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坎坷终不损斯文:一篇文章讲清先秦石鼓的千年传承

时间:2014-04-02

这个石鼓,具体年代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的文物,但它出土是在唐朝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5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这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宁寿宫石鼓展厅,“石鼓展厅”,顾名思义,展出的是石鼓。

这个石鼓,具体年代有争议,一般认为是先秦时期的文物,但它出土是在唐朝。

01

唐 朝

石鼓文,在县南二十里许,石形如鼓,其数有十,盖纪周宣王畋猎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迹也。

贞观中,吏部侍郎苏勖(xù)纪其事,云:“虞褚欧阳,共称古妙。虽岁久讹缺,遗迹尚有可观,而历代纪地理志者不存记录,尤可叹息。”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是唐代宰相李吉甫创作的一部地理学专著,成书于元和八年(813年),所以叫《元和郡县图志》 。

唐朝以前,并没有文献提及石鼓,所以人们一般认为,石鼓是唐朝人重新发现的,发现地在陕西省天兴县。

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苏勖记录了这个东西,说它上面的文字,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都觉得很古老、很玄妙。

唐人努力释读了这个文字,觉得它记录的是周宣王打猎的故事,至于字体则是籀书。

所谓“籀书”,是周宣王时期太史籀编订整理的一套字体。

韩愈有一首《石鼓歌》,按诗中的说法,他曾向中央政府建议,将石鼓迁入太学: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gào)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韩愈跟国子监报告,说像石鼓这么珍贵的文物并不多,十个石鼓,打包一下,有几只骆驼就可以送去太学,就能让里面的人学习研究。

但朝中大佬对这事没什么兴趣: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jù)肯感激徒媕(ān)娿(ē)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朝中大佬一个个都老于世故,他们都不想拿主意,不愿意为此事奔波。

所以这十个石鼓只能留在原地,牧童用它敲火,水牛拿它磨角,还有谁会把手放在它上面摩挲呢?

02

宋 朝

韩吏部请于祭酒,欲以槖驼舆致太学,不从。郑余庆始迁至凤翔孔子庙。经五代之乱又复散失。

本朝司马池知凤翔,复辇至于府学之门庑下,而亡其一皇佑四年,向传师搜访而足之

大观中归于京师初置之辟雍,后移入于保和殿。

靖康之和珍异北去或须济河遇大风重不可致者皆弃之中流今其存亡特未可知

——南宋·王厚之《复斋碑录》

王厚之,南宋著名金石学家,生于书香门第,曾高祖为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

唐朝灭亡后,石鼓遗失了。

到了宋朝,司马光的老爹司马池去凤翔当地方官,他找回九个石鼓,把它们搬进地方府学,但有一个不见了。

关于这段,央视《国家宝藏》有一段演绎,说司马池收集先秦石鼓十只进献朝廷,后发现中间有一个是赝品,于是不顾自身安危,如实上报说明。

这故事挺感人的,但没什么史料支持,司马池应该只是把石鼓搬进地方府学,而且这事对他的政治事业也没什么影响。

宋代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里面有这么几句:

传至我朝一鼓亡,九鼓缺剥文失行。

近人遇见安碓(duì)床,亡鼓作臼刳(kū)中央。

十个石鼓传到我们宋朝丢了一个,剩下的九个保存情况也不大好。

最近人们发现那个丢失的石鼓,被人们拿去做了捣臼,所以中间被挖了个坑出来。

这个事是金石学家向传师发现的,皇祐四年(1052年),向传师把这块石鼓救了出来。

之后,人们把这十个石鼓搬进了首都汴梁的太学,之后又移进了皇宫里的保和殿。

靖康年间,金兵南下,石鼓被金人掳去了北边。

有些文章写到这段时有一个细节,说当年宋徽宗给石鼓浇注黄金,金人把金子给凿了,然后把石鼓给丢了

类似的说法在明代刘侗的《帝京景物略》里有,但咸鱼没有在更早的文献里读到过,不知是否可信。

03

元 朝

后又命省臣总括归附工匠之数,将俾大臣分掌之。

太师阿海具列诸大臣名以闻,帝曰:“朕有其人,偶忘姓名耳。”良久曰:“得之矣,旧人王宣抚可任是职。”遂命檝掌之。

时都城庙学,既毁于兵,檝(jí)取旧枢密院地复创立之,春秋率诸生行释菜礼,仍取旧岐阳石鼓列庑下。

——《元史》

王檝,凤翔虢县(今宝鸡县)人,本是金朝官员。

成吉思汗率军南下时,王檝曾督军迎战,鏖战三日,最后兵败被俘。

成吉思汗问:“你怎么胆敢抗拒我师,难道不怕死吗?”

王檝答:“我以布衣受恩,誓捐躯报国,今既败军,得死为幸!”

