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阅读理解题拿高分的学生 这样听语文课

时间:2009-09-08

实际上,语文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抓住了语文课,学会听讲,才能轻松地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与考试结合起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7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孩子总是觉得语文课没有用,老师上课讲的考试都不考,一做现代文阅读题就头疼,可事实真是如此吗?当然不是这样。

实际上,语文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抓住了语文课,学会听讲,才能轻松地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与考试结合起来。做起现代文阅读题来,才能够得心应手。

孩子对语文课的困惑

语文课课堂通常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通常比较安静,相当多的同学在语文书旁边放本别的学科的练习册,在写作业,也有同学犯困的、发呆的,老师慷慨激扬地讲他自己的,提了一些问题,比如分析课文的问题,分析人物形象的问题。虽然有几个特别爱学语文,语文成绩非常好的同学积极地跟老师呼应,但就那几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之后老师会对他们的答案进行一下评价,再口述一个正确答案,或者板书,然后大家就抄正确答案。

孩子对语文课的认识误区

很多孩子上了几年语文课以后对语文有一个错觉,就是觉得语文课堂并不太重要,上了课和没上课没有太大区别。假如我发烧,几天没来,落了五堂数学课,我就必须得补;要是落了五堂语文课,好像我就问问老师讲了哪篇课文就好了,然后我把练习册上那点字音字形的题做了就完了,也没耽误什么。

要是去问语文老师,或者语文学得好的同学,我怎么学好语文呢?他们说得很简单——课下多读书。

语文阅读的分类

说到课下多读书和课堂语文学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要从我们对语文阅读的分类谈起。

我一直觉得,任何一种语言都分精读和泛读两类。提起这个分类,也许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英语,但其实语文也分精读和泛读,将来我讲文言文的时候也分精读和泛读。如果学二外,不管是学法语、学德语都是一样的,这是学语言的一个规律。

精读

精读指的是课堂上老师带着你分析的课文,还有老师课下让你做的练习册上的现代文阅读:读完文章后会有几道题,一定要让读者把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情感分析出来,甚至有一些词句怎么个好法也一定要分析出来。这种详细的分析就是精读。

还有考卷上那种现代文阅读,这都叫精读。

泛读

泛读指的是我们课下自己看小说、散文集这种整本书阅读,包括杂志、网站以及公众号上的时评、杂文等等。

泛读的标准就是不需要读完以后做什么阅读题,不需要把文本分析得很透彻,大致了解一下就行,这就叫泛读。

至于整本书阅读怎么读就能读好了,我们后面再谈。今天的我们讲的是,课堂上怎么听讲。听讲和考试的现代文阅读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语文课上讲什么

首先我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会讲什么,或者说在语文课上讲一篇课文要有哪几个流程,这些流程都做了以后就叫这篇课文讲完了?

01

读课文,划重点词句

首先老师会带着你读课文,把不熟悉的字音字形都写在黑板的一侧,订正完字音字形以后,大家一个一个地接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时候老师会要求你划重点词句,还有一个很专业的说法,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但实际上,我在教学中问过我的学生,你知道什么是重点词句吗?哪些才叫重点?回答五花八门。我们后面会专门讲如何确定哪些是重点词句。

02

分层,概括层意

第二个环节是,老师会带着你给这篇文章分层、概括层意。如果这篇文章有十几个自然段的话,那么老师可能会带着你把这篇文章划分成三到四个层次,然后板书一下每个层次,这几段主要说了什么——这个就是文章的篇章结构。

03

总结主旨/中心思想

第三,让你总结中心思想,也叫作品的主旨。中心思想就是经典的那三句话:本文通过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赞颂了谁的什么样的品格,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个可能老师也会用几个词或者几个短语板书在黑板上。

04

分析写作手法

具体有,分析人物性格,这是为了带学生分析人物描写的手法。比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细节等,以及这些描写方法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是怎么使用的。

还有写景的方法。写景的顺序: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并用等等。

分析篇章结构,比如,开头统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奠定全文基调。行文过程当中,中间有独句成段的句子,一般都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或者是线索的凸显。结尾收束全文、呼应开头、突出主旨、跟前文的某处相照应等等。

这都是艺术手法、写作手法层面的分析。

05

讨论好词好句

老师还会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句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阅读效果?是生动形象了,还是更简明了,还是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了?

