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黄梅戏表演 黄梅戏的花腔与语言伴奏 有什么特点和魅力?

时间:2020-06-20

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歌舞,继而出现阶段性的成果,即二小戏三小戏,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上百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29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黄梅戏的花腔,“花腔”是“花腔”“小调”的总称。黄梅戏起源于民间歌舞,继而出现阶段性的成果,即“二小戏”“三小戏”,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上百首小曲杂调的“花腔”腔系。“花腔”与民歌大不相同,因为它从随口而歌发展到规定的戏剧情境,尤其从“草台”进入“舞台”,表达演唱角色的意愿。因此,如今所见所闻的花腔、小调,具备了戏剧性音乐的特征,是一种民歌式的曲牌体制。

“花腔”是调式丰富的腔系,有宫、商、角、微、羽典型的五声调式,还有运用偏音的五声性的六声调式;宫、微调式属于大调性质,羽、角、商调式属于小调性质;它们在节奏律动的驱使下,跌岩起伏,表达人们欢欣愉悦的情愫,既轻盈又乐观,成为黄梅戏音乐中的一种品质;从唱词看,花腔快人快语,质朴生趣,如《夫妻观灯》中“长子来看灯,他挤得头一伸。矮子来看灯,他挤在人网里蹲。胖子来看灯,他挤得汗淋淋。瘦子来看灯,他挤得一把筋”

就是一个例证;花腔多用简单的上下句结构,句间常用二、四、六锤等锣鼓伴奏,词格多有变化,用“咿、喘呀”等虚词衬字,显得十分活泼生动,比如“汲水调”中的唱词:“走出门来抬头看,三条大路走中间,奴家的小情歌”加进衬词则变成“走出门来咦么郎当,抬头看呀儿郎当,三条大路嗨嗨咦儿啃嗨嗨呀儿啃走中间,咦么郎当,郎当……奴家的小情歌。”不难看出,许多花腔中的衬词、衬字是曲调不可缺少的,使两句头、三句头小曲丰满起来,但不要过多过频。

花腔戏是在民歌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各地各种民歌的风格各异,所以绝大多数的花腔小戏是专曲专用,比如“打猪草调”“对花调”只能用在《打猪草》中,“观灯调”“开门调”只能用在《夫妻观灯》中等;花腔在大戏中仅作为插曲之用,在串戏中使用的方式方法与小戏类似;花腔在用法上还要注意某一曲调的变化,再以“打猪草调”为例,陶金花上场和金小毛上场所唱是有区别的,女腔在一个八度音域内活动,男腔则在六度音域内活动,尽量避开女腔的最高音;《打猪草》前半部分使用“打猪草调”,男腔、女腔在旋律上各不相同,后半部分则使用“对花调”,由对唱转入齐唱,进而形成“对花调对板”,使表演者和观众都有情不自禁的互动感觉。

黄梅戏的语含与伴奏,黄梅戏的语言,这里说的是黄梅戏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于北方方言语系(江淮方言为妥)。整本大戏中常见七字句、十字句,前者是二、二、三结构,后者是三、三、四结构,且曲调多用垛句;小戏中的语言多有变化,三、四、五、六、七字不一,其中又有诸多口语;唱念方法近似普通话;整体大戏中用韵母念、官话唱等,小戏或串戏则多用安庆地区的乡土之音。

黄梅戏的伴奏大体上分为几个演变阶段:先是民间田野的自乐自唱,然后逐步进入“三打七唱”;大约在抗日战争期间,使用京胡:此后又以二胡为伴;后以高胡为主要的伴奏乐器,进而形成以民族乐器为主、欧美乐器为辅的混用乐队。再说一下打击乐器,即锣(大锣、小锣、圆鼓等),先是三人使用打击乐器,加上帮腔,逐渐发展成七人奏乐。自20世纪30年代之后,打击乐器常用槌、锣等,槌分一至九桶或十三半槌;锣是“一字槌”等,加之京剧中的《仁枪》《大开门》等曲牌的融入,才使黄梅戏的音乐伴奏完美起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黄梅戏表演 黄梅戏的花腔与语言伴奏 有什么特点和魅力?》,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黄梅戏传统艺术:探索四大名旦的魅力与魅影

