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惠能语句|抓住顿悟的瞬间

时间:2016-08-19

惠能大师自性通佛,不得不让人心生赞叹。而他的一生,更是极富传奇的一生。无论是入佛,学佛,还是成道,整个过程都让人出乎意外。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11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惠能大师自性通佛,不得不让人心生赞叹。而他的一生,更是极富传奇的一生。无论是入佛,学佛,还是成道,整个过程都让人出乎意外。这样的一位传奇人物,在修行的同时也凝结了许多出彩的修行心得。在佛教史上,划出了优美的一页。今天,就让云来和大家一起来欣赏惠能大师的经典语录,作为一种学习与共勉。

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佛教中讲究心不颠倒,只要心中只有一种念头,就不是颠倒。因为众生对同样一件事物始终有两种看法,有时是是,有时又变成不是。在两种结果中,反复颠倒徘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有好与坏之分的。只有打破这个迷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佛性了。而佛性,就是对自己真正的唯一看法的认识。

这种佛性,对事物不会有正反的看法。只会遵循着事物的原则去行事。因为只有自己做的才是正确的,而正确的事,是不会让自己产生其他颠倒的想法的。打掉那些复杂的想法,事物唯一的真理就出来了。那个真理就是“一”。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是不会对外界的事物动心的。一旦对别人产生了是非之心,那么这个是非,其实就是自己造成的。不是自己做了是非的事,而是这个心会在是非之中打转。一旦人陷在外界的事物当中,就很容易被那些东西所迷惑。这就是因为自身对佛法没有彻底认识而导致的一种结果。

同时,修道的人也不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好坏的定义的。因为世上一切事物都有他的因缘,如果自己想要介入,就会打乱了这种因缘。佛教中讲“菩萨畏果”,就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会让自身反复的陷入因缘当中而无法解脱。所以,修行的人不能管世间的事,就是这个道理。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世上的事,都是虚幻不实的。但是不管真实与否,修行的人都不能动念。一旦动念,就会心随念转,被事物带入其中而无法自拔。所以,如果谁因为看到了事物动了心念,他看到的东西都是魔幻。

在修行中,我们会时时刻刻的与外界接触,不断的通过世事的打磨来圆满自己。所以在修行中要保持一颗真念。这种真,是修行的真,不是事物的真假的真。这种真,不入贪嗔痴的幻象,不堕五蕴的轮回。是自心清净的一种表现,同时,如果有人说他是佛,说他自己是大德,那是被妄念所带来的一种假相妄语,就是不实于修行的一种现象。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如果一个人真正的平时保持一颗善念,是不会出现错误的行为的。如果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就一定有它出现的原因所在。因为一个人头脑中只有一个念头,是不会为其他的东西所动摇的。因为根本没有其他的东西存在。这个就是“一”的道理。心不增、不减,到最后的不生、不灭,也就是因为他只有“一”念。这个一,就是向佛的那颗心,没有其他任何的杂质存在里面。

一个修行的人,对于任何人都是善良的,遵循理义的。同时会检查自身的行为,不会做出对世间有害的事情的。这种行为,是遵循世间的恩、孝、仁、义的规则的。但是,在他的心目中,也不是没有理智的。他始终是保持着修行人的原则,去做一些普遍贤善的事的。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修行的人对于事物有看法,但不会因为事物的变化而去执著于它。在不断的修行中,事物的本来面目会逐渐逐渐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管它如何呈现,也不会因为看到了这些变化就心生欢喜。否则,一旦心生欢喜,就会落入到著相的境地而不可自拔。这对于“一”的持续性是有害的。

我们的自身,本身就是事物的假相的一种体现。因为人有生老病死,在生老病死中,人的身体这个皮囊始终在发生着变化。这与佛陀讲的不生不灭的事物的真相是相悖逆的,与我们所要了解的那个真相也是背道而驰的。修行的人一旦对事物产生了某些固定的想法或者知见,就会沦落到某个固定的境界甚至产生倒退。因为事物的某种规则一旦在修行者的头脑里形成了,是极难将它破除的。就算能破除,也是需要极大的精力和时间的。这就很没有必要。

正因为事物都在反复的不断发生变化,所以,那些东西,对修行的人来讲就是一种假相存在,说得透彻一点,一切事物就是什么都没有。这是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理解的。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保持对事物的正见,保留一颗善心,是修行出世间的方法。但是如果事事都在追求世间的贪著,其实是一种邪见,是不可取的。为什么呢?因为修行的人不能对世间的任何事情动心,是需要做到六根清净的。而不执著于世间的任何东西,才是出世间法的正道。

