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什么?

时间:2013-07-03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基本上都是大家的共识,那么,究竟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正心学社也来凑个热闹,我将从下面几点尝试解读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前些天在网上闲逛,看到有人在热烈讨论一个话题:中国文化的根到底是什么?

要解答这个题目确实不是三言二语能搞定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基本上都是大家的共识,那么,究竟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正心学社也来凑个热闹,我将从下面几点尝试解读下。

纵观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雅典等种种古文明,现在都已经变成了考古学。唯独剩下有五千年文字历史的中华文化还延续到今天。不能不承认中国老祖宗智慧而又伟大,省事胜于雄辩啊。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离不开自身多元的构成。自从汉武帝独尊儒家以后,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道家、法家、墨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为辅。到了东汉,佛法传入中国,天然的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从而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且又互相弥补的文化格局。

“不知《春秋》,不能处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是明朝高僧憨山大师说的一段话。这位大师说,儒、释、道三家已经把天下治理与超脱世俗的学问都说到巅峰,如果三家学问里有一家没有学,(我们的)见解就会偏激;如果三家学问有两家没有学,(我们的)思想就会狭隘;如果三家学问都没有学,那只能说是空有人的样子。这是才高八斗的世外高人对自己民族文化发出的高度赞扬。当然,历朝历代称赞的人数不胜数。

而辉煌灿烂的文化精神又孕育诞生很多圣者贤人,孔子就是其中集大成者。孔圣人的伟大之处后世流传不绝,最让人感兴趣的是他不像文明现在某些所谓作家教授,一出名恨不得立马著书立说。

孔子一生坚守信奉“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千古名作《论语》里面的许多话,我有理由相信应该不是孔子说的,而是他把古老的传说讲给弟子们听,而后用文字记载流传给后世。而孔子所说的是祖祖相传的被称为“道”的精神内涵,而且不会随时间会改变的。所以,“文以载道”这句话被孔子诠释得功德圆满。

古代典籍《礼记。大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让自己慢慢放下对物欲的追求。了解事物,并把规律找出来,修炼自己,然后齐家,把家治好,然后再治国,治国以后是平天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界各国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就是天下太平。个人要从内心出发,正心、诚意,一直推演到治国、平天下。这套高级系统的步骤,属于伦理道德范畴,也属于政治范畴,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儒家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维持社会平稳发展的伟大人文塑造系统。

也是保护“人之初,性本善”的人性光明的一把利剑。

五伦:“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常:“仁、义、礼、智、信”,”伦常”这两点是永远不能变更的自然规律。四维:“礼义廉耻”,这是中国伦理道德基础内容之一,也是国家层面的四个精神支柱。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可以概括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精神。

清朝皇帝乾隆耗巨资历时多年编著的《四库全书》,其内容也都是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而从来没离开过这些精神内核。所以说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全方位概括进去。

至于“三纲六纪”,其在我国古代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时代迁移,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很多说法并不值得提倡,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三纲六纪”的精华所在。举列子来说,现在社会作为父母的都关心孩子教育,人们常说:言教不如身教,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要处处为孩子做好的榜样。这里的“纲”字,翻译成现代说法就是榜样(的力量)。

人类自从有了集体社会活动,就需要有一种规则来维系它正常运行。比如现在马路上为什么要有红绿灯?要有交警?这就是一种规则,要求大家都来遵守。要是没有这些规则,社会生活就不能完整进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孟子说的话。孟子说作为一个人,我有自己的人格,顶天立地,不管你是多大的官,多么有钱有势,我不会巴结、谄媚你。这就是说人要有气节、骨气。老百姓喜欢包青天,就是因为他威武不能屈。就算你“天子犯法”也必须和“庶民同罪”。这些气节振聋发聩,也深深影响着炎黄子孙。

中国历代出现很多英雄,像精忠报国的抗金英雄岳飞,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等,不管是武将还是文人,无一不露出铮铮铁骨,浩荡日月的一身正气。

中国文字是智慧的符号,中国人造字有六个原则,被称为“六书”。

“孝”这个字是六个原则当中的一个,叫“会意”,我们看这个符号,体会下意思。上面是个“老”,下面是个“子”;老代表的是上一代,子代表着下一代;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个整体,就叫做孝。上一代跟下一代分割开来,孝就没有了,就是不孝。

在佛教中来看“孝”这个字,被看作是“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构成一个生命体,是一不是二。佛法里常说不二法门,宇宙万物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的,如果有二,就是对立的。对立就看不到事实真相。所以,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被称为佛门孝经,与儒家很多地方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十四孝的故事影响着祖祖辈辈的中国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非常之广,不识字的人也知道孝道的大致含义。

