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抓住文本特质 探索解读密码

时间:2012-06-04

其实,老师也怕,尤其是周树人,他的文章不好讲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抓住文本特质,探索解读密码

——关于《社戏》备课与教学的思考

都说,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其实,老师也怕,尤其是周树人,他的文章不好讲。《社戏》是鲁迅(周树人)特有的经典,看似浅白,其实有很多东西可挖。深思熟虑地备课,诚惶诚恐地讲完后,有几点思考,记录如下。

《社戏》节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课本删除了北京看戏的内容。从文体来说,似乎要扣住三要素和主题来安排教学目标。但教学不仅是解读分析文本,让学生掌握写了什么,更多的是通过文本调动学生体验乡村生活乐趣,教赏析小说的方法,使之学会鉴赏和评价。还按照概括情节——分析人物——主题——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路?那么,

情节怎样叙述的?

人物怎样写出的?

环境描写怎样描写出来的?

这篇小说和其他的小说有什么不同?

又和鲁迅的其他小说如《故乡》、《孔乙己》、《祝福》有什么不同?

带着这些问题重读未删减的《社戏》,我们可以发现这篇小说的“特有”的地方。

首先,小说删减的在北京看的两场戏,和后面在赵庄看社戏的内容对比,小说中“我”看到的景象和对看戏的态度迥然不同。在北京的两场戏,“我”感到戏院拥挤,坐在那里感觉长凳像“私刑拷打的刑具,不由得毛骨悚然的走出”,还受到一旁人的白眼,台上一直唱呀打呀的,还“冬冬喤喤的敲打,红红绿绿的晃荡”以至于感觉“不适于生存”。在乡村平桥看戏,那里的不论小孩还是大人都是善良淳朴的,不过分讲究辈分,甚至敢于“犯上”,除了看社戏,还去做对来自城镇孩子从来没有做过的放牛、掘蚯蚓钓虾、偷豆吃豆等新鲜的活动。说“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由此可以看出,“我”对在北京看戏是厌恶的,对在乡村看戏是喜欢的,怀念的,通过对比,也可以得知,作者鲁迅在以一种特有的感情(甚至是主观的,有很多理想化成分)来批判城市,赞美乡村,表达对这种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其次,如果不看《社戏》这篇小说,我们很难想到,鲁迅也赞美乡村,鲁迅笔下乡村大部分是什么样子呢?看看《故乡》乡村经济的凋敝,村人的麻木恣睢,看看《孔乙己》里看客的愚昧、麻木和无聊,看看《祝福》里封建礼教和各色人等对穷苦农家妇女的压榨,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的平桥,不同于其它作品里的鲁镇,而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之地。作者鲁迅借《社戏》中一个虚构的“我”的强烈的主观感受,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梦想和期望。

这是本篇小说不同于鲁迅其他小说的特质。

以上的认识,让我们思考,怎样在教学中扣住这个核心呢?抓住“我”作为叙述者的这个视角,《教学参考》中为本课设定的教学重点即为“理解课文的儿童叙述视角,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那么在教学中组织怎样的活动来“理解”、“体会”?要让没有接触过几篇小说的学生理解儿童叙述视角的特点和效果只局限于本课的课文内容似乎不足够的。看到洛阳四十四中王兴伟老师的教学设计,他把中考常见考题的形式,即以某人角度来叙述故事,应用到教学活动里来,并对此进行延伸,即先安排学生以小说中叙事者“我”来概述故事,又让学生以小说另一人物双喜为视角来概述故事,引导学生体会这二者的不同。此种做法确实很好,王老师巧妙利用课文内容,以对比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作为城镇的孩子和作为乡下孩子的不同感受,从而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留恋。

