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柯喜堂:寻找爷爷的墓穴(纪实文学)

时间:2014-02-26

对我来说还增添了一层烦恼:由于年代久远,时代变迁,早已消失在一片耕地里的爷爷仇道赢的墓地,即便动迁,又怎样找到他老人家准确的墓穴呢?故事得从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40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村委会一纸迁坟通知,使仍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2021年的春节愈加不得安宁。对我来说还增添了一层烦恼:由于年代久远,时代变迁,早已消失在一片耕地里的爷爷仇道赢的墓地,即便动迁,又怎样找到他老人家准确的墓穴呢?

故事得从民国21年(1932)那个夏天说起。

据《富平县志》载,这年4月中、下旬,连日暴雨之后,复遭黑霜袭击,麦苗尽枯。而在此前,始于民国18年(1929)的极端天气,使素来丰饶的关中大地,连续三年先后遭遇霜冻、干旱、暴雨、狂风的轮番肆虐,深陷这种“皮条年馑”煎熬的关中父老,或置身于春荒逃难队伍中,或以扒树皮、吃观音土填哄饥肠,或卖儿鬻(yù )女换取一点活命粮……在这一饿殍遍野,十室九空的灾荒记忆尚未褪去,不幸又应了那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老话,虎烈拉,即急性霍乱带着死神的狞笑,汹汹而至,“不数日间蔓延县境,患者达42291人,死亡14097人,入秋后始缓”(《富平县志》)。

死者之中包括我的爷爷。

1947年出生的我自然没见过爷爷。爷爷也没有留下照片或画像,除了村里老人和父亲曾说过爷爷个头很高,有一米八九的样子,他老人家是啥长相,有何特点,自是难以说个明白了。我曾找过一个以肖像画见长的画师,想请他参照我和父亲的照片,绘制出一幅爷爷画像,聊寄敬仰缅怀之情,结果对方以“不好画”予以婉拒。也是,中国人物画形似之中,更注重神似,或者说把主要笔触放于表现画像人物的精神气质上。如是,连张照片亦无而欲画出爷爷肖像画,难怪人家说“不好画”了。其实,身为一个毕生劳作田间的庄户人,要说爷爷留在我心中的精神相貌,大约是一棵杏树,一棵老而不衰将累累果实挂满五月天的粗壮杏树。父亲告诉我,那杏树是爷爷当年栽种的。由此,我知道了他老人家是个过日子的人。俗话说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正像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日子也是一天天熬过来的。尤其对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来说,过日子,不仅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或者说须解决每天一家人的起码温饱问题;同时,过日子,也意味着在这样那样天灾、人祸、磨难中,不绝望不放弃不懈怠依然艰辛艰苦艰难地朝前走,甚至在自家田地或宅前屋后栽种一棵果树,以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希望。而这,不正是包括爷爷在内的那一辈庄户人的全部生活内容抑或精神写照么?!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心怀美好明天和辛勤过日子的人,却染上虎烈拉疫,两年后故去,享年53岁。

爷爷死后葬在村北自家地里。其墓坐北朝南,背后有乔山余脉遥遥相依,前面则俯临有温泉之称的一湾河流,且占尽地势,视野开阔。寻常庄户人不讲究啥风水不风水,但死后能有一块自己的葬身之地,爷爷地下有知,当也知足欣慰不已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合作社化时,爷爷墓地所在的那片土地划给了邻队。小时我在这里拾地软,逮龙虱,爷爷的墓地还掩映在十余株树木绿荫中。后来在以粮为纲的年代,爷爷坟上的封土日渐被蚕食,树木也日益稀少,最终与一片耕地融为一体,爷爷墓地上的最后一棵柏树也被砍伐,爷爷墓地的这唯一地表标识遂不复存在矣。此后年年清明节,父亲领着我们,只能在位于这片土地东边的一条小路上,面西跪拜祭奠爷爷了。

失去地表标识,现日今我有心和村民一起迁坟,然又于何处下手尽孝呀!

