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莫言《牛》:朴实文字里的一场尖辣讽刺

时间:2010-04-01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也成为无数文学爱好者尊崇和向往的偶像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44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本文是在我视频投稿《【没事读点书第1期】莫言<牛>:朴实文字里的一场尖辣讽刺》的基础上,精简并优化而成的文字版本,与视频版本相比,用语更加精简,逻辑更加清晰,内容更加丰富,适合没时间看视频的朋友或者想了解得更深入的朋友阅览。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也成为无数文学爱好者尊崇和向往的偶像。今天我为大家介绍莫言短篇小说《牛》的故事主线,共同欣赏评析。

从阉牛到遛牛,制度畸形初显现:

《牛》这篇故事,以“我”——也就是村里的浑小子“罗汉”为主视角。罗汉是怎样的人呢,原文描述很精到。

这样的少年最令人讨厌的就是他意识不到别人对他的讨厌。他总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钻。他总是错以为别人都很喜欢自己,为了讨得别人的欢心他可以干出许多荒唐事。

一开篇,就是罗汉给人捣乱,结果遭打得晕死过去,被本家的麻叔、村里的生产队长所救。

但其实罗汉是怎样的人不重要,这篇小说以“牛”为名,其故事主要还是围绕着“牛”在转。

“罗汉”被打晕救起,钻进人堆看热闹。原来是生产队长麻叔请了公社兽医站的老董兽医来,要把队里几头公牛给阉割了。

他用神乎其神的技艺三分钟就阉割好一头牛,再用三分钟又阉割好了第二头,引得村民惊叹。等到阉割那头叫做“双脊”的小牛时,老董却被踢了一脚。原来这个“双脊”天赋异禀、非常早熟。按照罗汉的说法,他年龄比另外两头牛还要小呢,却已经把生产队所有的母牛嘿嘿嘿了——当然这只是小说借着罗汉之口说出来,就不知道是真是假了。

总之,这“双脊”一出场,就已经显现出它的与众不同。

老董兽医说这“双脊”阉割不得,容易大出血,但是麻叔执意要阉割了它,甚至不惜把激将法用了出来。原来牛是大的家畜,那时候作为集体生产资料,是不能够私自杀牛的,谁杀谁就犯法。

但是公社里面的资源有限,他们生产队的粮草都非常紧张,人都没得吃的,更别说还要保障牛。如果让“双脊”一直这样闹腾下去,再生出些小牛崽子来,那可就真养不起了。两个人争执不下,麻叔扣下了老董同志的手表和自行车作为要挟,耍无赖一样的,终于迫使老董就范。

结果那头名叫“双脊”的小牛颇有灵性,反而一脚踢去,让老董同志吃了个大亏。老董的牛脾气也上来了,被麻叔表面劝阻暗里激将这一激,吩咐其他人把“双脊”捆在树上,终于阉割掉。

结果“双脊”当真大出血,在老董注射药剂过后才勉强止住。

老董同志嘱咐要专人去遛好牛,千万不让他们趴下。然后就被邀请去麻叔家里边喝酒、吃炒牛蛋子。

喝酒吃牛蛋子,也得有个跑腿的通知的,作为本家的“罗汉”就光荣地接到这个任务。说不定还能在旁边沾沾光,吃两口荤食。

结果还没开始吃喝呢,被安排去遛牛的饲养员杜大爷,牵着牛来抱怨发牢骚,说麻叔队长和老董同志吃香的喝辣的,不叫上他也就算了,他这一离开,几头牛就要往下趴,回家吃块地瓜、喂养生产队母牛的时间都没有。

听着杜大爷的抱怨,麻叔也觉得是要找个人帮着遛遛牛,这个艰巨的任务又落在了“罗汉”的身上。

说是帮忙遛遛牛,可杜大爷把牛绳子放在“罗汉”手里就走。

“罗汉”对这个大爷的恶劣品质相当了解。杜大爷有68岁高龄了,常常把田鼠洞里的粮食挖出来装在自己的肚子里,常常哄骗罗汉帮着干活。

于是罗汉只能牵着牛,在晚霞里面一起漫步,一起忧伤。

我牵着牛们在晚霞里漫步,在槐花的问香里头晕。但我的心情很不愉快。牛比我更不愉快。我时刻挂念着麻婶锅里的牛蛋子。那玩艺儿尽管臊一点,但毕竟是肉。而我还是在五年前姐姐出嫁时偷吃了一碗肥猪肉。我不愉快因为吃不到牛蛋子,牛不愉快恰恰是因为丢了牛蛋子。我们有那么点同病相怜的意思。

