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9-05 03:47:02

相关推荐

语文阅读知识点总结

散文

散文阅读考试命题往往从四个方面设置题目

一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二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三是理解文章的主旨;

四是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散文阅读七大题型的解答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常用答题模式:词语本义+语境义(+在情感、主旨、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常用答题模式:句子表层义+情感义(+在情感、主旨、修辞等方面的作用)

(三)理解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

文中重要的段落一般是指开头段、中间段、和结尾段。

常见题型:

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

3.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思路和方法:

1.段落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从内容上看……

2.结构:(先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3)对比反衬。(4)伏笔铺垫 。(5)总领全段(或部分)。

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3.内容:

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4.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四)理解文章内容,归纳文章主旨

1.常见题型

直接概括全文或某一段落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写了什么内容,由此表现出什么,作者情感态度如何)

2.答题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表现了(赞

扬了、揭示了)……的品质(精神、思想),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还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和提示性的信息,如选取备用词语、规定字数)

(五)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常用文学类写作手法(技巧)

第一类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第二类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反衬),变换人称,联想想象,象征,类比,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第三类 结构方式:前后照应、铺垫,过渡(承上启下)、设置悬念、卒章显志,欲扬先抑、制造波澜,特定线索、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等)

第四类 修辞手法:比喻、反复、对比、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借代

第五类:描写手法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细节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3.题干的表述

(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

(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

(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六)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归纳主旨

(七)探究类(含评价)

小说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

1.情节的具体作用:

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引起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答题模式:

①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伏笔悬念)。

②表现了……的思想品质(精神世界),有助于塑造……的形象。

③揭示(表现、突出)了……有利于深刻表现主题。

2.情节安排方式的效果: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事情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同时发生,通常是先叙一件事,再叙一件。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给读者想像,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5.贯穿情节的线索。小说线索是贯串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中的空间、时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

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一般有单线和双

线两种。寻找线索的途径有:小说标题和小说中的中心点。

6.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既表现生活本身的逻辑,同时又使情节曲折生姿,跌宕起伏,高潮或结尾平中见奇。

人物

1.描写人物的方法及其作用:

(1)外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显示人物性格变化等。

(2)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或思想变化进行具体刻画。

作用:细腻真实地突出了人物的思想,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

(3)语言描写:包括对话描写、独白描写等。

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同时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身份、地位,间接地表现其它人物和景物,交代事情原委、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等。

(4)行动描写:对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的描写。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

(5)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刻画人物性格,使形象栩栩如生,深化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营造一种氛围,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不借助于人和媒介物的烘托,直接刻画。侧面描写借助于对媒介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人或物。

2.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

3.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

(2)揭示或凸显主旨;

(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

4.物象的作用: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环境

1.环境分类及作用:

(1)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2)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①渲染故事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②烘托人物形象。自然环境往往是作家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设置的,从而显露其性格。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暗示社会环境。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

⑤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

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托,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答题模式: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级循环答题法)

2.具体环境描写作用:

(1)小说开头,作用一般为定下感情或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2)营造特定意境氛围,感染读者或主人公。

(3)场景在人物出场前,作用为导引人物出场。如果置于小说某个情节,功能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4)如果场景置于人物描写之中,作用可能是揭示人物性格。

(5)如果某场景作为小说主背景,其作用可能是一种象征。

主题

1.归纳主题: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3)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4)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5)表达了什么情感。

语言特色

1.品味语言特色的技法

体会、琢磨和分析该作品的语言是否简洁、生动、传神、得体,语言风格是讽刺还是幽默、诙谐还是庄重、含蓄或深沉,将这些与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考虑。

要注意把相关词语放入语境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特别注意语句深层含义的挖掘,要能依据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文中人物的性格,读出言外之意。

具体在鉴赏语言时,可从遣词造句(如包括用词、句式,如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朱自清,自然淡雅,用工笔写意蕴;周作人平和冲淡,用淡笔写浓情;鲁迅,苍劲雄健,刚健之中见哲思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去鉴赏。