黄梅戏传统艺术:探索四大名旦的魅力与魅影

黄梅戏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而“四大名旦”则是指该剧种中最负盛名的四位女演员。她们分别是荀慧生、张桂凤、周璇和田华。这四位名旦各具特色,荀慧生擅长表演具有沉稳大气、细腻婉转的角色;张桂凤则以其擅长细...

2024-02-03 #大杂绘

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到许岭镇中心小学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戏曲进校园”活动

宿松县黄梅戏剧团到许岭镇中心小学开展“弘扬传统文化 戏曲进校园”活动

...”活动,让更多的少先队员去接触戏曲、感受戏曲带来的魅力。 主持人慷慨激昂的开场将少先队员们带入戏曲文化中,带领少先队员们体会戏剧的魅力。随即进入精彩的演唱,演出老师们纷纷登台展示自己的本领,为少先队员...

2009-06-17 #经典句子

黄梅戏传统剧目《小辞店》经典选段《说几句衷肠话我回黄州》

黄梅戏传统剧目《小辞店》经典选段《说几句衷肠话我回黄州》

...目《蔡鸣凤辞店》其中一折,戏中的很多声腔唱段,独具魅力,脍炙人口,广为传唱,并演化成多个演唱版本。该曲目原唱为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黄梅戏唱腔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斯淑娴先生,李明秀记谱。闵海光,安徽...

2023-11-20 #经典句子

黄梅戏之乡与大小乔故乡——探寻安庆这座城市的魅力

黄梅戏之乡与大小乔故乡——探寻安庆这座城市的魅力

...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便捷,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宜居城市。总之,安庆是一座既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城市活力的城市,值得前去一观。安徽安庆市,解放前安徽的首府,属于沿江城市,经济上主要依靠...

2024-02-05 #大杂绘

小潘潘翻唱《黄梅戏》是弘扬还是侮辱传统文化?

小潘潘翻唱《黄梅戏》是弘扬还是侮辱传统文化?

...也会被更多的人传唱和继承。就连中国一级演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女士也肯定了小潘潘对传统戏曲的推动作用。我国古代戏曲唱腔本就多种多样,如明初时的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等等,演变到现在,唱腔形式...

2016-12-24 #经典句子

网红小潘潘魔改《黄梅戏》 弘扬传统文化or侮辱传统文化?

网红小潘潘魔改《黄梅戏》 弘扬传统文化or侮辱传统文化?

...轻松,也就是娱乐至上。这就意味着,并非去进行专业的表演和鉴赏,大家只是去看一个乐子,初步了解而已。那就是教育的最初-学前班,知晓阶段。而恰恰是这种前置条件,才是传统文化传播路的真正起点。以传统文化精髓...

2012-08-25 #经典句子

黄梅戏七仙女角色的演员名单及扮演者简介

黄梅戏七仙女角色的演员名单及扮演者简介

黄梅戏的七位仙女的饰演者分别是:老大王少梅、老二潘璟琍、老三潘霞云、老四丁俊美、老五江明安、老六张萍、老七严凤英。黄梅戏《天仙配》是由严凤英和王少舫主演的,1956年上映,该片主要讲述的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七仙...

2024-01-23 #大杂绘

“昆曲无他 得一美字”——看昆曲六百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之传承

“昆曲无他 得一美字”——看昆曲六百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美之传承

...,拍子放慢了,节奏放缓了,以此给了旋律中诸多变幻的花腔和身段以较多的时间。譬如《牡丹亭·游园》中第一段的“步步娇”,可以视为南曲的经典代表之作,腔调之中缠绵舒缓,一唱三叹,每唱一个字都有极其严格的平、...

2013-06-0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