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流传后世 其中蒙人的名字有何特色?

时间:2012-10-22

古籍文献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39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籍文献正是这灿烂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整理研究,既可以对先前的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客观地继承发展它,又可以借鉴历史,立足当前,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察合台文文献在新疆少数民族古籍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察合台文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则侧重于文学,对历史著作的研究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对察合台文文献的研究主要是整理,只有一小部分被译为维吾尔文,用汉语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正是基于以上两点,本文试图在转写、汉译的基础上,对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中提到的蒙古人人名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的作者是毛拉·米尔萨里赫·喀什噶尔,成书时间及作者的生平不详。《成吉思汗传》是手抄本,1981年被喀什人卡德尔·布拉格发现并交给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保存,,原稿写在和阗纸上,共262页,16开,每页13行文字。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参考了《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作品,以伊斯兰学者的传统风格写成此书。作者书中讲述了宇宙和世界的创世神话传说、古代突厥部落的形成及他们的活动、关于乌古斯汗的传说、在中亚及塔里木盆地的古代回鹘汗国的历史、蒙古部落的形成和迁徙、13世纪初成吉思汗对西域及中亚的征战、成吉思汗的后代在中亚及新疆的统治、16世纪到17世纪后期统治新疆的叶尔羌汗国及其后有关维吾尔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方,“突厥谓御史为吐屯”面的情况。

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较详细地论述了12世纪迁移到西域的西辽汗国的情况、乃蛮部的屈出律推翻西辽建立屈出律王国及其在西域的残酷统治情况,以及成吉思汗推翻屈出律政权、建立帝国及分封四子的情况。书中还详细地论述了叶尔羌汗国的情况,即汗国的建立和扩张、汗国的政权组织、军事组织、官职情况、法规法令、改革措施、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主要学者。文中提到了汗国对保卫祖国的西部地区,促进维吾尔文化发展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中的蒙古人人名特点

《成吉思汗传》是一本内容丰富,牵涉人物颇多的察合台文文献。虽然文献中人名庞杂,但是通过人名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特点。由于传记中出现的人名繁多,因此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蒙古人人名,对其构成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人名的内涵也进行了说明。

(一)由突厥语和蒙古语联合构成的蒙古人人名阿阑·豁阿,女人名。阿阑,突厥语,惊奇的,惊异的。(口语)非常好,非常出色。豁阿,蒙古语,漂亮的。此名意为“奇美的妇人”。

土敦·篾年,男人名。土敦,突厥语,官职名称,“土敦”也写作“吐屯”。《隋书》契丹传,室韦分五部,突厥常以三吐屯领之。《太平广记》,引唐御使台记言,吐屯为监察之官。篾年,蒙语,“大,广阔”之意。此名意为统领一部的官员。阿兀出·把阿秃儿,男人名。阿兀出,意为为“猎人”。把阿秃儿,蒙语,意为“英雄”。此名意为狩猎英雄。

(二)来源于突厥语的蒙古人人名

伯升豁儿,男人名。伯升豁儿,突厥语,猛禽。白爪红喙之鹰,伊斯兰商人贡自忽里及乞儿吉思之地。升豁儿,海青。《草木子》卷四下,杂俎篇“海东青,鹘之至俊者也。出于女真。在辽国已极重之。因是起变而契丹以亡。其物善擒天鹅。飞于时,旋风羊角而上”。此名的意思是不驯服的海青。

合赤温,男人名。合赤温,突厥语,坚硬之意,是成吉思汗的二弟。

不亦鲁黑,男人名。不亦鲁黑,突厥语,某种职务。《元史》太祖本纪译作不鲁欲,《多桑蒙古史》注为统兵者之意。此人是乃蛮部王子屈出律的叔叔。

屈出律又译为古出鲁克,男人名。屈出律,突厥语,有力量的,强有力的,雄大的。

帖木真,男人名,又译为“铁木真”。帖木,突厥语“铁”。“真”是一种附加成分,接在氏族名称后表示为女性,接在人名后可指男性亦可指女性。帖木真,成吉思汗的名字,是也速该·把阿秃儿为纪念他掠虏塔塔儿部帖木真·兀格而命名的。铁是从突厥语族输入蒙古的,因此蒙古语的“铁”和突厥语一样,由于中世纪蒙古人,对铁十分珍惜,因此,以铁命名,是不足为奇的事。

(三)来源于蒙古语的蒙古人人名

古儿汗,男人名。古儿,蒙古语“全,全体”。“蒙古语古儿犹言全体,则古儿汗犹言全体之汗。”汗,又译作“罕”,皇帝。《辽史》卷三十,耶律大石传“立西辽国。我葛儿罕”,此后西辽国王称作“鞠儿可汗”。即古儿汗的对音,本书中提到了西辽的古儿汗。

古儿汗的意思是使全体百姓安享太平的皇帝。

也速该,男人名。也速该,蒙古语“九”也。突厥鞑靼诸民族均视九为吉数。也速该犹言第九。1227年夏,姚里氏率三子见成吉思汗于夏。姚里氏还时,赐以河西俘人九口,马九匹,白银九锭,币器皆以九计。蒙古人视九数为吉也。清代蒙古族视九为吉数之事例较多,最著名的如喀尔喀汗王们每年向清廷献纳的“九白”之贡。

