,此类产品最终形成的消费规模与群众吸引力其实不得而知,所以网文创作者不仅要具备新奇的脑洞开放能力,更要有承担作品完成投入市场后的各类风险的应对心理素质。

互联网时代,受众更容易接触到多元化的媒体创意产品,如短视频的大面积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走了网络文学的流量。但是内容依旧是王道,读者的口味不断变化且提高,以往泛滥的低质量内容被逐渐淘汰,对网络精致文学的追求也说明了高水平且用心的作品依旧会被高度认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简城2024-01-16 07:07简城[西藏网友]103.242.161.57
    到石若轩和云兮桥人名字就感觉这篇文章定很有深度。果不出料写得非常好!
    顶9踩0
  2. 哥的性别不是男2023-12-04 18:37哥的性别不是男[山西省网友]220.180.134.177
    这篇文章真是对网络文学深度探讨深入分析了创作者和受众间关系很有启发性!
    顶0踩0
相关阅读
关于网络文学 轻小说和传统文学等方面的若干思考

关于网络文学 轻小说和传统文学等方面的若干思考

纵使这样,这个时代依旧需要文字,资讯、段子、长故事、严肃文学都算

2017-05-15

发挥“文艺评论两新”重要作用

发挥“文艺评论两新”重要作用

正如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所说,近几年,社会各界日益将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看作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中国文艺评论队伍也因此壮大

2010-07-21

第三届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致敬网文15年

第三届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致敬网文15年

在苏童、刘震云、阿来、麦家、李宇春、杨洋、王源、陈妍希、潘粤明、白敬亭等明星名家嘉宾团的助力下,盛典现场共揭晓了包括年度原创风云榜、年度改编潜

2008-01-13

曾高飞:左手财经 右手文学 用作品说话

曾高飞:左手财经 右手文学 用作品说话

曾高飞刚完成40万字的高飞锐思想财经丛书之三争夺话语权的整理,并把电子版交给中国经济出版社。这是他今年交给出版社的第二部作品。5月份,以湘南风土人

200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