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分享全网好句子、好文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承文明 学习古代文化的一本好书

时间:2023-09-08 02:50:01

相关推荐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传承文明 学习古代文化的一本好书

非常感谢能收到这本好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插图修订第四版),该书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

1

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学习古代文化,从中吸取营养,砥砺前行。

罗振宇在刚刚过去的跨年演讲中说,我们现在正由电梯模式转为攀岩模式。以往那种只要克服一个或两个关卡,就可以进入电梯,随着电梯上升的模式已经终结,我们将迎来攀岩模式,每走一步都需要进行探索。这就是说,现在大到祖国的发展,小到个人的进步,都已经没有榜样可学,要想进步,要想成功,就只有靠自己摸索,不断攀岩,甚至徒手攀岩。

自己探索,需要有一种强大的内心动力,有一种精神。我们的祖先就曾做过这样伟大的实践,从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夸父逐日这些神话故事中,我们感受到祖先们与天斗,与地斗的顽强拼搏精神,这就是我们徒手攀岩最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观测星体,制作历法,创作音律,了解地理,乃至形成一套治理社会的制度,这都闪耀先人们的智慧,要攀岩,要前行,从历代文化典籍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力量。

就如同行人累了,要回到母亲的身旁,感受家的温暖,也好比远航的轮船要回到港湾,进行补给和修缮,我们要从经典的古代文化中吸取营养,砥砺前行。

中华古代文化,有灿烂的文学,有深邃的史学,还有分门别类的各类典籍,医学、农学、算学,只要是生产生活中需要的,我们的祖先都进行研究和开拓,站在他们的肩上,我们能看得更远,做得更好。在今天,我们比任何一个时候都需要学习古代文化,因为,我们成为了他人学习的榜样,发展必须得一步一步摸索,进入了攀岩模式。

学习古代文化,这成了一个共识。

今天的中国,有300万汉服爱好者,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8-24岁,他们仅仅是喜欢汉服的款式吗?其实,汉服背后的文化更深深的吸引了他们,我们血液中的文化基因正在被唤醒,学习古代文化的欲望,越来越强。

2

我们的古代文化发展了几千年,要读懂,其实不是那么容易。

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不看解释,我们无法知道“坐”的意思,是停下车子,不愿前行,坐在车上看风景,还是其他,为什么书中解释为“因为”,坐和因为,有什么联系,它们的意思是怎样引申而来。

在《诗经》中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句子,启明和长庚指的是什么?杜甫为什么把两个人的离别比作“参与商”,苏轼所写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斗牛”怎么解释。好多东西,没有书中的注解,我们单凭诗句,是无法知道其具体所指的。

然而,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并不是都有这种注解,一部《四库全书》就有7.9万卷,约8亿多字,并非每一篇文字都有注解,我们需要有古代文化典籍的阅读能力。

就是现有的注解,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每个时代,都有新的认识,古代文化的宝库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挖掘,发现更多新的观点和见解,更好的用于当下的生活。每一篇典籍,都需要重新认识,结合当下的实际,进行学习和研究。

对古代的礼俗、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很多在今天也仍然实用,如葬礼,这个植于中华民族血液的礼俗,如何在今天的老年社会得到进一步改进,简化仪式,从而提倡厚养薄葬,留存最基本的安葬礼仪,从古代对礼俗典籍的学习和研究,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至于文学常识,这是古代文化最灿烂的瑰宝,直到今天,阅读古典作品,分析探究古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手法,仍是一门很大学问,学习古人写诗、填词、作曲,更是文人们附庸风雅的一种娱乐方式,是对历代文化的一种膜拜,更是吸取精神食粮的途径。

看懂,读懂,才能更好的从古代文化中吸取营养。这就需要一本权威的书籍来帮忙,《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就是这样一本书籍。

3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初是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当中的两篇通论。

1959年《古代汉语》成书,通论部分定稿,可以看作是此书的第一版。1980年与2004年先后两次修订之后,算是第二版和第三版,如今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为“插图修订第4版”,书中增加了不少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图注的撰写严谨明白。

在“天文”一章中,新的修订本增加的图片中,有一幅“五星东方利中国”的彩锦护膊,据推测,这护膊是东汉末到魏晋期间,射手系在前臂上的。这幅图所描绘的五星指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在某段时期内,五星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按《史记·天官书》上说:“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这是当时奇异的天象,引起古人的好奇与重视,把这种天象附会上某种“天意”,蕴含了古人对国家和民族欣欣向荣的美好愿望。这幅图片,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天文知识,提供了很好的佐证。

利用考古发现的最著名的一些古代器物,将原文和注释联系起来的,从最浅显的内容一步一步讲起,一直讲到现在学术界认识的最深水平,这是这次修订的最大优点,为学习提供了更丰富的素材,使古代文化更形象,更直观,更容易被接受。

这些丰富的图片和注解,证明了古代文化的很多领域的研究已经超越“推测”的层面,而是以“再现”的姿态出现,进一步提升了这门知识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客观的展现了中华古代文化的精神内核。

学过古代汉语的人,一定知道王力先生,在学科之内王力先生是标准的偶像大师,《古代汉语》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不但是先生的心血之作,背后更有吕叔湘、丁声树、朱文叔、叶圣陶、姜亮夫等一批大师的辛勤汗水,现在又得到这样充实的补充,让这些陌生难懂的知识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最佳入门书籍。