哈撒儿,男人名。哈撒儿,蒙古语:1.一切猛兽之概称;2.内蒙古民间神话故事:凤凰下了两个铁蛋,孵出哈撒儿和巴撒儿两只狗;3.一般是指浅黄色狗的诨名。

(四)来源于汉语的蒙古人人名

鲜昆,男人名。鲜昆,是汉语“将军”之音意。辽,金时译作相温、详隐。元代译作桑昆。

太阳(汗)。太阳,源于汉语“大王”。“太阳原名台不花。乞台君主封他为大王,意为‘汗之子’,在他们的词汇中,汗的称号只是个中等的尊号。由于蒙古人不懂汉语,语言不同,因此他们将大王念做太阳,这个名子便传开去了。“蒙古人讹大王为太阳,故史书中之台不花多作太阳汗。”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传记中的蒙古人名呈现出以下特点:1.来源的多样性;2.在外来语中,来自突厥语的蒙古人名居多;3.外来的蒙古人名相当一部分来自官职名称。这说明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间发生密切的交往和联系,尤其是成吉思汗的征战,客观上促进了各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吸收和借用,这是语言接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客观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政治、文化、经济力量的状况。

三、传记中蒙古人名的特点所折射出的蒙古族同突厥语族民族的关系

按照近代语言学的分类,历史上活动在蒙古高原的民族分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一般认为突厥、回鹘、黠戛斯属突厥语族,室韦、契丹属于蒙古语族。

公元6世纪中叶,突厥建立汗国,曾据有蒙古草原,之后是回鹘汗国。公元745年,回鹘灭亡了东突厥汗国。840年回鹘被黠戛斯所破,王室率众西迁。不久黠戛斯又被契丹驱回叶尼塞河故地。

值此群雄无主之际,蒙古各部开始了向西渗透和发展的过程,这时的蒙古高原既有操蒙古语的部落,也有操突厥语的部落,而蒙古只是蒙古语族各部中的一支,在成吉思汗年少时,它也分成了许多氏族和分支。成吉思汗率领他的部属,次第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于1206年建立了大蒙古国。

《元朝秘史》记载,建国后曾有讲九种语言的百姓聚集在巫师帖卜腾格里处,可见当时的蒙古国是一个语言各异、族属不同的部落联合体,然而成吉思汗创造的千户制度,打破了原有的部落体系,割断他们原有的血缘纽带,统统称为蒙古百姓。从蒙古高原的历史演变来看,突厥语族的民族早期在高原上起主导地位,这样他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必然会进入以后兴起的蒙古语族的蒙古语言中。

给人命名是一个将语言材料转化为姓名的过程,因此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一切内容包括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异文化的影响等都有可能随之进入姓名之中,因此对姓名的研究实际上是选取一个角度对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进一步认识的一种方式。察合台文献中的蒙古人名特点可以折射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突厥语族的民族息息相关。

(一)在政治方面

波斯历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认为:蒙古人是属突厥部落中的一个部落,而今则由于他们的幸运、强盛和扩大,所以其他部落都被以他们的专名命名。虽然拉施特所指的突厥也可能泛指北方的游牧部落,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些游牧部落中肯定有今天蒙古族与突厥语族民族的成分。

“三河之源”不儿罕山即肯特山区,原是突厥语族民族的居地,蒙古部落迁到这个地区后,十分可能通过征服或其它途径吸收了不少留在当地的突厥语族人口,从而使本身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变化。正如《史集》所说的那样,塔塔尔部是被称作蒙古的突厥语族部落,他们曾与成吉思汗的部落发生过多次的战争,最终被消灭,融入了蒙古。

“13世纪初,西域臣服于西辽,1209年高昌亦都护巴尔术阿忒的斤起兵袭杀了西辽派驻高昌的监护官,并派使去见成吉思汗,表示归附。”当成吉思汗出征西辽,进军花刺子模及征讨西夏时,亦都护都曾率军队为成吉思汗效力。

“由于这些丰功伟绩,他博得了特别的恩宠,成吉思汗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亦都护”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认为蒙古民族同突厥语族民族在政治方面有着较紧密的关系。这一点在蒙古人名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蒙古男人名“土敦·篾年”,“土敦”是突厥语官职名称,也写作“吐屯”,突厥称御史为吐屯,吐屯为监察之官。

(二)在经济方面

当蒙古部落还居住在大兴安岭时,狩猎是他们的主要生产活动,迁居鄂嫩河流域和肯特山区后,他们从当地突厥语族的民族那里学习了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史料记载,室韦人“无羊”即蒙语绵羊,就是来自突厥语。于是他们由原来“射猎为务,辅貂为业”、“用桦皮盖屋”的森林狩猎部落转变为饲养马、牛、羊,逐水草放牧,居“黑车白帐”的草原游牧部落。

