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谈谈文字:给文字化上淡妆的“陌生化”语言及其魅力

时间:2023-07-21 06:47:01

相关推荐

谈谈文字:给文字化上淡妆的“陌生化”语言及其魅力

昨晚,成功地在游戏里带着一位小朋友飞到了白云的浪花之上——吃到了鸡。在随后的沉浸于成就感之时,他私聊了我一条消息:

you滴答滴答me,i哗啦哗啦you。

霎时间,让我这个“老人家”确确实实的飘在了云里雾里之中.........这种新奇的中式英语虽不是第一次见,但每每见到仍有一种新鲜感以及“创新性”,便也不由自主的被其吸引住了。其实这位小朋友想表达的是:“你给我的滴水之恩,我会涌泉相报于你”。那么,若你想要表达同一种意思,这两个句子你会选哪一句来表达?

这就是所谓的陌生化的表现。也就是换一种说法,将我们司空见惯了的文字以另一种陌生的面孔展现开来,使其不再平庸和单板,从而充满活力。如果我们在诉说或者叙写时,采用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方式去表达,想必也会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而小朋友那句话也只是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一种异化和创新。但值得注意的是,陌生化语言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哗众取宠抑或标新立异,而是为了引起读者对文中文字所要表达的意蕴的充分注意,能够更深入地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更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阅读上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可以想象,为何书越来越多,可书荒程度却越来越严重,正是由于很多书千篇一律,书中的很多知识大同小异,它们或是雷同,或是重复,而语句也是乏善可陈,真正有内涵能回味的书仅那么几本。因此,在语言上的陌生化能够让人感受到新的生命力、新的审美价值是极为重要的,这样即能抓住读者的心,也能引发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获得一种美的感受。

而“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20世纪俄国的形式主义提出的。他们认为,文学是独立自主的学科,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是他们的出发点,只有通过陌生化的分析才能找到文学的内在规律,才能发现文艺作品成为艺术创作和审美对象的特殊性,也就是文学性或称艺术性。陌生化是文学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就是以各种方法和手段,让普通语言被强化、凝聚、扭曲、缩短 、拉长 、颠倒,这便是“陌生化”的语言。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中都经常出现,且形式多种多样,但无外乎就是推陈出新,变常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

陌生而新鲜的语言

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不仅是古往今来的名家很注意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使得语言陌生化,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用语中也是如此。譬如在很多时候的很多人,常常会感到“很迷茫、很孤单、很悲伤”。当我们想要表达这些情感,采用日常用语“寻觅、冷清、凄惨”去表达时,这些词语组合和意义表达便成了一种俗成性,使我们在阅读时并没有感到新鲜感和新奇感。但有时我们为了表达的需要 ,或为了渲染、烘托某种气氛、情绪,也就需要改变这种习惯的语言,使之陌生化。所以,若是用重叠、复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方式去表达时,这种打破文字排列和词语组合规范的非寻常形式,就会瞬间抓住人的眼球,使人去体会那种情景。并带来情感阅读回味的时延性,产生别样深度的情绪触动和审美意味。

同样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感到心有所悟,却文不从心。具体点来说即譬如:

“暖暖的春天到了。”

“不阴不晴的天气,乍寒乍暖的时令,一会儿是袭袭和风,一会儿是镑镑细雨,春是时哭时笑的,春是善于撒娇的。”——苏雪林《青春》

以上两句话都表达了同一个意思,就是“春天来了”,这我们都能读懂,但似乎后者更能吸引读者的心,因为它更容易引发读者诗一般的联想,让人感受到美,而这种美就是靠语言的陌生化。后者综合运用了通感、移用和新奇的比喻手法,让语言含蓄、形象、富有“侵略性”,给读者一个全新的印象和感受,最大幅度的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也就是寻常人与名家的区别所在。

文学作品作为传递信息和意义的载体,经过艺术的加工、精心的锤炼,创造出既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用文字符号把这些幻象固定下来,继而使之成为形象具体、生动感人的物态作品。所以,文学语言本质上应该是陌生新鲜的话语。记得在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中说过:“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把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和奇异,才“可以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 ,从而打破读者的期待视野,使审美主体有惊奇的快感。如此,通过一定的艺术处理,给审美主体带来与众不同的体验。

当然,这种富有表现张力的陌生化语言。是需要写作者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把心中所想到的意象,借助事物情状的刻画并通过文字符号来复现与表达,因此,心中所想的物化更重要地表现为寻找最准确的文字符号将其生动、鲜明地呈现出来。正如英国文论家爱迪生说:“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就像本文的标题若是以“语言的陌生化,让文章更为别致。”为命题的话,那再与现在的标题“谈谈文字:给文字化上淡妆的“陌生化”语言及其魅力。”相比较的话,是不是后者更让人感到对这个论题更深入了?仅从第一眼的观感而言就已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因而这种方式便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新鲜的语言。

陌生化语言的日常使用与方法

恰当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定然可以实现语言陌生化,增强其表现力,令人耳目一新,并在进一步的联想想象中获得美感。但如果过度的使用甚至是滥用,则非但不能够增强文章的美感,反而会极大地损坏其美感。也就是说,语言陌生化要有个“度”,应有其适当的方法。而这个“度”至少有两点,第一点频繁度,第二点陌生度。

