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汤碧峰散文|苋菜梗

时间:2018-01-01

汤碧峰散文|苋菜梗点击上方音频收听作者简介:汤碧峰,浙江诸暨人,生于1955年2月,经济师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9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来源: |南湖文学 ID:nhwx990」

↑点上面[南湖文学]蓝字丨关注

南湖文学宗旨:打造最纯净的文学平台、营造最温馨的精神家园。

汤碧峰散文|苋菜梗

点击上方音频收听

作者简介:汤碧峰,浙江诸暨人,生于1955年2月,经济师。从事过丝厂落丝工、钢铁厂烧结工、税务专管员、财会等工作。先后担任过股长、科长、办公室主任、局长助理、副局长、处长等职。2015年3月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休。在职时在《中国就业》、《浙江劳动与保障》、《嘉兴社会科学》等省市级以上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及各类文章。退休后出版《人生屐痕》回忆录一至四集。在嘉兴日报上发表散文,为嘉兴日报优秀通讯员。

立秋一过就进入秋天了,可高温尚未消退,伏天仍有十日,这段时间蔬菜是最少的,几乎没有阔叶菜。

这不,前日去文昌菜场买菜,对摊主说:你的菜怎么又涨价了?摊主回答说:这本来就是涨价的时候。我不服:哪什么是跌价的时候?她回复说:菜多的时候就跌价。这说法也对,没法反驳,菜多了价格自然就降,摊主说得在理。

然而也有不涨价的菜,前几天老妻去买菜,买回来一梱苋菜梗,约有七、八斤重,还说拿不动。我说买那么多干什么?家里的那个酒坛又装不下。妻说:便宜,一梱才五块钱,你把篰头多去掉一些就是了。

记得妻退休后不久,就说要自己做霉菜梗,从农贸市场买回来三枝很长的苋菜梗,问我会不会做。我说小时候做过,现在有点想不起来了,基本过程和菜农说得差不多,先将苋菜梗切成寸半左右的段子,然后浸泡在清水中,经过一到两天,等水面上出现漂浮的泡沫,洗净,晾干,然后放进坛子里,封口,让其发酵,两三天后就可食用了,天气凉多放几天。

苋菜,又叫汗菜,土话我们叫“喊菜”,是蔬菜中常见的阔叶菜之一,小时候炒菜都是红苋菜,绿色的一般是种苋菜梗用的,因为红苋菜长不大,一尺高就老了,结籽了。而绿苋菜又粗又长,能长到一人高。

小时候在外婆家,自留地上种的苋菜梗像甘蔗,那时候人小,拔苋菜梗是力气活,累人。而且在地头就要整理好,把老叶子采下装回来喂猪。篰头削干净,泥和根须留地上,回家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浸泡、装坛,没少干这活。

我的故乡绍兴诸暨,下饭的菜绍兴人叫“和饭菜”,诸暨人叫“小菜”。困难时期,红薯、玉米糊等杂粮都要当成主粮使唤,平时的当家小菜就是咸菜、腌白菜、腌萝卜之类,苋菜梗做成霉菜梗是常见的小菜,自制的霉菜梗、霉干菜都是家里常备的菜肴,农村人家人人会制作,不用教看看也会。

自留地那点菜,也就自家吃,不会去卖,所以苋菜种在地里,不用一下子拔完。当长到有1米多高,就可以收割了,要见粗壮的拔,小点的留下继续长,做成霉菜梗后可以吃上一个星期,吃完了又去收割一次,继续做。

那时一小片地的苋菜梗,起码可以吃上2个月。吃起来也简单,从坛子里抓出一碗,上面放点盐,浇点菜油,在饭锅里蒸,饭熟了菜也熟了,那时候菜油不够吃,就放上一点猪油。

参加工作后,再也没吃过霉菜梗,这样低档的食物,单位食堂不会去做,也没处买。不过在家里母亲倒是做来吃,用坛子霉苋菜梗,等苋菜梗吃完了,坛子里留下来的汤汁用白豆腐干霉臭豆腐。可那个霉臭豆腐的坛子奇臭无比,汤汁很快发臭,而且一不小心,被苍蝇钻了空子,里面就长蛆虫。

后来条件好了,很少有人种苋菜梗,绿苋菜也炒菜了,而且嫩的绿苋菜比红苋菜口感要好,这苋菜梗想必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可没承想大鱼大肉吃腻了,人们又想起了那些老底子的口味,那些老辈人传下来的当家菜。

在职时,出差去绍兴,在当地的餐馆就餐,居然在相当档次的餐馆里有霉菜梗,霉菜梗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大雅之堂,许多年不见,一下子让人流口水。小时候吃这玩意儿是过穷日子,肚子本来就缺油水,吃这霉菜梗,刮油水,助消化,本来就吃不饱饭,更容易饿肚子。现在满肚子油水,霉菜梗刮油水正当好处。