老师干完这几件事才能叫这篇课文讲完了。

现代文阅读考试考什么

按照中考总结,现代文阅读一般有以下5大考点,高考的考点会更复杂一些,但也大体是这几个方向。

文题解读

考你对文章标题的解读,实际上文章标题就是一个文章的叙事线索,它还能够体现文章的主旨。

文意把握

考你对文意的把握,就是关于情节的发展。先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然后概括一下情节发展的每个环节,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然后从文章当中找到表达作者观点、态度的那些词句,总结出来。

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赏析包括记叙的顺序、文章的章法、对比衬托、描写人物和景物的方法,等等。

品味语言

比如,给你一个划线的句子,然后问你这个句子怎么个好法,请你赏析一下。

赏评拓展

就是从这个文本当中,你获得了哪些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一些有益的启迪。

其实这个内容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以读后感的形式留成课下作业,或者在课堂让同学讨论一下从这个文本中受到什么启发。

课堂活动与考题对比

左边一栏是语文课堂活动,右边一栏是现代文阅读考试题,你会发现它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上课老师让你读课文、划重点词句,在阅读题当中怎么体现呢?你得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概括情节,或者问你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几个环节的发展。这些答案就是你读课文的时候划的那些重点词句。

接下来老师让分层概括层意,其实在现代文阅读题当中会专门有这样一道题,有时候是一个表格,让你概括一下情节发展。也有专门问中心和主旨的题,也有专门问写作手法的题,也有专门问一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题。

也就是说每天上语文课,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只要是紧跟着老师,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你都认真考虑、认真回答了,那你就做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文阅读题的练习。

这就解决了我们很多同学的困惑:我们语文课在干什么?

常有朋友家的孩子上到高三,知道我是语文老师,就来找我指导。孩子特别苦恼,很真诚地跟我说,我觉得语文课都没用,上课讲的那些都不考。我问怎么不考?你是说课文不考吗?孩子说不是,不光是讲的课文不考,老师上课带我们干的那些事也都没用,卷子上不考那个。我一问老师上课带着干什么呀?其实就是刚才说的那些课堂活动。可是孩子坚持说那都没用,卷子上没有哪道题考给全文分段、概括段意,也没有哪道题让你把中心思想写一遍。

但是从上面那个对照表我们可以看出来,实际上老师上语文课都是在非常认真地带着你去践行现代文阅读考试题,就像做数学例题一样,一道一道地让孩子上课的时候尝试着回答。

只是我们的孩子在拒绝,孩子根本就不跟着想,直接把那个题的答案一抄,然后等到考试的时候说没考啊,老师上课没讲。这个就是很多孩子现代文阅读题做不好的根源:老师上课训练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时候你拒绝了,你的脑子休息了,等到上考场的时候当然是无从下手了。

考题示例

中考

这篇文章叫《试飞英雄》,写了一个空军试飞员的故事。后面有一道阅读题问你文章围绕主人公梁万俊如何处理“一级空中特情”展开情节,一步步呈现英雄形象,然后再让你阅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这道题实际上就在考把这篇文章分层概括层意。出题老师把第一层和最后一层的层意给你写出来了,让你把中间两层不但划分出来,还得概括出来。

实际上考试题就是考你课堂上做的那些事情。

高考

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地气凝重》,其中有一道主观题:文中多次强调要“接地气”,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如果我们光看题干的问题,可能还无法想象它问的是什么,看一下答案就知道了,题干让你结合全文分析如何才能做到“接地气”,好像是让学生自己分析,其实根本不是。

我们看这个答案,它是让你把全文分层概括层意。五条答案,每条答案对应的是相应段落的内容:

第一条答案是一、二两段,这是一个层次的内容,这是一个引子,说人要和土地多接触;

第二条答案说耕种的时候要怎么接地气,就是第三段的段意;

然后接着第四段的段意是,从春夏秋冬四个角度来写人对大自然的天然地气的感受;

文章的第五段说的是,在这个城市当中的水泥地面,你感受不到地气了,所以在这道题中,第五段的内容就没进来,因为题干中问你如何能做到“接地气”,第五段说的是接不到地气;

