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好文推荐 李商隐死忠粉:格律诗写作的独家心得

时间:2013-04-30

源于生活,在现在大多数诗词创作者基本都可以做到,而高于生活就各有见解,现于此,一个偏爱义山的九零后理工男聊聊关于格律诗的一些想法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25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李商隐死忠粉:格律诗写作的独家心得 文/粗心酱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致艺术,自然也是如此。“源于生活”,在现在大多数诗词创作者基本都可以做到,而“高于生活”就各有见解,现于此,一个偏爱义山的九零后理工男聊聊关于格律诗的一些想法。

排律暂不论,格律诗(后简称“诗”)一般分为四句的绝句(后简称“绝”),四联的律诗(后简称“律”)

一、诗的包装技巧

好的菜肴有好味道固然重要,色香更是不可少。如果直接就讲人生道理或感悟之类,一是那种被俯视的感觉让人不快,二是立足轻浮难使人不信。

试想,《论语》如果每则都冗长且句式单调,若没有对话体,通篇直说“人应如何如何,事该这样这样”,这简直是灾难;又或如果《庄子》没有寓言做外衣,上来就是“天地人”毁灭式的洗脑,也不会让人信服。即便如宗教传教,道理也要藏在故事里说。

简单而言所谓艺术,都免不了“包装”的过程。关键是巧妙的包装,不会损害本质,而是“文质相一”的结果。

格律诗,要求在有限字数里,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是为文字的艺术。

我很喜欢把写诗,常讲作诗比为作画,接下来就以作画为类比,简单说说我对写诗的理解。

1、绝贵“急中带巧”,力多在转。

绝,有四句,五言二十字,七言二十八字。字数极为有限,特别是五绝,极为考考验创作者的功力。

所谓“急”,就是一句铺纸张,二句取颜料,当读者以为你要娓娓道来,你却直接把颜料全泼出去,即“三转四合”一步到位。其所谓“巧”,都是有意为之,会玩的当然不是乱泼。

如李义山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此诗一二句交代事件背景、人物、地点等基本信息,就如“铺纸张、取颜料”。三四句就砸颜料,砸得惊心动魄,回味无穷。关键处在“虚前席与两问”的转折,也是泼时的用力点。

2、律贵“彩中溢情”,意在中二。

“律”在字数上稍多,如果以“绝”在作画上是快泼,那“律”则是细描。与现实作画的区别在于,现实作画可以修笔,这笔轻了可以再补一笔,但“律”之画,用力要更可能地精准到位,因为可以添修的机会太少了。

如果非要在一点重复用力,多是为了诗意有明显的递进。内容要铺开,各部分要相互勾连丝系,统一而和谐。

如义山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第一句,轻点中心,点题而不泄意,才见功夫,就怕别人看见第一句,后面的基本都想到了。

第二句,春去花落,既可是当时所见,也可是一种类比,对方为“春风”我为“花”。简单解读,就是我离开你就很难受。

颔联,类比出其志,这种写法我个人认为是最美的,没有之一。

颈联,以早晚行为表现其内心的思念与寂寞,但却字面一丝不带,要推敲才出得来。

细看中二联,这就是“彩中溢情”的关键处。字面不要过分直接透出来情绪,如“春色满园”,把柴扉紧锁,但要做出“关不住”的感觉。

尾联,由于如果整体过于隐晦,会让读者难于解读,甚至错解,所以为了可以稍微直白一点,也借势把整体推高。前三联似筑坝拦洪以蓄势,尾联则微微破开,一时喷薄,蔚为大观。

如在上《无题》里,三联纯字面并不带相思之意,但尾联直点“我想你了”。

3、用字贵“先恰后奇”

“恰”为根本,“奇”为追求。因写诗的过程是“意”到“象”的转化,解诗则反之,我们常会给拿来寄情的“象”加点搭配,一般是形容词与动词居多,不一样的“象”自然是代表不同的含义,而相同的“象”组合上不同的“搭字”自然也有更丰富的含义。

