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沈从文张兆和:痴守一生终错付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

时间:2009-11-28

那个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沈从文,最终还是辜负了那个他曾爱之如命的妻子张兆和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那个说过“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的沈从文,最终还是辜负了那个他曾“爱之如命”的妻子张兆和。

或许,婚姻本就是一场救赎。在没有遇到张兆和前,“一见倾心”对于沈从文而言只是单薄又冰冷的文字,可当初为人师的他站在讲台上,看到张兆和的刹那,一眼万年,仿若穿越千山万水后的皈依。

他的爱炙热且浓烈,出身贫寒且身无长处的沈从文,只能凭借自己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才华,用一封一封情书传递着他对心中女神张兆和的倾慕。

可当时年仅18岁的张兆和,不仅是地地道道的名门闺秀,还才貌双全,颇负盛名。原本,就如同两条平行线的他们,在沈从文锲而不舍的追求下,逐渐开始有了交集。

不得不说,在张兆和的众多追求者中,沈从文虽然不是最出众的,但他一定是最坚持和最富才情的,他用近乎虔诚的文字不厌其烦地向张兆和倾诉他的深情。

最终,沈从文用四年的固执打动了张兆和,说不清是感动多一些还是爱情多一些,总之,1933年,这对人人看好的才子佳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自古以来,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便少有圆满,可以说,张兆和沈从文的相遇,从最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一场悲剧。

理想的浪漫总是会败给柴米油盐的现实,昔日明艳动人的千金小姐跌下神坛,开始洗手做羹汤的时候,她让沈从文如痴如醉的光环便破灭了。

新婚之初,两人的确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幸福生活,可婚姻终会归于平淡。作为教授的沈从文收入并不高,两人婚后的生活很是拮据,可沈从文不仅对朋友仗义疏财,还喜欢收藏字画。

一场婚姻,让张兆和迅速从衣食无忧的名媛变成了精打细算的主妇,钱,成为了横亘在两人之间的最大矛盾。他不懂她的斤斤计较,她反感他的故作潇洒,所以说,风花雪月只是婚姻的调味剂,永远不可能成为婚姻的主旋律。

就这样,本是亲密无间的两个人,心里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可以说,沈从文是一个浪漫至极的男人,他对爱情对婚姻的设想,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就在两人的婚姻出现裂缝时,沈从文不仅没有去修复,反而越发地疏远张兆和。或许,他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于是,他选择了逃避,而这个决定,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高青子是沈从文的粉丝,她对沈从文的倾慕与崇拜一如当年沈从文对张兆和。都说,只有女人才懂得男人,的确,在高青子与沈从文第二次见面时,高青子模仿沈从文一本小说里女主的穿着,既用心又含情。

也许,面对这样一个女人,没有男人会不动心。但,那时候,沈从文虽然与张兆和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但他还是清醒且理智的,他的内心仍然深爱着他的妻子。

可是他却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认为感情是需要坦诚的,于是他把对高青子的情感挣扎如实地告诉了张兆和,本想借此向妻子表明他爱她如一的心意,却不料弄巧成拙。

收到信的张兆和认为沈从文是在向自己炫耀他的魅力,的确,没有任何一个女人在看到自己的丈夫对别的女人产生感情后还能保持理智,一怒之下,张兆和带着孩子回了娘家。

没有有效的沟通,对彼此了解的不够深入,这是沈从文和张兆和婚姻中再度暴露出的问题。就这样,本就有了裂缝的婚姻再度变得摇摇欲坠。一年后,迫于当时的局势和环境,沈从文辗转来到云南,巧合地是,高青子当时也在昆明。

一边是迟迟不肯原谅自己的妻子,一边是温柔解意的红颜,独自一人身在异乡的沈从文,与高青子的感情再度升温。后来,沈从文去信给张兆和,希望她能带着孩子们来到他身边。

本就对这段婚姻心存失望的张兆和,在面对丈夫一次次婚内出轨的的消息时,她痛彻心扉。本就是名门贵女的下嫁,在婚后不仅没有得到丈夫的疼惜爱护,反而接连受到伤害,她厌倦了,也疲惫了。

或许,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真正死心的时候,便是对他的一切都不在乎了。但他们还有孩子,也许是出于为孩子的考虑,也许是对沈从文还残存着一丝情谊,最终,张兆和还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去了昆明。

尽管一家人团聚了,但张兆和始终无法原谅沈从文,两人分开居住。后来,高青子嫁人,她与沈从文的感情最终不了了之。但这段原本不该存在的感情却成为了沈从文张兆和心中无法逾越的心结。

之后,沈从文的作品开始受到左翼文化界的攻击和批判,事业的不顺,家庭的不睦,让沈从文一度患上了抑郁症,甚至尝试过自杀,幸好被人救了回来。

直到1988年,沈从文去世,在生命的弥留之际,他拉着张兆和的手,对她说:“三姐,我对不起你!”他带着一生的痴情与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他无比眷恋的世界。