在那忧伤当中罗汉想起了杜大爷的小女儿杜五花来,曾经杜大爷为了哄骗罗汉干活,就是答允了将五花许配给他。曾经罗汉买了20块糖,将其中的18块都给了五花,只为了摸一摸她。

但是杜花却已经跟邻村的小木匠订婚了,罗汉心里面的想法却是,如果他是杜五花,他也会毫不犹豫跟小木匠订婚。

因为小木匠有几辆自行车呢,过来订婚的时候那一车车载着的,都是白白的大馒头。

从遛牛到杀牛,醉翁之意未在酒:

等到杜大爷吃过晚饭,两个人又一起遛牛,兜兜转转却总往麻叔家附近晃悠,闻着那炒牛蛋子的香味。罗汉终于忍不住,把缰绳一扔就想往麻叔家里跑,他什么都忘了也不能把麻婶许诺的那碗牛蛋子忘了。

结果杜大爷也终于忍不住,虎虎地闯进去了。

“俺大闺女女婿听说咱队里阉牛,特意赶了回来,”他盯着桌上那盘牛蛋子说:“俺女婿说,公社党委陈书记最喜欢吃的就是牛蛋子,让他回来弄呢!我说,你回来得晚了,这会儿,别说六个牛蛋子,就是六十个牛蛋子也进了队长的肚子了!俺女婿怕回去挨训,我说,你就说队里把那牛蛋子送给烈属张大爷吃了,陈书记心里不高兴,也不好说什么了不是?俺女婿说,爹,您真有办法。俺女婿让我来告诉你们,做牛蛋子,应该加点醋,再加点酒,还要加点葱,加点姜,如果有花椒茵香最好也加一点,这样,即便是不剔臊筋也不会臊。如果不加这些调料,即便把臊筋剔了,也还是个臊。”他从老董同志面前拿起一根筷子,点点戳戳着盘子里的牛蛋子块儿,说,“你们只加了一点韭菜?”他又拿了一根筷子,两根筷子成了双,夹起一块牛蛋子,放到鼻子下闻了闻,说:“好东西,让你们给糟蹋了,可惜啊可惜!这东西,如果能让俺女婿来做,那滋味肯定比现在强一百倍!”他把那块牛蛋子放在鼻子下又狠狠地嗅嗅,说,“臊,臊,可惜,真是可惜!”

又是搬出公社做炊事员的女婿,又是抬出了公社党委陈书记,说到底杜大爷还是想吃一块牛蛋子罢了。而作为浑小子的罗汉,可不管那么多了,直接把牛放下,偷偷溜到麻叔家厨房里,果然摸到一碗牛蛋子吃了。还没有尝出味道呢,出事了。

牛都趴下了。

老董、麻叔和杜大爷几个人,好不容易将牛扶起。

可是出了这一档子事,麻叔也没有依着老董同志的嘱托“靠前工作、紧抓不放”,而是一转身就继续指使杜大爷和罗汉去遛牛。

因为麻叔是“三代贫农,苦大仇深”,杜大爷是老中农,麻叔一抬出毛主席“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的最高指示,杜大爷就锐气顿减,不敢再多有抱怨。

杜大爷和罗汉大晚上的遛牛,想了个法子,让牛脖子吊在树上,把缰绳弄短一点,这样它们就趴不下去。然后他们又争执起来谁该先回去睡觉的事情,最后是大家都耗在草堆里吹冷风。

结果趁着罗汉睡着杜大爷牛回家去“搞资本主义”去了,“搞资本主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放下生产队的事情不管,回家收拾自家的韭菜园子去了。

等到罗汉一觉醒来,发现牛们全都又趴在地上了,另外两只牛还好,“双脊”的苹果却是越来越肿大,眼看着是不行了。

到了第三天,“双脊”彻底不行了,他们再次找到麻叔,麻叔让大队的徐会计来整土方子,结果什么喝醋、吃蜂窝、抹石灰都试过了,还是没有效果。

为了一头牛,何必费那么大劲儿呢?

