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老祖宗忠告:“三更莫贪色” 后半句才是重点 多数人却做不到

时间:2013-01-17

例如,我们经常会听老人经常说一些俗语,虽然在现在看来,俗语这东西话里很粗鄙,可是老祖宗的话就是这样奥妙无穷,看似粗鄙其实却暗含哲理和为人处世之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3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来源: |闲谈录 ID:xtlsina」

自中华文化传播以来,祖先流传了许多东西。例如,我们经常会听老人经常说一些俗语,虽然在现在看来,俗语这东西话里很粗鄙,可是老祖宗的话就是这样奥妙无穷,看似粗鄙其实却暗含哲理和为人处世之道,如果认真听取的话绝对是受益匪浅的。

比如老祖宗经常有一句俗语“三更莫贪色”,很多人其实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的话,肯定会想歪的,以为小编在“开车”,可是当你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就明白老祖宗的话语有多奥妙,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你晚上不要熬夜。

古人的“三更”从现在的角度来说的话,就是晚上1点到3点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对于人来说是最重要的休息时间,而假设你在这个时间段熬夜的话,你身体的各项机能都还在运作,因为身体的各个器官和人一样也是需要休息的,你还在这边熬夜,身体得不到休息怎么会有一个好身体呢?所以古人的话就是这层意思。

而且我们知道古代其实没有像现在没有这么多娱乐活动,熄灯就寝之后就已经没事可做了,而此中的“色”其实更主要的就是要人们控制自己的欲望,我们都知道为什么很多皇帝都短命?那么此中道理是因为什么呢?

这个就在于古时候的很多皇帝都学不会控制自己的身体,每天到了人该需要休息的时候都是酒色财气沾边,这种夜夜笙歌的行为不短命才怪呢?最明显的就比如曹家的曹丕和曹睿,他们本可以有一番作为,就是因为不知道节制,导致最终江山被司马懿所夺走。

所以“三更莫贪色”的话语就是要人该注意休息时候就要休息,不要加重身体的负担,就是现在社会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人因为过度兴奋而猝死,这比比皆是的案例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在这句话背后其实还有一句话同样要值得注意,那就是“半夜不恋食”,我们知道现在年轻人压力太大了,有些加班就要加到晚上,下了班有些人就喜欢几个同事之间聚一聚,然后彼此之间增进一些感情。

可是前面就说了,我们的身体也是需要休息的,老人也常说”早上吃饱,中午吃好,晚上少吃“,这句话就已经说明了,因为晚上胃功能也是需要休息的,而如果经常吃夜宵的话,无疑会加重胃的负担。

而且当我们吃完东西睡觉后,身体的器官也逐渐休息,很多食物就不能像白天那样及时消化,时间长了便会在肠胃里产生有毒物质,从而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历史上也还有不少的案例,比如清朝的雍正皇帝,他的老爸已经算长寿了,活了将近七十岁,他的儿子更长寿,活到了八十九岁,而他和他们两个人来说比起来差远了,归根结底就在于他犯了这两条铁律。

我们知道雍正是一个”工作狂“,也正是因为他的勤政改变了康熙晚年遗留下来的很多”毒瘤“,可是他太醉心于工作了,以至于一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左右,这”半夜莫贪色“就已经让他的身体机能下降了,而且他也有晚上吃夜宵的习惯,如果晚上干的晚了,那么他就会叫御膳房做点吃的垫补一下继续工作。

这样子无疑也加剧了他胃的工作负担,身体该休息时候得不到休息,还要和白天一样超负荷运作,这不就和机器一样,机器超长工作运转是会影响他们的寿命的,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所以老祖宗的话其实就是教导人们养生的道理,该需要休息时候就需要休息,不贪色,不贪食,安心调理身体,只有正常规律的生活,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过度消费自身身体各项机能,才能有意身体的身心健康,不得不感慨老祖宗的话有时候就是暗含各种道理。

免责声明:【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老祖宗忠告:“三更莫贪色” 后半句才是重点 多数人却做不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老祖宗忠告:“门前坟 屋后水”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看完别不信

老祖宗忠告:“门前坟 屋后水” 下半句才是重点 看完别不信

...从那些晦涩难懂的话语变成了一句句俗语,而老祖宗有过忠告“门前坟,屋后水”,但在这句话中,下半句才是重点,看完别不信。相比起城市,俗语在农村当中的传播更为广泛,但随着历史的长河缓缓流逝,很多的俗语也消失...

2012-11-15 #经典句子

老祖宗忠告:“门前坟 屋后水” 尤其是后半句 有什么道理?

老祖宗忠告:“门前坟 屋后水” 尤其是后半句 有什么道理?

众所周知风水学一直是内容庞杂,不仅派系多而且学问也不少,其归根到底都是阐述选址问题。人们无论做什么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同样风水也是一样。《葬书》有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

2023-12-24 #经典句子

俗语“酒不护贤 色不护病” 后半句更经典 老祖宗给男人的忠告

俗语“酒不护贤 色不护病” 后半句更经典 老祖宗给男人的忠告

...酒不护贤,色不护病”,后半句更经典,老祖宗给男人的忠告酒不护贤酒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与茶文化一样深入中国人的精神。中华文化有很多关于酒的传统和佳话,李白大醉,写出名篇《将进酒》,千古流传。曹操、刘备煮...

2023-07-19 #经典句子

俗语:“门前坟 屋后水” 后半句是老祖宗的忠告 看完别不信

俗语:“门前坟 屋后水” 后半句是老祖宗的忠告 看完别不信

...就是:“门前坟,屋后水,家破人亡子不归。”老祖宗的忠告,并不是危言耸听,确实很有道理。家庭前后有这两种不好的环境,确实会给我们的家庭和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值得我们警醒。很多朋友会说,现在我们都居住...

2013-01-18 #经典句子

老祖宗说:“喂狗别喂饱” 其实后半句才是经典 可惜做不到

老祖宗说:“喂狗别喂饱” 其实后半句才是经典 可惜做不到

老祖宗说: “喂狗别喂饱”, 其实后半句才是经典, 可惜做不到自远古人类驯化狼成为狗狗之后,它们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留下的痕迹同样漫长悠久,最开始被驯化的狗狗主要是看家护院,到了现代社会,出现了放羊、放牛的牧...

2023-12-12 #经典句子

俗语“笑贫不笑娼” 它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老祖宗关于借钱的讲究

俗语“笑贫不笑娼” 它的下半句才是经典 老祖宗关于借钱的讲究

...理与意义。当我们学习并理解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这些忠告后,就可以少走很多弯路避免踩坑。 古代留下来的俗语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流传至今,大多数人对这些俗语,都处于一种一知半解的状态中,往往只知上句不懂下句...

2023-07-14 #经典句子

古人云:“两腮无肉不可交” 后半句才是经典 老祖宗的观人智慧

古人云:“两腮无肉不可交” 后半句才是经典 老祖宗的观人智慧

...,古人觉得长着横肉会给人一种不好相处的感觉。这句话重点就在于“横”字,一脸横的人看上去凶狠恶煞令人望而生畏,还将横纹称为“凶纹”,在古人看来只有经常发怒很凶的人才会长出这种横纹。所以那些长横肉的人一般...

2023-10-15 #经典句子

为什么说“打工不去亲戚家” 后半句更加现实 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为什么说“打工不去亲戚家” 后半句更加现实 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这里蕴含着很多的智慧,也有人性的反映。这句俗语还有后半句,同样说出了人与人的之间的交往应该避免的误区,整句俗语告诉人们,关系越亲近的人,越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句话说“距离产生美”,是有一定道理的。我...

2007-01-1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