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时间:2009-04-09

10月24日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以斯特拉文斯基与谭盾本人作品对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2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随着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焰火》在保利剧院被热情点燃,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走到了尾声。

10月24日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以斯特拉文斯基与谭盾本人作品对话的方式,为历时16天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奏响了最后的乐章。

本届音乐节以“大师与纪念”为题,共有21套24场精彩绝伦的音乐会上演。其中,“生活的歌唱· 纪念马勒逝世暨丁善德诞辰110周年艺术歌曲音乐会”“如戏人生·广州交响乐团演绎圣-桑与陈其钢交响音乐会”“新作与纪念·谭盾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对话斯特拉文斯基交响音乐会”三场音乐会以中外作曲家跨越时空对话的方式来纪念作曲大师,同时又将音乐作品进一步传承与发扬。随着本场演出的结束,本届音乐节落下了帷幕,而对于大师们的纪念和传承却永不落幕。

从《焰火》到《火鸟》

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

今年适逢现代主义音乐巨匠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在本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斯特拉文斯基的分量可想而知。10月12日晚,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浪子的历程》首次登上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圆满完成了中国首演;18日,青年指挥家金郁矿携手由00后青年演奏家组成的新古典室内乐团在三里屯红馆演绎了斯特拉文斯基人生末期的作品《平均律中的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在此次闭幕音乐会上,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三位演奏家为观众们献上了斯特拉文斯基罕见上演的早期作品《焰火》和经典的《火鸟》组曲,与谭盾的《古筝与琵琶双重协奏曲》及二胡协奏曲《火祭》对话。

当晚,音乐会的开场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于1908年的《焰火》,据说这是斯特拉文斯基给他老师女儿的结婚礼物,带有印象主义色彩。谭盾表示:“音乐会一开场就是斯特拉文斯基学生时代的作品《焰火》。有一次上课的时候,他的老师让他写一个有关烟花的作品。而这部作品是为本届音乐节的闭幕放了一个烟花。”

而斯特拉文斯基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火鸟》则成为当晚的压轴曲目。“这是斯特拉文斯基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谭盾表示,“从《焰火》到《火鸟》,正好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我的作品在中间,和他对话起来。跟斯特拉文斯基对话是非常深邃的,我们可以从世界看到中国,也可以在中国看到世界。”

将敦煌壁画中乐器

搬到北京音乐节舞台

有着“音乐界毕加索”之称的音乐大师斯特拉文斯基是谭盾自学生时代起就景仰的“英雄”,本场演出与其说是两者的对话,不如说是谭盾在自己年少时心目中的英雄逝世50周年之际,用音乐献上自己的纪念与致敬。北京国际音乐节曾在第十五届时委约谭盾创作了混搭摇滚、京剧与无调性音乐的《青春》,充分彰显音乐节和作曲家彼此对无所畏惧的不羁想象的肯定。

本次闭幕音乐会上,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谭盾创作的二胡协奏曲《火祭》首演,作曲家将中国传统的祭祀音乐与宫廷音乐相结合,以五种情绪构筑一出当代音乐的舞台祭祀,想象人与自然的对话,表达对战争的反思,祈愿人类和平。在这部作品中,谭盾首次将二胡与交响乐并置,效果强烈而丰富,意韵深刻、悠长。

谭盾将几年前为民族管弦乐乐队创作的一部作品做了改编,将原先作品中的高胡、中胡和二胡改成了奚琴和二胡,把民乐队变成了交响乐队,令这首作品变成了可以全世界演出的作品,并定名为二胡协奏曲。作品中用到了一个特别的乐器奚琴,它是二胡的前身,二胡演奏家陆轶文表示:“奚琴是三根弦,这种古老的乐器是从敦煌壁画中走出来的,非常有意思。”

为什么会改用奚琴这门乐器,还有一个小插曲。谭盾透露,自己曾在敦煌看壁画的时候发现了奚琴,这个壁画上的乐器。“从这个壁画我们就开始琢磨着如何把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壁画变成声音,于是这个奚琴就成了我们其中的一部分。”

文艺弹

古典音乐需要薪火相传的力量

为期16天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谭盾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对话中落下帷幕,为今年“大师与纪念”的主题做了完美的注脚。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从不缺大师,也不乏对大师的纪念和致敬。而2021年恰逢斯特拉文斯基、圣-桑、皮亚佐拉、马勒、中国作曲家丁善德、维瓦尔第、普罗科菲耶夫、勋伯格等音乐家的纪念年。

