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文学陕军第四代之寇挥:文学异象源自终极思考

时间:2016-11-16

长篇小说想象一个部落的湮灭北京传说分别获首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8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文学陕军第四代之寇挥:文学异象源自终极思考

阿探

寇挥,改变陕西文学土壤气质的荒诞现实主义小说家。长篇小说《想象一个部落的湮灭》《北京传说》分别获首届柳青文学奖新人奖、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马车》获陕西省首届年度文学奖。大益文学院第二批签约作家。

庄子留下来的文字,是诸子百家中最具文学气象的文字。常常是寓言,一种暗喻,隐喻,是几欲突破文学形制的一种文字神魂的再现,一种文学全新图景的存在。当然,也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解读。置于当代文学,颇具现代主义气象。

寇挥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更是这种文学异象的客观存在与集中体现。有很多人认为,寇挥是一个完全西化了的作家,这种认识有些偏之一极。寇挥,文学的根性在于中华文化的精髓,其实他是一个中西汇通,学者型的作家。

小说家寇挥的器宇之源头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器宇,对于一个追求文学纯度作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寇挥显然有着超越一般作家的器宇,他的笔触穿越了中西历史文化,超越了现实物态的存在,触及了民族的心灵解脱解放和自由。

寇挥的大器宇来自何处?

1、海量阅读和中国历史文化的独到认知

对童年期的寇挥产生巨大影响的书是《封神演义》,至今,寇挥认为它是想象力至高的文学作品。受其影响,幼小的寇挥和同龄的孩子在一起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给他们讲自己编的鬼故事。这大约就是寇挥早期的想象力训练吧。

这种训练,同时也注定了他此生为文学而来。

大约是1984年,寇挥单位分配来一个从邯郸大学地质学院毕业的年轻人,他带来了卡夫卡和福克纳的小说。寇挥由此开始了对西方文学的认真研读,这一读就是十多年,直到他离开那里。在这十多年里,他主要研读西方小说与戏剧。

寇挥对这一时期的阅读记忆犹新,并且对当年汉中那个宽松式管理的单位至今心存感念之情,显然这一时期的阅读,给寇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到现在,这样的阅读仍在继续,寇挥大约读了近3000本西方经典戏剧和小说,他家里堆砌的书籍,让人理解何为汗牛充栋。近年来,他反求国故,关注历史,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包括中国革命史有着超乎常人的认知,精研唐传奇志怪类小说,宋话本,明清章回小说,笔记小说,民国大师的作品,甚至莫言的作品等等,成为朋友中的文学活字典。

2、终极情怀与哲学意义的思考

大凡中国意义的文人,几乎都有着“不名一文,心忧天下”的情怀传承意识。寇挥来自农村,关注社会的发展,关注着阻碍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因子,是良知作家的创作的使然,也代表着个体对社会和谐的强力期盼。

这种情怀这种带着终极意义的思考,是完全超越个人生存处境的纯粹的精神追求,这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道统担当。这和卡夫卡对人类未来走向的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类灵魂的关注等等,是同等意义的。

可以引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阐述寇挥温情的心迹: “……我更善于启发人们醒悟,唤起人们厌恶。我不善于抚慰,尽管有时感到责无旁贷。”

这是寇挥文学的一种大情怀,也是对鲁迅的文学一种接续。基于胸中的这种大情怀,寇挥远离了喧嚣,刻意坚守着文学的高贵灵魂,具有了颜回“在陋巷”气质,不受外界的干扰,以简单生活专注于文学,自得其乐。

“因为有了一定的文化修养,有了大的器宇,他才可以想到民族,想到人类,想到更远的事情;他才可以有爱,有温暖,有批判。如此,也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评论家杨祖光如是说。

寇挥的作品特色

大器宇之下的作品,便有了鲜明的性格和张力。

1、世界经典文学的面孔 超越时代的穿透力

寇挥的作品,以大气魄、大情怀,以多样化多变化的手法,宣示了和传统创作的决裂,在一定意义上颠覆了传统的创作。这也是文化多元化下的对文学多样性内在需求的一种探索和满足。他的创作,为读者打开了扫描世界文学的窗口,从寇挥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世界经典文学的多种面孔,一定程度上,是对读者文学视野的拓宽和文学审美的提升,同时这也体现着他对创作表达“自由状态”的执着探索。

无论是其长篇,还是中短篇,寇挥的作品中所隐含的重大思想意义,不应时代的变化而存在。很多创作于10多年前的作品,今天读起来依然有着恒性意义存在,因为作品超越了现实物象的物态存在,进入意识、灵魂层面,这也是作家前瞻性创作的一种必要。

