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儒家也是崇尚阳刚之气的

时间:2008-07-28

当然,对儒的最初含义,民国以来学者误读很多,如:胡适认为,儒是靠搞丧礼混饭的殷商遗民;徐中舒认为儒是古文字的需,是洗浴从事巫术活动的人;有的现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96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儒家也是崇尚阳刚之气的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一些人认为,中国传统儒家比较阴柔,儒生或“酸腐”或“白面”或“手无缚鸡之力”。当然,对“儒”的最初含义,民国以来学者误读很多,如:胡适认为,儒是靠搞丧礼混饭的殷商遗民;徐中舒认为儒是古文字的“需”,是洗浴从事巫术活动的人;有的现代学者甚至认为,儒家讲究温柔敦厚,是源自上古“阉人祭司王”的人格。这些偏见,可能与晚清以来外患频繁、人们多把民族的积贫积弱归因于儒学有关。实际上,儒学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天然带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

孔子本人崇尚阳刚。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意思是儒士作为男子汉,其志向不可被强迫改变。他指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意思是刚毅的精神气质是近乎“仁”的。刚毅之外,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就是说 “仁”包含了勇敢阳刚。

孔子推崇为保卫共同体而不惜牺牲的勇毅行为。《左传》记载鲁国在抵御齐国入侵的战斗中,“公与其嬖僮汪锜乘,皆死,皆殡。孔子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这位战死的汪锜,是未成年人,当时习俗认为,未成年死者属于“殇”,不该按照成年人礼仪殡葬。孔子则认为,汪锜能拿起武器,他勇敢地为保卫祖国而战死,不应该算作“殇”,理当享受成人牺牲者的礼遇。赞美保卫共同体利益的勇敢行为,是儒家传统。

诚然,孔子反对“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论语·述而》)的莽夫之勇,也讲究“温柔敦厚”,“必也临事而惧”。但这是否意味着儒家文化不够阳刚?我们需要看当时的社会氛围。当时遍地都是充满了生命力、战斗力的人。子路初见孔子时,“冠雄鸡,佩豭豚,欲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一副野蛮战士造型,因而孔子“设礼稍诱子路”,渐渐用教化来节制这种磅礴的生命冲动。磅礴的生命力、战斗力,须加以节制,才能达到中庸状态。孔子本人“温而厉,威而不猛”(《论语·述而》),就是一种对力量有所节制的人格。他提倡“君子无所争”、“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人的力气大小不同),不是反对阳刚,而是针对当时情形,对过度尚武加以节制。

孔子后的七十子①,也是颇尚阳刚。《周易》的《象》对乾卦解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种阳刚精神,尤为人们所熟悉。《礼记·儒行》主张 “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可杀而不可辱……其刚毅有如此者”。就是说,哪怕用死来胁迫,要求儒士放弃信念,都是不可能的;儒士可以被杀,不可受辱。

此后孟子提出脍炙人口的“大丈夫”和“正气”之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公孙丑上》)。其学说中阳刚之气沛然勃发,对宋代士人精神的深远影响。文天祥被囚禁时吟《正气歌》,其“天地有正气”的阳刚精神,至今仍在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新确认儒家的阳刚属性,是十分必要的。

【注】七十子:指孔门七十二贤。

(节选自《南方周末》2021年3月4日李竞恒《儒家阳刚之气,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多把晚清以来中华民族的积贫积弱、外患频繁归因于儒学,这导致一些现代学者对儒家产生偏见。

B.孔子认为:有刚毅勇敢品格的人,就可以称为仁者;能为保卫共同体而英勇牺牲的未成年人,其死不应被当作“殇”。

C.子路初见孔子时,一副野蛮战士造型,而孔子推崇中庸,故不赞许子路身上所体现出的阳刚。

D.文天祥被囚禁时吟《正气歌》,其“天地有正气”的阳刚精神,可看作是对儒家崇尚阳刚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就一些人对中国传统儒家的偏见立论,这体现了写作的现实针对性。

B.文章多处依据传统儒家典籍中的言论,有力论证了中国传统儒家有阳刚属性的观点。

C.文章以孔子赞汪锜之例,证明孔子对年轻人勇敢阳刚、牺牲报国尤为推崇。

D.文章在论述传统儒学的阳刚属性时,既具历史眼光,又有辩证思维。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儒学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这说明儒学不仅有崇尚阳刚的文化基因,也有崇尚阳刚的传统。

B.《礼记·儒行》主张“士可杀不可辱”的阳刚精神,这是对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思想的传承。

C.在儒家学说中,“仁”与阳刚精神并不矛盾,在许多时候,为了弘扬“仁”,持守“仁”,就必须具有阳刚精神。

D.儒家思想从来不缺阳刚之质,但那些认为儒家阴柔羸弱的偏见,会干扰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准确理解,有损我们的文化自信。

