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波斯语课》的硬核:在黑色幽默下的因果报应 令人唏嘘

时间:2014-08-25

图1:波斯语课的海报最近由俄罗斯、德国和白俄罗斯三国联合拍摄的影片波斯语课颇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 5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6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老周

摘要:最近二战集中营题材影片《波斯语课》颇受好评,在沉重的话题下,从看似不可思议的黑色幽默下,折射出人生的命运在冥冥之中早就伏下了因果报应的必然,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图1:《波斯语课》的海报

最近由俄罗斯、德国和白俄罗斯三国联合拍摄的影片《波斯语课》颇受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5分。老周也看了,确实很有感触,对人生更有了一份领悟。从看似不可思议的黑色幽默下,折射出人生的命运在冥冥之中早就伏下了因果报应的必然,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图2:《波斯语课》的豆瓣评分高达8.5分

这部影片是在二战的大背景下,要说战争片吧,几乎没有战争场面,确切说是集中营题材,说起二战集中营自然首先就是纳粹的死亡集中营,即便今天提起,依然使人感到丝丝寒意。集中营题材的影片,其实也不少,而且大都是堪称经典的佳作,像《辛德勒的名单》、《裸露在狼群》、《逃离索比堡》等,在这些集中营题材影片中,除了像《美丽人生》没有真实的原型之外,大部分都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所以历史感分外厚重。

而《波斯语课》也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如果不是片头赫然出现这句提示,恐怕让人很难相信,历史上还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过,实在太不可思议了,真应了这句古话:“善恶有报,报应不爽”。

第一个因果,影片一开始,一卡车犹太人被押往集中营,卡车上一个人想用一本波斯语早期版的《圣经》来换点吃的,虽然说这本《圣经》在正常情况下,文物市场上肯定是价格不菲,但此时此刻,真的不如一个面包。所以这人甚至表示换半个面包都可以,但男主却还是同意用一个面包换了这本书。可能所有人都会觉得男主太傻,但恰恰是个看似极为愚蠢的交易救了他一命。

图3:波斯语《圣经》成了救命符

车还没到集中营,押车的党卫军士兵就将车上的人赶下来,就在树林里分批枪决。听到响起的枪声,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什么情况了。轮到枪杀男主这一批人时,男主就机智地主动提前趴到地上,当党卫军上前要来补枪时,他就高举着这本波斯语《圣经》大叫:“我不是犹太人,我是波斯人!”

巧的是集中营的党卫军上尉科赫一直让人寻找一个波斯人,还给出了十个肉罐头的花红悬赏,于是男主就被带到了集中营,从此以后他就有了这本波斯语《圣经》扉页上的名字——朱恩·雷扎。

第二个因果,原来党卫军上尉科赫要找波斯人,是为了给自己教波斯语,这也是片名的由来,也是影片最大的因果。

雷扎当然不会波斯语,他只好说自己父亲是波斯人,母亲是比利时人,自己从小生活在欧洲,所以只会说,不认识波斯文,更不会写。科赫就让他每天教自己四个单词——后来增加到四十个!于是雷扎只好挖空心思自己来编这么多单词,每天凭空编造四十个单词,这怎么弄?还好科赫让他帮厨,每天负责分饭,同时还要抄写犯人名单,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询问犯人的名字,记录名单上的名字,并根据这些名字的词根来编造单词。

图4:雷扎给科赫上“波斯语课”

但是有一天,科赫问雷扎“树”怎么说,雷扎回答说“radj”,不料科赫马上想起之前雷扎说过“radj”是面包的意思,于是他认为雷扎根本不是波斯人,他本来就一直有怀疑,所以给送雷扎来的党卫军士兵的奖励也只有两个肉罐头,而不是事先说好的十个,要等确定了之后再给八个。所以,科赫立即将雷扎暴打了一顿,还让人把他送到了劳动强度最大的采石场,并让人“好好照顾”雷扎。果然雷扎不堪重负病倒了,不过雷扎在昏迷中用“波斯语”喃喃呼喊妈妈,这才让科赫相信他是真正的波斯人,就把他送到医务室治疗,痊愈后继续让他教自己波斯语,之后还几次救了雷扎,为此还和上级做交易保下雷扎。还有一次雷扎主动和另一个犹太人替换,随“转运”犹太人一起离开——所谓“转运”其实就是押出去处死,科赫闻讯马上赶来,甚至和押送的防卫军拔枪相向,坚持把雷扎带了回来。最后当盟军逼近集中营,纳粹开始销毁和集中营有关的所有证据,就在准备将集中营里幸存的犹太人全部杀掉之际,科赫将雷扎带出了集中营,放了雷扎一条生路。

