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静夜思》4句话却有5个版本 中国 日本教科书中都不是李白原作

时间:2023-09-11 03:48:01

相关推荐

《静夜思》4句话却有5个版本 中国 日本教科书中都不是李白原作

提起《静夜思》,在中国四五岁的小孩都能背诵出来,由于简单直白,在儒家文化圈都有影响力,但是你知道吗?《静夜思》短短四句话20个字却有5个不同的版本,而入选中国小学课本和日本中学教科书的却都不是李白的原作,是经过后人二次创作的,今天我们把这五个版本找出来,抽丝剥茧看看《静夜思》是如何偏离李白的原著的,能否溯本清源找到诗仙李白最初要表达的情感。

版本一(日本藏宋蜀刻板)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版本二(明万历版)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版本三(清康熙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版本四(清乾隆版、中国小学语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版本五(日本中学教科书)

牀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版本一是日本静嘉堂文库收藏的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最接近历史原貌的李白集刻本,《静夜思》在日本宋刻本的《李太白文集》中,就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从版本学的角度而言,这才是最接近李白《静夜思》的原貌。古代日本推崇中国文化,从唐代开始派遣大量的遣唐使,这些人来了是全方位多角度学习汉文化,从佛教、汉字、到建筑、政治制度,可以说是全盘汉化,直接复制粘贴。比如日本奈良就是仿唐朝长安城建造的“平城京”,由于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二战时美国准备给日本几个城市投放原子弹,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看了轰炸名单后据理力争将奈良从名单中划去,就是因为奈良是唐长安城的模板,对研究唐文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由于日本孤悬海外的地理位置没有遭到破坏,而中国的唐长安城早已在战火中没了踪迹,现在奈良是了解唐代城郭的活化石。

遣唐使来大唐时诗仙李太白的大名如雷贯耳,李白的诗讲究“天然去雕饰”,没有刻意的推敲,内容便于理解,因此李白的诗被传入日本,在日本也很有名气。但是唐代的印刷术不行,是雕版印刷,也就是把文字反刻在木板上,刷上一层墨,一张一张拓出来的,就类似于现在的碑帖拓印,和盖印章也是一个道理,其实雕版印刷就是受印章和碑帖的启发,雕版印刷有一个缺点就是费时费力,一页纸就要一块木板,刻错一个字一张板就废了,而且这页纸印完之后这张板就再没用处了。起先雕版印刷只是在佛教中使用,为了传教方便,寺院请人雕刻好之后印发给信众,比如现在韩国有一本铜版印刷的佛经就是雕版印刷技术(韩国说印刷术是他们的),但是雕版印刷出的东西普遍质量不高,因此唐代有钱人都是请专门的人抄写佛经或书籍,这些人常年累月靠替人抄书挣钱,因此练就了一笔漂亮的毛笔字,现在我们看到敦煌石窟中唐代手抄的残卷就是那个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然而手抄的弊端就是人会出差错,每个人的字体习惯不一样,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对于其他的关系不大,结合上下文就能推测出错别字,但是对于诗歌这种本来就对遣词造句要求很严的文体来说,错一个字意境就会大变,如果能几份相互对照比较,那就能看出来作品的原貌了。但是李白的《静夜思》没有唐代的直接文本,也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佐证,不像李白的另一首释《将进酒》在敦煌石窟发现了三份手抄本,基本上还原出了李白的原作,还原后发现李白原著和现在语文课本上有多达9处的不同,有些词句被“二次创作”后意思大变。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原作中是“天生吾徒皆俊才”,一个是夸自己,一个是夸一起喝酒的大家,意思明显不同。

到了宋朝,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可以说是文化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他采用泥土烧制成单个汉字,把它们一个个按作品文字码整齐,就可以印刷作品了,活字印刷术材料廉价易做,而且单字可以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成本,加上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因此印刷业有利可图,各地大书坊如雨后春笋冒出,前朝的书籍被大量翻印。这时候书籍印刷分为官刻、私刻和坊刻,官刻就是中央或地方这些政府主持的刻印书籍,私刻就是大户人家或者大学问家自己掏腰包印的书籍,这两种不以盈利为目的,资金充足,质量上乘但是数量较少,还有一种就是书坊为了盈利,根据市场需求印的书籍,以四川和江南地区的坊刻最为精美,这些书籍数量众多,也传到了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这就是为什么日本有蜀刻板《李太白文集》的原因了。

到了明朝,文人开始了对前人著作的“二次创作”,他们以改前人的作品为能事,《唐人万首绝句》本来是宋朝人修订的书籍,后来明代人又在此基础上重修修订印刷,宋朝原本已经遗失,现存明万历年间《唐人万首绝句》中把李白的《静夜思》改了,变为版本二中“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版本三是清朝康熙年间由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中,该诗又变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版本四是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挑选到《唐诗三百首》中的版本,综合了版本二、版本三的“二次创作”,由于《唐诗三百首》影响巨大,因此流传至今,所以中国小学语文课本选择了《唐诗三百首》中的静夜思版本。版本五是现在日本中学教科书中的《静夜思》,和版本一的区别不大,就是第一句的“床”和“牀”的区别,不过这对我们理解“床”的含义是有帮助的,“床”有人说是井栏、有人说是马扎子,还有人说是卧具,鉴于篇幅关系,本文不作讨论。

“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这是李白发出的感叹,普通人是无法理解诗仙的,连李白最简短最直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都流传成了五种版本,在李白的内心里,只有月亮能给他带来安慰,他把月亮“呼作白玉盘”,喝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亮是他的知己,思乡之情只能找月亮诉说,虽然简单但我们却读不懂,以至于中国、日本教科书上都选了不同的版本。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眼中也有一千个《静夜思》,这也正是李白的诗经久不衰受人喜爱的原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东东西2023-12-30 13:34东东西[上海市网友]202.14.223.31
    哇没想到《静夜思》版本居在中日两国教科书中都不是李白原作这让我对文学作品传播和变迁产生了新好奇。
    顶3踩0
  2. 癫道人12023-11-05 08:41癫道人1[河南省网友]153.0.174.87
    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原《静夜思》版本还有这么多种变化文学真是博大精深啊。
    顶9踩0
相关阅读
“床前明月光”:唐诗中被误读的名句

“床前明月光”:唐诗中被误读的名句

文 朱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太白的静夜思,为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所录并广为流传。然而,诗中意境却很少有人去细加斟酌,

2013-06-02

李白这首著名的五律 到底是真迹 还是后人添加了后面4句

李白这首著名的五律 到底是真迹 还是后人添加了后面4句

相信很多朋友和小珏一样,还没有认字就被父母逼着背诵唐诗

2023-07-19

李白在雨后写下一首很美的诗 只有短短的几句 每一句都令人惊艳

李白在雨后写下一首很美的诗 只有短短的几句 每一句都令人惊艳

月亮所代表的其实就是一种意象,而且李白对于月色的描写也是出神入化,只是那么三言两语,便是写出了新意,也营造出了一种孤独之感;说到底还是由于一个

2023-07-03

《全唐诗》中李白最著名的七首古诗词 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全唐诗》中李白最著名的七首古诗词 句句都是千古绝唱!

他留下的诗篇很多,都具有非凡的意境并能产生强烈的感人效果

200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