学习古代文化,就拿起这本凝聚大师们心血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4

拿到这本书,第一反应就是脑壳痛,书上不认识的字太多了,书中不知道的知识太多了。

其实,这次修订本,已经把文字排版成简体字,翻开第一版,也就是《古代汉语》第三册,第八、九单元的通论部分,全部是繁体字,那更让人头疼。修订本中,还对不常见的字,进行了注音,部分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在括号中做了注解,已经很方便现代人的阅读了。

对于这本书,可以作为一本古代文化知识读物进行学习,掌握这十四类文化基本内容,作为深入某一方面研究的入门读物,这是对于有志成为专家的读者而言。

对于古代文学的阅读者,通读全书,也能大概了解各类文化常识,将书作为一本资料书放在手边,阅读中遇到诸如“七月流火”,“四月暴雪”之类的句子,就可以翻开“历法”一章,进行甄别,究竟文中所写的是周历,还是夏历。读到“参知政事”一类的官职,不知究竟是多大的官,就可以翻开“职官”一章进行了解,这个职位,是那个朝代的官位,又是属于几品,一目了然。

可略读,粗略知道古代文化的基本内容,可精读,作为对古代文化深入研究的入门,可查阅,解答阅读古代典籍的疑惑,这就是拿到这本书可以采取的三种方式。

了解古代文化,必须从阅读古代典籍开始,读不懂,读不通,这是正常,相隔几千年,要想能读懂,不亚于学习一门外语,也可以借鉴学习外语的经验,从单字开始入手,掌握几百个古汉语的词汇,弄清楚古今含义的不同,基本上就可以正常阅读古文。

能阅读古文,并进行适当的古代文化知识,掌握古圣先贤们的文化思想,就不是难事。

曾经有人说,要灭亡一个民族,只要把他的文化灭亡,断了两三代,在他们的下一代看不懂他们的古书,那就成功了。世界史上的四大文明,流传至今的就只有我们中华文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即便在最危难的时候,也没有停滞文化的传承。

我们的体内还流淌古代文化的血液,学习自己民族的东西,有天然的亲切感,在今天,大力提倡民族复兴,学习古代文化,更有特殊的意义。

5

中华文化从历史上就一直被世界所认同。

元朝时期,在中国侨居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写出了著名的《马克波罗游记》,书中对元朝重大政治事件、典章制度及各地风俗情况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当时发展的高度发达的文明,马可·波罗的游记不仅激起了哥伦布漫游东方的决心,更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得在17、18世纪的近代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风”。不仅在装饰器具、园林建筑、纺织品等方面,中国的皮影戏、宠物饲养、许多被称为“中国”的社交场所甚至“中国浴室”也都普遍风行于18世纪的欧洲。

中国文化在欧洲的深入影响和广泛传播,以至于在当时的上层社会都以采用中国物品、模仿中国式样、领略中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精神为时尚,被称为“中国情趣”。1700年元旦,法国宫廷采用中国节日的庆祝形式迎接了18世纪的第一个新年,“中国趣味”似乎已成为这个世纪欧洲的象征性情调。而且,这种情调不是简单、肤浅地追求时尚,中华文化的光辉与精华已照耀并渗透到西方人的头脑和生活中去了。

这种传播还有包括文学,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并被伏尔泰改编为《中国孤儿》。文化典籍中蕴含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为当时的欧洲人所推崇,作家菲费尔的代表作《寓言与故事集》宣扬的多半是儒家的孝悌伦常观念。

歌德,这位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对儒家提倡孝道大加赞赏,他说道:“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12~113页)在今天,读到这句话,仍然感到振奋人心。

中华民族得意绵延千年,正是因为有文化这一个伟大的基因,我们的民族也经历过无数的危难时刻,外来的,内部的,每一次濒临王国灭种的时候,都顽强的延续了下来,并以更加包容,更加完美的方式展现在世界面前。

在新的世纪,很多的专家学者指出,只有中国文化中的“大同”思想才能引领世界。北大的饶毅教授就曾呼吁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大家携手并肩,以中国为基点推动人类进步。中国靠什么来引领世界,答案就只有一个,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古代文化,这是我们灵魂的根。作为一名中国人,能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中国古代文化,我们是一种幸运,这本《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无疑是一把解释古代文化的钥匙,资料库,工具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不语却知心2024-01-20 15:14不语却知心[新疆网友]218.185.193.237
    到这本书真是激动文明传承非常重要我定要读读。
    顶4踩0
  2. ◦◦韩雅黎◦◦2023-12-06 19:06◦◦韩雅黎◦◦[国外网友]43.251.192.45
    我对中国古代文化很感兴趣这本书定能让我收获很多知识。
    顶20踩0
  3. 王典根2023-10-22 22:58王典根[黑龙江省网友]119.32.52.112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希望能够通过它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
    顶7踩0
相关阅读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要想得高分 复习时应当这样做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要想得高分 复习时应当这样做

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感到头痛,感到不好拿高分

2023-12-25

重名的《一本好书》相遇啦!总导演关正文对话大河版:缘分很美妙

重名的《一本好书》相遇啦!总导演关正文对话大河版:缘分很美妙

来到郑州的一本好书总导演关正文如是说

2023-11-22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随着教材使用的不断推进,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熟练使用教材,成为民族地区教师的一门必修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地区教师的一道必答题

2015-09-17

现代《清史》即将问世 全卷3500多万字 全部采用白话文引发争议

现代《清史》即将问世 全卷3500多万字 全部采用白话文引发争议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国来说,历史都是一份不可舍弃,不可遗忘,需要大加挖掘的巨大财富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