孝道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传统美德。所谓“百善孝为先”,“ 夫孝,德之本也。”何为孝?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上讲,就是忠于国家,没有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就没有小家的安宁和幸福,正如俗话所讲的有国才有家;狭义上讲,即善事父母,友爱兄弟。只有家庭长幼有序,和睦共处,懂得感恩和回报,国家和社会才具有和谐发展的牢靠基础,换言之,有家才有国也。一言以蔽之,这种孝道,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家国情怀吧。孝道文化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古人讲的“慎终追远”,意思是说对父母亲人的丧事不可草率轻率从事,须“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并在缅怀追念父母和先祖的恩德中,反躬自省,以仁爱之心,使命之感,担负起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如是,眼下的我,连爷爷仇道赢的埋骨之地也搞不清楚,则遑论何孝道,且亦年逾古稀的我,其心复何安哉?

由此,我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大代价,即便雇用大型机械,掘地三米,也要找到爷爷的埋骨之地。

其实,此前我还曾聘请专业人士,利用洛阳铲等专业工具探测了200多个坑,却终因难以确定爷爷的准确墓穴处而作罢。

决心既定,说干就干。二零二一年五月初,正当我准备动工时,村委会得知这一消息,表示大力支持,并决定挖掘费用不要本人承担。五月十四日这天,天气晴朗,气氛肃穆,伴随着轰轰隆隆机声,一台大型挖机开进现场。

开挖前,在写有“敬畏祖先不忘根本”的横幅下,举行了一个庄重而又简短的动祖迁坟仪式。

迁坟总指挥张明晖、指挥长仇润朝代表肖华村委会出席了这次仪式,并由仇润朝担当主持人。

一片素白顿时覆盖了墓地。由我领头的仇氏孙辈、曾孙辈以及玄孙辈四五十人,在鞭炮不绝声中跪倒尘埃,礼敬先祖。此时此刻,我默默祈祷先祖显灵,垂念孙辈的一片孝心,能在这次开挖中顺利找到爷爷的墓穴,殓其遗骨,将之顺利迁移位于荆山下的新墓地。爷爷,你知道么,那个叫“荆山”的地方,乃是中华文明的发祥龙脉之地,轩辕黄帝以及夏禹曾在此铸造象征多民族统一或国家政权的青铜宝鼎,汉高祖刘邦之父太上皇刘太公,唐太宗李世民之父唐高祖李渊亦安葬于此……你老人家能与这些圣贤名人为邻,且您的儿子儿媳坟墓这次亦随同迁移,与您黄泉作伴,想必这么以来您再也不孤单孤寂了。忽然一阵唢呐声起,我从默念中惊醒:原来是您的孙女在哀婉乐声中,为您献上一桌饭食。知道么,原本您的曾孙女还有其他小字辈也想给您献饭,但因其时间紧我没有答应,事后还招来不少埋怨呢。

按照议程,我代表仇氏家族宣读了《迁坟词》,其词如下:

敬爱的爷爷和各位祖先,惊扰你们了。

当今炎黄九州大地,社会迅猛发展,因城市建设需要,欲将你们的安息之地迁往龙脉荆山塬一块墓地,并立碑以示永远怀念,不忘根本。

不孝孙子:七合、三合、京合、宇合、宇杰、八合、九合

不孝孙女:秋侠、叶、转琴、美绒、热利等

率其子孙后代一百零二人叩拜并永远不忘你们,永远感恩你们,永远忠于国家,为社会发展竭智尽力,永远为你们增光!

爷爷和各位祖先在荆山龙脉坟地安息吧!

公元二零二一年五月十四日

迁坟词宣读完毕后,伴随着声声哀乐,先由曾孙辈,随之孙子辈,后由玄孙辈共计十人作为代表,神情端庄,满怀虔诚,一一上前上香,敬烟、烧纸、奠酒、叩拜,完成祭奠之礼。

随后,在此前踏勘测算好的地段上,挖掘开始。

爷爷,你是个过日子的人,过日子最讲究实际,你算算,在你们那个年代,要开挖一条南北长20米左右,宽3米,高3米,约200立方土的工程量,依靠你们那个年代的人力+镢头锨,要干到何日何时?现在你看看这个称得上庞然大物的挖掘机,动臂起落之间,二三立方的土便被“吞”进铲斗,旋即又被“吐”出坑外……如此周而复始,早7点半动工,到中午12时便已完成上述工作量。

这期间,我的注意力则倾注在爷爷墓穴的发现上。随着坑道的一点点延伸,希望也在一点点延伸,神经却越绷越紧……中午12点时,我眼前蓦地一亮,墓穴,爷爷仇道赢的墓穴,在历经了数月间的难眠煎熬和苦苦等待,终于显露出来!我紧绷的心一下子松弛下来。苍天在上,孙辈们这下可以尽其孝心,在开发商工程动工之前,使爷爷的遗骨得以安 迁新居,免得遭受开发商即将动工的工程惊扰了。

