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论语:颜回是儒家慧能;曾参是儒家神秀

时间:2023-10-11 03:19:02

相关推荐

论语:颜回是儒家慧能;曾参是儒家神秀

嗨大家好,我们今天接着讲第八章,论语的第八章,我们上一次讲了八点三八点四这一点,这都跟曾子有关,是曾子临终之际对他的学生和对一个鲁国的答复,也算是他的朋友吧所说的一番话,这算是临终遗言。哪那我们接着看八点五八点六和8.7也是增资的话,也就是说这个连续的I5则都跟增值有关,我们以前曾经说过,康有为们曾经认为论语多为贞子门徒所编撰,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里面把曾子称之为曾子了,这个编载一定是增值的学生曾子嘛我们知道又是孔门弟子里面岁数比较小的,他比孔子小40多岁。

所以嘛等到曾子死的时候,应该说孔门弟子用的大多数都已经不再认识了,到大多数都不再认识了,所以嘛这个时候曾子的弟子们再来编撰这个论语,那可能真的就是哈最后的一个编撰者。好的,那我们来看看这个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泛而不叫,习者无有,尝从事于斯一层,子说以自己的多才多能却能够像没有他那么有才能的人请教,以自己的多闻多只,却能够像没有他那么有知识的人去请教,他有很好的学问,但是非常谦虚,看起来好像没有学问。

他内心非常充实,但是看起来好像很空虚,被人冒犯了,甚至都不计较。曾经我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朋友,他就是这样做的,我们先来看一看以人文与不能以多为于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质?我们说孔子曾经表扬过爱一个人,什么叫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我们说以人问语不能以都问于寡,这也是不耻下问不问不仅仅是指I不宜向比自己地位低的辈分低的人请教为迟,也包含着向那些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维持

实际上我们说人人都有他所知道的,人人也都有他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我们每一个人拥有的知识都有可能是另外的一个人不知道的,所以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那么这三人里面可能就是一些普通的人,但是即使这些普通的人他也可能知道一个你不知道的很简单,他知道他大爷的名字,你能知道他二大爷的名字吗!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你要了解他的大爷,你要知道他二大爷的名字,你可能就要向他去讨教,虽然他可能不是教授不是专家不是学者,但是就这一点他比你知道!

所以我们说人要学会不耻下问,那就是不仅要向那些比你地位低的人辈分低的人学习,而且还要善于向那些怎么样看起来好像没有你知识多的人学习,这样的学习才真的叫虚心学习什么叫虚心!学习就是把自己掏空不要装的自己好像很了不起,又多人又多制,实际上把自己掏空觉得自己什么都没有,带着这样的虚心向别人讨教那才是真诚的所以有若无实若虚什么意思,就是在别人的面前怎么样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无知的人,在别人面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空虚!

一的人不要老觉得自己饱读诗书,不要老觉得自己博闻天下,我就是一个无知的人,所以苏格拉底说我比别人都知道的那一点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无知的,而孔子也说我有知乎哉我无知也!

这就是一种虚心的状态,就是!

若无实若虚好,后面还有饭不叫什么叫范儿不交被人冒犯也不去计较,为什么不必要人一辈子要做很多大事,不需要在小事情上纠缠,如果所有的人对你冒犯了一下,你都去纠缠,你要知道你不仅仅可能是坏人,而且更糟糕的是你会浪费自己的生命,让你自己的一生变成空白!

好,讲完这些我们再看最后一句,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那么这个无忧指的是谁?我们说这个无有,我们一般的论语的编著者都认为他指的就是颜回。确实这地方所讲的这些个性很像,也会那么曾子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都认为他是颜辉,那我们就把它当成是颜回。严辉跟曾子确实是孔门学生中两个非常爱有对比性的学生。与曾子相比,颜回是自发的自然的境界,层子是自觉的道德的境界。颜回看起来好像不用力,但是它已经臻于化境,而曾子是千锤百炼,最终也能够百炼成钢。再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一个比方,颜回是顿悟,而曾子是借物,言回事,会人而增子,那就是神秀好,说到曾子是百炼成钢,那我们来看看下一句,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林大吉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于君子人也,哇这番话讲得真的是特别有志气,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多也!

这三句话读起来不可以中断,因为这是一汽管住曾子的话是非常有气势的,后来我们在孟子的文章里面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歧视,这一种气就是颐气贯注,从孔子到贞子最终到孟子,我们可以看出来一种稳大的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灌注,甚至一种偶然之气的这样的传承,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您大假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我们稍微比较一下,比如说孟子的这一段话,聚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德志育民由之不得之,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以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你看看这一段话,那种节奏,那种语言的张力,那一种澎湃的一气贯注的如大江东流的气势,是不是和曾子的这一番话有相似之处?六尺之孤,托孤百里之命,国命可以把家族的命运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他,面临人生重大的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绝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曾子是一个入世极深的人,又是一个道德极高的人,如果说道家一类的人物追求个人的自由与诗性,那么儒家中曾子这一派的人物则推崇社会的责任与正义,孟子的浩然正气已经悄然孕育在曾子的胸中,我们再看8.7,这一次我觉得可能是论语里面最好的句子之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是不可以不弘毅是指什么?读书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知识分子在这我要说一下,并不是拥有某一种专业的学位,就叫做知识分子。我们今天的大学进行的是专业教育,在接受大学教育之后我们都会获得一个专业的学位,表示我们获得了某一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这些人真的如果仅仅具备了这些不能叫做知识分子,因为我们只能把它称之为专业人才,他只能从事一些专业的工作,只能解决一些专业的问题,只能担当某一些专业的责任,有专业的知识解决专业的问题,担当专业的责任,这种人我们说是什么人?