只是,这样似乎还不太充分。其实,从《社戏》全篇来看,还有在北京的看的两场戏,这里的“我”是成人视角,成人视角看戏(社会),带着自己对都市社会的批判意识,自然与已经转换为儿童视角的为乡村生活感到新鲜好奇的“我”看戏(社会)不同。全篇的叙事的内部结构其实是对比或反衬的关系,有了在北京看戏的内容和态度,看社戏的对比和反衬,才能让读者更能体会到那夜豆的“好吃”、戏的“好看”。所以,单从文本解读与教学活动组织来看,编者删去北京看戏的情节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因此在对比儿童视角作为城镇里的“我”与乡村孩子双喜叙述不同的时候,加上与成人视角的“我”再对比,即:将成人视角北京大城市里的“我” 、儿童视角城镇里生活的“我” 、儿童视角乡村生活中的双喜对比,则能更充分体会作者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作为一篇小说,本文情节也是很吸引人的。从未删节的全篇看,北京的两场戏都不好看——乡村生活(好玩)——赵庄戏更好看——急切行船看戏(盼望)——戏的内容不满意——偷豆煮豆最有意思——六一公送豆吃(不好吃了)——再谈吃豆(好吃)一波三折。

再从看戏前波折看,等到日期——叫不到船——邻村也没有——母亲不准和别人一起去——双喜提议八叔航船——大人怕不安全——双喜打包票。亦是一波三折。

这里面除了波澜起伏效果让人产生阅读的趣味外,也很强烈地写出“我”的主观心理和情绪变化,和小说表达的主题有很紧密的联系。

再认真想一想,这样一波三折的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呢?从创作的角度来说,从等到看戏日期,到航船出行这个找船经历,作者在利用小说环境为“我”制造了诸多障碍,因为这些障碍与小说环境完美融合在一起,所以让我们不自觉陷入人物之中,为之焦虑,为之惋惜,为之欣喜,为之感怀。曹文轩也说,在写作中多为人物制造障碍,才能达到塑造典型人物、使情节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在教学中,似乎应该安排活动让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的叙事艺术,引导学生学习欣赏小说,而不仅仅让学生知道小说故事很有趣儿就行了。

此外,课后作业第二题,分析小说中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第三题让我们引导学生关注小说叙事中不合乎逻辑的矛盾之处(正所谓无理而妙)。

这些是在提醒我们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言语规律和解析密码,掌握欣赏小说方法。连课后作业都在重视方法,我们仅仅讲读课文,解读课文,怕是有些重心失当吧!

基于以上文字,让我想到:

1.备好课,解读好文本,设计教学不仅考虑到文体特点,还要抓住文本的特质。

2.不能仅仅讲读课文,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欣赏这一文体的方法。

3.既然一课一得,就要引导到位,让学生学习到位,通过语言形式特点探索表达的规律,极力破解文章的解读密码。

4.用好课本,关注单元导语和课后习题。必要时可对这些进行改造,应用于教学设计。用好《教学参考》,关注教学重点和教学建议,必要时可根据实际调整目标内容。

附:

附:教学过程

1.理解叙述视角

阅读课文。

1)以 “我”为角度复述故事,以“双喜”为角度复述故事,补充北京看戏材料,以成人视角“我”复述全篇故事。

2)对比城镇里的“我”和乡村里的“双喜”为视角对小说表达的不同效果,对比成人的“我”和儿童的“我”对小说表达的不同效果,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强烈主观情感。

3)四字词语概括本文所写几件事,需要指出的是,课后习题所填的空过多,学生自己思考后所拟答案五花八门,可对比学生之间答案,甄选最为贴切的。参考答案似有两处不合理,第一处,“平桥概况”与要求“概括事件”不符,拟为“随母归省”似更为恰当。赵庄看戏之后,似乎应该返航吃豆(存疑)。

2.体会小说情节的一波三折

1)京的两场戏都不好看——乡村生活(好玩)——赵庄戏更好看——急切行船看戏(盼望)——戏的内容不满意——偷豆煮豆最有意思——六一公送豆吃(不好吃了)——再谈吃豆(好吃)一波三折。

2)再从看戏前波折看,等到日期——叫不到船——邻村也没有——母亲不准和别人一起去——双喜提议八叔航船——大人怕不安全——双喜打包票。亦是一波三折。

引导学生体会情节结构的一波三折对小说人物、主旨的作用和艺术效果,深入探索达到一波三折的具体方法(在小说环境下合理制造障碍等)

3.体会人情美、领悟民风民俗文化价值和意义。

1)体会小孩子的代表——双喜、阿发形象(点)

2)体会大人代表——六一公公形象(点)

