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专家论文|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

时间:2023-08-29 04:03:01

相关推荐

专家论文|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

封言封语:教育理念为教学之“道”,教学手段为教学之“名”,故教学无“恒道”,亦无“恒名”。

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

卢卫平

当下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阅读教学无阅读,阅读教学伪阅读、阅读教学缺乏教师指导下的“真阅读”。现象较为突出,各地乃至全国语文优质课比赛,也不乏其例。

这些假阅读有哪些弊害呢?学生疏离文本,“无土”阅读,对文本缺乏真切的阅读体验,对文本的情景意象、义理辞章、精妙言语、绝妙章法等无知无感,无觉无味,语言感知钝化,思维活动僵化,精神情感枯萎,审美情趣低俗,文化认知偏狭,语言运用与建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核心素养难以真正养成。

阅读教学怎样走进“真阅读”呢?总的要求是精研课标,深研教材,熟研学生,细研读法。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精研课标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标(2011版)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强调了阅读姿态或阅读态度的必要性(“有感情”“自然”“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阅读方式的多样性(“朗读和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的目的指向性(“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课标也要求教师“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当下语文阅读教学,浮云遮眼,唯有精研课标,把握方向,对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教师须内化于心,外铄于行,细化于做,贵在于用。

二、如将白云清风归,深研教材贵有神

教师应系统把握从小学到高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材有关“阅读策略”编写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结构板块、教学要求、行动路径、操作方式及与之相应的选文特点、文本样式和文本状态,抓住教材“阅读策略”编写的精神理念,落实到每个年段、每册课文、每节阅读教学之中。

单就人教社新版部编义务教育语文七至九年级教材看,关于“阅读策略”, 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朗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体会汉语之美”,到九年级下册最后一单元的“诵读古诗文,感受人物的思想和情感,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教材依据新课标有关“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语文学习规律、阅读行为规律及阅读认知理解规律,从阅读的一般方法、不同体式文本的阅读方法、基于不同阅读价值取向与阅读目的需求的阅读方法到不同阅读对象的阅读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递升地精心设计了有关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读、略读、比较阅读、浏览、阅读新闻类文章、阅读传记类文章、阅读不同类型的散文、阅读游记、诵读古诗文、阅读议论性文章、阅读小说、阅读戏剧作品等“阅读策略”的知识体系、能力目标、教学要求及相应的选文范本。针对每种阅读策略,教材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方式、学习要求、具体的学习路径,选编了相应的经典文本。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设计了“学习略读,快速捕捉阅读重点,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的阅读策略。围绕这一阅读策略,教材选编了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陈毅《梅岭三章》、梁启超《最苦与最乐》及古文两篇刘禹锡《陋室铭》、周敦颐《爱莲说》。

以该册第四单元第13课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指导训练学生学习“略读”的策略,要抓住两个训练点,一是“快速捕捉阅读重点”的策略,一是“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的策略。前者要指导学生怎样抓关键句、中心句、总承句、总述句、概括句、结论句、段首句、结尾句、标志句,怎样辨别这些句子特点,它们在篇章语段中的位置,它们与前后语境的关系。

文章先交代写作缘由,叶老辞世,自己撰文纪念,接着以“我与叶老的交往”为线索,紧扣“品德”(“立德”),回忆了与叶老交往的一些旧事,突出了叶老对人深厚、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及其倡导的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的文风,最后一段呼应全文,主张要学习叶老有关“写话”的朴实文风。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叶老的深切缅怀、真切景仰和真挚感佩之情。抓住这些,就抓住了全文阅读重点。怎样“快速捕捉”这些“阅读重点”呢?教师就要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基本策略是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怎样理思路、梳结构呢?诀窍是快速扫描,抓准抓好文章关键句。第一段“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但纪念文是还要写”“一是写与我有关的”,这些句子交代写作缘由及行文线索。第三段“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六段第一句“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更为突出,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这类句子居段首,既是总述,也是中心;既品人,也述事。第三段段中有这样一句“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该句前承段首为写叶圣陶“待人深厚”而总述一事,又启下具体写自己在为叶圣陶修润文稿时他怎样“待人深厚”进行铺垫,抓住这些句子,学生就“快速捕捉”到了“阅读重点”,通过长期坚持不懈训练,这一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三 、如逢幽人见道心,敛身正坐意相逆