图5:雷扎就像九条命的猫,最终从集中营中幸存

第三个因果,由于科赫对雷扎很关照,给他额外的食物,雷扎把食物带回寝室,还给别的犹太人分享。这在当时情况下,绝对是难能可贵的,在集中营里一根香肠那都要比黄金还宝贵。后来,集中营送来一批英军战俘,其中就有一个真正的波斯人,有个党卫军士兵一直不信雷扎是波斯人,就想让两人当面对质。这可以说是雷扎最惊险的时刻,但这个波斯人却被杀了!杀波斯人的就是得到雷扎食物接济的犹太人,他还主动承认了,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被这个党卫军当场枪杀!雷扎也因为自己的善良慷概,躲过了一劫。

第四个因果,雷扎逃出集中营遇到了盟军,向盟军介绍集中营的情况,负责调查的盟军军官问他是否记得曾经在集中营里犹太人的名字,哪怕几个也好,因为德国人已经将所有的相关资料都销毁了。雷扎说他记得2480个犹太人的名字,这当然没人相信,但是他一个一个念出这些名字的场景,绝对令人震撼!原因也很简单,他就是用这2490个人的名字词根编造了2480个单词,而且这些单词他都记得非常清楚,因为只要搞错了搞混了,他自己的性命也就没了。

雷扎用来保命的波斯语单词,最终成了控诉德国种族灭绝的罪证!

图6:德国人将集中营所有的证据都销毁了

第五个因果,科赫为什么要学波斯语?他自己说是有个哥哥在伊朗德黑兰,所以他想去德黑兰开一家餐馆,而实际上他在给自己准备后路。影片最后他将雷扎送出集中营,自己则逃到附近一处小机场,用伪造的护照逃往伊朗。在德黑兰机场,他用雷扎教他的“波斯语”和海关人员对话,但他的“波斯语”没有人听得懂,因此引起了怀疑,随即被扣押,这时科赫相当抓狂:“我的波斯语你们为什么都不懂?!”

最终波斯语还是没能救得了他。尽管他在集中营里只是负责后勤,正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是在和平年代,他可能就是个厨子,而且他也从来没有亲手杀过人,但他却仍然无法洗脱纳粹在这场种族灭绝中的罪恶。

最后说说党卫军,影片中称科赫是党卫军上尉,并不确切,因为党卫军的军衔制度和国防军截然不同,没有常规军队的将校尉,从他的领章来看,应该是党卫军突击队一级中队长,只能说相当于上尉。

图7:科赫的领章是党卫军突击队一级中队长

党卫队,最早是希特勒在发动啤酒馆暴动失败之后,在1925年4月成立的负责希特勒安全的贴身警卫小队,一开始只有200人的规模,隶属于纳粹党冲锋队,但是直接听命于希特勒。而长刀之夜血洗冲锋队之后,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希特勒在对国防军进行扩军的时候,党卫队也在逐步改革,也在逐步扩充。

党卫队的德语“Schutzstaffel”是德文“护卫”(Schutz)和“团队”(Staffel)两个单词组合而成,字母缩写为SS,标志就是从SS演变而来的两道闪电。

从冲锋队独立出来之后,党卫队就成了专门担负保护纳粹党高官安全的保卫机构。1929年1月由希姆莱领导,成为纳粹党的宪兵单位,并得到很大发展。后来随着希姆莱兼任德国内政部长,党卫队更是成为德国实质上的国家安全机构。

党卫队从成立之后不断武装化。1933年3月,成立柏林大本营警卫队(Stabswache Berlin),在党卫队中挑选出120人组成一支直属于希特勒的武装部队。这支小部队1933年9月被正式命名为希特勒警卫分队(LSSAH),这就是后来党卫军第1师最早的前身,也是党卫军最早成立的武装部队。

图8:党卫队是黑色制度和骷髅帽徽

1935年3月,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开始全面扩军。党卫队也随之开始成立完全军事化的武装力量,这就是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SS-Verfügungstruppe,字母缩写SSVT),此时特别机动部队共有11个营,总兵力约8500人。

1938年纳粹德国官方确认国防军是国家的武装力量,而武装党卫队则是直接听命于希特勒的精锐部队。武装党卫队严格服从希特勒的命令,以忠心耿耿著称。在战场上更是以作战勇猛而闻名,因此经常被派到最关键的战场担负最艰巨的任务,成为德国最精锐最悍勇的王牌部队。