2、再现世界之外的世界 人类自由的抗争

一个作家而言,写作功力是基础,这是可以通过训练达到的,作家更需要才气,这却有着天然的禀赋意义,不是每一个作家都具有的,也不是训练所能提升的。

“文学作品中,才气的魅力远远超过功力,创造的审美价值也大得多。是才气,将现存规范捅了个窟窿,从而,让大家看到了世界外的世界。”对于寇挥的作品,文学批评家黄惟群的这段话,做了最好的注脚。

“ 对这个世界的现实材料进行变形改造,创造出一个完全有别于现实的幻想世界,而这个幻想世界却恰恰深藏着现实世界的本质。”再现世界之外的世界,也是寇挥创作的方向。

“……我写作是为了民族与祖国的自由,为了祖国的心灵精神与思想的解放和自由。我的力量来自于这样的信念。”这是寇挥文学的至高追求。

中篇小说《灵魂自述》,就是各种权力、资源垄断统驭下良知的灵魂悲催状态的世界;中篇小说《黑夜孩魂》再现生命的尊重和诉求;短篇小说《变虎》是权力意识畸变下的底层生命的意识态的世界;短篇小说《亡魂回乡记》是矿工亡灵生命意识的世界;……长篇《开国》是权力与文化抉择的世界;《北京传说》是良知与统驭的不懈斗争的冥界;《一罐血墨》是作家生存的意识世界和文学的终极追求(人生存意义)境界的探讨……

在寇挥的笔下,灵魂世界的真切达到了一定意义上的极致。寇挥以作品关注了人在生命与哲学层面的窘境与精神的不懈抗争,展示了人的灵魂的本真状态,一种无助的无可奈何又不放弃抗争状态,通过世界之外世界的营建,揭示了本质的真实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生命本性的昭示。他以文学的形式,书写了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名言:一个人生来不能被打败的,你可以毁灭他,就是不能打败他。

寇挥去伪求真的作品,大多以荒诞为利器,洒脱着列子御风而行自由之极致,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世界之外的世界”。这种世界之外的世界,就是对世界的终极解读。这种终极意义的探索与表达,使得作品超越了一般意义而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种恒性存在。

读他的作品,没有灵魂意义的震撼,是几乎不可能的一件事。

3、非传统的现代派手法创作

贾平凹在评价寇挥作品时用了“痴迷”一词。寇挥博览西方文学,痴迷的是其技术层面和经典作品的神韵,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性存在,他也是痴迷的,重视的。国内有很多作家,追随着西方一路狂奔,直至迷失自我。鲁迅倡导“拿来主义”,但是几乎所有的舶来品,要在中国生根,必须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照搬都是一种短命的存在,如过眼烟云,革命史也罢,经济建设史也罢,理同此理。

现代派手法创作,使文学得以多元化情态表现,有了全新的风姿风貌,如使平淡平凡成为经典,使意识成为一种真实的状态等等,寇挥《灵魂自述》、《黑夜孩魂》等作品,就是这中意识表达集中体现。现代派创作手法也意味着和传统手法的某种决裂甚至颠覆。传统手法创作,重点在于讲好一个故事,现代派手法创作在于创建一种状态心态的极致表达的更为宽广的空间。寇挥就是传统创作的颠覆者,他通过对意识流、魔幻主义等手法运用,使文学进入一个全新表达的时代,这和莫言的极致,是同等意义的。

极致,是作家文学表达的一贯追求。

4、以不确定性、多解性表达恒性意义

所谓文学的各种主义,可以概括一个时期的作品风格,却不足以为作品定性。作品的恒性意义在于,超越时空,超于具体,传达抽象的确定认知,推动人思维的无限延伸。

寇挥作品有着多种文学主义的包容,先锋主义,后现代主义,荒诞主义,象征主义等等,某一种主义是难以定义寇挥的,其文学表达充满了变数。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从具象开始,深入意识层面,甚至有些散乱的情节构建,彻骨的展开,最后都升格为一种恒性意义的完结,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多解性,作品获得了空前的延展性意义。老子《道德经》5000言,曹雪芹《红楼梦》只写了80回,真实与虚无的构结,研究者的文字有何止千万言,越是可以从多方面研究研读的作品,越是具有经典意义和价值。

寇挥的作品,对文学本源价值的坚守,拒绝逢迎市场而失去了作品市场份额,这种孤立孤独的坚守,是文学意义的一种标杆。真正恒久的艺术就是一种艰难的持受,尤其在当下的这个经济化的社会。

5、断面化叙事重在精神情态凸显

讲好一个故事,是电影的表达追求,而不是文学的表达追求,况且当下电影也在注重故事之外的隐喻性表达和表现手法。文学作品不同于电影,电影运用的是画面表现,而文学作品依赖于作家生命图景的创造,是作家诉诸于作品人物生命的活力和思想的活性融合而成的情态再现。