沈从文爱张兆和吗?爱,只不过,他的爱太过理想化,他爱的是那个他第一眼望去便惊艳的张兆和,他爱的是永远得体优雅的张兆和,他爱的是活在他想象中的张兆和。

在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整理他的书稿,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书信,抚平了张兆和心中的不甘和失望。后来她也试图思考“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

可是斯人已去,再也得不到回应,但是我想,沈从文的回答应该是幸福的吧,因为对沈从文而言,最初心动的姑娘,后来成为了自己的妻子,陪伴了自己一生,不管怎样,这,都是一种幸福。

可纵观沈从文和张兆和的这段婚姻,我们也不难发现,她们感情貌合神离的背后,其实就是两人的不对等。无论是生活方式也好,思想也罢,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无法统一。作为恋人的话,尚可包容彼此的一切缺点,可当将这些不同点在婚姻中放大后,不得不说,这注定是一场灾难。

什么样的感情才能长久,什么样的婚姻才能相守?我想,大抵就是势均力敌吧。你很好我也不差,我欣赏你,你也理解我,彼此三观兼容,灵魂契合,既有风花雪月的浪漫,亦有茶米油盐的平淡,这样的爱情,才是永久,你觉得呢?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沈从文张兆和:痴守一生终错付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究竟有多重要?》,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徐志摩身死 林徽因抢夺《康桥日记》 沈从文:她躲过了一场祸乱

徐志摩身死 林徽因抢夺《康桥日记》 沈从文:她躲过了一场祸乱

...命,媒妁之言而成的。妻子是上海富商的女儿,与自己是门当户对而且同样是接受了西方教育的新女性,所以徐志摩是不排斥的。但是徐志摩心中有林徽因,自从林徽因出现后就难以按耐心中跳动的心,他对林徽因的心思就连张...

2010-05-21 #经典句子

徐志摩去世 林徽因疯抢《康桥日记》 沈从文:她因祸得福

徐志摩去世 林徽因疯抢《康桥日记》 沈从文:她因祸得福

...,梁思成作为近代名士梁启超的儿子,首先他们家境上是门当户对的,其次梁思成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这一点和林徽因是契合的。在他们拜堂成亲后,两人就一同前往美国读书了,俗话说日久生情,在长期的相处之中,他...

2012-06-07 #经典句子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 沈从文和张兆和 爱情童话里出现的卑微背叛

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 沈从文和张兆和 爱情童话里出现的卑微背叛

...他们的婚后生活迎来了柴米油盐的当头棒喝。本来就不算门当户对的他们,此时真切感受到,两个人有那么多的不一样。沈从文喜欢写东西,喜欢在自己家都维持不了生活的时候对朋友仗义疏财。他还喜欢收藏字画,朋友多交际...

2023-09-09 #经典句子

婚姻中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爱与不爱 谁又能说得清呢?

婚姻中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爱与不爱 谁又能说得清呢?

...张兆和晚年忆起往事的时候,说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亦不理解他......”婚姻中的沈从文和张兆和,爱与不爱,谁又能说得清呢?可以说是沈从文一生只爱过一人,那就是张兆和,...

2023-12-16 #经典句子

沈从文:说了上美丽的爱情话语 但终却把他的婚姻变成了一地鸡毛

沈从文:说了上美丽的爱情话语 但终却把他的婚姻变成了一地鸡毛

...事情,生活中需要柴米油盐的支持,因此在两个人漫长的一生中,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他曾经说过张兆,也曾经说过沈从文“打肿脸充胖子”,有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为了面子而不得不花钱给别人,但我总是花钱买一些...

2023-05-20 #经典句子

沈从文:“你都如何会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沈从文:“你都如何会回忆我 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三姐,我对不起你。”这几个字,是他的遗言,也是对她一生亏欠的悔恨。可能婚姻的本质,和爱情无关,而是道德与责任。张兆和在整理他的遗稿时,潸然泪下:“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

2008-07-30 #经典句子

文学才子沈从文爱上俏佳人张兆和 却曾做过错事 婚姻中还需责任

文学才子沈从文爱上俏佳人张兆和 却曾做过错事 婚姻中还需责任

...兆和在面对沈从文的错误,没有离开他,还陪着他度过了一生,也是令人感叹的。沈从文太过于渴望在妻子面前展现自己,从一开始的追求,他让自己在很低的位置,本以为得了美人,会得到赏识,却很少听到妻子说自己的好。...

2011-12-25 #经典句子

当“天真”遇到“心动”:老舍和沈从文在感情上是如何抉择的?

当“天真”遇到“心动”:老舍和沈从文在感情上是如何抉择的?

...兆和的来信,开心地向众人炫耀,兆和给我来信了。他用一生渴望妻子的爱,然而却用错了方式。或许没有一个女人会觉得,丈夫宣布“爱”上别的女人,她判断这是更爱自己的信号。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开始整理沈从文的文...

2011-03-23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