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 需要的属灵素质和属灵定位

时间:2023-08-24 02:05:01

相关推荐

传讲神话语的传道人 需要的属灵素质和属灵定位

“讲道是一门苦差事。对于坐在台下的来说,讲道可以看上去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那些好的讲道。但是不要被现象蒙蔽了。讲道是一件耗费精力和体力,并且投入产出不均的事情。相比讲两篇道,我宁可在32℃的温度下,在花园里干一整天的体力活。但是讲道并不仅仅要付出体力和精神的代价。任务的复杂程度让讲道的难度变得很高。仅仅是站在台上说半小时(不管说什么),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已经是一件很难的事了。而这一挑战最难之处就是讲道者需要研究一段复杂的经文,平衡各种敏感的教义,写出一篇有条理的信息,应用到听众的生活中,而且在传递的过程中还需要引人入胜、风趣幽默,不失智慧,更不能枯燥无聊。无怪乎雅各说:“不要多人作师傅。””(参考本文末尾附录的文章,《讲道中应该避免的7个易犯错误》)

诚哉斯言!实在点名了要点。我自己对号入座的是:在公众面前的胆怯(因为想要追求完美,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自觉完美,岂能众人都以为完美?)对号入座的第二点是复杂程度太大,尤其是“研究一段复杂的经文,平衡各种敏感的教义,写出一篇有条理的信息”。无论是研读经文出它的真义,还是拿捏这段经文中的教义,还是把初稿的逻辑条理化。每一项都是反复被耙过的土地,经文要读出真义,很多遍的耙地。拿捏其中的平衡,一个是你得知道是哪几个教义知识点,一个是你要把这几个教义听起来和谐,就是“自圆其说”,就是融会贯通。虽然说是自圆其说,又不能是自己的自我辩护,而是让圣经体系自己辩护,这就需要圣经整全的理解和整体上的把握,对教义上整全的把握,对圣经整全的把握。这两个把握,是两回事。

如果不融会贯通,就会在听者的头脑里打架。一个是使讲道者这个讲稿,失去重磅出击的效力。一个是失去讲道者的站讲台的信用。一个是使信徒生发疑惑,而这个疑惑一般是信徒自己解决不了的。这样培养的不是对神话语的信任和委身,而是对神话语的质疑,至少是对这篇讲道稿的质疑。一个说法的真实性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它的解释力。如果讲道稿自身有冲突,则它的解释力大大降低,而且信服力大大降低。

意思就是说,每一篇讲稿,都在梳理信徒的思想。但是在梳理信徒的思想之前,讲道者已经也能够用此讲道稿梳理了很多很多遍了。如果不梳理,怎么会看起来那么平顺?每一个平顺的土地,都是被耙过了很多遍的。每一个平顺的头发,都是经过梳子不断地梳理的。那些中间的沟沟坎坎,是写稿者独自承担压力和独自付出代价而把它弄平整的。(所以,挑剔讲道的好坏很容易(这是不知者无畏),但是一个整体不错有细微瑕疵的讲稿,应该被感谢他的努力。并不是每一样汗水,都写在脸上。并不是每一样辛苦,你都能看见。暗中的工夫,都是隐藏着的。)

清教徒的观点是如果是一个讲道者,得是一个学者。看了这篇文章,深以为然。不只是为了信徒的好处,也是为了讲道者本身的心理健康。只是很多不是学者的牧者,因为历史原因而被推向讲台。长期下来,所造成的心理挫折,想必是非常大的。需要神呼召的鼓励,让他继续在这个岗位上。这么累,可以承受;这么难,在自己的思维的可操作能力范围之外,心里会为难吧。有著名牧者(路德和司布真)说,要逃避地狱的火一样逃避讲道。单单从难度来说,也够让人望而却步了。只是神在把他放在那个位置之前,只是给他感动,而没有向他显明讲稿有多难写。被征兵的人,只知道荣耀,哪里知道战场上的残酷呢?到了战场才知道,是先受苦受难,才会有荣耀的。荣耀的奖赏并不是轻而易举能够得到的。这叫呼召,这叫征兵的呼召。单独在于呼召,不管以后的艰难。