图9:党卫军的钢盔上是两道闪电状的SS

1940年11月正式开始采用武装党卫队(或叫党卫军,德文为“Die Waffen Schutzstaffel”,字母缩写Waffen-SS)。党卫军也随即开始急剧扩张,总兵力从1940年的12万人发展到1942年的28万人,再到1943年的32万人,最终发展到1945年的120万人,党卫军在最鼎盛时期发展到45个师。成为和国防军并列的德国两大武装系统之一。

1945年5月,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党卫队也随之烟消云散。1946年由于党卫队在战争中犯下了大量战争罪行——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以及所有的死亡集中营都是由党卫军负责,这一点也在影片中表现很到位,片中出现的德军,都是党卫军,领章、帽徽、以及钢盔上的SS,都是党卫军的标志。

因此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所有成员都要受到审判。而国防军除了个别犯有战争罪行的官兵,大部分都没有受到追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波斯语课》的硬核:在黑色幽默下的因果报应 令人唏嘘》,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波斯语课》说谎是道德的吗

《波斯语课》说谎是道德的吗

...遭遇,和这一个犹太人记忆超群、聪明绝顶的幸存方式,令人唏嘘;而在另一个地方,当Klaus满怀希望地用他深信不疑的“波斯语”试图通过边境线去到德黑兰展开新生活,却无法与真正的波斯人对话,他瞬间的崩溃和疯狂具有...

2016-02-14 #经典句子

十部经典骗局电影 从头到尾没一句真话

十部经典骗局电影 从头到尾没一句真话

...一场复仇能如此惊艳。《偷拐抢骗》盖·里奇独具匠心的黑色幽默在《偷拐抢骗》中再次绽放着夺目的光芒,电影在继承了《两杆大烟枪》喜剧风格的基础上,多线发展的交融与凌厉的节奏把控,每个人都是主角的群像,给人以...

2010-02-20 #经典句子

《波斯语课》观后感

《波斯语课》观后感

...的波斯语,最终被怀疑是德军被抓。他愤怒至扭曲的面庞令人难过又好笑。在剧作上,能创作出这样的人物相当难得。这样的人物结合时事背景,往往也能产生奇妙的反应,让观众在其中体会到难以言传的情绪并陷入深邃思辨。...

2023-09-07 #经典句子

以语言的名义 记住他们的名字与生命:《波斯语课》

以语言的名义 记住他们的名字与生命:《波斯语课》

...择了语言作为切入点。人的本能在死亡面前,会做出一切令人意外之事。当枪口指向吉勒斯时,他拿起刚才别人送给他的波斯神话大喊:“我是波斯人!”于是他有幸免于死亡,因为德国纳粹党的卫军上尉科赫正想学波斯语。吉...

2015-09-19 #经典句子

《波斯语课》陷入爱情苦恼和未来憧憬的德国纳粹 更让人细思极恐

《波斯语课》陷入爱情苦恼和未来憧憬的德国纳粹 更让人细思极恐

...能听得懂。而科赫不知道的是,这门独特的语言里,藏着令人胆寒又悲怆的秘密。作为表现二战题材的影片,《波斯语课》用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真实的故事,叙述着那段惨绝人寰又荒诞诡异的历史,揭露了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

2023-09-23 #经典句子

《波斯语课》我教你的语言是2840条生命!

《波斯语课》我教你的语言是2840条生命!

...常做不到的事,例如,在危险来临时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和令人惊异的体力活动等,但是,这些都是人类的压力反应。影片《波斯语课》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东西,因为故事的主角在他们生命受到威胁时所作出的反...

2022-12-26 #经典句子

《波斯语课》每一个单词 都是鲜活的生命

《波斯语课》每一个单词 都是鲜活的生命

...类历史上最大的浩劫。本片虽然是剧情片,但是从始至终令人感到压抑和紧张,男主的命运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内心——靠着欺骗而暂存的性命能够维持多久,始终都是悬而未决的最大悬念,不到结局,观众的心就一直放不下。一...

2010-11-26 #经典句子

波斯语课原型人物是谁?

波斯语课原型人物是谁?

《波斯语课》改编自真人真事,是一个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二战时期,一个被抓的犹太人急中生智,谎称自己是波斯人,又恰逢集中营中有个德国上尉在找人教他说波斯语,从而让这个犹太人,也就是本片男主捡回了一条命。于...

2016-02-0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