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发现国考申论大作文有一个共性作答要求 但就是不知如何做到

时间:2012-10-24

没有关系,小编持续为你解答类似的问题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2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申论考试自然要满足各个作答要求,这是不容争议的问题,但有些作答要求明明摆在那里,就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得到。没有关系,小编持续为你解答类似的问题。

一般来说,各级各类申论命题都是有倾向性的,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国考申论命题也不例外。

梳理国考申论(副省级以上卷)真题发现,除2020年大作文是以公文的形式出现外,2014年以来的大作文都有一个非常明确、非常重要的作答要求——“见解深刻”。

对于这一作答要求,许多考生“一脸懵逼”,具体有三种表现:

第一,啊,真的吗?这类考生压根儿没有关注作答要求。

第二,看到了,很奇怪吗?这类考生知道有这个作答要求,但没有当回事儿。

第三,知道重要,但不知道怎么做到。尤其对文字表达能力偏弱的考生来说,本来写作文就挺费劲了,还要做到“见解深刻”,臣妾做不到啊。

进一步梳理发现,一些省考申论大作文也有这一作答要求。那么,到底怎么做,才能符合“见解深刻”呢?

一、观点要正确

这是确保“见解深刻”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前提。可以想象,如果观点错误(或偏离给定材料主旨),越是“见解深刻”,越是南辕北辙。

有人追求观点独到、新颖、博人眼球,这本身没有错,但要在确保观点正确的前提下追求更高的目标。

如果对重要理论政策的理解不到位,对给定材料主旨的把握不准确,就容易掉进“观点错误”的陷阱。

比如,2009年国考,给定资料谈到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要求考生结合对给定资料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有的考生答道“提高粮食价格,保障粮食安全”,这就是观点错误,因为它违背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主要精神,也违背了命题人在给定资料中阐述的观点。

从中央精神来看,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绝非“提高粮食价格”;从命题人的观点看,给定资料里明确谈到政府有信心维护粮食价格的稳定,正是暗示考生不会提高粮价。

二、角度要聚焦

角度、选题,是观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文章高低立判的决定性因素。

申论考试要坚持“材料为王”的基本原则,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考生把这一基本原则学死了。

体现在大作文写作上,就是总喜欢选择宏大叙事的主题作为文章的角度,力图包含给定资料提供的所有分论点。其实,这么做特别容易跳进“面面俱到、泛泛而谈”的陷阱,对于要求“见解深刻”的大作文,尤其要警惕和防止这个问题。

比如,2017年国考大作文要求以“以水为师”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的实质是,水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认真梳理给定资料会发现,水的高贵品质很多,如奔流不息、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牺牲自己、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滴水穿石、以柔克刚的韧劲和毅力,因形就势、俏不争春的和谐理念,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也会无情反抗的抗争精神,等等。

如果我们面面俱到,把水的每条高尚品质都作为一个分论点来写,只能泛泛而谈,不可能做到见解深刻。

因此,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品质作为文章的立意(角度),然后深入剖析开来。比如,把“无私奉献精神”作为文章的立意(角度),再从几个方面(分论点)把无私奉献精神写足写透,否则就做不到“见解深刻”。

三、论证要充分

如果你说这篇文章好,但没说为什么好,只能说明你有“见解”,不能说明见解“深刻”。

许多考生写大作文喜欢“颐指气使”,抛出一个观点后,紧接着就开始说要这么办、应该这么办、必须这么办,但就是不说为什么这么办,这就是典型的“论证失语症”。

申论大作文其实就是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是其基本三要素,缺乏论证或者论证单一,就不可能论证充分,论证不充分就不可能“见解深刻”。

大作文的论证方式切忌呆板、单一。论证方式是体现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一篇议论文只有1至2种论证方式,就会显得语言枯燥乏味。

因此,我们在平时练习议论文,要有意识地多用几种论证方法,尤其要多运用常用的事实论证、理论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等论证方法,这样文章才具有可读性甚至可观赏性。

四、语言要规范

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见解再深刻,也需要语言来包装。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申论大作文并不青睐华丽的辞藻,但是语言表达要规范。

