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他一代儒将 文武双全!谢安是他的粉丝 苏东坡更视之为偶像

时间:2015-10-26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个人诸位不妨先猜一猜:他官宦世家,出生安徽,一直在中国的南方政权为官。虽生逢乱世,却文武双全,通晓军政。在北方势力入侵南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个人(诸位不妨先猜一猜):

他官宦世家,出生安徽,一直在中国的南方政权为官。虽生逢乱世,却文武双全,通晓军政。在北方势力入侵南方时,临危受命,与敌军与河畔背水一战,大获全胜!他也曾镇守荆州,官拜都督,可谓一代儒将。精通音律,尤其善长弹筝吹笛,更留下千古名曲。这个认识谁呢?

他不是周瑜!他就是东晋名士“桓伊”

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名士,“长社侯”桓景之子。像桓伊这种背景的人,在当时只需凭借自己身世背景,就可衣食无忧。可他却多次参与各州府军事,凭借军功升至参军,军事才能突出。

那时,前秦苻坚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逐步统一北方。前秦也曾多次派兵攻打东晋。桓伊当时作为淮南太守,于太和六年(371年),联合谢玄击败打败了前秦主将王鉴、张蚝。公元383年,苻坚于倾巢而出,率领80万大军南下,意图消灭东晋,统一中国。

面对敌方投鞭断流的军势,桓伊再次挺身而出,与谢玄、谢琰等率领东晋北府兵铁骑,在淝水之滨于苻坚决一死战,最终以少胜多,赢得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后都督荆州、江州、豫州四郡10年,在任内桓伊理顺荒政,拯济抚恤灾民,一时欣欣向荣。

桓伊军功卓越,但仍然无法掩盖他的文士风采!

桓伊年少时,因为与父亲宦游,曾寓居云绵庵,读书习武,观梅吹笛,曾得到东汉蔡邕制作的“柯亭笛”,吹笛才华,在当时被称为“江左第一”,笛音袅袅,令人叹为观止。因为喜爱梅花,桓伊根据梅花的形姿,创作了《梅花三弄》最初笛曲。

说起这梅花三弄,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即: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东晋名士)坐船进京,还停泊在码头上,没有上岸。过去听过桓伊擅长吹笛子,可是并不认识他。这时正碰上桓子野从岸上经过,王知道后,便派人替自己传个话给桓伊,说:“听说您擅长吹笛子,试为我奏一曲。”桓子野当时已经做了大官,听过的名声,立刻就掉头下车,上船坐在马扎儿上,为王子猷吹了三支曲子(有说是《梅花三弄》)。吹奏完毕,就上车走了。双方没有交谈一句话。

当年王子猷邀请桓伊吹笛所在地:萧家渡渡口,在此后成为南京一处名胜,被称为“邀笛步”,一直到民国时期被毁。

除了王羲之的儿子外,当时的宰相谢安和晋孝武帝也是桓伊音乐的粉丝。《世说新语·任诞》说: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

桓伊非常爱听别人唱歌。每当听到好听的乐曲他就情不自禁地,赞叹喊道:"怎么办啊!"。宰相谢安也十分喜爱音乐,两人见面时也经常谈论音乐。谢安见桓伊对音乐造诣很深,喜欢音乐到了如此地步,便说:"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这也是成语“一往情深的由来”

所以,为了表达对“桓伊”高雅、潇洒、正直一生的感佩,苏轼更是把他写进了词里: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如果喜欢“麻辣君”的文章,欢迎:关注、点赞和分享!在评论区留言互动起来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他一代儒将 文武双全!谢安是他的粉丝 苏东坡更视之为偶像》,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文人也写软文:“广告大王”苏东坡为数十种商品写过广告词

古代文人也写软文:“广告大王”苏东坡为数十种商品写过广告词

...失意商场得意,足以被称为软文界的鼻祖。“广告大王”苏东坡一首《猪肉颂》改变猪命运古代名人不仅附庸风雅,时常吟诗作对,大多更是热爱美食的资深“吃货”。唐朝时期,不少商家更是邀请名人雅士为酒、茶等各类食品...