1.D(A项过于肯定。由原文 “这些偏见,可能与……有关”可知,对偏见产生的原因作者仅仅是作推测,并不确定。B项“有刚毅勇敢品格的人,就可以称为仁者”太绝对。从原文“孔子认为‘仁者必有勇’”看,“有勇”是成为“仁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C项“孔子……不赞许子路身上所体现出的阳刚”悖谬第4段文意。第4段结语说“(孔子)不是反对阳刚,而是针对当时情形,对过度尚武加以节制”)

2.C(C项对第3段的论点表述有误。第3段的论点是“孔子推崇保卫共同体利益的勇敢行为”,是从一个角度证明孔子崇尚阳刚。孔子赞汪锜之例,正是这一论点的论据)

3.A(A项推断不合理。儒家“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据此说它“有崇尚阳刚的文化基因”固当,但儒家起源时具有“崇尚阳刚的文化基因”,未必就具有“崇尚阳刚的传统”,还需历代儒家对阳刚精神的持守和弘扬)

〖阅读导引〗

本文节选自2021年3月4日《南方周末》刊文《儒家阳刚之气,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作者李竞恒,青年学者, 四川江油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师。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学说,作者的中心论点是“儒家有阳刚属性,有崇尚阳刚的传统”。第一段,就一些人对中国传统儒家的偏见立论,列举了一些现代学者认为儒家阴柔羸弱的偏见,推测了这些偏见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明确提出“儒学源自殷周封建军事贵族文化,天然带有军事贵族的阳刚属性”的观点。二到四段,作者以儒家开山鼻祖孔子的言论来论说儒家思想的阳刚特质。其中,第二段,论说“孔子本人崇尚阳刚”;第二段,论说“孔子推崇为保卫共同体而不惜牺牲的勇毅行为”,从个体与国家关系的角度,证明了孔子崇尚阳刚;第三段,抓住孔子讲求“中庸”、”温柔敦厚”易给人造成不够阳刚印象的重点问题,论说孔子讲求“中庸”、“温柔敦厚”与他崇尚阳刚并无矛盾,指出“(孔子)不是反对阳刚,而是针对当时情形,对过度尚武加以节制”。第五段,以孔子生徒所编的《周易》、《礼记》等儒家经典中的言论为依据,指出“孔子后的七十子,也是颇尚阳刚”。第六段,论说传统儒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孟子更是推崇阳刚正气,并顺便论及宋代文士对其阳刚正气说的继承与弘扬。第六段,立足当今,简要强调重新确认儒家阳刚属性的必要性。

本文论述,观点鲜明,论据典型确凿,逻辑明晰严密,既具历史眼光,又具辩证思维。

(拟题人:韩建平)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 儒家也是崇尚阳刚之气的》,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代经学文本与文艺理论话语建构

汉代经学文本与文艺理论话语建构

...认识到以诗歌抒发心理情感乃“民之性”,然而又要求以儒家之礼义进行 约束、钳制。故此“情”实为与社会治乱挂钩的政治化、道德化的公共情感、集体意志。纬书于此也有论及,《孝经纬》谈性情之分与性情之交,且注...

2023-11-18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复习手册(1):论述类文本阅读

高中语文复习手册(1):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能力的重要体现。从文体上看,高考现代文阅读一般有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阅读两类形式的文章。我们把文学作品阅读称为“大阅读”,把论述类文章阅读称为“小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科技说明文阅读、社科类...

2023-06-18 #经典句子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2020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

2023-08-05 #经典句子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出题特点及答题指导

高中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出题特点及答题指导

有两位家长留言,希望能再讲述一下论述类文本的阅读。以前写过,今天再讲一讲。其中的高一家长说:孩子对这类题目摸不着头脑,文章总是读得不大明白,做题主要靠感觉,有些着急,却又不知怎么办。其实论述类文本的题...

2023-10-31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 先吃透考纲摸准题型

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 先吃透考纲摸准题型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一直比较稳定,文本的来源有论文、杂文、评论等,能力层级是理解和分析综合。题型概说这几年来的总体趋势,是比较重视文本的社会文化价值及人文特性。选文的内容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历史,美学,艺...

2023-10-31 #经典句子

因题施策 对症下药 论述类文本阅读迎来“开门红”

因题施策 对症下药 论述类文本阅读迎来“开门红”

在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设题3个,全是客观题考查,总12个选项,难度不大,但实际情况是考生出错率较高,学生往往谈题色变。那就要因题施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第一题:信息筛选题1、出题位置:...

2023-10-31 #经典句子

高考倒计时:论述类文本阅读怎么做 满满干货助你成功!

高考倒计时:论述类文本阅读怎么做 满满干货助你成功!

...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辣辣就来说说现代文阅读里面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一些答题技巧。如果你感兴趣,就接着往下看吧~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的变化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范围要扩展到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

2023-05-14 #经典句子

武汉艺术生论述类文本老进坑?一个方法搞定套路!

武汉艺术生论述类文本老进坑?一个方法搞定套路!

现代文阅读在论述类文本方向上,主要是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注重文化的积淀,关注传统文化。武汉艺术生在论述类文本(时政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的范畴和考查重点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时,可参考分...

2023-10-31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