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寻找中医起源 发扬中医文化——尹英银教授神农架寻根记

时间:2019-05-26

连绵不断的神农架山脉,蕴藏着无限的宝藏和至今的世界未解之谜,更是中华民族的中医的起源之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7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2020年4月,疫情过后的湖北,渡过了严酷的寒冬,已经展现了春意盎然。连绵不断的神农架山脉,蕴藏着无限的宝藏和至今的世界未解之谜,更是中华民族的中医的起源之地。4月28日,我们一行在尹英银教授的带领下,到神农架一探中医的真谛!

汽车平稳地行驶在进入神农架林区的盘山公路上,随行的神农架国医馆的张先忠院长告诉我们,神农架林区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相传上古时代神农氏(炎帝)为拯救黎民多瘟疫之难,跋山涉水来到神农架采药。曾在此遍尝百草,为民治病。由于千峰陡峭,珍贵药草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山上就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氏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作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让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据当地土人云,昔时神农氏于其处采木建屋,工未遂而神农升天成神,空留屋架于人间,后人遂以神农架之名也。现在当地的老农都能讲出许多的神农采药的故事。

尹教授看着车窗外的风景,我打断了他的沉思:尹教授,你为什么要寻找中医的根源呢?

尹教授说道:中医之根就是中医生命的本源。为什么要寻中医之根呢?如果有人问:中医是干什么的?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治病的。这样的回答虽然没有错误,但并不全面。因为中医不仅能够治疗许许多多的病,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包括饮食、睡眠、运动、避免伤害等,这样会让我们可能不生病或少生病,让我们与大自然、与社会融洽相处。因此,中医不仅仅是治病的医学,而且还是指导我们如何生活的一门学问,是一门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的大学问。

谈起中医在武汉疫情中的作用时,尹教授说,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医圣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是东汉末年,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十之有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

武汉的这次疫情,对于中医来说也是属于疫病的范围,在武汉参加抗疫的中医就是运用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的一些古方,经过筛选和重组,做出了预防为主的汤药,给一线的志愿者、民警和社区居民服用,起到了很好的做用。针对这次武汉疫情所研究出来的清肺排毒汤,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了显著的效果,这是就是中国中医的特效。

我们来到了一片红豆杉树林前,这里是张先忠院长在神农架种植的千亩红豆杉林和中药材基地,这里现在也成为了神农架的风景。

我让尹教授谈谈对神农架国医馆的建议时,他说:“这次到神农架来,一来是寻找中医的根源,二来是到张院长的国医馆洽谈合作,让中医在民间发挥最大的作用。”

接着,他说:“疫情让张院长的这个国医馆开的正是时候,我已经召集了全国的各地的民间中医高手,准备到这里来进行交流会友,弘扬中医,挖掘快要失传的中药秘方偏方,火中救宝。还有很多人说现在中医的疗效慢,有很多假药,疗效慢,很多是因为现在的很多中草药,都是人工种植的,改变了中药的药性。还有很多不良的商人 ,以假乱真,制假卖假,群众不敢去买中草药,也有的买了没有疗效,这样周而复始的,让人们越来越不相信中草药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在湖南的药王山开发了万亩的药材种植基地,我们要让人们用上放心的中草药,要让中国的中医从此不再沉沦,向中医走向世界,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医,也只有中国的中医才是真正的中医,只有中国的中医才是中医的根本。”(翟傲华)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寻找中医起源 发扬中医文化——尹英银教授神农架寻根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深入体验湖北中医药康养游暨—李时珍蕲艾文化游

深入体验湖北中医药康养游暨—李时珍蕲艾文化游

...蕲春李时珍故里中医药文化游、武当山道家养生文化游、神农架神农中草药文化游、武汉叶开泰·健民中医药文化游、宜昌夷陵·大老岭中草药养生游、恩施硒都养生游、荆门钟祥长寿之乡游、黄梅禅修养生文化游。神农架神农...

2019-08-26 #经典句子

李长文一行到济人医药集团调研: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承中医药精华

李长文一行到济人医药集团调研:弘扬中医药文化 传承中医药精华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医药传统技能与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长文教授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要走出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2021年10月28日,前往安徽省亳州市济人医药集...

2023-12-15 #经典句子

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未来:文化传承创新 产业合作发展

专家学者共话中医药未来:文化传承创新 产业合作发展

...自国内医学专家、行业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话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共叙中医药产业合作与发展。在国医大师、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伍炳彩看来,中医有几千年的传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

2023-07-20 #经典句子

消失的文明(一)巨人文明

消失的文明(一)巨人文明

...学,也不能完全解释,至此而不了了之。 在我国的四川神农架,就多次出现过野人事件,,不仅是我国,在世界各国也会发现类似的事件。但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可以拿出证据见过野人,这些野人,被我们称为大脚怪,大猴...

2024-01-07 #经典句子

广州非遗寻宝记之二:飞针起舞 点亮岭南中医文化的经络

广州非遗寻宝记之二:飞针起舞 点亮岭南中医文化的经络

...人125年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岭南陈氏针法”,正是岭南中医针灸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流派之一。2008年陈全新、陈秀华出席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传统医药大会——中国中医药展”,向世界针联学术团展示“岭南陈氏针法”,为...

2010-11-12 #经典句子

「产业发展周边行」打造利川水杉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

「产业发展周边行」打造利川水杉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

...。水杉金秋意浓 冉建秀 摄1943年,林业实验所王战在前往神农架考察途中,杨龙兴介绍了那颗杉树,于是王战采集了有叶有果的标本,王战认为这种树可能是一种未被记载的新种,但没有把握,只在标本上写下了“水松”的名字...

2009-03-01 #经典句子

重磅!西北大学再次在国际顶刊《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文章

重磅!西北大学再次在国际顶刊《自然》杂志发表研究文章

...在顶刊发文方面。西北大学凭借其在古生物、地球化学、中医药等基础学科领域的扎实研究,近20年以来,发表了10余篇Science、nature文章,高居高校前列。10月27日,西北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刊《自然》(Nature)杂志上再次发表...

2011-06-05 #经典句子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传承中医文化 长学制优势不容替代

北京中医药大学李峰教授:传承中医文化 长学制优势不容替代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靠着一辈又一辈医者的传承得以发扬光大。”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李峰介绍,中医教育在古代主要是师徒传承或官学并行的方式。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高等教育体系得以建立。作为国家首批中医药...

2017-06-1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