2010-04-11 #经典句子

古代文人也写软文来吸引眼球

古代文人也写软文来吸引眼球

...场失意商场得意,足以被称软文界的鼻祖。“广告大王”苏东坡一首《猪肉颂》改变猪命运古代名人不仅附庸风雅,时常吟诗作对,大多更是热爱美食的资深“吃货”。唐朝时期,不少商家更是邀请名人雅士为酒、茶等各类食品...

2013-04-09 #经典句子

同样是写人生忧患 古诗十九首要用两句诗 陶渊明只用5个字即可

同样是写人生忧患 古诗十九首要用两句诗 陶渊明只用5个字即可

...”的感叹,后世诗人也有不少自己的发挥。比如宋代文豪苏东坡,曾经化用了陶渊明的诗意,写出了《游东西岩》:“谢公含雅量,世运属艰难。况复情所钟,感慨萃中年。正赖丝与竹,陶写有余欢。尝恐儿辈觉,坐令高趣阑。...

2023-11-06 #经典句子

苏轼:用一生的颠沛流离 换中华文明璀璨千年

苏轼:用一生的颠沛流离 换中华文明璀璨千年

...船,半个月才到一次,岛上又没有肉吃,只好自己开发。苏东坡硬是在这个蛮荒之地,找到自己的“诗和远方。”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到了海南岛上能吃的肉类:果子狸、蝙蝠......其实都是刚出生时粉嘟嘟的小动物。当然...

2014-10-25 #经典句子

品文库 爱贵州·荐书台|《莫批施注苏诗》:跟着莫友芝 读懂东坡诗

品文库 爱贵州·荐书台|《莫批施注苏诗》:跟着莫友芝 读懂东坡诗

内容简介施元之所注苏诗,为苏东坡诗歌重要注本之一,初刊于南宋嘉泰间,惜传者绝少。清康熙三十八年,又重新镂板刊行,施注苏诗遂又重新行世。莫友芝为清代目录版本学家、金石学家,宋诗派重要成员,其对该书的批点...

2017-10-15 #经典句子

范仲淹划粥断齑 陆游食粥致神仙 畅谈古代历史中的粥文化

范仲淹划粥断齑 陆游食粥致神仙 畅谈古代历史中的粥文化

...粥有益于身体健康。宋朝不少人就爱吃粥,史书上记载,苏东坡、吴子野他们在一起“夜甚饥”。这个时候吴子野劝吃白粥,并且告诉苏东坡这种食物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翻译过来就是说,工作晚了,白粥当作夜点,清...

2018-05-19 #经典句子

筱青读诗词:下雪啦!聊聊咏雪联句那些事儿

筱青读诗词:下雪啦!聊聊咏雪联句那些事儿

...煮芋成新赏,撒盐是旧谣”。“煮芋成新赏”的典故来自苏东坡。前面刚刚读过,如果不知道可以翻看筱青昨日的小文《聊聊吃货苏东坡的玉糁羹》玉糁羹芳香扑鼻,又酽白如雪。黛玉借用“煮芋”的典故来形容雪景,确实是构...

2023-12-26 #经典句子

封面独家丨翻译泰斗许渊冲两年前曾入川圆梦 一句话惹哭台下800粉丝

封面独家丨翻译泰斗许渊冲两年前曾入川圆梦 一句话惹哭台下800粉丝

...“诗译英法第一人”,许渊冲先生曾翻译过大量李白杜甫苏东坡的诗歌,对三位诗人的感情十分浓厚,对于蜀地有着浓厚的向往之情。许老的学生邱先生2019年透露,“最近一年,老师已经三次提出想去一趟成都,去看看李白、...

2023-11-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