退休之后,在家享受起“不劳而获”的生活,自然有的是时间,也有时间做霉菜梗了。还别说,在退休群里,好这一口味的还大有人在,而且保存技术比我们小时候的水平有了提高。

霉菜梗熟了得抓紧吃,吃不完时间一长,剩下的就发酵成汤汁了,菜梗成了渣渣。而有退友介绍经验,只要提前将它装塑料袋,放冰箱速冻,什么时候想吃拿出来就行,确实是好办法。还有这汤汁,想霉臭豆腐,只要在汤汁里放一勺盐,不但不会坏,还能保持原味,不会臭气熏天,真是实践出真知。

苋菜梗,农家菜,外婆家的小菜。虽说生活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已经被淘汰了的食材,又被重新开发,那种来自老祖宗的口味,终究是深深地遗传在我们的基因里,被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南湖文学

文学总顾问:吴顺荣

责任编辑:青峰

音乐总监:格格

文字排版:汪垚卿 吴敏

页面制图:小鱼

平台推广:李远鹏

投稿邮箱:1097100585@qq.com

真情温暖你我

文学点亮人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汤碧峰散文|苋菜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散文》刊发扬州作家作品《南角墩菜蔬传》讲述乡村故事

《散文》刊发扬州作家作品《南角墩菜蔬传》讲述乡村故事

...,又像条形的庄台里一户户的人家。”在2021年11月刊的《散文》中,刊发了扬州作家、高邮市作协主席周荣池的散文作品《南角墩菜蔬传》,在这篇散文中,周荣池用一种俯下身子的姿态,去描写那些生长在乡村田间的菜蔬,明...

2010-10-28 #经典句子

老人力荐:头茬赛人参 天然补血菜 绝对不容错过!

老人力荐:头茬赛人参 天然补血菜 绝对不容错过!

...不少人都开始好奇,这说的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这红苋菜了,红苋菜的外观十分红艳。最重要的是红苋菜含有丰富的铁和钙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制作方法更是十分简单,下锅炒炒又香又营养!话不多说,...

2024-01-27 #大杂绘

立秋将至 3句农谚告诉你适合种什么蔬菜 抓住时机别错过

立秋将至 3句农谚告诉你适合种什么蔬菜 抓住时机别错过

...秋时节可以放心的种植白菜、萝卜。三、八月半,种秋苋苋菜可能有些朋友也不认识,那对于苋菜的种植,小编从老家老农那里了解到,苋菜在立秋时节种植比较好,苋菜适合在20到30度之间生长,在15度以下就会影响苋菜的生长...

2023-10-26 #经典句子

老家的小满(散文)

老家的小满(散文)

转眼又到小满节气了,夏天的味道早已充满我们的世界,艳阳高照、汗流浃背等词语使用频率增多了不少,短衣短裤、遮阳伞、遮阳帽、扇子、电风扇等已穿、戴、用起来,空调有时也发挥作用了。笔者不禁想起四川老家那些关...

2023-06-23 #经典句子

让人吃不够的美味 分分钟让味蕾更敏感 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让人吃不够的美味 分分钟让味蕾更敏感 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推荐一种豆腐的新吃法,用豆腐与菠萝搭配来做一道菜。苋菜豆腐汤:小时候每次吃苋菜都很欢喜,不仅仅是因为苋菜味美,更钟爱于苋菜粉红的汤汁,每次都用汤汁拌米饭吃,米饭染上苋菜的汤汁变得漂亮极了。苋菜清热解毒...

2013-04-01 #经典句子

三伏能种哪些菜?五句老话可知 不信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俗语

三伏能种哪些菜?五句老话可知 不信看看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俗语

...节,这时候,不仅适宜种植白菜、萝卜等等,还可以种植苋菜,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苋菜基本情况。苋菜,是一年生草本蔬菜,茎干比较粗壮,而且比较高,通常多是100厘米左右;叶片多是绿色或红色,入口软滑甘香,而且菜味香...

2023-11-20 #经典句子

几道美味的家常菜 吃起来幸福感十足 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几道美味的家常菜 吃起来幸福感十足 好吃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人体制造血细胞的能力,营养价值非常高的一道菜!上汤苋菜,苋菜这种食材,其貌不扬,青紫参半。经高温的“上帝之手”,苋菜却摇身一变,由一个毫不起眼的村妇,变成一个风情万种的贵妇,那一抹艳丽紫红的惊艳,那如...

2009-01-16 #经典句子

[散文] 王晓红:南岳衡山的回忆

[散文] 王晓红:南岳衡山的回忆

衡山又名南岳,是中国五岳之一,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的美誉,位于湖南省衡阳市,海拔1300.2米。“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南山,即指衡山。衡山有72群峰,竹秀林密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季飘香;衡山还是著名的...

2015-12-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