在寇挥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完整的故事,似乎只有断面的表达。他的很多作品,颠覆了传统表达的故事完整性,采用了断面化的叙事,尤其注重某一个层面的表达表述刻画的力度,作品人物精神情态的凸显。而这种表达,正是世界经典文学表达上的一种常态,一种淡化故事重在超越,追求精神思想穿透力的表达,是赋予作家开创表达极致一种宽泛的创作空间,这对于作品潜在意义和引发读者深度思考,作品延展性得以扩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将一个断面表达到极致,进而给人以震撼,这大约是寇挥对文学痴迷的重要动因。如《黑夜孩魂》,以早夭的婴儿作为叙事主体表达生命的强烈诉求;以母亲素芳为叙事主体倾诉了社会大背景下个体生命的悲情;在叙事主体转换中,使得人物情绪、情态纤毫毕现。

6、打通人神鬼阻隔颠覆常态时空

寇挥接续古典文学的创造力,使得现实可以与神鬼界自由穿越,现实能够与历史时空接通,这样给予作家本人表达的空前驰骋创造了无限的自由。“穿越”一词虽流行当下,却不能称其为时髦,蒲松龄早在《《三生》《席方平》《向杲》等篇目中就使主人公完成了穿越。莫言小说创作也得益于中国古典民间传奇传说的滋养。

在中国,神是高智慧搞道德的人的化身,鬼有恶鬼、厉鬼、冤死鬼、吊死鬼、饿死鬼等多种具象,但都是赋予人的意义的化身。将现实中人置身于冥界,使亡灵能够与人对话,是一种充分自由极致的表达,灵魂态的深掘。接通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观,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彻骨反思,使得作品有了穿越时空的震撼力和内在张力,大大强化了表达的效果。如长篇《北京传说》,《日晷》,中篇《黑夜孩魂》等等,就是这样颠覆时空和打破人鬼界限的极致表达。

7、人物的裂化与情节重构

寇挥的作品中,一个人物常常裂化为不同的人物表达,是其叙事的鲜明特色。常常对于要表达的恒定思想往往是假借多个人物表现的,内在的气韵上,却是一线贯穿,通过不同人物多元化描绘,使读者对某一认识得到全面、整体、真切的感知。与人物分解所契合的是作品情节完整版本的打散重构,这种重构,大大增强了情节的摇弋多姿,有效地避免了正常叙事的单调与繁冗,保持了作品的始终清新之气。这是对文学创作层面的突破,极具创新意义。

8、文学批判精神的恢复

野夫曾言,伟大的作家无法不书写黑暗。

当下的文学,有着专注社会阴暗大书特书社会丑恶的不良倾向,尤以网络文学为甚。严肃文学特别是纯文学,触及社会批判性的太少,同时主流文学表达微弱,西方文化侵袭影响严重,真正体现文学真性的作品不多。

寇挥剑走偏锋,以胆识、才情对文学的批判性有所恢复。《北京传说》触及了权力意识层面背离人民的一面,这种背离人民的根性在于权力拥有者全面接受了西方实用主义人生信条,专制思潮的死灰复燃,寇挥以过人的胆识对此进行了辛辣的鞭笞。表面上是对权力意识的无情批判,实际上是对社会正能量的强烈呼唤。他给人们一个清醒的认识,社会的不和谐源自人的灵魂的变异,变质,构建人的心灵和谐才是构建整个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这与儒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社会风气的改变必须自上而下高度契合,是对权力层面的讽谏。

《黑夜孩魂》是对经济恢复和建设漠视生命的拷问;《变虎》是对权力层面意识畸变的直击,是“华南虎事件”社会乱象天大笑话的文化精神深度反思。这种批判不仅仅是针对社会的,也同时是反思历史文化的批判。

当下,文学因功利而浮躁,文学评判以市场为导向下,文学正在背离“灵魂”而去。能以“人类灵魂工程师”冠名,贯穿其价值追求的作家,甚少甚微。在实用主义思潮下,为获奖而写作的风气蔓延文学界,这不是好的现象,亦不是作家原本的追求。

寇挥的孤立与坚守,彻底成成为文学的异类。寇挥以低调和勤力创作,达成了一个良知作家的坚守,是一个真正意义的作家,一个以文学为生命的作家。

寇挥对陕西文学的意义和作品的不足

寇挥意义在于他给陕西文学传统光荣增添了新的亮点,柳青文学奖两次颁给他,也体现着陕西文学的开放胸怀和气度。同时寇挥对现代派手法的运用,也影响了一些青年作家的成长,他们开始尝试,并逐步形成了新的表达风格。

尽管寇挥作为一个纯文学的至死追求者,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和器宇,就其作品而言,依然有其不足。作品的构建程式化亦有渐现,作品在幻化构建方面仍有不够圆润之处,文学的隐喻意义还有提升空间,作品整体的阴冷、僵硬感过于突出,对人性困窘之外的关注不够,过度地沉浸在自己构建的表达的虚幻自由空间中,但实际上造就了作品内容的现实逼仄空间,这由来已久,需要突破,也有着被社会认可而突破的必要。

