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七上语文最精炼最全面的期末复习资料 轻松解决课内知识点(完)

时间:2023-02-03

四、文言文重要词句解释1、翻译字词;诫子书:告诫、劝勉;书信 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接上)说明:本期主要涉及文言文知识、诗词鉴赏部分以及课内现代文阅读,不要死记硬背,一定要注意理解。

四、文言文重要词句解释

1、翻译字词;

诫子书:告诫、劝勉;书信 静以修身: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非淡泊无以明志: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没有办法

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远大目标。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振奋精神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以上选自《诫子书》

止有剩骨: 只,仅仅 缀行甚远:连接,紧跟

投以骨:把 两狼之并驱如故:追赶;原来

屠大窘:处境困迫,为难 受其敌:攻击

顾野有麦场:看 苫蔽成丘:覆盖

弛担持刀:卸下 狼不敢前:向前

眈眈相向:凶狠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一狼径去: 径直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目似暝: 闭眼 意暇甚: 神情;悠闲、从容

屠暴起: 突然 方欲行:正

一狼洞其中:挖洞 意将隧入: 打算,意图;从通道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明白;假装睡觉

盖以诱敌: 大概,原来是 狼亦黠矣: 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以上选自《狼》

再就枕将寐:靠近 乃伪睡以俟:等待

信不诬哉:确实 兽不足道:值得

以上选自《狼子野心》

及其家穿井:待,等到。 国人道之:国都;讲述。

有闻而传之者:听说。 闻之于宋君:使听到。

丁氏对曰:回答。 身亡所寄:亡,无,没有

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若屈伸呼吸:你

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纵使,即使;伤害。

其人舍然大喜:消除疑虑的样子;舌,同“释”,解除,消除。

以上选自《寓言四则》

说明:既要死记硬背,也要结合文本理解

四、句子翻译: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户途中遇到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屠户于是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5、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好久,(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

6、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以攻其后也。

另一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

8、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匹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9、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

10、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11、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1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1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16、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17、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华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

说明:要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要注意直译

六、重要文段阅读:

《猫》

1、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心情是悲伤的,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所以“好久不养猫”,怕再养猫伤心。

2、第三只猫的死亡是因为作者的过失而造成的,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与开头遥相呼应,形成了首尾呼应,也是对全文的总结

《皇帝的新装》

1、“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皇帝为什么会“感到不大自然”?)

皇帝一方面愚蠢地自信,觉得自己肯定能经受住新装的检验,可是由于事关重大,直接威胁着他的尊严、皇权,所以又不免有些心虚,所以“感到不大自然”。

2、第5—14段写皇帝派一位“诚实”的老大臣看织布,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位老大臣有什么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虚伪,自欺欺人。

3、骗子是怎样诱使皇帝上当的?哪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骗子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装的怪癖,投其所好;抓住了皇帝昏庸荒政而又想辨别官员是否称职、聪明还是愚蠢,以求保住皇位的心理,击中要害,因而能够诱使皇帝上当。“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的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贯穿故事的始终,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

4、“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答: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5、简要概括人物形象:

皇帝:虚伪、自欺欺人、愚蠢、爱慕虚荣、昏庸、穷奢极欲

群臣:虚伪、自欺欺人、愚蠢、阿谀奉承、自私

骗子:狡猾(狡诈)、贪婪(贪财)、抓住所有人爱面子的心思(弱点)大胆巧妙的行骗

百姓:虚伪、胆小、知错就改

孩子: 天真、诚实、无畏、敢说真话

说明:结合文本理解。

七、诗歌鉴赏:

1、《秋词》一诗,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秋词前两句采用了对比写法,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表明了诗人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观点,后两句借景抒情,借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2、《夜雨寄北》这首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前两句是实写,两个“期”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的惆怅和无奈,“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这两句诗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后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

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诗歌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命运芨芨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潼关》表达了对王朝更替兴亡的感慨,对广大被压迫人民的同情。“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意思是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仍嫌受约束,潼关以西,山山相连,峰峦起伏,不知什么叫平坦.写河、山雄伟的气势,寄托了作者远大的抱负.运用拟人的修辞,表现其奔腾壮阔,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说明:结合文本理解意思及思想感情。

(结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七上语文最精炼最全面的期末复习资料 轻松解决课内知识点(完)》,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图文讲解 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猫》图文讲解 知识点归纳

...须沟》等。这篇课文作者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细致、生动地描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处处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学习生字词,读通课文给生字注音,先拼读再整体认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给生字组两个词...

2023-01-18 #经典句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猫》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猫》说课稿

...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主线,贯穿了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写栩栩如生。二、说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教...

2023-01-17 #经典句子

小学四年级语文13课《猫》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13课《猫》课堂笔记 教案及练习题

...、难捉摸。读出句子语气。3.第一段抓住猫的哪些特点来描写猫的古怪呢?自读第一段。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板书总结:老实贪玩尽职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猫胆小 勇猛满月的小猫更可爱4....

2022-12-20 #经典句子

老舍《猫》 它有多“古怪”呢?跟着课文去瞧瞧

老舍《猫》 它有多“古怪”呢?跟着课文去瞧瞧

...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朋友,三篇课文皆是描写动物的文章。《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主要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以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为...

2022-12-29 #经典句子

走进《猫》 品味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走进《猫》 品味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次养猫的情景,突出描写小猫的活泼有趣。第1自然段,“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总领全文,点明了“我”家养猫的结局是“失踪或死亡”。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2023-11-22 #经典句子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家长都收藏了!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家长都收藏了!

...。从“挺着”“警戒”“歪着”“看看”“警告”等动作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只勇敢、负责的母鸡。5、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让它的儿女吃。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鸡对儿女...

2023-11-30 #经典句子

课文学习不能太空 太死——辅导孩子学习《猫》有感

课文学习不能太空 太死——辅导孩子学习《猫》有感

...中心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接着具体描写。写猫的动作,写猫的声音。写声音时连用几个四字短句,长短交错,富于变化。再写猫不高兴时的样子。总结:这一段从动作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猫。和其他几个段...

2023-08-06 #经典句子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及试题解析

部编版四下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梳理及试题解析

...。《猫》一文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母鸡》一文是老舍先生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

2023-02-01 #经典句子

语文答题技巧60秒阅读——文章的中心 三

语文答题技巧60秒阅读——文章的中心 三

...言败的心。(《把铁路修到拉萨去》)3.写景的文章本文描写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情感。例:本文主要写了颐和园中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石桥等景点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美好山河的喜爱赞美之情,...

2023-08-04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