就是孔子讲的气,但是孔子也讲过君子不起,那是什么意思?就是君子不仅仅能够拥有专业的能力,不仅仅是为了解决专业问题,不仅仅是仅担当专业的职责,君子在世应该有更多的担当,尤为有更多的担当。所以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这个是不可以不弘毅很有意思,首先我们说这个是要弘毅没问题,什么叫弘毅?弘毅就是心胸开阔,意志坚定,那好这个字面上的意思我们看得出来还有士不可以不弘毅

他还有个潜台词那就是什么别人可以不弘毅,我们中国古代把名分成四种士农工商,那也就是说龙可以不同意,他只要种庄稼就行,工可以不同意,只要他好好的做工匠来提高它的工艺水平就可以商可以不弘毅,只要经商就可以但是是不可以为什么?因为是不仅仅是读书,写文章是要担当这个世界的道义,所以下面曾子的回答是为什么是不可以不同意别人可以因为是任重而道远担着最重的担子走最远的路,那么什么担子这么重人以为几人甚至用一个反问那人以为己任不!

无意中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都要挑一些相应的担子,我们做儿子的要挑一个担子孝顺父母,我们用父母的要挑一个担子要养育儿女,我们在单位里面要挑一个担子,我们尽一份员工的职责,我们在国家里面要挑一份担子,我们要尽一份国民的责任,我们是朋友就要关心朋友,我们是亲戚就要关爱亲情!

气我们是同学,我们是同事,对这一切我们都有相应的责任,没错,这就是人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的具体的这一个责任,但是有一种人他自觉地认识到了,除了这些具体的责任之外,他还有一些更大的责任,那就是人仁义道德。甚至在这地方讲的人实际上只是一个概念,它并不是说只有人他只是用人来作为一个代表,它指代的是什么?

就是那一切的人类的正面的价值,仁义礼智信陈勇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全在里面,用今天的话来说,那就是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人的良知良能。但这样的担子难道不是太重,嘛那么挑上这样的担子挑上这么重的担子,我挑不动了,不挑可以不可以不可以,因为你试试是必须挑这个担子,并且跳上这个单子以后必须走很远的路,走到多远一直走到死,不死不能放下,这是中国从古至今哪对知识分子自身责任与随之而来的价值的最高体人。

今天西方的人都在讨论知识分子,讨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讨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实际上我们说讲了半天也不过就是曾子的这么几句话,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在讲了曾子的这么几则以后连续的五折,八点三八点四八点五,8.6和8.7,那么除了8.5之外,我们都会看到曾子这些话里面都跟死亡有关系,脸则是他自己的死!

还有两则都提到了死临大劫不可夺,那就是死,死而后已也是死今而后就是死,人之将死都是死!

这在孔门弟子里面是很罕见的,我们知道孔子不大谈死,甚至故意的回避谈死,但是我们看看曾子就是不断地主动地谈论死,可见死始终萦绕于曾子的心中,会之步趋我们可以说曾子的思想是在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以及杀身成仁的基础上,直接以死亡为出发点,他用死亡来界定人生的价值,死亡来考验我们的人生的质量!

人总是要死,但是曾子在死亡里面没有觉得人生的虚无,而是体会到人生的短暂和处破,并且以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来承担人生的责任,这是先秦儒者面对死亡的气概,这也是先秦儒者面对生命的激情和高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博陵山下2024-01-29 13:36博陵山下[火星网友]123.176.61.170
    颜回和曾参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和思考方式。
    顶0踩0
  2. 文思言静2023-12-23 18:10文思言静[湖北省网友]202.14.185.208
    儒家思想真是博大精深颜回和曾参贡献不可估量。
    顶15踩0
  3. 断ζ弦╰☆╮2023-11-16 22:44断ζ弦╰☆╮[国外网友]118.65.206.43
    颜回和曾参都是儒家中翘楚值得我们学习和领悟。
    顶9踩0
相关阅读
11.4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

11.4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闵子骞的孝顺

2008-06-20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4章:三省吾身 知易行难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4章:三省吾身 知易行难

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莒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

2023-12-30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上):孝悌为本 本立道生

拾人牙慧说《论语》-学而篇·第2章(上):孝悌为本 本立道生

原文1 2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②,鲜矣③;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⑤!注释①有子

2023-12-12

跟《论语》学做人 跟《史记》学做事 跟《坛经》能学什么?

跟《论语》学做人 跟《史记》学做事 跟《坛经》能学什么?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