成吉思汗很欣赏王檝的回答,就“义而释之”,让他在自己手底下做官。

后来有一次,成吉思汗想找人管理工匠,就把这活派给了王檝。

当时,金的中都,也就是北京,已经毁于战火,王檝就召集工匠在原枢密院旧址重建学校。

建成后,在春秋两季,王檝会带着大家行释菜礼,释菜礼是古代入学向先师行的一套礼仪。

可见,王檝还挺有文化的,他在努力把汉文化推荐给蒙古人。

所以与此同时,王檝把石鼓找了出来,把它们放进了学校。

之后,按明人刘侗《帝京景物略》 的说法,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石鼓被官员虞集移进了北京孔庙大成门内。

但按今天北京孔庙的说法,石鼓要到皇庆二年(1313年)才开始放在大成门。

04

明 清

明清两朝,石鼓的经历比较简单,所以放在一起说。

都城东北艮隅,瞻其坊曰崇教,步其街曰成贤,国子监在焉。国初本北平府学,永乐二年改国子监,左庙右学,规制大备。彝伦堂之松,元许衡手植也;庙门之石鼓,周宣王猎碣也。

——明·刘侗《帝京景物略》

明代,石鼓被安置在国子监,安稳地过了两百多年。

近因阅石鼔文惜其久漫漶所存不及半夫以国学兴贤述古之为使千万年之后并此仅存者胥归无何有之乡有治世之责者视之而弗救予且不成为读书之人矣

斯事体大千古读书人所不能任亦从无道及者予故不怍不文及此未至耄耋智昏爰蒇(chǎn)此事

——清·乾隆《御制诗集》

虽然今人很爱吐槽乾隆的审美趣味,但乾隆保全了不少文物。

乾隆看石鼓损坏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加强保护,另一方面做了两套新的石鼓。

这两套新的石鼓,是把原先石鼓上的字打乱,重新组织编成新的诗歌。

新的诗歌总共有十首,其中有两首是乾隆的创作,另外八首则由大臣彭元瑞编写。

这两套新的石鼓,一套在今天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另一套在承德避暑山庄。

进入近现代,因为抗日,石鼓一路迁徙,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南京,从南京到汉口,最后到了四川峨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石鼓迁回南京,在之后的解放战争里,国民党本打算把石鼓运到台湾,但最后因为石鼓太重,容易引发超载,不得不留了下来。

建国后,这十面石鼓一直存于故宫博物院。

经过多年的筹备,故宫博物院最后选择了展陈条件较好的宁寿宫作为新石鼓馆,目前已经重新开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坎坷终不损斯文:一篇文章讲清先秦石鼓的千年传承》,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句话讲清楚 保险是什么!是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爱的传承

三句话讲清楚 保险是什么!是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爱的传承

...以后,它还可以留30万给到他的爱人和子女,这就是爱的传承。保险就是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爱的传承!本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2023-10-23 #经典句子

国货之光 bibididi的口红为什么如此受欢迎?这篇文章为您讲清楚

国货之光 bibididi的口红为什么如此受欢迎?这篇文章为您讲清楚

当今社会,爱美当道!各位漂亮的女生总是在彩妆的选择上下足功夫。而彩妆中最能体现女生时尚的当为口红莫属。然而在以前,比较火的口红款式都是被迪奥,香奈儿,兰蔻,纪梵希等等国际奢侈品大牌所垄断。比如大家耳熟...

2014-01-12 #经典句子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 对身体真的有好处么?一文讲清楚

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养生谚语 对身体真的有好处么?一文讲清楚

...到底正不正确呢?所以说,关于这些俗语的正确性,在这篇文章当中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要想不生病,肚子里要空空的这句活我们在生活当中肯定也是听说过的,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也要注意,...

2023-10-17 #经典句子

酒精到底是不是健身人的大敌?一篇文章讲清楚

酒精到底是不是健身人的大敌?一篇文章讲清楚

...活的。酒精到底会不会影响你的健身成果?今天整理了一篇文章,和你一起探讨酒精和健身的关系。酒精和健身——真实情况酒精和健身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但在说到体质时,确实有一些关于酒精的硬核事实,让我们深入了解六...

2011-01-06 #经典句子

南京6所中小学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南京6所中小学入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力求让书法及篆刻变成学生的终身爱好和特长。●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把版画引入课堂教学,已坚持近40年作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南京市石鼓路小学一直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上世纪80年代,学校率先提出将版...

2018-12-07 #经典句子

马克思哲学系列:一句话讲清楚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怎么事?

马克思哲学系列:一句话讲清楚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怎么事?

...问题,并开始与青年黑格尔学派分道扬镳。列宁认为这两篇文章也标志着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之后1845到1846年,马克思发表了两本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虽然这两本书当时都没有...

2023-09-30 #经典句子

教育部公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南京6所学校入选!

教育部公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南京6所学校入选!

...场导演、专家及在场观众的高度评价与一致好评。南京市石鼓路小学鲜亮的教育名片:立美教育和版画特色作为“江苏省首批实验小学”,学校一直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上世纪80年代,学校率先提出将版画教学引入...

2016-03-11 #经典句子

甘肃都有哪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一篇文章讲清楚!

甘肃都有哪些值得游览的景点 一篇文章讲清楚!

彭导觉得要来甘肃旅游,要首先考虑的是出行的目的,还有就是时间和金钱预算。甘肃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从彭导的带团经验来看,我们可以将甘肃的旅游分成四个模块,以河西走廊为主的丝绸之路、以甘南加四...

2019-07-0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