如“玉盘”、“银勾”可以同指月,但一圆一缺,自是感受不同。再如“醪寒”、“酒暖”,同是酒,但一寒一暖之间,表面是酒本身的暖寒,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大体上就是通过“搭字”去表达“喜恶悲欢”,用“象”说话,而不是直接字面挑明,这才是诗的魅力。有时“象”也不是简单的代言体,如果该“象”不在作者当时的所见所听,而在所想,其可能有着其他的象征意义。如义山《重有感》中“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蛟龙”代天子,“鹰隼”代良臣。

“搭字”的选择,就是诗家所言“炼字”“推敲”的关节处。“恰”,就是要与“象”相和谐,其要就是通该“搭字”可想其境,如见如闻,身如一体,心似共连,就是传说中的“感同身受”,当然这不容易,对作者的表达力与读者的感受力都是考验,但好的诗句有这样的力量,虽经千百年而如新。

如义山《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时候读起来都是“哀而不伤”“愁而弥坚”,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

求“奇”,单有“恰”是远远不够的,“恰”只是“源于生活”,而奇才是我们所求“高于生活”的那一部分,这部分过于高深,这里不展开,且定论不一,我比较浅陋的理解就是,宁走险不行常。如工笔画虽美,总感觉众人相近,不如 写意画 来的潇洒畅快、各有独到,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不客观的偏执。

二、诗的不包装

菜肴口味各有喜好,有人喜欢酸甜,自然也有人喜欢咸香;酒有人喜欢浓烈,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淡;用字用句,有人喜欢重彩,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新。因为“绝”的操作空间相对有限,这里主要针对“律”展开。

中国文化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和而不同、出类拔萃”,简单而言就是“既要有多方顾及,更要有有重点突出”。“律”的颔颈二联是最好玩的地方,此二联一般对仗,有骈骊之味,也就是现代所讲的对称美。

不像“绝”的一泼而就,“律”在此二联可以有时间、空间或其他逻辑层面上些许跳跃,如作画细描,可以左轻右重、前浓后淡,一纸内空间利用得当,笔在纸上,意出纸外。

有人喜欢巧工细琢,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水芙蓉。但如上所说,律诗中二联的美,关键有二,一是形式的对称,二是音与意的变化。两联之间,尽可能音步、句式不要过于接近,不然易显得呆板笨重。一联如果重彩,一联则更宜清淡,使整体更为和谐,且有辅有成。能在平常之中,透出深意,自然极好。

如义山《无题》,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此诗颔联看似清淡平常,实是心痛至极,颈联则是与之相衬,前清淡则后重彩。简单而言就是,二联之间要有变化,成轻重之别,合阴阳之理。把文字写好看,巧工细琢是人事,把文字写平淡,却声情并茂,还得偷得几分天意。

三、简单聊聊诗的其他

1、诗像酿酒的坛子,坛子有特定的大小和形状,但酿酒的原料却都取自其外,经史子集都是很好的原料。

写诗无非是在某个场景下以自己感受为引,取知识积累为料,都扔到酒坛里去发酵,工艺好,时机好,自然酒就好。

简而言之,多读书是关键,不然有感情找不到合适的文字寄托,岂不憾之。

2、诗可以是写日记,但不是记流水账,作画为了成像,不是简单的整齐排列。意贵曲,饶着说,粗鄙一点就像“拐着弯骂人”,诗就是“拐着弯发牢骚”。

3、好诗的标准,就一个“耐读”。有些句子,特别是千古名句,任读不烦。现代网络发达,诗人也多,但耐读的作品相比于其人数,如沧海一粟。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写出的东西,自己先读个七八回,觉得口不酸心不累再呈与他人,或许更好。

4、好的诗,很难一次写成,多有个推敲的过程。古人尚知写诗之难,今人却以口水飚诗。在修改中,最好是自己准备多个版本,或许请他人评定。如诗奴遇文宗,不也自带“推”“敲”二字?让人直接代改,简直要命,不在其境,岂知其情,意成何出,笔成何下。