而讲道就具有这样转化的过程,把神所给予的感动和对圣经真理的数年如一日的积累,凝聚在一篇讲稿中。一个小时的稿子,我的语速大概是预备五千字的稿子。在准备稿子的时候,需要反复读圣经,把这段经文用自己的方式复述出来,情景在自己的初稿里还原,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的心态和心理活动还原。虽然说对每一段经文都很熟悉,但是在还原的过程中,总是发现自己对经文的了解不过是了解了冰山一角(每一次的写讲稿,都是一次探险。也是因为探险有难度有挑战有付出,所以每次决心探险之前,都需要下一个奋斗的决定和付出的决定。由于自己的懒惰和精神状态不佳,也导致没有勇敢上前的勇气。胆怯不前。)

一段经文,牵扯到各样的教义,以及这段经文中所体现的几个教义的拿捏和平衡。发现这段经文中暗藏的某几个教义,如果使用了错误的教义,就是跑题。发现暗藏的教义,是一个难点。而且怎么把教义与这段经文,互动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也是一个难点。也就说,需要一双慧眼,看透一角下的冰山。底下的冰山,往往如同地里的暗河,并不像表面呈现的那么井然有序。怎么在错综复杂的暗河中,或者说这一段暗河中,整理或者发现其中的秩序。

讲道不只是一把刷子,需要有好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相应的刷子。①怎么从这段经文中,找到教义仓库中的各个教义中与本段经文匹配的教义,这就是匹配武器。如果说匹配错误,严格来说,那么也就没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必要的了。②在匹配武器以后,怎么把这个武器和这个武士互动,给武士穿上,使这个武士合身。③穿上装备,拿上武器,然后讲道的本身,就是使这段经文带着武器,去争战杀敌,掳掠仇敌。而经文所要对付的,则是人心中的抵挡神的自高自大的事。

在这个过程中,预备讲道的人,则如同工程师,或者说调度室,或者说是导演。演员则是那段经文。如果误以为自己是导演,估计会胆怯,因为自己怎么能承担掳掠人心的艰难任务呢?所以,就会惴惴不安。把希望寄托在自己或者自己的个人表现能力上,必定是会惴惴不安。司布真一段时间的讲道,用了很多的演讲的功夫,后来他说自己要躲在十字架背后,所以他就在讲道的时候刻意限制自己使用夸张的用以吸引会众注意力的动作。因为他觉得这样容易把会众的注意力聚集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基督身上。他开始学会躲在幕后的工作。而唐崇荣年轻的时候,也惴惴不安于自己的讲道过程。这时候一个老年的牧者告诉他,政权担在他的肩膀上,所以你要安息着去做,在心态上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良好表现上。唐牧师领受了,也就努力又坦然的面对讲台的侍奉。

如果讲道者,不知道是这段经文在掳掠人心,而是靠自己的良好表现才能取得好效果,那么讲道者会累得半死。除了讲道本身的体力脑力辛苦以外的心态上的累得半死。因为心里的那根弦绷着的。

讲道者,是把道介绍给第三人。是中间人。把神的话和神的信徒联系起来。讲道者把复杂的难解的圣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信徒解释明白。信徒从不知道到知道,从模糊的知道到明确的知道。或者很多信徒经历了神,有心中的话,但是说不出来。通过讲道,信徒知道了他心中所存的事,知道了神开恩给他的事。他知道了内在的原因,而变得豁然开朗。他所苦闷的要寻求的答案,他找到了。他心中所纠结的,被牧师表达出来。因此,讲道者如同父母,把信息灌输在信徒的耳朵里,让他理解和明白。而后在此基础上,叫他也能够说。讲道者是在思想领域是信徒的口,说出信徒心中想要说的话。讲道解决信徒心中的“难言之隐”。我们心里的事情,是有多少是可以自由地转化成悟性的呢?我们都在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某一块,努力转换成以语言和逻辑为形式的思维吗?我们都在转换的途中。讲道者把我们说的不完整的,补充完整了。目的是叫我们也理解明白,也学会说完整的救恩。

