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

时间:2016-01-01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7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第一单元

1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米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课后古诗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浪淘沙注释: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须臾(xū yú):衡量时间的词语,表示一段很短的时间,片刻之间。与倏然、倏忽、忽然为同义词。

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2 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鲜花的地方。

语文园地一 日积月累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

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但:只。

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复:又。

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主题: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细心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思想感情。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

第二单元

语文园地二 日积月累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唐]韩愈

谦虚好问的人气度就宽宏,自以为是的人气量就狭小。

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不学习自能知道,不问别人自己就懂得了,从古到今做事情,还没有这样的人。

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暮江吟注释: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瑟瑟:原意为碧色珍宝,此处指碧绿色 。

可怜:可爱。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

真珠:即珍珠。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

译文: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主题: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主题: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注释: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文人骚客难以评论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主题: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述梅雪争春,并作出评判,梅含清香,但比起雪的白则逊色三分,雪晶莹洁白,却少了梅花的清香。诗人没有单纯的赞美梅和雪的特点,而是综合分析优缺点,说明两者各有长短,这种评价十分的中肯和公允。同时蕴含人生哲理:人各有长短,要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完善自己。

语文园地三 日积月累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第四单元

13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填海注释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溺:溺水,淹没。

故:因此。

为:化为,成为。

堙:填塞。

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语文园地四 日积月累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嫦娥注释:常娥:原作“姮娥”,今作“嫦娥”,神话中的月亮女神,传说是夏代东夷首领后羿的妻子。

云母屏风:以云母石制作的屏风。云母,一种矿物,板状,晶体透明有光泽,古代常用来装饰窗户、屏风等物。

深:暗淡。

长河:银河。

晓星:晨星。或谓指启明星,清晨时出现在东方。

灵药:指长生不死药。

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碧海:形容蓝天苍碧如同大海。

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译文:云母屏风上烛影暗淡,银河渐渐斜落晨星也隐没低沉。嫦娥应该后悔偷取了长生不老之药,如今空对碧海青天夜夜孤寂。

主题: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以诗中嫦娥的遭际来抒发自己本欲在仕途上求得进取,而实际却导致长期漂泊的不幸。表达了诗人对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感。

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 日积月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第七单元

21 古诗三首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注释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汉代右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

教:令,使。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度:越过。

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主题: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主题: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主题: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语文园地七 日积月累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白日曛(xūn):太阳黯淡无光。曛,即曛黄,指夕阳西沉时的昏黄景色。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译文:黄云蔽天,绵延千里,太阳黯淡无光,呼啸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你呢?

主题:诗人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表达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第八单元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

尝:曾经。

诸:众多。

游:嬉戏玩耍。

子:李子。

折枝:压弯树枝。

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竞:争逐。

走:跑。

唯:只有。

信然:确实如此。

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在路边竟然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语文园地八 日积月累

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文质彬彬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 膀大腰圆 浓眉大眼

白发苍苍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步履蹒跚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

必背必默课文内容整理识字2 金木水火土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天和地,日和月,上和下,今和古。意思互为相对或相反。诗句出自:《对韵歌》,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

2010-04-18 #经典句子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必背课文及古诗文释义

第一单元1 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那雪白...

2023-06-20 #经典句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汇总:内附注释赏析 让孩子提前学习

小学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汇总:内附注释赏析 让孩子提前学习

小学三年级上册必背古诗文汇总:内附注释赏析,让孩子提前学习随着部编版语文教材全国统一使用,新版教材明面上带来的最大表现便是古诗文的增加。传统文学作品的增加,随着而来的是语文学习难度的变大。其实孩子们诗...

2023-09-21 #经典句子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现。以教材中整单元古诗文为例,其单元母题包括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山水寄情和第6单元的言志抒怀、八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缘事立言、八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透辟说理、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的缘政忧乐、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白话...

2015-09-17 #经典句子

2020考生必收!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编“初中50篇+高中14篇”

2020考生必收!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汇编“初中50篇+高中14篇”

...大考小考都要考,吃透就拿分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八年级上册重难点、必考点总结,满满提分干货初中语文总复习资料:字词、文学常识、古诗文(含7~8年级上册)

2023-09-24 #经典句子

校园语文教改:新学期统编教材 推动古诗文与文言文教学革新

校园语文教改:新学期统编教材 推动古诗文与文言文教学革新

...文言文课文14篇,第一篇文言文《司马光》出现在三年级上册,比人教版教材提早两年多。统编教材文言文课文集中在三到六年级,三年级每学期1篇,四到六年级每学期2篇。同时,传统文化教育篇目也有所增加。统编教材新增...

2024-01-22 #大杂绘

学霸养成记——高中古诗文该怎么学

学霸养成记——高中古诗文该怎么学

...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从目前公布的《语文》必修上册的目录来看,不少大家熟悉的篇目也都得以保留。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白话文脱胎于文言文,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能力,都是从文言文中来的。一个人的语文能...

2020-05-16 #经典句子

美醉了千年的中秋诗词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在古诗文中有哪些释义

美醉了千年的中秋诗词 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在古诗文中有哪些释义

...词是指月亮。那么在古诗文中,美好的婵娟一词都有哪些释义呢?婵娟在古诗文中的释义(1)可形容女子、花草树木,姿态美好动人的样子,亦可形容月色皎洁美好之画面。唐代孟郊的乐府诗《婵娟篇》可以说是用“婵娟”一...

2023-10-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