不少考生疏于阅读和写作,文字表达能力偏低,连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有的考生还大量使用口语化、网络化词汇,使文章显得很“三俗”。

比如,有位考生写了篇关于农民工问题的作文,首段写道:“农民工对市民来说太重要啦,市民们要好好想想,如果没有农民工,谁给我们送早餐?谁给我们送报纸?谁给我们倒垃圾?谁给我们盖房子?所以,我敢打赌,没有农民工,市民也活不下去。”

你说这位考生“见解深刻”吗?单从“见解”的角度看,确实还算“深刻”,但是口语化色彩这么严重,就流于了俗气,即便“见解深刻”长得再俊,脸上抹了灰怎么看得出来呢。

如果将其改为:“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两者对比,高下立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妙笔申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发现国考申论大作文有一个共性作答要求 但就是不知如何做到》,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短时间取得申论的高分之策

短时间取得申论的高分之策

申论占据了公务员考试的半壁江山,3-5个题有100分,高分者80有之,低分者30有之,考生之间因为应试能力不同(注意是应试能力,而不是语文功底),非常容易拉开差距。但考试有很多技巧可以使用,看起来很难提高的一门课...

2007-09-18 #经典句子

申论句子理解题如何拿高分?

申论句子理解题如何拿高分?

...“解释……句子的意思”。例如:2019年安徽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第二题给定资料2中提到“40年经济的发展,在点滴的民生改善中找到了生动而深刻的注脚。”请根据给定资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对此,我们的判断...

2023-05-20 #经典句子

公考申论应用文写作题如何作答 我们结合整体案例来谈

公考申论应用文写作题如何作答 我们结合整体案例来谈

申论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必考科目,近年来在考试题型上做了较大的改进。现在的申论试题加大了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查, 考试文体也不再局限于议论文,而是涉及机关单位日常工作中常用的多种应用文, 试题中增加了一种...

2012-09-13 #经典句子

省考申论大作文分数太低?这3大技巧你要掌握!

省考申论大作文分数太低?这3大技巧你要掌握!

很多同学到目前为止谈到申论大作文的复习以及实战写作几乎仍是“谈虎色变”!以至于有同学发出感慨:申论,想说爱你不容易;大作文,我爱你如初恋,你虐我千百遍!那么,本周我们将为大家进行大作文的作业展示,希望...

2023-06-05 #经典句子

第五章:申论综合分析题|第一节:词句分析题

第五章:申论综合分析题|第一节:词句分析题

作答方法词句理解阐释的作答方法如下:(一)审清题意词句理解阐释一般包括词语解释和句子理解两种出题形式,题目也较为容易理解,常为“解释某词含义”或“谈谈对某句话的理解”等。(二)提炼要点对于词句理解阐释...

2023-05-20 #经典句子

必看!申论怎么提高?申论晋升精华正文公考

必看!申论怎么提高?申论晋升精华正文公考

申论的分值比较高,考试的作答时间也很长。作为公务员考试中的拉分项,而申论的分值比较高,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这里文文给大家系统总结一下申论如何备考!要想申论作答拿高分,一定要有辩证思维,学会创新,出奇制...

2009-03-08 #经典句子

作为申论命题“常客” 词句理解题作答 搞清这四种情况更简单

作为申论命题“常客” 词句理解题作答 搞清这四种情况更简单

词句理解题,是综合分析题的一种具体类型,是各级各类申论命题的“常客”。例:【2017年辽宁省考】根据资料谈谈对“包容”的理解。要求:理解深刻,观点正确;语言简洁,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词句理解题,实质上就...

2022-11-23 #经典句子

2020国京考申论指导:作答之总括句“实写与虚写”

2020国京考申论指导:作答之总括句“实写与虚写”

在申论备考中,根据基础水平来判断有这三类考生:第一类,有较好的申论理论基础,能够准确把握材料的逻辑,有着非常强的概括和整合能力,这一类考生很少会询问“作答时应该注意什么样的格式,总括句到底应该怎么写”...

2013-01-12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