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快快乐乐掌握七下课文《孙权劝学》考点 轻轻松松迎接期中考试

时间:2023-01-28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孙权劝学》

名句默写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该书是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常考注音字词

卿(qīng)涉猎(shè)孰(shú)遂( suì )

重点字词

1、当涂掌事 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3、治经为博士邪 治:研究 ;4、但当涉猎 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见:了解。6、蒙乃使就学 乃:于是,就;7、卿今者才略 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看。刮:擦;

重点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一下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大哥为什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文意探究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3、句子品味:

(1)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的必要性;(2)卿言多务,孰若孤:指出“学”的可能性;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情不自禁的赞叹,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三日,形容时间短;刮目,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吕蒙以当之无愧的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增长之快之大。

常考成语

(1)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或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

学习感悟

(1)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的成才和天赋没有很大关系,先天的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不管天赋怎样,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学有所成。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的考点,但愿对同学们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有帮助,如果感觉对本册课文还没有学好,可以点击下方“购买专栏”按钮,购买“七年级语文下册提前学”专栏,帮助孩子们学好七下语文,更快地提升语文成绩。.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快快乐乐掌握七下课文《孙权劝学》考点 轻轻松松迎接期中考试》,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掌握七下课文《孙权劝学》的考点 快乐学语文 轻松提成绩

掌握七下课文《孙权劝学》的考点 快乐学语文 轻松提成绩

同学们,老师精心给大家归纳了《孙权劝学》中的重要考点,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以后就不用担心本课的考试啦!考点一 :文学常识填空,以下内容要记住!《资治通鉴》是北宋 (朝代) 司马光 主持编撰的第一部 编年体 史...

2023-01-02 #经典句子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2020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四课《孙权劝学》学习资料汇编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此文以“劝学”——“就学”——“赞学”为主线,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诫下发奋学习,最终大有长进,令人刮目相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

2023-01-03 #经典句子

350字《劝学》背了100遍 不料高考考的却是这句 答对才是真学霸

350字《劝学》背了100遍 不料高考考的却是这句 答对才是真学霸

...同学,很可能一分也拿不到。其中一题考的就是《荀子·劝学》,《劝学》已经是老少皆知的名篇了,必然也是考试前老师反复提到的重点背诵文章。但是我们熟记于心的名句要么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2023-01-03 #经典句子

《弟子规》随意压缩《劝学》任性删减 戒尺上文章错误不少

《弟子规》随意压缩《劝学》任性删减 戒尺上文章错误不少

...的《弟子规》只会误导学生。耿女士家的戒尺上印的是《劝学》,但少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开头的第二段,直接跳到第三段后又省略了中间的很大篇幅。如此随意删减,经典文章全乱了。商家知道有错却说介意勿拍记...

2023-08-15 #经典句子

「理型语文出品」|2022年北京高考50篇必背古诗文精品资料

「理型语文出品」|2022年北京高考50篇必背古诗文精品资料

...背诵范围(按教材出现顺序排序)一、必修上(16)1.《劝学》2.《师说》3.《赤壁赋》4.《登泰山记》5.《静女》6.《涉江采芙蓉》7.《短歌行》8.《归园田居(其一)》9.《梦游天姥吟留别》10.《登高》11.《琵琶行(并序)》12.《...

2022-11-30 #经典句子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2、理解文章内容,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 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

2023-08-16 #经典句子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语文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大全

...待: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文章分析】1.文章结构: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2.文章中心: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3.本文主要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

2023-09-19 #经典句子

这篇文章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篇 已在中学语文中存在了近70年

这篇文章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名篇 已在中学语文中存在了近70年

...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在解放后的学校教育中,他的文章《劝学》一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我不知道还有哪一篇文章能够享此殊荣。《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也是《荀子》一书的开篇之作。与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相比较,《劝学...

2024-01-1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