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这位语文老师 他这样给自己的孩子讲咏物诗 既好玩儿又有深度

时间:2012-04-02

我回复说:很多时候,家长表现出对某事物的热爱比任何说教都要管用得多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4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前一段时间,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儿童读古诗的文章,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说,“可惜一般家长做不到您这样啊”。我回复说:“很多时候,家长表现出对某事物的热爱比任何说教都要管用得多。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是最好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每位家长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孩子做一些扩展。比如,在讲古诗时,如果是学习理工科的家长,不一定能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切入,但可以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切入,谈谈对古诗的理解,有专门谈古诗中的科学的文章,可以搜集来学习一下,现炒现卖,一样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

今天我要接着给诸位分享一些我在教孩子古诗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希望能对想要教孩子古诗的朋友有一些启发。这些具体实践,一以贯之地秉持着我在《我教孩子学习古诗文的四个原则》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基本原则。

那天,骑车带着孩子上学的路上,风比较大,说起“风”这个话题,我就对他说,你们不是学过李峤的《风》这首诗吗?背来听听。

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有了这个现实情境的触动,他就比较愿意背诵一下这首诗。这首诗很简单,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其他的事物的变化来感受到。这首诗有一点儿像谜语,如果不说题目,只说这四句诗,就可以让人猜一种天气现象。

用诗歌的形式,具体描绘一种事物,题目就是谜底,诗歌就是谜面。比如,我们小时候常常猜这样一个谜语。

小小诸葛亮,

独坐军中帐,

摆成八卦阵,

专捉飞来将。

可以就这首小诗猜一种常见的小动物。稍稍一解释,孩子很快猜出是蜘蛛来了。我还很自然地联想起另外一首诗来。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这是王维的《画》,这首诗他们课本上学过,所以很熟悉,立刻就能说出来。这个同样可以把诗的内容作为谜面,诗的题目作为谜底。

这样的诗,从题材上来说,在古代有一个专门的类别,叫作咏物诗。小学学过的咏物诗其实还挺多,比如,《咏鹅》,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这首诗,就是一首咏物诗,不过和前面的诗不大相同,这首《咏鹅》不能当谜语,因为诗歌内容本身已经有“鹅”出现了。

再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也是一首很有名的咏物诗。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还有一首欧阳修写的《画眉鸟》,也是很常见的古诗,很多小学生都会背。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接着,我把《风》和《画》这两首诗与《咏柳》和《画眉鸟》这两首诗做了一点儿比较,前两首诗相对来说比较直白地描述了事物的具体特征,而后两首不仅仅描写了事物的具体特征,还加入了作者的看法和思想情感。相比较来说,后两首就更具有动人的力量。

这个说法对小学二年级的孩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想了想,又补充了一点儿新的内容,帮助他加深理解。

我先给他讲了“三不将军”张宗昌的一首写大明湖的打油诗。

大明湖

张宗昌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这首诗写到了蛤蟆,虽然一戳一蹦跶也写出了蛤蟆的特点,也比较好玩儿,但并不足够动人。再看一首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写的诗。

咏蛙

毛泽东

独坐池塘如虎踞,

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

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个一比较就明显比前面一首打油诗写得好多了。“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蛙蹲坐在树荫之下的特点。更牛的是后两句:“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两句写得特别霸气,表现了诗人的一种伟大气魄。

再比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写过一首“咏鸡鸣”的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

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

扫退残星与晓月。

你们课本中学过“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花全不见。”前面三句话都是片汤话而已,实在看不出什么太多的趣味。但是,当这三句话后面加上了“飞入梅花都不见”之后,一下子感觉就不一样了。

朱元璋这首诗前两句其实也是片汤话,不管撅几撅,都看不出来有什么深意。但有了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之后,一下子就不一样了,霸气十足,俨然帝王气象了。

讲完这首,我又想起了他们学校在给他们的补充背诵的诗文的材料中,还提到了唐伯虎的《画鸡》这一首。

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这首和《咏鸡鸣》相比,各有千秋。“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虽然也比较直白,但比前一首更文气一点点了,不再那么“打油”。而“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两句,虽然也比较有气势,但和“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一比较,气势上就差了那么一点点。