修行的人,不断地在改变着自己对事物的看法。首先对事物要有善良的对待态度,但是当他不断的去行世间道的时候,反而会因为执著于世间的这些东西而落入我执。不管执著于任何东西,都是执迷于世间的一种表现。只有将这些好坏的认识去尽,真正自我的菩提性才会显露出来。这种菩提性,一直都保留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果不去掉妄见,人的菩提性就会被妄见所遮盖而无法了断世间缘。

惠能的各种语句,都非常的精彩。从上面的语句中,完全可以得知他是一位真正得道之人。一位真正的得道之人,是不会计较世间的名利的。在任何磨难面前,仍然能做到“一”心。惠能的这种禅机与胸怀,正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本文由百家号/水往云来独家原创发布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惠能语句|抓住顿悟的瞬间》,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顿悟惠能法师的《六祖坛经》中的一首偈语 你可以不读心灵鸡汤了

顿悟惠能法师的《六祖坛经》中的一首偈语 你可以不读心灵鸡汤了

...仍是佛学的门外汉,所以也没办法寻觅到真正的菩提。而顿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的惠能,知道一切皆空,所以已见本性的他,能诵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充满大智慧的佛偈。这跟...

2008-06-13 #经典句子

只听到《金刚经》的一句话 六祖惠能就顿悟了!

只听到《金刚经》的一句话 六祖惠能就顿悟了!

...对于上根利智之人,像六祖惠能大师那样,听到后马上就顿悟了,可大多数人和我们一样,都是下根下智的凡夫呀!所以佛教给我们一个办法,戒定慧三学,这个“定”就是“无所住”,持戒就可以生定,就可以不被外面的环境...

2017-08-04 #经典句子

心理学秘籍:惠能六祖只听一句佛经悟道 五祖点破悟道关键

心理学秘籍:惠能六祖只听一句佛经悟道 五祖点破悟道关键

...单明了,正应证了大道至简这句话。中后期的惠能侧重于顿悟法门,鼓励上根利器者诵读领悟金刚经。在他眼中,认为根性小的人,心外求法,邪见固执甚重,真如自性被各种劳尘覆盖,不好开悟,而慧根者,听闻如金刚经这善...

2018-12-17 #经典句子

四句偈语得衣钵 深夜三更得佛法 风吹幡动是心动?说说六祖惠能

四句偈语得衣钵 深夜三更得佛法 风吹幡动是心动?说说六祖惠能

...现在的南华禅寺。这也被认为是“南宗禅”,讲究的是“顿悟”。

2019-01-17 #经典句子

适合写给自己的语句 精辟走心 触动人心

适合写给自己的语句 精辟走心 触动人心

1、一经遇见你,我便低落到尘埃,然而内心却是欢喜的,并且在那一地绽放出一朵娇艳的花”,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自我,却又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另外一份温存,思念时浅浅的幸福,企盼时淋淋的...

2020-06-06 #经典句子

《天道》中的经典语句 满是佛性光辉 看完你就能顿悟了

《天道》中的经典语句 满是佛性光辉 看完你就能顿悟了

看了这么多年的电视剧,《天道》是最超出我预期的一部电视剧,也是我确定自己今后一定会再刷的电视剧,它的价值不亚于我认可一个人做我老师。看完《天道》,我零零散散做过一些分享,这次决定把它们集合,并补充一些...

2023-01-12 #经典句子

适合写给自己的语句 精辟至极 滋润荒漠的心田

适合写给自己的语句 精辟至极 滋润荒漠的心田

1、你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慈悲:一个人在挫折、磨难、灰心、困惑之时,如果保有一颗慈悲的心,将来一定会有办法。——星云大师2、当我为你歌唱时,别挑剔我五音不全;当我为你写诗,请别嫌弃我言语乏味;当我...

2022-12-23 #经典句子

透彻唯美的情感语句 让自己做一个阳光可爱人儿!

透彻唯美的情感语句 让自己做一个阳光可爱人儿!

1.水的清澈,并非因为它不含杂质,而是在于懂得沉淀;心的通透,不是因为没有杂念,而是在于明白取舍。2.放弃一个喜欢的人是什么感觉?” “我不删你好友,不拖你进黑名单,不取消关注,也不删你电话。我要做的就是,...

2018-06-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