5、写诗不是好差事,要感情也要时机,每个人的感受和表达都不同,故而不要强写强凑,毕竟对头发不友好。

6、怎么是诗,怎么才是好诗,怎么谋篇布局,怎么用字用句,技巧很多,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不要人云亦云,虽然李杜两座大山依旧在,但咱可以不做山嘛。当一片海或一条江,实在不行当条山间的溪流,关键在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

和尚有话说

这是和尚好友粗心酱的一篇短文。

粗心酱,和尚常称其为“王撸铁”,因为他最喜健身和义山诗,他虽自比“莽汉”,其实内心细腻,独爱“西昆体”精致婉曲之风,另外他作诗甚苦,每一篇成必三易其稿,字字锻炼。

正因如此,才有这篇小文,可当做是他用心李商隐诗的心得感悟吧。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好文推荐 李商隐死忠粉:格律诗写作的独家心得》,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唯美五绝《细雨》赏析 看李商隐如何在短篇中制造虚幻迷离

唯美五绝《细雨》赏析 看李商隐如何在短篇中制造虚幻迷离

...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七阳”部的五绝。到了晚唐,格律已经严谨,诗人如果选择写格律诗,基本上不会再出现格律错误,更何况李商隐是骈文高手,对字词格律之工在当时无人能出其右。这首诗大概成于中进士之后没有得...

2020-12-26 #经典句子

3个古典诗词名句赏析:杜甫写心得 李商隐以史为鉴 晏殊说哲理

3个古典诗词名句赏析:杜甫写心得 李商隐以史为鉴 晏殊说哲理

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更是诗中的顶峰,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总有一些名句让我们念念不忘,这些名句或写景,或咏物,或写理,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令人一读便不能忘怀。下面这三个千古名句,是我最近看...

2023-08-11 #经典句子

李商隐千古名句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妙在哪里?

李商隐千古名句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妙在哪里?

...】。结束语古人作诗,关于对仗非常讲究。但是,大家在格律诗的创作中,会发现完全门类的对仗一不小心就合掌了。另外,对仗如果细到同门类的话,上下联的诗意就会显得狭窄,不利于诗中承载更多的内容。但是,古诗中的...

2023-07-02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愁。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的七律,格律严合。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与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仗。文法也基本遵从“起承转合”的章法,所以这首律诗是标准的。...

2023-01-31 #经典句子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句 常用来形容老师 是否真的合适?

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句 常用来形容老师 是否真的合适?

...承盛唐纵横豪气,中接中唐文体参差,诗歌发展到晚唐,格律体已经完全成熟,而风格也百花齐放,各有特色。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最亮的星,他的诗里面有屈子的浪漫幻想,有杜甫的沉郁忧愁,有李贺的幽冷奇艳,有韩愈的壮...

2023-12-01 #经典句子

诗词写作入门:怎样写出一首完整的绝句?今天一步一步教你

诗词写作入门:怎样写出一首完整的绝句?今天一步一步教你

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号诗巷,这是我们《格律诗词写作系统学》课程的第四章内容。前三个章节都是偏重于原则性的内容涉及,那么从本章起我们进入格律诗的分类讲解环节,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进程,大家不但可以学会格律诗...

2022-11-29 #经典句子

诗词格律与创作 10分钟教会您四种绝句写作方法

诗词格律与创作 10分钟教会您四种绝句写作方法

...我的置顶文章《老街诗词闲话10-律诗四式让您半小时学会格律》还是有些难度,我就回答看到第三部分停一停,先消化一段时间。这一部分正好讲到绝句,从绝句起步,由简到难,避免贪多嚼不烂。前一段时间在悟空问答里老街...

2016-03-06 #经典句子

林黛玉批评陆游的一句诗 就是反对堆砌词句 玩文字游戏

林黛玉批评陆游的一句诗 就是反对堆砌词句 玩文字游戏

...二联要词性对仗,偶句最后一字还要押韵,写诗会受平仄格律的束缚,又会被韵部牵着鼻子走。所以,一般人写诗大多会选择宽韵,因为可以选择的韵字较多。如果不得已用窄韵则处处受制,难以放开手脚去写,像是憋着一股力...

2023-09-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