麻叔的一句话,再次点破了这篇文章的背景——

麻叔道:“你以为我不急?牛是生产资料,是人民公社的命根子,死个人,公社里不管,死头牛,连党委书记都要过问。”

从杀牛到分牛,黑色喜剧再升华:

麻叔让他们牵着“双脊”去公社里找老董,那里离生产队有20多里地呢,两个人又是一阵辛苦赶路,等到杜大爷和罗汉到达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30。

老董不在,他们只能在兽医站的门口歇息一晚,结果天还没亮,“双脊”已经死了。

杜大爷守着牛,罗汉往回跑去通知麻叔,结果半路正好遇到麻叔。罗汉告诉了他这个消息,作为生产队长的麻叔却显得很兴奋很高兴,甚至激动地搓着手。

麻叔恼怒地说:“死了正好吃牛肉,你咕哝什么?生产队里的牛要全死了,我们的日子倒他妈的好过了!”

原来他嘴上说得严厉,可从一开始,就指望着这头牛死了。

又过了一会儿,老董同志也来了。

他恳求其他人,“如果有人问,希望你们说我抢救了一夜,终因病情严重不治而死!”得到应允过后,老董才给牛开了死亡证明,证明上写的是急性传染病。

麻叔带着罗汉,拿着死亡证明,去找公社的孙主任签字。

孙主任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你们的牛在哪里?

麻叔装作没听到,不懂事的罗汉却抢答,牛就在公社门口呢。

这一下子可坏了事,孙主任接着又以害怕传染为由,让人把死牛抬去了屠宰组。

嘴上说的是要解剖、取样化验、高温消毒、熬成肥料,实际嘛大家也都猜得到……

在那头名叫“双脊”的小牛死后第三天,公社里就发生了300多人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惊动了县革委、省革委乃至于中央。一开始大家把这个事定性成阶级敌人投毒

后来才鉴定出来,原来是牛肉里有沙门菌。

于是阶级斗争事件变成了责任调查追究,责任调查的时候,麻叔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了

老董同志和孙主任身上,说他们两个串通一气、故意杀死了双脊,想要吃牛肉过节……

可调查后的处理结果,却是由杜大爷的四女婿——公社屠宰组组长承担了责任不听孙主任的话,把有毒的牛肉卖给了公社的各级领导和机关的各位职工,导致了这次沉痛的事件。

最后这起事件“完美”地得到了解决。

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人民解放军的无私帮助下,在省、地、县、公社各级革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308个中毒者,只死了一个人(死于心脏病),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这事要是发生在万恶的旧社会,308个人,只怕一个也活不了,我们虽然死了一个人,其实等于一个也没死,他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发心脏病而死的那个人就是杜大爷在公社食堂做饭的大女婿张五奎。我们村里的人都说他是吃牛肉撑死的。

结语:

总体来讲,莫言的这一篇小说同样体现了他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他本就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大师。但有人说他全然借鉴马尔克斯等同流派作者,就有些过了。因为莫言的魔幻现实与其他作者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放在那个时代背景当中,一切故事显得那样的合情合理。

这是一篇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更容易读懂、更能体会其中深意的小说。在那个时代,一切事情并不“魔幻”,而几乎就是“现实”。

莫言文字描述并不华美细腻,带着些下里巴人的乡村泥土气息。但在这些朴实的文字当中,我们往往更容易读出一些隐含在字里行间的、属于人性的深意。

例如故事开篇的一段对话——

老董同志将烟屁股啐出去,轻蔑地说:“那种野蛮的方法,早就被我们淘汰了;旧社会,人受罪,牛也受罪!”麻叔说:“对嘛,新社会,人享福,牛也享福!”杜大爷低声道:“旧社会没听说骟人的蛋子,新社会……”麻叔说:“老杜,你要是活够了,就回家找根麻绳子上吊,别在这里胡说!”杜大爷翻着疤瘌眼道:“我说啥了?我什么也没说……”

