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烙上乾隆诗句的瓷器

时间:2023-01-11

在他的主导下,御窑瓷器集成创新,追求繁缛,奇巧华丽,创烧了众多新品精品,耸立起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在位60年,太上皇3年,高寿89岁,文治武功十分了得,艺术鉴赏力极强。在他的主导下,御窑瓷器集成创新,追求繁缛,奇巧华丽,创烧了众多新品精品,耸立起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集15种釉彩、16道纹饰于一身的“大瓷母”即为乾隆朝烧制。

这位十全老人好写诗,成瘾成癖。据资料显示,他一生作诗41800余首,数量堪与全唐诗一比。有人统计,他89岁遐龄,如果9岁开始作诗,时长80年,平均每天作诗近1.5首,而且是从未间断,一天不落。

乾隆《咏挂瓶》双耳瓶

在他眼里,无处不是诗,无物不是诗。时人说是“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真算得是一位高产诗人。在繁忙的政务之余,这种狂热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

他的《飞雪》诗有幸入选小学课本: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极像一位儿童在快乐地数雪花。最后一句与“飞入菜花无处寻”异曲同工,如画龙点睛,意境顿出。不过这一句据说是“铁齿铜牙”纪晓岚补写的。

诗的质量不高,但敝帚自珍,他统统当成“宝贝疙瘩”,号称御制诗,并且结集出版《御制诗集》传世。他还别出心裁,把诗句刻制在瓷器上。据记载,首次烧造御制诗在乾隆七年10月,由著名督陶官唐英“操刀”。

故宫藏“汝窑天青釉三足圆洗”

当时唐英从景德镇赶回九江关,在鄱阳附近接到家人急匆匆捧来的谕旨,“奉御旨,将御制诗一首,交唐英烧造在轿瓶上用”。诗是乾隆木兰围场秋猎途中所作的《咏挂瓶》:“官汝称名品,新瓶制雯嘉。随行供啸咏,沿路撷芳华。挂处轻车称,簪来野卉斜。红尘安得近,香籁度帷纱。”于是唐英急急回转,召集能工巧匠连夜烧造,奋战17天方才大功告成,受到乾隆朱批表扬——“所办甚好”。诗刻在双耳瓶上,隶书笔意,从右到左竖排,字体娟秀妩媚,共烧制两只。为此,唐英在御窑厂珠山建造了一座御诗亭,亭中立碑,碑上刻诗,以兹纪念。御诗亭仍存于御窑厂内。

其后这项临时任务时常发生。据统计,故宫收藏248件乾隆各式壁瓶,其中138件上刻有御制诗。这些诗、纹、器交相辉映的小型美瓶,主要悬挂于乾隆御辇内作为装饰品,方便出行途中随时把玩欣赏。

自然,有了景德镇御窑这块招牌,有了唐英的殚精竭虑和精益求精,这些御制诗轿瓶、挂瓶在历次拍卖会上价值不菲。嘉德2013年春拍中,一件“乾隆青花粉彩缠枝花卉开光梅菊图御制诗文柿蒂耳瓶”,几番竞价,以2702.5万元的高价成交;2013年香港保利拍卖会,一件乾隆粉彩御题诗芍药花口瓶,拍出1995万元的高价;2011年嘉德春拍的乾隆仿古铜釉御制诗文轿瓶,667万元成交……

当然,这些诗不仅仅只是文字,它们与瓷器图案、纹饰、工艺、器型发生了完美结合,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观赏性。上述《咏挂瓶》双耳瓶,瓶体绘有蝙蝠、瑞桃,代表福寿双全,蝙蝠红色,飞翔于云纹之侧,寓意洪福齐天,另绘有山石、海浪等,美轮美奂。另一件“粉彩开光花卉御制诗文瓶”,腹部呈八莲瓣形,四面开光绘粉彩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四季花卉,另四面开光以篆、隶、楷、行四体书,各刻乾隆御制诗一首,分咏牡、荷、芙蓉、梅。一诗一画,诗画交映,相得益彰,极具美感。

写诗、镌刻,烧制、把玩。这位十全老人感觉玩得还不过瘾,不够嗨。他瞄准了宫内收藏的历代名窑瓷器,专门创作了一批咏瓷诗。据民国郭葆昌考证统计,乾隆咏瓷诗有199首。嘿嘿,名瓷传之不朽,如果把我的咏瓷诗刻上去,岂不是锦上添花,美上加美?也可以传之万世了。

旨意自然不能违抗,名瓷也不得有丝毫损伤。这可忙坏、急煞了大内工匠。经过一次次试制,终于摸索出刻制经验。做到了两全其美。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所见的乾隆御题诗名瓷。特别是被乾隆目为“真正人间珍玩”的宋瓷,五大名窑定汝哥官钧全都一网打尽,无一“漏网”。包括宋定窑白釉碗、宋官窑粉青釉圆洗、宋官窑葵瓣口碗、宋官窑葵瓣口盘、宋汝窑天青釉三足圆洗、宋哥窑双耳炉,等等。