3)乡村中人际关系被优待,不太讲究辈分,没有“犯上”之类等级思想,还敢“嘲笑”自己,偷豆也不算偷等。孩子们之间玩得好,他们活泼可爱,热情大方。(面)

注意小说中选取典型人物通过语言、行为,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方法来展现乡村生活中的淳朴善良的人情之美,理解民风民俗价值和意义。

4.分析小说的各种表达方式对小说的表达效果。

(重点分析描写和议论)

1)描写,体会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第10——13段)。注意动作描写、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效果。注意心理描写效果。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环境描写对小说的营造氛围、情节发展、人物塑造和主旨的作用。

2)议论(最后一段)

探索小说解读密码,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昏昏欲睡的戏——好戏、那夜的好吃的豆——第二天不好吃” 之事实逻辑和情感逻辑的矛盾之处(引出“无理而妙”的解读方法。

5.体会鲁迅小说的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特点。(略)

特别感谢洛阳四十四中王兴伟老师的启发!

语文工作室44期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文字:夏书杰

我知道你

在看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抓住文本特质 探索解读密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怎样教孩子掌握意象文本解读技术

怎样教孩子掌握意象文本解读技术

...是窥探作者主观情志的一个起点而已。读者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往往就从这里开始。因此,意象是破解文本的一种重要分析技术。如果说阅读是一个行走过程,那么"意象"是文本阅读过程中的一个"蹲点",而且是一个"价值蹲点",...

2009-07-29 #经典句子

细读深思 剖析文本思辨特质

细读深思 剖析文本思辨特质

...古代散文内容及其承载的思想精神方面剖析其蕴含的思辨特质。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系统化的思辨认知技能,常从个人认知经验出发解读文本,简化了思辨性阅读中不可缺少的发现、分析、推理等环节,所以不妨借用詹丹老师文...

2023-12-20 #经典句子

生命密码的经典语录

生命密码的经典语录

0,生命密码是解读天性、洞悉规律、熟知人伦、探索未知命运的一次旅程。1:探究生命密码,透视性格能量,真相也许会伤人,但远比不知道自己是谁来的更幸运。2:我想时常保持宽容,就必须要看清一切,生命数字不经意间...

2017-01-04 #经典句子

OpenAI祭出120亿参数魔法模型!从文本合成图像栩栩如生 仿佛拥有人类的语言想象力

OpenAI祭出120亿参数魔法模型!从文本合成图像栩栩如生 仿佛拥有人类的语言想象力

...中存在。OpenA在两种情况下探索这种能力:将各种概念的特质传递给动物,以及从不相关的概念中汲取灵感来设计产品。文本提示:竖琴状的蜗牛AI生成的图像:文本提示:鳄梨形状的扶手椅。AI生成的图像:动物插图描述在上一...

2016-12-18 #经典句子

《天道》里你不得不读的句子 让我们知道文化密码的存在

《天道》里你不得不读的句子 让我们知道文化密码的存在

...人,但是,作家的作品里都会有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和人生探索的影子。电视剧最大化的尊重了作者原著的味道,剧中的人物也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具体和形象化了,回味中都能有性格分明的形象跃动出来。第一次在这部作品中接...

2022-11-30 #经典句子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儒家也是崇尚阳刚之气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儒家也是崇尚阳刚之气的

...,作者以儒家开山鼻祖孔子的言论来论说儒家思想的阳刚特质。其中,第二段,论说“孔子本人崇尚阳刚”;第二段,论说“孔子推崇为保卫共同体而不惜牺牲的勇毅行为”,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证明了孔子崇尚阳刚;第...

2008-07-28 #经典句子

部编初三实用类文本限时训练3

部编初三实用类文本限时训练3

...“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人民日报》2021...

2023-08-25 #经典句子

游戏《沉没之城》 对话文本无聊 刷怪 还是克苏鲁风格吗?

游戏《沉没之城》 对话文本无聊 刷怪 还是克苏鲁风格吗?

...城》,对话文本无聊,刷怪,还是克苏鲁风格吗?沙盒、探索、克苏鲁,这三个元素的结合作品《沉没之城》从16年开始吊人胃口再到后来的跳票终于在近期正式发售了,在克苏鲁风探险游戏里主角基本跳不出落魄的私家侦探这...

2023-09-0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