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三字经》里有两句话证明 文学源自于数学 孔子也曾提过这一点

时间:2023-10-11 07:35:01

相关推荐

《三字经》里有两句话证明 文学源自于数学 孔子也曾提过这一点

《三字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作,在上一篇文章我给大家讲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的“孝悌之道”。那么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三字经》中关于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四句。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一是所有数字的开始,也是计算的起点,一到十是最基本的十个数字。十个一组成十,十个十组成百,十个百组成千,十个千组成万…这样往复循环,无穷无尽的。”我认为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在古希腊文化当中认为数学是哲学的起点,希腊语当中的数学代表着 “学问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学是六艺当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项基本才能里“礼、乐、射、御、书、数”中的数。提及我国古代的教育,其实数学是相当发达的,在汉朝时期就形成了以《九章算术》为代表的数学体系。

很多人认为我国教育文化当中只包含学习字形、字义、句读等等,其实数学也是中国传统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三字经》则告诉我们,学知识最基础的就是先学习数字。古代也有“大学”和“小学”之分,而“大学”是研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小学”则是最基础的学问,数学也就是基础中的基础了。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在孩子八岁时就应当掌握四则运算和九数等基础知识,然后再学习其他的自然学科和社会知识。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这两句话译文是说:”天、地、人是构成这个宇宙的三种基本元素。三光,则是指太阳、月亮和星星三个物体,也是光明和能量的提供者。天地形成生存空间,三光给予能量补充,生物才能生存”。“三才”这个词出自于《周易》,讲的是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天的规律即阴和阳,地的规律即柔和刚,那么人的规律就是仁和义。孔子曾说:“一贯三为王。”这里所说的“三”也就是指天、地、人这三才。意思就是说顺应天命,顺应人事,同时又能遵循自然规律,就能称王,三者是缺一不可。老子曾将天、地、人、道称之为“四大”。无论是“三才”还是“四大”人这个因素最终还是和天地并列的,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格外重视人的因素,主张以人为本。

我个人在“三才”当中,天地就是大自然,而我们人类要生存必然是离不开大自然的支持的。作为宇宙中已知的最高级动物,我们不仅仅要学会利用自然去改造自然,使得万物更适应人类的发展,更应该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夜、鸿离2024-01-29 14:14夜、鸿离[重庆市网友]103.57.110.138
    @流金薄暮3.《三字经》中这两句话确实反映了古代对文学和数学间关系认识这对我们理解古代文化有很大帮助。
    顶0踩0
  2. 流金薄暮2023-12-23 20:01流金薄暮[北京市网友]182.61.122.99
    2.孔子智慧涵盖了多个领域他对文学和数学关联性见解令人深思。
    顶0踩0
  3. 扬清2023-11-17 01:48扬清[吉林省网友]220.243.27.180
    1.这个观点很有意思文学和数学关系确实在很多古代经典中有现。
    顶6踩0
相关阅读
他是孔子的伯乐 生前一句话成就圣贤 死后却无人提及

他是孔子的伯乐 生前一句话成就圣贤 死后却无人提及

古来知音难觅,知遇之恩更是难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贤相良将、文坛巨子,都需要伯乐的提举和赏识,纵使圣贤也不例外

2023-09-25

参阅 将一些词句映入眼帘 补充性知识记得跟进

参阅 将一些词句映入眼帘 补充性知识记得跟进

sù cái 素材 作者搜集的原始材料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

2023-07-10

古诗词强化训练 一年级经典三字经文段 逐步讲解

古诗词强化训练 一年级经典三字经文段 逐步讲解

父仅仅只是指父亲么?国学经典,逐步讲解,让大家对三字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017-08-14

文学回忆录:孔子和耶稣的说话之道 简单易懂 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文学回忆录:孔子和耶稣的说话之道 简单易懂 往往最容易被忽视

文学回忆录第七讲:福音耶稣作答,常用以下公式:非直接的针对性

2007-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