阅读中,怎样使学生“能够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呢?教师要指导和训练学生怎样潜心文本、潜入文字、体察文心、捕捉文感、提炼文动、记下文悟的策略技巧,如此学生才能对文章“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朱熹认为“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所以潜心文本,要求学生阅读时有积极的阅读姿态或阅读态度,敬畏文本,尊重文本,身正体端,心静思凝,全神贯注。注意阅读五忌:随意妄动、心浮气躁、心猿意马、戏嬉玩笑、亵渎文本。潜入文字,要求学生与文本声息相通,声气相求,眼随字动,心随文行,神与文游,意同文感,冥思玄想,联想想象,置身文境,以意逆志。学生读到“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学生当似“张中行”,面前就是“叶圣陶”,叶圣陶说什么,怎样说,谦和儒雅的音容笑貌,“待人深厚”的心意情态,恭让有礼的言行举止,宛然眼前。有了这样端正的阅读姿态、积极的阅读心态和恰切的阅读策略,于“文心”自然有感、有思、有悟、有得,至关紧要的,须是边读边思边悟边记,因此当敏锐捕捉、瞬间有感、直觉有得、勤于动笔、及时记下、快速物化。

四、乱花渐欲迷人眼,细研读法妙自寻

要深入仔细研究不同阅读方法有哪些具体可行的阅读技巧和路径,这些阅读技巧和路径适宜于哪些不同体式和类型的文本。

以前述新版教材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为例,依据文本体式与类型,作为托物言志的哲理散文,要指导学生学会具体的阅读策略,有两点需研究: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

从读什么讲,首先是“物”,其次是“情”,再次是“志”,最后是“理”。 从“物”看,展示了小桃树艰难的生长历程。从“情”看,作者深叹小桃树时运不济、生态恶劣、“委屈”生长的不幸际遇,盛赞它坚韧不屈、傲风斗雨、凛然欲绽的顽强精神,表达对奶奶的深切怀念和无比“懊丧”之情。从“志”看,借树写人,鞭挞“文革”十年对有志青年的疯狂虐杀,彰显青年一代勇于抗争、奋力发展、创造明天的不屈决心。从“理”看,一切事物的发展都充满曲折坎坷,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未来是充满美好希望的。

从怎么读讲,首先是怎么读“物”,其次是怎么读“情”,再次是怎么读“志”,最后是怎么读“理”。怎么读“物”呢?抓小桃树艰难的几个生命历程(“桃核儿”被埋在墙角,突然长出“嫩绿儿”,长到两尺来高,如今开了花),抓每个生命历程中的生长环境(被埋在墙角、被贱视遗忘、被风雨摇撼、花瓣片片陷入污泥、差点被砍掉),抓每个生命历程中的生长特点(委屈弯头,紧抱身子,默默生长,长得不慢,千百次俯身,千百次挣扎,嫩红花苞,航道灯塔),从中读出生长环境、生命状态、生命品质和生命精神。怎么读“情”呢?从我对小桃树的态度、我对奶奶的感情出发,抓描写“我”的动作情态及心理情感,抓抒情语句(如“我再也不忍看了,我万般无奈”“只是自个儿忏悔,又自个儿安慰”“我忍不住几分忧伤,泪珠儿又要下来了”“我深深懊丧”“对不起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从中读出“我”的忏悔、懊丧、怀念、忧伤、同情、叹惋、热爱、憧憬、期盼。怎么读“志”呢?知人论世,抓写作背景(写于1976年),抓时代特点(“文革”十年浩劫,疯狂地摧残、毁灭一切美好事物),抓物与物(盆景里的花草,“从来没有一只蜜蜂、一只蝴蝶飞绕”)、物与人(小桃树与“我”辈青年相似点)、人与人(我与奶奶)的关系,从中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托小桃树所欲言之“志”。怎么读“理”呢?由此及彼,联系所学诗文,迁移拓展,由小见大,联系社会生活和事物发展,读开、读广、读远、读透、读深、读高,由小桃树历经磨难仍成长开花,屡经风雨依旧花苞笑绽,我们不难想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宝剑锋出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诗句,由特殊到一般,提炼出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最终会走向成功。