给孩子讲这些诗的过程,不是严肃的,一本正经的,而就是聊天,就是讲故事,就是要让他觉得好玩儿,有趣。我也没有急于去给他讲什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之类的写作手法,更没有说什么“诗言志”之类的专业术语,但我在讲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基本概念渗透其中。有一天他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学问到了一定的水平,再接触这些专业术语,有了这些诗歌垫底,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这样咏物诗系列其实还可以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进来,小学还有很多咏物诗,比如,罗隐的《蜂》,虞世南的《蝉》,于谦的《石灰吟》等,如果宽泛一点来说,像王冕的《墨梅》、郑燮的《竹石》等,也都属于咏物诗。

中国古人也比较喜欢写咏物诗,所咏的事物也非常广泛,能不能做到“借物喻人”,能不能做到“托物言志”,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这些咏物诗品质高下的一个分野。

咏物诗积累得多了,还可以把咏同一种事物的诗歌放在一起去比较,比如同样是咏蝉的诗,就可以把虞世南的《蝉》,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等放在一起比较来讲,但这个不大适合给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讲,更适合给初中生来讲。

给孩子讲诗千万不能心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一股脑儿把他们能力还不及的诗讲给他们听,甚至要求他们背下来,哪怕那些诗品质再好,最终孩子也会消化不良,甚至被彻底弄坏了胃口。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这位语文老师 他这样给自己的孩子讲咏物诗 既好玩儿又有深度》,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咏物诗 群文阅读

咏物诗 群文阅读

咏物诗赏析——《赠从弟(其二)》群文阅读教案学情分析群文阅读近年来在语文界掀起一阵浪潮,只是目前还没有遍及每个角落。所以学生对于群文阅读这种类型的课程还很陌生,老师也是懵懵懂懂,处于摸索阶段。所以议题...

2023-12-29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三种满分模板!老师看了都说好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十三种满分模板!老师看了都说好

...品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的观点。诗歌可以分为怀古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等。结合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选择来分析,通常会考查以下几种:怀古诗(咏怀诗、咏史诗)咏物诗(言志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战争诗)行旅...

2018-05-02 #经典句子

唐伯虎写下一首诗 通篇都是口语 却成咏物诗的千古名作!

唐伯虎写下一首诗 通篇都是口语 却成咏物诗的千古名作!

...咏的同时,又会将自己的种种感情寄托其中,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的《咏柳》,王安石的《梅花》等等,无不都是咏物诗的千古名作。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这首诗《画鸡》,便是咏物诗的千古名作...

2014-05-19 #经典句子

李商隐很著名的一首诗 其中两句描写生动 被清代的纪昀盛赞

李商隐很著名的一首诗 其中两句描写生动 被清代的纪昀盛赞

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咏物题材的作品,一首优秀的咏物诗不仅形神兼似,而且还要善于运用烘托和反衬的手法。不过这还不够,咏物诗其实最忌讳纯粹赋物,所以只有托物寓意,才能打动读者。比如唐代的张九龄曾经写过一首《归...

2017-02-05 #经典句子

白居易的咏物诗《草》 很多人不知道3层含义 更有人只记得前4句

白居易的咏物诗《草》 很多人不知道3层含义 更有人只记得前4句

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咏物诗,这首诗被选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诗的题目叫做《赋得古原草送别》,也有人把题目简称为《草》。很多人只记得这首诗的前4句,而其中讽刺小人的寓意很多人不了解,其实这首诗有3层含义。白...

2023-05-17 #经典句子

初三生如何提高语文成绩?搞定这三个题型让你成绩猛涨

初三生如何提高语文成绩?搞定这三个题型让你成绩猛涨

...分析:1.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2.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3.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答题:1.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2.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3.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

2023-06-26 #经典句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重要课堂笔记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重要课堂笔记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不是凭借着秋风的力量吹过来的。【古诗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说,鸣蝉垂下触须,悠然自得的吸引着清新的露水,悦耳动听的长鸣声连绵不绝的从梧桐树上传递出来。因为它立身高处,自然就鸣声远播,并不是借助着秋...

2022-12-10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老师:诵读经典海量阅读 厚积才能薄发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老师:诵读经典海量阅读 厚积才能薄发

...作者壮志难酬的幽怨。㈡1.此诗的作者是于谦,这是一首C咏物诗。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两句诗表面的意思是石头需要经过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等重重磨难才能变成石灰。面对这个过程,石灰的态度是不怕...

2023-07-28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