然后直接进入六、七段了,说的是如果你回归农家生活,感受到的民情和乡土人情,那就是一种“接地气”;

第八段说要信仰自然的规律,“接地气”就是尊重自然规律。

其实说来说去,这道题表面上是让学生分析怎么“接地气”,其实就是分层概括层意。

原来考题真的就是完完全全地在重现上课的情景。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亲子读写

翁老师作为资深语文高级教师,携20多年一线语文教学研究经验,立足高考,指导家长和孩子在小初阶段该如何“入门”语文学习。 倡导通过亲子共读共写,建设和谐的亲子关系。致力于按照孩子的认知规律引导孩子阅读与写作,引导孩子轻松走上热爱语文之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阅读理解题拿高分的学生 这样听语文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暑假期间既不做摘抄 也没有布置作文 语文老师这样给学生练笔

暑假期间既不做摘抄 也没有布置作文 语文老师这样给学生练笔

...,直接画出来。这样练习,既能积累写作技巧,还能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也把单元写作目标掌握了,明白了怎么写好说明文。摘抄练习,是让同学们抄写好词好句。有的同学还是很认真对待地,抄写了好词好句,把摘抄本...

2022-12-29 #经典句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培优训练 给孩子练熟 阅读理解拿高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培优训练 给孩子练熟 阅读理解拿高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培优训练,给孩子练熟,阅读理解拿高分!期中考试已经告一段落,现在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分析试卷,看看自己在哪些题型上丢了分,是什么原因丢的分,然后再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把这一知识点掌握扎...

2023-07-29 #经典句子

加拿大Link教育丁玫: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差距是学术英语的缺失所致!

加拿大Link教育丁玫: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差距是学术英语的缺失所致!

...“它是写给英文作为母语的学生的课本,就像我们中国的语文课本是写给中文作为母语的学生来学习的,要把中国的语文课本让国外的小朋友学,他们也不会学,”丁老师如是说。丁老师认为,这并不是国外原版教材的问题,而...

2023-10-08 #经典句子

小学生语文基础太差 如何提高 我们需教给孩子做好这几件事……

小学生语文基础太差 如何提高 我们需教给孩子做好这几件事……

...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和叙述。3、考试阅读理解差 ?语文学习不是花的时间越长越好,最重要的是方法!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学语文就是背语文,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名句、成语,但是背是背会了,但...

2023-07-15 #经典句子

中考语文想考110分 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和写作 该做好怎样的积累

中考语文想考110分 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和写作 该做好怎样的积累

...一直强调的是课文。重视课文的学习,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语文课本里,别去盲目刷题,做阅读拓展,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课本里的知识点,都是考试的考点,生字词句,把最基础的东西搞清楚,掌握好,语文考100分不是问题。...

2023-08-07 #经典句子

语文教材越来越难 教师着急 学生受累

语文教材越来越难 教师着急 学生受累

...的学生,听到这该有多么的胆战心惊。我翻看了一下小学语文课本,对统编语文教材的感受是:太难,重点太多了。原来的语文教材是讲读课与阅读课相结合,各占一半。现在呢?全部是讲读课,课文很长,字词很多,有一类生...

2023-10-20 #经典句子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 老师:阅读理解题量大 学生:太难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 老师:阅读理解题量大 学生:太难了

...了不少。尤其是第4、5两小题,这一类题目,其实经常在语文课上遇到,老师也经常说,读完一篇文章后,同学们想一想,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该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其中的某一自然段目的、用意是什么。经...

2023-09-03 #经典句子

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事 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阅读教学也要变化

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事 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师阅读教学也要变化

在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今天,随着语文教育观念的更新,阅读教学的策略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语文新课程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外,以下一些策略值得提倡。(一)注重人文融陶20世纪末我国...

2023-05-13 #经典句子

小学生半命题作文高分讲解 不会填标题 说明你欠缺二年级基础

小学生半命题作文高分讲解 不会填标题 说明你欠缺二年级基础

...小问题。但回炉重造不是让六年级的学生,去上二年级的语文课。而是用组词造句的方式,再来写写标题,练习一下基本词组的造句运用。同时展开想象力,给自己的作文写一写提纲和升华立意。通过一周的练习,基本上一开始...

2023-06-10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