总之,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角度,阅读教学呼唤“真阅读”,须一课一得,目标精准,内容精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空间和机会,指导学生正确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课堂上,防止学生疏离文本、远离文字,防止教师遮蔽、阻隔、拉开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的不当教学行为。要引导学生同文本的语言文字耳鬓厮磨、肌肤相亲、血肉相连、声气相投、灵犀相通、情意相融,文意相生,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认知力、感受力、领悟力、想象力、联想力、理解力。要通过“真阅读”,防止学生语感能力的进行性硬茧化、僵死化、老化和钝化。阅读中,要帮助学生体察、体认文本的语言建构特点、建构规律、建构方式及运用方法,琢磨、研习、运用文本富有表达张力、富有情感意蕴的语言文字,积累丰富鲜活的语言材料,形成敏锐精准的语感,丰富积淀生机活泼的个体语言经验,培养其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核心素养。

在具体阅读指导中,对情味丰富的作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思想深邃的句子、撼人魂魄的场面、感人至深的意境、催人泪下的情节,要提醒学生不能在文字表面滑行,要深入进去,潜心品读,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行随之,以神感之,以意逆之。要带领学生潜入文本语言文字最深处,激活自己鲜活生动的直觉思维、丰富感性的形象思维、严谨缜密的抽象思维、质疑求真的创新思维,徜徉、穿行、飞翔其中,进行敏锐认知与感知,积极体察与领悟,从而培养自己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素养。要让学生充分地真切阅读感知文本,涵泳咀嚼文字,静思冥想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与思想旨趣,汲取文本富赡而滋养生命灵魂的文化养料及思想营养。从情感、思维、审美层面看,应防止教师人为堵塞学生主观情感与文本内蕴情感通道,使学生与文本心灵相通,情意相融,让学生在文本情意的熏陶、感染、滋润下,人文素养得到有效养成,从而避免学生情感世界沙漠化,避免学生葱茏的精神之树枯萎、凋败、死亡。|

作者简介:卢卫平,男,重庆垫江人,1962年11月生,西南大学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教师教育专家库专家。曾先后被国家教育部、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人社局与市教委、垫江县委、垫江县人民政府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优秀教师、垫江县第一届拔尖人才、垫江县第三届中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主持和主研国家级课题6项,地方教材《可爱的垫江》获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教育论著《学导点燃激情 高效激活生命》(独著)获市成果二等奖。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梦想奇迹2023-12-25 05:13梦想奇迹[山西省网友]124.175.124.203
    希望这篇论文能够引起相关教育部门重视。
    顶0踩0
  2. 梦牵2023-10-27 04:38梦牵[贵州省网友]203.57.157.241
    专家论文很有价值阅读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真正阅读能力。
    顶19踩0
相关阅读
学科专家把脉 引领教研发展——临沂国际学校九年级语文复习研讨课暨专家报告会

学科专家把脉 引领教研发展——临沂国际学校九年级语文复习研讨课暨专家报告会

临沂国际学校初中部校长刘君、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以及所有青年教师共同参会,教研组长周伟老师主持会议

2008-08-23

学科专家把脉引领教研发展——临沂国际学校九年级语文复习研讨课暨专家报告会

学科专家把脉引领教研发展——临沂国际学校九年级语文复习研讨课暨专家报告会

临沂国际学校初中部校长刘君、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以及所有青年教师共同参会,教研组长周伟老师主持会议

2024-01-09

北京市2021年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基教研专家解析来了

北京市2021年高考英语试卷评析 基教研专家解析来了

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育人功能2021年高考英语北京卷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将核心价值中的爱国主义、奋斗精神、理想信念和中华传

2018-05-12

专家解读2018全国统一“部编版”语文七 八年级新教材!

专家解读2018全国统一“部编版”语文七 八年级新教材!

通知内容如下:这说明作为教育改革的标志性学科,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时代将正式终结

201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