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时间:2020-05-16

在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群众文艺和网络文艺等领域,一批精品力作赢得口碑,一批重点选题蓄势待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5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刚完成2020/21演出季的全国巡演,沪剧《一号机密》经过修改提升后本月底首次与观众见面;集结黄金阵容的电影《1921》去年底杀青,讲述《共产党宣言》中文版首译者陈望道生平的《望道》再次搭建起实力派主创团队……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党的诞生地”上海依托重大文艺创作组织推进机制,全面推进红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选题孵化和创作研发。在文学、影视、舞台、美术、群众文艺和网络文艺等领域,一批精品力作赢得口碑,一批重点选题蓄势待发。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孤立和偶然的,而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必须将其放到一个更大的历史范围去研究和探讨。”军史专家刘统的新作《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本月上市,首印2万册被预订一空。谈及创作初衷,刘统用一句话总结——要把这本书写成“寻路”的过程。

2020年12月18日,《永不消逝的电波》在佛山大剧院的巡演中完成了第二个“百场”。当晚,有观众驱车数百公里赴“电波”之约。“这200场不只是演出,它是200次我们与革命先烈的对视与对话。同‘电波’一起,我们一次次走进那一段历史、走近他们。”《永不消逝的电波》总编导之一周莉亚说。

寻路,寻找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精神火种;对话,让“党的诞生地”的精神力量与当代观众共鸣共振。去年9月,围绕全面小康社会和建党百年主题,上海发布首批39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吹响重点文艺创作“冲锋号”。观察这些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的组成,无论是“日出东方——上海市庆祝建党百年青年美术创作项目”,还是“红色起点”文学系列,又或是歌剧《晨钟》等舞台作品,青年力量成为创作主力,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

“从上海的城市地理来说,这座城市可能没有名山大川,历史就是它惊心动魄的风景。”青年作家吴越在“红色起点”主题纪实文学系列之《上海早晨——上海大学在1920年代》后,将投入创作“五卅运动”题材纪实文学作品。“上海的一砖一瓦、每一把泥土都富含营养物质,埋藏着很多历史信息和待开掘的秘密。某种意义上来说,红色历史和近现代景观就是这座城市的‘名山大川’,值得让更多人知道。”吴越说,书写这座城市的红色历史,就像把自己当成导游一般,带领读者深入这些风景,“不仅写出来,还要进一步通过影视剧、话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的转化,不断‘烘热’这些地标,形成完整的传播链条。”

为迎接建党百年,上海交响乐团委约贾达群、于阳、郝维亚、杨帆四位分别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作曲家创作四部新作。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作曲、80后杨帆交出了新作《父辈》。从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起,杨帆在上海待了13年,《父辈》里包含了他对上海红色历史的理解。“能和另外三位作曲家共写一个主题,这样的学习交流很难得。他们都是我的师辈,让我受益匪浅。”杨帆说。

“入选中宣部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火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吹响了上海出版界迎接建党百年的第一波号角。”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王为松介绍,自“上海市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挂牌成立以来,相关读物编辑出版系统推进,今年还将陆续推出《中共中央在上海》《伟大纪念日》《中国共产党建设史》《百年大党是怎样炼成的》《百年大党正青春》《这就是中国:中国理念》等文艺、理论类重磅读物。2019年挂牌的“上海市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80%以上的编辑是80后、90后年轻人。年轻人编、年轻人读,年轻人演、年轻人看,擦亮上海的“红色文化”名片,正在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主旋律”。

【来源:上观】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上海红色文艺创作以青年力量为主力 把寻路与对话的精神线索贯穿其中》,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报道 | 诞生过《包身工》《小木屋》的上海 今天需要怎样的纪实文学?

上海作为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的热土,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富矿,一直有纪实文学创作的传统,诞生了夏衍《包身工》、黄宗英《小木屋》等代表作。当下如何继承这一传统,让纪实文学滋养培育更多青年写作者?今天的...

2018-11-13 #经典句子

余华对话张文宏 就在上海这家书店

余华对话张文宏 就在上海这家书店

...日为期100天里,世纪朵云旗下书店将开启“百天庆百年”红色主题展览及主题图书联展。4月23日至5月8日,朵云书院·旗舰店将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合作,举办“红色足迹——中国共产党党章历程展”,以党章简介、中共各次...

2023-01-25 #经典句子

文艺评论丨上海油画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追寻

文艺评论丨上海油画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追寻

...写实主义连同“为人生而艺术”这种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文艺主张很快成为中国美术界众望所归的文化潮流。而以形式探索为特征的现代主义油画,很快被边缘化。新中国建立之后,两种融合方案最终演变成为两条完全不同的发...

2020-10-03 #经典句子

红色经典的文化价值

红色经典的文化价值

“红色经典”是继古典文学艺术经典和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经典之后,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紧密联系的文学艺术经典作品。时间性是构成“经典”的第一要素。被称为“经典”的作品通常经历...

2011-06-11 #经典句子

登上《解放日报》《文汇报》头版!海南这个文艺精品惊艳亮相上海

登上《解放日报》《文汇报》头版!海南这个文艺精品惊艳亮相上海

...曲“黎汉一家”的民族团结赞美之歌。2019年,上海两部红色题材现象级新作——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上海杂技团的杂技剧《战上海》的全国商演首站均在海南省歌舞剧院,赢得当地观众“色水”(当地方言...

2023-12-21 #经典句子

庆阳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上)

庆阳市文艺精品创作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上)

...风活动,增强作家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三是建立红色题材、农耕题材和能源工业题材创作基地,通过人才整合、团队蹲点等方式,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庆阳红色革命题材和历史文化题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签约方式...

2023-06-09 #经典句子

全国名家盛赞贵州红色文化传播!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研讨会在京举行

全国名家盛赞贵州红色文化传播!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研讨会在京举行

...创人员分享了创作感悟,拍摄过程也反映出贵州处处都被红色文化浸润。该剧在贵州多地取景,为求还原历史,演员在寒冬腊月依然穿着草鞋,当地百姓热心地杀猪、杀牛做出盛宴犒劳演员;当拍摄贺子珍生子的戏时,周围的群...

2012-08-13 #经典句子

文艺之约如期而至!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晚开幕

文艺之约如期而至!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晚开幕

今晚,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大戏,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将拉开艺术节一整个月艺术盛宴的帷幕。据悉,在此次42台96场参演剧(节)目中,全球首演7台,亚洲首演6台,上海原创8台,其中既有《战上海》等红...

2010-06-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