如此众多的音乐家,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纪念更有意义?北京国际音乐节选择了用中外音乐家对话的方式,不仅纪念了作曲大师,也将郭文景、陈其钢、谭盾、丁善德等中国著名作曲家的经典名作搬上舞台,既是中外音乐家跨时空的对话,更是让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绽放的集中体现。

而斯特拉文斯基歌剧《浪子的历程》的中国首演,中国爱乐乐团大提琴重奏团以12把大提琴的阵容演绎来自南美洲作曲家皮亚佐拉和埃里让杜的名作,以及青年音乐家们在三里屯红馆带来的勋伯格名作、斯特拉文斯基改编的巴赫作品、双钢琴与打击乐版《春之祭》、维瓦尔第和其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等音乐会,也从年轻人的角度表达了对大师的致敬,这些作品的呈现不仅让中国声音越来越丰富,吸引了更加多元的观众,也体现了北京国际音乐节为青年音乐家提供广阔舞台的理念,更彰显了古典音乐薪火相传的力量。

正如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所说:“古典音乐这个行业绝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而应该是一个薪火相传的过程。”让世界了解中国声音,让更多优秀的中国作品和中国音乐家走上世界的舞台,北京国际音乐节一直在践行着。

文/本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统筹/满羿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演奏家陆轶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演绎斯特拉文斯基作品《焰火》《火鸟》,以及谭盾新作二胡交响协奏曲《火祭》和琵琶与古筝双重协奏曲,展开与斯特拉文斯基的时空对话。本届音乐节以“大师与纪念”为...

2013-10-23 #经典句子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斯特拉文斯基《焰火》奏响,音乐恰如其名,热烈活跃、色彩缤纷。一曲奏完,指挥家、作曲家谭盾携中国爱乐乐团起身,向观众致意。“大家看见‘烟花’了吗?创作这部作品时,斯特拉文斯基还是学生。”谭盾转身面向观众...

2013-06-28 #经典句子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为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为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随着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焰火》在保利剧院被热情点燃,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走到了尾声。10月24日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以...

2014-01-13 #经典句子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为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为第24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收官

随着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焰火》在保利剧院被热情点燃,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走到了尾声。10月24日晚,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二胡演奏家陆轶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以...

2011-11-02 #经典句子

BMF落幕 斯特拉文斯基绽放“焰火” 谭盾用音乐致敬英雄

BMF落幕 斯特拉文斯基绽放“焰火” 谭盾用音乐致敬英雄

...文、琵琶演奏家韩妍、古筝演奏家苏畅进行了一场谭盾和斯特拉文斯基的精彩对话。至此,为期半个月的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圆满谢幕。有趣的是,音乐会开场特意选择了斯特拉文斯基学生时代的习作《焰火》,以此为本...

2010-03-28 #经典句子

文艺弹|古典音乐需要薪火相传的力量

文艺弹|古典音乐需要薪火相传的力量

为期16天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谭盾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对话中落下帷幕,为今年“大师与纪念”的主题做了完美的注脚。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舞台从不缺大师,也不乏对大师的纪念和致敬。而2021年恰逢斯特拉文斯基、圣-桑、皮亚佐...

2011-11-08 #经典句子

不是每个浪子都能得救:斯特拉文斯基70年前的警世寓言

不是每个浪子都能得救:斯特拉文斯基70年前的警世寓言

...家威廉·霍加斯的同名系列版画首演。也让音乐界明白了斯特拉文斯基倡导的新古典主义的真谛。由于音乐表现了从蒙特威尔第、罗西尼到莫扎特,再到威尔第对整个歌剧历史音乐的解构,用反作用力来拖动和声和旋律的前进动...

2019-08-05 #经典句子

怎样的画作 让一度反感歌剧的斯特拉文斯基写就《浪子的历程》?

怎样的画作 让一度反感歌剧的斯特拉文斯基写就《浪子的历程》?

「本文来源:新民网」为纪念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今晚,由青年导演邹爽执导,上海交响乐团、北京国际音乐节联合制作的歌剧《浪子的历程》半舞台版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上演,这也是该剧诞生70年来首度被搬上中国...

2014-05-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