几句对话之间,寥寥数语就反映出众人谨言慎行、生怕被抓了话柄的姿态,让人从寻常事里感到突兀,一下子就进入了那个非常时期。

这也正是莫言所有作品的一个共通的厉害之处,他往往能够用极少的笔墨,勾画出让读者无限畅想、意味隽长的一些情景。

而《牛》这短篇小说,从一开始的阉牛到遛牛,再到牛死过后的人情百态,一切都围绕着牛转,一切又都是围绕着这头牛周边形形色色的人来铺排。

当一头牛和一个那样的时代结合在一起,人性当中的贪婪虚伪也就愈发地暴露无疑。

介绍只能说个大概,如果朋友们有时间有机会,建议大家品一品原著,感受一下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尖辣讽刺。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莫言《牛》:朴实文字里的一场尖辣讽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莫言振聋发聩的语录 一针见血地讽刺了所谓的亲戚 发人深省!

莫言振聋发聩的语录 一针见血地讽刺了所谓的亲戚 发人深省!

...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莫言振聋发聩的语录,一针见血地讽刺了所谓的亲戚,发人深省!文字如下:这亲戚,听起来怪神圣的,可仔细一想,所谓亲戚,都建立在男人和女人睡觉的关系上。——莫言《丰乳肥臀》#莫言语录#读完...

2020-01-25 #经典句子

不读莫言没文化?从毛泽东书单看莫言粉的偏执

不读莫言没文化?从毛泽东书单看莫言粉的偏执

...遍的,因为抛开莫言精巧的叙事结构以及很有特点的个人文字风格后,莫言作品对我来说营养的确不高。我个人对莫言大部分作品有一个字看法“脏”——无论是《红高粱》里描述鬼子活剥人的场景,还是《檀香刑》里描述受刑...

2023-07-15 #经典句子

吃过青蛙的人 不妨读一下莫言这段语录 会让你以后再也不敢吃!

吃过青蛙的人 不妨读一下莫言这段语录 会让你以后再也不敢吃!

...一句,说吃青蛙的人会变成白痴,这一句,估计也是一种讽刺,讽刺吃青蛙的这种行为是白痴的行为。我们不妨借着莫言这段语录,好好反省一下青蛙为什么不能吃。大量残害青蛙,会影响生态平衡没有了青蛙,人类也只能靠农...

2017-09-17 #经典句子

莫言很有讽刺意味的语录:感到自己跟一头猪 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

莫言很有讽刺意味的语录:感到自己跟一头猪 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

...答和分析不是很满意,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莫言很具有讽刺意味的语录,就道出了感到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文字如下:我回想三十多年来吃的经历,感到自己跟一头猪、一条狗没有什么区别,一直哼哼着,转...

2023-08-16 #经典句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年 莫言为何争议不断?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9年 莫言为何争议不断?

...但是,请不要盗用我的名字。盗名,是糟蹋我的名声!”讽刺的是,莫言刚发布完声明,无良书商又“帮”他出了第四本书,让他苦笑不得。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莫言的市场需求极大。粉丝众多。作品喜闻乐见。余华说:“莫言...

2008-09-01 #经典句子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水平如何?莫言:行文不自然 病态的唯美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水平如何?莫言:行文不自然 病态的唯美

...,还是著名回忆性散文《背影》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来自文字的力量,或许没有大起大落的跌宕情节,也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但还是从朴实的叙述中,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力量。每一种文学风格都有一批读者会为之倾心...

2023-06-12 #经典句子

莫言文章里不只有荒诞 还有这些道理!

莫言文章里不只有荒诞 还有这些道理!

...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莫言的句子语言虽然朴实,举例简单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凡事古难全。所谓爱情,其实就是一场大病。想起纵贯线那首《给自己的歌》“爱恋不过是一场高烧,思念是跟着好...

2023-11-25 #经典句子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我们究竟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余华,就表示自己非常欣赏莫言的文字。在其他人抨击、讽刺莫言的时候,余华公开站出来表态:“莫言的小说足以拿十次茅盾文学奖,莫言最烂的小说也比百分之九十的茅盾文学奖作品要强!”来自日本的前诺奖获得者大江健...

2014-01-0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