试想一下,在一张桌子上摆上一片1元的纸币,随后在这片纸币当中扔一个100元纸币进去,那么这100元是否就是亮点?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语言陌生化是为了给文章增加亮点,增强文章表现力和美感。而如果整张桌子都是100元的话,那还有其亮点可寻吗?这便是频繁使用陌生化语言的弊端,同时也显现出了另一个问题,通篇都用,很容易导致辞藻的堆砌,给人无病呻吟、矫揉造作之感,从而以华丽的形式损害了内容的深刻与丰富。因此,在适当使用陌生化语言的同时,可以缓解那种因太寻常而引起的所谓的审美疲劳。也让读者觉得新颖耐读,并乐于接受。

而所谓的陌生度,就是指不能为“陌生”而“陌生”,换句话说,不是越陌生越好。语言的陌生化要服务于内容表达的需要,要以人们熟知的事物和语汇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变形和改造。熟悉的表达和陌生的表达间一定要有关联,有让人们可以联想起来的关联,也就是让人能够看得懂。距离确实可以产生美感,但距离太远可能产生的更多的是厌烦与无奈。所以说,语言陌生化的“度”,只有在适时地、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使语言富有巨大的张力,才能使文章新颖而别致。这也就是本文开头说的陌生化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新奇怪异、越“陌生”越好,甚至于干脆让人看不懂,也并非只是纯粹地玩弄技巧,它需要切合一定的语境和接受心理。

陌生化语言所展现出的美

“成功的文学创作不可能照搬所描述的对象,而是要对这一对象进行文学语言的加工和处理,要有陌生化的参与,这一加工处理过程就是形式作用于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审美化的过程。”

语言陌生化不仅仅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它也是一种追求,对美的追求。它与“人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并且,随着语言陌生化这一文学艺术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我们而言,存在于文学艺术中的美也不再陌生,它们也存在于生活中,存在于人们对美的追求中,而生活也在经历了去除庸俗的过程后,与走下圣殿的文学艺术一样,都在向对方走去。陌生化从文学艺术走向生活的过程让我们看到,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原来是如此的密切,将文学艺术的方法运用于日常生活中,以至其开出了美的花朵。比如影视娱乐的大众化:“超级女声”、“非常6+1”、“快乐男生”、“好男儿 ”、“星光大道 ”甚至地方电视台的各种选秀栏目,极大地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使得我们的审美需求空前高涨。当下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的纯艺术、文学的范畴,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同时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超出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这也是我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前提下精神水平提高的一个表现 。

因此,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这一活生生的现实审美活动,也从侧面促使了文艺学、美学对文化立场和理论加以重新审视并作出自觉调整,昭示出美学和文艺学必须突破过去那种狭隘的就美论美的框框,深入到人的各种生存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美的存在,阐释各种美的现象。所以,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就是生活”这一句话有了现实的内容——原来美与生活就是一体的。从而让我们获得持续、新奇、陌生的审美体验 。

而如果将这种陌生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体验再具体些,那就是网络用语对汉语所异化而产生的新词、新意的结果。因为自网络语言产生伊始,就有着鲜明的特点,表现为:新奇性、创作性、流行性、简洁性。但与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有所区别的是,网络语言的陌生化缺少一定的约束性,只是一味地追求新奇、便捷,致使一些网络词语词不达意、晦涩难懂,使人不知所云。而本文开头小朋友的那句话便是鲜明的例子,但陌生化给我们所带来的新意是不可否认的。

结语:

语言的陌生化现象由来已久,今后仍将会出现并呈现出旺盛的活力。陌生化使语言不仅新颖别致,且更准确精炼,生动而富有文采。同时,这种超常规的语言陌生化运用得当,能激发读者的参与意识,调动读者的思考力,启发读者的想象力,使之沉浸在 “再创造”的审美享受中。

这也正是出于为了让人恢复对世界的感觉,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有必要对日常语言进行陌生化使之成为艺术语言的原因。而其所包容的世界也被生动地感知,这样我们的生命力也随之复活,为此,伊格尔顿作了个有趣的比喻加以说明:“平时,我们呼吸于空气之中却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像语言一样,它是我们的活动环境。但是,如果空气突然变浓或受到污染,它就会迫使我们警惕自己的呼吸,结果可能就是我们的生命体验的加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冰魄公主2023-12-14 09:37冰魄公主[河北省网友]45.119.161.132
    我觉得文字化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更多的遐想空间,让人感觉更有意思,也更有吸引力。
    顶1踩0
  2. 浪妓2023-10-02 08:12浪妓[贵州省网友]203.29.183.223
    这个话题太有深度了,文字的陌生化让人有种神秘的感觉,好像打开了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
    顶7踩0
相关阅读
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从词语锤炼的角度谈谈下面这两段文字中一些词语的修辞效果

①金刚山的美景,被朝鲜人民引为自豪

2009-07-05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复习?高考名师如是说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题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复习?高考名师如是说

从每年高考结束后,相关媒体发布的统计情况看,考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

2023-09-29

《中国话》:感受汉语言魅力 探究文字演变 解密传统文化密码

《中国话》:感受汉语言魅力 探究文字演变 解密传统文化密码

是的,汉语言文字就像一串串流动的音符,能够让人领略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能让人在上古时代的历史与现代文明中来回穿梭,这种文化的流传,深深地植根

2023-08-15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 老师应多组织文化比赛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除了课堂教育之外 老师应多组织文化比赛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

话秋冬擂台赛: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