2.解题技法

(1)常见设问模式

①分析文章语言运用上的特点;②举例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有哪些特色。

(2)解题思路

要明确语言特色包括词语的表现力,句式特点,语言风格,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其中语言风格有含蓄与直接、淡雅与华丽、庄重与幽默、典雅与通俗、柔美与朴实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指语言符合人的身份、展现人的性格、表现人的情感,有时体现地域特色,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等。

文章结构

1.小说的标题

(1)标题的含义

注意标题的字面义(表面义)和深层含义。如《祝福》《药》《病人》《枪口》《烛心》等。

(2)标题的作用

①设置了悬念。②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③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小说的开头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具体说,其作用有: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灵。

3.小说的结局

(1)出人意料的结局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犹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项链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伏笔:借项链时主人

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愚昧的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读者思考她死的原因。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读者的情感体验上看,喜剧性的结局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局

留下了“空白”让读者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

(5)卒章显志式的结局

这种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修辞手法

(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夸张:可以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者揭示事物的本质,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4)比拟:生动形象,制造气氛,借以传情达意

(5)设问:吸引读者,引人注意,发人思考,强调观点,加深印象

(6)反问:加强语气,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

(7)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8)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中更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9)对比、衬托(正衬和反衬):突出所描写事物的特点,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

(10)白描: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11)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以小见大、侧面烘托等。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显得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自由灵活。

议论文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说明文

科技文阅读涉及的考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方法指导

(一)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支。(二)审(题干、选项)

(三)找(筛选信息)

(四)比(干扰项)

1.整体与部分 (以偏概全)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 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画出来,或 者作特殊的标志。

2.混淆范围——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

指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 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与“必然”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此时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3.推测有误——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

实际上就是在时间上、逻辑上的混淆范围,即有意把原文中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此时应对照原文,注意表时间、表结果概念的关键词。

先期:事物发展的前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时期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情况。后期:事物发展的后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时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情况。注意“前、后”以及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词语。

4.主要和次要(主次不分)——分清主次,仔细对比原文

5.选择与兼备——分清选择还是兼备。

6.源流倒置——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7.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圈出对象,知彼知己

8.肯定与否定——划出肯定否定词

9.言多与言少——找出数量词

10.客观与夸大 (歪曲事实)——忠实于原材料

11.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从原文找依据、找推断

12.偷换概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

(五)排(六)选——选出正确选项。

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常见的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物喻人、寓理于事、寄情于事、运用典故、先(后)抑后(先)扬、欲扬先抑。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引用(名言、资料等)

两大说明方式: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

(六)说明文语言特征:生动(趣味性)、准确(科学性)

(七)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

(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十二)描写的方法:

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

(十四)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十五)议论文结构

1、引论:提出问题2、本论:分析问题3、结论:解决问题

(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十七)常见论证方法:

1、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2、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如引用故事则属于举例论证,如引用名言则属于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常有"同样""诸如此类"等词语)

(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二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

准确、严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狮子岭人2023-12-27 23:43狮子岭人[天津市网友]203.25.147.118
    完知识点感觉自己语文阅读水平又提升了大步希望能够持续更新加油!
    顶8踩0
  2. 风飘落の季节2023-11-01 01:45风飘落の季节[云南省网友]110.236.33.188
    这个知识点对于语文阅读帮助很大内容全面解释清晰简直是语文学习宝藏。
    顶8踩0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含原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含原文!

这里给大家一些学习建议!想要学好文言文,就一定多多去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多读,尤其是反复诵读

2023-09-19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和《口语交际》备课笔记 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和《口语交际》备课笔记 知识点总结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注意说话的语气

2023-07-12

四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的知识点总结梳理 注意收藏

四年级语文下册:整本书的知识点总结梳理 注意收藏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离期末考试也越来越近了,复习也成了重中之重了,那么如何做好复习准备呢,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有效率复习,争取做到事半功倍的

2023-05-01

二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为孩子复习巩固收了吧

二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梳理总结 为孩子复习巩固收了吧

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复习巩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在这里专门为大家整理归纳了易错生字必记词语,多音字和形近字的组词,近反义词的熟练运用,以及词语搭配和

2012-03-06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五年级语文下册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五年级语文和低年级1-4年级的区别五年级属于小学的高年级学生了,语文的要求上会比低年级高一些

202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