为了防止落土等意外,发现墓穴后,我忙叫人拿出事前准备好的大篷布,四角拽展,罩住墓穴所在地。随即我和几个族中弟兄进入墓室,撑起黑伞,用黑绸裹好爷爷遗骨,连同一身老衣,放入由村上统一准备的1.2米棺木中,将之送往位于荆山陵园大门外左侧十余亩大的肖华公墓。两天后,与奶奶遗骨一同合葬,并立碑纪念。

夕照如金,大地静安。阴阳相隔,思念不断。爷爷,在这龙脉之地,你安息吧。

注:仇七合口述 柯喜堂撰文

【作者简介】柯喜堂,陕西富平县人。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杂文学会常务理事。20余篇在国家或省市报刊上获奖。数十篇文字入编散文年选、教辅书等20余部文集。出版散文随笔集《品读富平》、《需要激情》,参与编纂《富平地名志》。

*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主 办: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 编:赵粉绒

本期编辑:李佳沂

联系电话:0913-2126170

地 址:渭南市朝阳路东段21号

投稿邮箱:huashanwenxue@aliyun.com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柯喜堂:寻找爷爷的墓穴(纪实文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祖母头上的木簪换成了一枚蝴蝶银簪。祖父带我去过姑爷爷家,我在那里见过这枚银簪。姑爷爷住在两里外的珠玑街上,膝下无儿无女,房屋的门楣上挂着“光荣烈属”的牌子。他们是一对怪老头,分明乐意坐在一起,可坐在...

2023-01-09 #经典句子

美术研究|文化|张晓琴:近年小说人物新变之考察!

美术研究|文化|张晓琴:近年小说人物新变之考察!

...的普通农民青年,但又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孙来雨的爷爷是高密东北乡有名的地主孙敬贤,这个人与小说中的“我”,也就是那个叫莫言的作家曾经有些历史误会,但是孙来雨对此并不在意。他与爷爷相似的是对土地的热爱...

2023-09-29 #经典句子

既要“执着现在” 又要写好“实话”——对当下报告文学创作的几点期待

既要“执着现在” 又要写好“实话”——对当下报告文学创作的几点期待

...、画面、场景等多个层面。先说选题。小说的选题是作家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然后围绕这个“点”去构思和想象,以完成自己的创作。戏剧的选题是寻找戏剧冲突。而报告文学的选题借用鲁迅的话说是“执着现在,执...

2010-06-28 #经典句子

繁荣非虚构文学要有问题意识

繁荣非虚构文学要有问题意识

...新栏目的定位时认为,“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其次,应合理借鉴国...

2023-08-24 #经典句子

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它惊心动魄的风景。”青年作家吴越在“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系列之《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后,将投入创作“五卅运动”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上海的一砖一瓦、每一把泥土都富含营养物质,埋藏着很多历史...

2020-05-16 #经典句子

一张照片 一段文字 都是一个时代的碎片 我们只能用读过的每一本书尽力拼凑历史

一张照片 一段文字 都是一个时代的碎片 我们只能用读过的每一本书尽力拼凑历史

...在书架上,底气十足地支撑起整个书柜。从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的书架,辗转到我们的书架。这些看不懂、读不透、暂时没心思翻看的书,像极了昂贵精致的工艺品。当有一天我开始明白它的美,或许会试着走近它,了解它,...

2019-06-29 #经典句子

对话编者 | 军旅文学 那些热血铸就的文字

对话编者 | 军旅文学 那些热血铸就的文字

...过回顾军旅文学隆隆枪炮声中的来时路,为这一门类文学寻找新的方向。「一次全面的梳理」上书房:《中国军旅文学经典大系》首次大规模重版中国军旅文学经典作品,从1927年建军至今,总容量为70卷,包括长篇小说34卷,中...

2023-11-29 #经典句子

中国文学:如何 迈向“工业时代”?

中国文学:如何 迈向“工业时代”?

...,“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聪明一些的都绕开工业去寻找灵感和激情”。蒋述卓举例说:“广东有大亚湾核电站,现在我们也号召作家去写,但是作家深入到里边还是把握不住,怎么真正写出核工业的发展变化?”江冰认为...

2023-11-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