处在一个文化激变的时代,中国确立新的发展道路的重大背景下,文学的视野应该更为广阔更为高远。作为文学陕军第四代的主将,愿寇挥为陕西文学的再出发大展才气。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白鹿原》/百年沉疴,华夏道统精神主导的剥离

评刊《作品》之张佳敏/轻盈中的酷烈动量

评刊之《拐角》:选择与成长的惊心时刻

谁见幽人独来往,飘渺孤鸿影

《作品》评刊之《虚耗》:去意义时代的生命时态

评刊/《2020滞留美国实录》:茫然、恐慌及穿透的精神笔录

宁可《墙》/诗意叙述不诗意的生活

古典之现代熔裁,当代书写之新境

评刊/彭杉影《我是米裳》:天性释放的成长

评刊/盛可以/情感追悔者的生命思辨

评刊/《寻找失败者》/人生盘点:回不去的走失与前行

《圣地亚哥在下雨》/灵魂论辩,重生或毁灭

王晓燕《慈悲》:熔裁失当之殇

《大家都是手起刀落的成年人了》/深爱的距离

牟小兵短诗选/荒诞时代的良知焦虑

评刊/《青云街四号》/时间维度里的诗意与安妥

批评之《应物兄》:李洱的茅奖,文学的花腔

《诗人》/失魂时代艺术之叹喟

《倒立》:颓萎生命的逆袭

评刊/《万事如意》:如铁生活的精神出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文学陕军第四代之寇挥:文学异象源自终极思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文本的中性:人工智能对作者文学的挑战

文本的中性:人工智能对作者文学的挑战

...于其中又在其中被不断否定的意义。作者作为文本意义的终极指定者,在书写的始发处就是存疑的。回到文学的原始出发点,从来就不是回到作者动笔写下文本第一字符的时刻。福柯在《作者是什么?》中恰如其分地举出了两个...

2023-10-14 #经典句子

世界爱情文学经典—狱中记摘录

世界爱情文学经典—狱中记摘录

...在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整个历史,悲伤乃是生活与艺术的终极形式。欢乐与笑声背后可能藏着某种性情,粗俗的、刻薄的、或者是冷酷的性情。但是悲伤背后,只有悲伤。(但悲伤的背后永远有灵魂)生活的真谛就是苦难,它藏...

2014-03-31 #经典句子

《三字经》里有两句话证明 文学源自于数学 孔子也曾提过这一点

《三字经》里有两句话证明 文学源自于数学 孔子也曾提过这一点

《三字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在上一篇文章我给大家讲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孝悌之道”。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三字经》中关于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四句。“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2023-10-11 #经典句子

获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景恒街》 显示80后的婚姻伤痛进入主场

获人民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景恒街》 显示80后的婚姻伤痛进入主场

...。仿佛在展示着源自于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走到了它的终极的负面。《景恒街》从这个意义上讲,的确有它的现实性与真实性。这一点,可能正是它获奖的原因吧。

2015-02-06 #经典句子

我的“文学名著”

我的“文学名著”

...的即是这瓶“文君酒”。《西游记》人物雕像前的留影。源自吴承恩所著的古典名著。孙悟空是我的最爱:他是猴,我属猴,不但“连相”,还对脾气……2012年游广西青秀山,见到孙悟空雕像,顿时童心隆起,上前与猴哥互动...

2023-12-22 #经典句子

美国经典文学作品《白鲸》 我们为什么要读?

美国经典文学作品《白鲸》 我们为什么要读?

...中的人民。而在《白鲸》的故事里,没有一种信仰,没有终极价值,来解释与大鲸搏斗中的勇敢与徒劳。埃哈伯没有听从斯塔勃克的劝阻,选择了与鲸鱼殊死对抗,他的选择也使得全船人几乎都成为了他的陪葬,这个人物的英雄...

2009-12-13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本土重构与全球视野

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本土重构与全球视野

...建设兼具本土特色和国际视野的古代文学话语体系,应该思考以下三个问题。深化史传研究 重构文学基础概念中国古代文学话语体系的基础概念是“文学”,来自海外。西方学术话语体系中,“文学”是一个逐渐变化的概念。...

2022-12-27 #经典句子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独具慧眼的写作课 矛塞顿开的文学盛宴

《像托尔斯泰一样写故事》独具慧眼的写作课 矛塞顿开的文学盛宴

...千差万别。在大部分优秀小说中,描写性爱活动本身不是终极目标,而是用来刻画人物、讲述故事。或许,描述肢体亲密接触的确会令人尴尬,但是我想作家应该试试。三、修改的重要:不管是自行修改,还是根据他人的建议修...

2023-10-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