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世界古文化: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英国的圈地运动

时间:2016-04-20

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他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超出了人文主义的范围走上了同情劳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89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英国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家莫尔于1487年2月出生于一个富有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精通法律的专家,小时候的莫尔就读于伦敦的圣安托尼学校,掌握了国际语言—拉丁语。1492年,莫尔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他深受柏拉图《理想国》的影响,逐渐成为一个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超出了人文主义的范围走上了同情劳动人民、力求改变现状的道路。1494年,莫尔转入法学院学习,毕业后在伦敦法律界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由于为人正直,他在伦敦享有很高的声誉。1504年,年轻有为的莫尔当选为国会议员,他站在封建势力的对立面,抨击英王的无耻勒索,和统治阶级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之后,莫尔的地位逐步提升,到1529年,莫尔一跃成为英国大法官,成为英国仅次于英王的第一号要人。1534年,英王强迫莫尔承认他是英国教会的最高统治者,但遭到莫尔的严词拒绝,英王怀恨在心,打算将莫尔置于死地。不久之后,英王就以莫尔蔑视王权罪将他逮捕入狱,最后把他处死在监狱里。莫尔死了,但他却留给后人一部不朽的文献《乌托邦》。《乌托邦》一书的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莫尔在书中采用游记对话的文学体裁,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阐述了自己的社会观点和改造社会的设想。

作为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批判了原始资本积累的罪恶,提出了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平等原则,奠定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根基,为以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材料。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控诉了英国两极分化的局面,其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构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核心。事实上,这种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莫尔对英国当时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极为不满,所以在《乌托邦》中勾画了一个理想的新社会:新社会的人生活在一个叫做阿布拉克萨的新月形岛屿上。

那里有54座城池,个个雄伟壮观,岛国的首府位于中央的亚马乌罗提,生活在岛上的人每天只需要工作6个小时,就可以获得丰富的产品,他们按“需”进行分配,所得的劳动产品归社会所有,每个公民都很自觉,绝对不多占社会的物资。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莫尔不可能找到改变现实社会的正确途径,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对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15世纪以后,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位于欧洲大陆西北角的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变得非常繁荣。邻近的英国原本是一个传统的产羊大国,受到影响后在毛纺织业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养羊业显然比农业更有利可图,贵族中的一些人开始投资养羊业。

但是,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于是,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给农民的土地收回来,甚至拆掉他们的房屋,将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在不长的时间里,英国随处可见被木栅栏、篱笆、沟渠甚至围墙分割成的一块块草地,那便是英国养羊风潮的最好证明。农民是这场风潮的最大受害者,他们被赶出家园,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1547年,英国国王爱德华六世登基,社会上的大量流民给新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第二年,迫于压力的爱德华六世宣布反对圈地运动,但是遭到贵族们的强烈反对,所收到的成效也非常小。

为了遏制圈地运动,英国政府采取了镇压流民的手段,政府规定:流民被抓住就鞭打,再度被抓就割去半只耳朵,三度被抓就判死刑。随后,法律又规定:流浪者3天不干活,就在胸前打个“V”(英文“流浪者”的缩写)的烙印,送回原籍,套上锁链强迫劳动;凡拒绝强迫劳动者,即被判为告发者的奴隶;奴隶逃亡超过4天的,就被判为终身奴隶,不允许赎身,并且在前额和后背打上“s”(英文“奴隶”的缩写)的烙印;若三度逃亡,则以叛逆罪被处死。先后被处绞刑的流浪者已近10万英国的诺福克郡于1549年初夏又抓到600多名流民,并且准备马上处死,那些流民被关押在4间大石屋中。不甘就死的流民在罗伯特·凯特和康士恩的带领下,砸断手上的铁链,杀死看守,捣毁了诺福克郡兵器库,一举占领了郡政府。

这批流民在罗伯特·凯特的率领下迅速组建成一支队伍,举起印有“V·S”的大旗,浩浩荡荡地向约克郡进发了,一路上,大量流民加入他们的行列。约克郡很快失守了。罗伯特·凯特宣布的“废除圈地,还地于农”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他的队伍很快就扩展到2万多人。随后,他们南下林肯郡,摧毁地主的庄园,占领了大片土地。受到威胁的爱德华六世调集9万名精兵前来镇压,起义被镇压下去,但反对圈地运动的浪潮仍然没有平息。圈地运动导致英国的农民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迫于生计,他们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世界古文化:莫尔和他的《乌托邦》 英国的圈地运动》,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童文学发生异化;但完全没有非儿童功能也做不到,那是乌托邦。这是儿童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摘自2019年9月23日《文汇读书周报》,有删改)16.下列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首段写青春文学,目的是与...

2022-12-30 #经典句子

永远的作手—杰西利弗莫尔经典语录(上)

永远的作手—杰西利弗莫尔经典语录(上)

...似乎一切都充满了希望,然而就是此时此刻,微妙的内心世界已经闪起危险的信号,只有通过对市场长期研究和在市场上长期的摸爬滚打,才能慢慢培养出这种特殊的敏感。13、在进入交易之前,最重要的是最小阻力线是否和你...

2024-01-12 #经典句子

西川:古诗写作是古汉语内部的事 现代汉语诗以全球为大背景丨纯粹阅读(赠书获奖名单

西川:古诗写作是古汉语内部的事 现代汉语诗以全球为大背景丨纯粹阅读(赠书获奖名单

...能性的诗歌思想》、专论《唐诗的读法》《北宋:山水画乌托邦》(即出)、译著《米沃什词典》(Milosz"s ABCs, 与人合译)、《博尔赫斯谈话录》(Borges at Eighty: Conversations)等。曾获鲁迅文学奖(2001)、中国书业年度评选.年度作者奖(2018)...

2018-01-10 #经典句子

郭齐勇教授《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新书互联网发布会暨研讨会纪实

郭齐勇教授《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新书互联网发布会暨研讨会纪实

郭齐勇教授《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新书互联网发布会暨研讨会纪实主题:郭齐勇教授《中国文化精神的特质》新书互联网发布会暨研讨会时间:北京时间2018年7月18日19:00场所:微信群主讲:郭齐勇 教授嘉宾:陈来、王中江、...

2019-05-12 #经典句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承文明 学习古代文化的一本好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承文明 学习古代文化的一本好书

非常感谢能收到这本好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四版),该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

2023-09-08 #经典句子

对比《桥》与《边城》 浅析中国特色乌托邦文学的不同空间形态

对比《桥》与《边城》 浅析中国特色乌托邦文学的不同空间形态

我在对比《乌托邦》与《鲁滨逊漂流记》,浅析早期乌托邦文学的模式化一文中讲过,乌托邦,起源于西方,所以,它的文学特征往往按照西方文明的规则来塑造乌托邦,空间形态常常是以“岛屿”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在中国,...

2023-10-23 #经典句子

林纾书话:文化的坚守与交融

林纾书话:文化的坚守与交融

近代闽绅林纾是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第一人,但他毕生重视和热爱的是传统古文,“著名翻译家”的光环遮蔽了他的古文成就。林纾一生致力于研读、创作、教授、传播古文,其成果涉及理论文集、选评集、教材以及创作的诗、词...

2023-07-10 #经典句子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

追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足迹对当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400年前,中国文化通过古代文化典籍的翻译进入了西方文化,开启了西方对东方和中国的理解。16—18世纪,西...

2024-01-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