中国古代尧舜禹汤时候,大舜王给后世子孙做了最好的榜样。

舜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后母不喜欢舜。这个后母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总想把舜除掉。几次加害舜,舜自己也知道后母的意图,但是他没有觉得父母有过失,而是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让父母嫌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名言被大舜演绎得淋漓尽致。连邻居都替他打抱不平,但他却跟邻居说:你们别这样对待我父母,是没做好儿子,是我的过失,父母没过失。这事搁在现在人身上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可是大舜却做得自自然然,这也就是普通人和圣者之间的区别吧。他天天反省、天天改过,三年时间终于把他的父亲、后母一家人统统感化。中国古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谓真诚心使顽石都能感化,人怎么会不能被感怀呢?后来国王尧帝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召见他之后,把两个女儿嫁给舜,把王位让给他。

这是行孝尽孝的最好榜样。

中国自古以来讲的是举孝廉,国家选拔人才有两个标准,一是孝,二是廉。在家孝顺父母的人,对国家一定会尽忠,俗话说忠从孝子而来,忠臣一定来自孝子。那么忠臣就不会贪污。不能不说,这是实践出真知的智慧!

反观现在的世界各国,凡是贪污腐化的政府官员,都是灵魂道德上出了污点。

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是心里有想法,才去用行动来付之行动。不是有句话叫做:相由心生嘛。

好不夸张的说,用一个字概括中华文化的魂魄那就是“孝”。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公平的对待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芸芸众生,无形中却又大浪淘沙,我华夏民族就是因为具备这些无可比拟的优秀基因,才使得我们屹立几千年巍然不倒!

如果喜欢的话,请给正心学社点点赞,收藏。以示鼓励下!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至心学社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什么?》,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作为一个中国人 大家都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但什么是中国文化呢?

作为一个中国人 大家都为中国文化而自豪 但什么是中国文化呢?

其实要想给文化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确实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比如教育、科学、艺术皆属于广义的文化,而政治、经济与文化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文化一词的由来,《易经》中有提到:“刚柔交错,天文...

2011-03-20 #经典句子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这样写书法好吗?网友:一看就是不懂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这样写书法好吗?网友:一看就是不懂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一句话里多加一个字就有着厚重的意蕴,比如说:“谢谢”加一个字“谢谢您”两句话给听者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一个尊称“您”的来历。“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是对对方的...

2016-02-02 #经典句子

美丽的天山 千年的文化 中国景 中国心 中国梦 唯有我中华

美丽的天山 千年的文化 中国景 中国心 中国梦 唯有我中华

云雾环绕的天山,这样壮美的景色只有我中华才有!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蜿蜒的公路穿梭在芒山之间,那是我们的中国梦!大自然的一片绿色,触发着无穷的人间生机!青山、白云,还有清香的空气,所...

2024-01-17 #经典句子

德国有个“疯狂”中国城 痴迷中国文化 说中国话过中国年

德国有个“疯狂”中国城 痴迷中国文化 说中国话过中国年

眼看着已经正月初四了,不少人的春节假期即将结束。许多人都感叹,春节越来越没有意思了。期盼着很久的年夜饭,并没有记忆中美味。缺少鞭炮的声音,缺少大雪的渲染。若不是红彤彤的对联提醒着自己,真的没有感受到是...

2023-10-30 #经典句子

中国都有哪些美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都有哪些美食?|走进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人的饮食之道:《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笔记我是讲解音频今天我们来到了《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第一课: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提起饮食,中国如果认第二就没有人敢认第一,作为一个饮食大国,我国的饮食不仅有着优良的...

2011-06-30 #经典句子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之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之一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哲学史#冯先生先给哲学下了一个简明扼要的定义: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那什么是“反思”呢?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反思就是“关于思索的思索”,而把这些思索加以系统化,并表达出来就是哲学。进而冯先生...

2023-12-12 #经典句子

日本和韩国比中国更喜欢中国文化?

日本和韩国比中国更喜欢中国文化?

我们国家正在发生疫情,看到从日本发过来的救援物资上都会有中国的词语或者诗句,让人感触颇深,中国的词语和诗句在中国公众场合反而极其少见,不得不说这是中国文化的逐渐遗忘,甚至丢失,在当代没有利益的地方往往...

2014-01-25 #经典句子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来凤

“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走进来凤

晚报讯(通讯员曾若愚)10月25日,由州委宣传部、州文化和旅游局、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联合主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送戏下乡,走进来凤县老虎洞村。省民族歌舞团通过巧妙的编排,将反电信诈骗...

2013-08-29 #经典句子

民族特色美食文化!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个方式!让更多人了解

民族特色美食文化!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第一个方式!让更多人了解

国内外饮食文化研究进展与研究热点话题的基础上,选取徽菜作为案例进行游客对饮食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态度研究。综合国内外饮食文化原真性维度等相关研究设计问卷,通过预调研情况及专家点评意见修改问卷,采用问卷调查...

2024-01-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