较出名的是乾隆《咏定窑白瓷婴儿枕》:“北定出精陶,曲肱代枕高。锦绷围处妥,绣榻卧还牢。彼此同一梦,蝶庄且自豪。警眠常送响,底用掷签劳”。瓷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极为珍贵的故宫藏“汝窑天青釉三足圆洗”,镌刻御题诗一首:“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诗句无非是阐述、分享自己鉴赏的心得感悟和审美情趣,至于能不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作为一国之君、九五之尊的乾隆大帝可管不了。

也许是底部方便诗的镌刻,也许是乾隆还有自知之明,咏瓷诗大多刻制于名瓷的外底部,没有影响到瓷器的品位和品相。他对待历代名画可没这么客气,鉴赏一次,钤盖一次,左盖一个“十全老人”印,右钤一个“古希(稀)天子”章,还有乾隆御览、乾隆鉴赏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之类,数百枚常用的印章轮番上阵,让画作饱受蹂躏,品相大打折扣。

乾隆的御制诗和御题诗反映了他的鉴赏能力和艺术品位,可以一读。引用较多、诗意较好的是《赏钧红》: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拟,西方宝石致难同。

由于贪多求快,疏于锤炼,乾隆诗句的许多用字未经推敲,显得随意,同时诗句质木无纹,缺乏感情和意境,只是就事而作诗,没有进行深度挖掘。还有一些散文式的句子混杂其间,让人不堪卒读。有些是自说自话,不知所云,晦涩难解。如果不是打着皇帝的旗号强力推销,不是与精美的瓷器完美融合,这些御诗,估计早就湮灭在历史的烟尘之中,无声无息了。

文章作者:陈新斌

责任编校:曹璇月 江 超

审 核:余 珺

监 制:苏小华

文章来源:景德镇日报

原标题:《烙上乾隆诗句的瓷器》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烙上乾隆诗句的瓷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诗经》中的兴法 有两种形式 即借句起兴和借物起兴

《诗经》中的兴法 有两种形式 即借句起兴和借物起兴

...歌的引起,“兴者,起也”,即借用其他事物以引出所歌咏的对象。所以,兴一般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端。《诗经》中的兴法,基本有两种形式:借句起兴和借物(景)起兴。借句起兴,如《王风》、《郑风》、《唐风》各...

2023-07-27 #经典句子

记忆中 读了让人心头一震的中国绝美诗句

记忆中 读了让人心头一震的中国绝美诗句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咏的代表作之一。词人离开京城,作别恋人,在倾诉深深的离愁时,也同时抒民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和压抑的愤懑。本篇上片叙别离情景,下片设想别后相思。词的感情色...

2022-11-20 #经典句子

警营文艺人丨张建青

警营文艺人丨张建青

...副会长、中书协理事)创作手记古诗对我影响很大。从柳咏的“执手相看泪眼”、苏东坡“大江东去”,到岳飞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痩”、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等等,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自...

2023-10-25 #经典句子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 竟无人能对上 千年后才有下半句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 竟无人能对上 千年后才有下半句

...写的“伤离怀抱,天若有情天亦老”也是不够工整。万俟咏的《忆秦娥》中也是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虽然规格没有问题,但“此情说便说不了”一句过于口头化,对仗也...

2023-10-16 #经典句子

距离成考不足50天!明世教育老师教你成考语文备考技巧!

距离成考不足50天!明世教育老师教你成考语文备考技巧!

...景的,要能够看出它写出了哪些景物;咏事的,要明白它咏的是什么事;抒情的,要体会出作者抒发的是什么感情。(2)要鉴赏出诗歌蕴含的深刻意思写景的,作者在平常的“云”、“雾”、“风”、“雨”中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

2023-06-04 #经典句子

「写作坊·美文」朱艳丽|天冷好个冬

「写作坊·美文」朱艳丽|天冷好个冬

...样被严寒存封一整个冬天,喜欢的人可以尽情赏。想到祖咏的诗: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这是冬与众不同的诗意,冷艳逼人,美得让人浮想联翩。就这样,立于冬天的风里不觉冷,遥望行止,不舍离去。听到一句歌词:如果...

2022-12-09 #经典句子

宋词中最短的词不是《归字谣》最长的词牌也不是《莺啼序》

宋词中最短的词不是《归字谣》最长的词牌也不是《莺啼序》

...有多短?诗词创作小知识 不可不知填词押韵的5种韵格祖咏的《终南望余雪》真是科举考试时写的诗吗?他考上没有?诗词创作小练习 您能用“心归何处”作诗吗?回文诗听说过 但不知道有这么多花样 苏轼很喜欢玩这种文字游...

2023-07-13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完结)

初中语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完结)

...”,又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常咏的题材。“暗香”是梅花的别称。这源于咏梅最著名的句子,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有形有姿、有影有神,有香有色、有质有魂,浓缩的信息量...

2023-09-18 #经典句子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初试文化素养基本测试真题及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初试文化素养基本测试真题及答案

...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咏的是(D)A、月 B、水 C、光 D、风7.《礼记 学记》∶"学者有四,教者比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

2009-05-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