除了这些复杂的运作之外,讲道者用口凭着信心说出来。“我们信,所以也如此说话。”没有信心只是内容精致的讲道,不会进入信徒的心里。信徒的心是敏感的,他在乎讲道者本人是否真正相信。讲道者对所传讲稿的信心和委身,也会带来信徒对这讲稿的信任和委身。因为神所用的方式是传福音,是信心的传递,是所信内容的传递。每个讲稿,都是传道者自己先相信,而后才带领其他人相信和委身的。

传道者不只是在传讲一篇讲稿,也是在传扬自己所信的,自己所活的,自己所委身的。自己是不是在凡事上因信而活,也决定着一个讲稿的效力。一方面,正如刚才说过的,传道者在讲他者,另一个方面,讲道者在讲一个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他者,在讲一个属于自己的他者,在一个一个自己的他者。凡事委身于他的信仰,使他的生命和生活以及思想被信所贯穿渗透。

讲道者,在凡事上学习“因信称义”的精神并不容易。因信称义,就是凡事上不是自己做到多好,就会得到多好的效果。努力做,但是心里笃定的一件事是效果来自他处,不是来自自己和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效果来自应许。对于属灵操练如此,效果来自应许,只是我们的责任是要拿着应许对兑换实物。兑换的手续是努力操练,在爱神爱人上表现出努力。努力的目标是兑换神的应许成实物,而结果就是达到敬虔。讲道人,如果不是凡事因信得效果,也会把人累垮。因为血肉之体,承担不起建造神国的责任。

如果用自己的能力来建造神属灵的国,这是对魔鬼权势的挑战,则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量力。我们所凭着的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在支取使用神的应许所带有的能力。神的应许在哪里,执行出来的时候就自带着能力。神的应许与他的能力是同伴,我们的责任是拿着应许兑换能力。这其中所需要的素质是信心。激励自己的信心活跃起来,去争取神应许的兑现。神愿意兑换他的应许,只是我们需要操练信心。信心是在人这方面得救的法宝,也是人得胜的法宝。神不会拒绝有信心的祈求。

凡事因信而活,不也是一般信徒的责任吗?不也是一般信徒得胜的法宝吗?诚然是的。

对于传道人,在复杂的学者之路上砥砺前行,需要勇气,求主加智慧。对于信徒来说,认识到一篇讲稿的出产是多么复杂,多么艰难。孩子长大了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如果可以,信徒可以试着全程独自制作和宣讲一篇讲道稿,这样可能就会学会谦卑而不是自以为比讲道者的这篇稿子高明了。这样,就会学会训练一个谦卑而能听的耳朵,而不是一个耳中有梁有刺的论断者。论断的耳朵,听不到神对他说的话。实际上,无论讲道的稿子多么有缺陷,神仍旧会借着讲道人有瑕疵的讲道,对谦卑的心灵说话。总之,传道者努力自己的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信徒则要做到谦卑受教的本职工作。如果讲道的稿子有重大的失误,同工团队要负起责任来,督责归正,这是另外的话题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1)
  1. 谁动了我的奶酪2023-11-13 02:16谁动了我的奶酪[台湾省网友]202.174.77.42
    这位传讲神话语传道人给予了我们需要属灵素质和属灵定位。
    顶10踩0
相关阅读
宋尚节弟兄所留宝贵话语!

宋尚节弟兄所留宝贵话语!

立志回国传道我把所得的博士金钥抛在海中,我立志,死也要在中国传道,只要我的同胞得救,就是死,我也甘心!神让我在美国看到人间物质之享乐和一切的美

2023-02-05

韩愈传记最完美版本 苏轼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传记最完美版本 苏轼所作《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特色便是凡是经他精心书写之物旁人就别再有超越的心思了,因为你根本无法超越

2007-04-15

高考语文阅读归纳技巧:考古学有什么作用?

高考语文阅读归纳技巧:考古学有什么作用?

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考古学巨大成绩的客观反映

2014-10-20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文化

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水文化

最终的結果是一回事儿,抗争永不言败的表情则是另一回事

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