正如本传记所说,成吉思汗的七世祖土墩篾年之妻莫孥伦非常富有,拥有许多牲畜。《契丹国志》也记载了辽时蒙古国过着“逐水草,食肉酪”的生活。足见,突厥语族民族对蒙古民族经济生活的影响之深。这一点在蒙古人名中也有所体现,如传记中成吉思汗的名字“铁木真”,“铁木”是突厥语“铁”的意思,铁是从突厥语族输入蒙古的,因此蒙古语的“铁”和突厥语一样,由于中世纪蒙古人,对铁十分珍惜,因此,以铁命名。

(三)在文化方面

蒙古人的苍狼白鹿始祖说,当是承袭了高车、突厥的狼祖说发展而来的,感天光生贵人的神话,也和畏兀尔天光照树诞生可汗的传说有一定的关系。”1204年成吉思汗俘获了乃蛮部的掌印官畏兀儿人塔塔统阿,成吉思汗令他传授印信的知识,并让他教授诸王及太子读写回鹘文。

从此蒙古有了文字和印信。成吉思汗的“大札撒”(法令),就是用这种畏兀儿体蒙文记录下来的。传记中的人名“孛儿帖·赤那”译作苍色的狼,这说明了在蒙古人的文化丰碑上也刻着突厥语族民族的印迹。

总结

目前,察合台文文献的搜集、整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研究内容方面,则侧重于文学,对历史著作的研究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对察合台文文献的研究主要是整理,只有一小部分被译为维吾尔文,用汉语研究的成果更是少之又少。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中提到的蒙古人人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多桑蒙古史》、《史集》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察合台文文献《成吉思汗传》流传后世 其中蒙人的名字有何特色?》,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吉思汗梦见长生天对他说了一句话 第二天他说:我将不久于人世

成吉思汗梦见长生天对他说了一句话 第二天他说:我将不久于人世

...台旭。孛儿台旭前后生了四个儿子, 依次分别是术赤,察合台, 窝阔台和幼子拖雷。他们如今都能够管理一定的事物,也有属于自己的骑兵,并且也在征战中建立了功勋与威信。另外这四子也分别掌管着蒙古的礼乐、司法、朝...

2023-12-24 #经典句子

成吉思汗如何选择继承人?他将每个儿子都喊到面前 只问一句话

成吉思汗如何选择继承人?他将每个儿子都喊到面前 只问一句话

...。也遂:成吉思汗的妃子之一。术赤:成吉思汗的长子。察合台:成吉思汗的二儿子。窝阔台:成吉思汗的三儿子。拖雷:成吉思汗的幼子。#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决定亲自带兵西征,攻打花剌子模的时候,面临两个重大考验:一...

2023-11-15 #经典句子

成吉思汗的老婆被抢走后 老婆挺着大肚子回来 他一句话让人佩服

成吉思汗的老婆被抢走后 老婆挺着大肚子回来 他一句话让人佩服

...慢慢的也得到了铁木真的信任。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也是这三个人为后来的大元帝国打下了基础。好了,小编就为大家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多为小编留言,感谢喜欢。

2023-10-06 #经典句子

蒙古发现汉文崖刻 中蒙专家翻译后沸腾了:时隔千年终于找到

蒙古发现汉文崖刻 中蒙专家翻译后沸腾了:时隔千年终于找到

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记录,大多数史书都详细描述了每个朝代所包含的领土区域,通过研究每个朝代的历史书籍,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朝代的中国领土区域存在差异,元代居民英勇善战,所以元代所占面积很大,甚...

2011-11-24 #经典句子

中国古文字书法图鉴:回鹘文 回鹘蒙古文 契丹文

中国古文字书法图鉴:回鹘文 回鹘蒙古文 契丹文

...刻本中。直到15世纪,回鹘文逐渐被废弃不用,而代之以察合台文。历史上,回鹘文也曾对其他民族的文字有过很大影响。史载契丹小字仿自回鹘文。元代时,回鹘人塔塔统阿在蒙古贵族中传授回鹘文字母,用以书写蒙古语,创...

2015-02-23 #经典句子

知网和paperpass论文检测差别在哪里

知网和paperpass论文检测差别在哪里

...页数据库组成。2、检测语种不同。PaperPass是全球首个中文文献相似度比对系统,只检测中文。当然其他上传检测后均显示绿色(即安全);而中国知网cnki可以检测中文和外文。3、检测算法不同。PaperPass是以句子为最小单位检测的,...

2023-10-18 #经典句子

蓝厅话竹|源远流长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蓝厅话竹|源远流长的民族竹文化之苗族和彝族

...活中育竹护竹,更在心灵深处崇竹敬竹,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悠久而且博大的竹文化。其中,竹崇拜是彝族文化最主要的特征,突出体现在彝族生于竹而又归于竹的思想观念,而金竹则是最神圣的竹种。生于竹。彝族认为族人...

2023-11-21 #经典句子

何问西东: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丨文稿

何问西东: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对话丨文稿

...,以波斯、伊朗为中心的伊尔汗国,以中亚五国为中心的察合台汗国及元朝。这实际上是在一个大蒙古国的范围内取消了护照和签证,允许自由出入境,使人们可以畅通无阻,有点像申根协定(1985年6月14日,德国、法国、荷兰...

2014-12-0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