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张春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评点课文设计特色及建议

时间:2009-02-12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课题基于前人阅读经验的语文评点教学法转型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R—c 2018 08的阶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56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其“双线组元”的整体架构等特点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同,评点批注等读书方法的介入也是一大特色和亮点,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为语文学习方法渗透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提供了重要的抓手。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暨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专项课题“基于前人阅读经验的语文评点教学法转型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R—c/2018/08)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刊于《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9年第4期。作者单位: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

教材评点课文设计特色及建议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评点”教学的设计特色

(一)“旁批”评点范例面广量大

▲“旁批”评点文章分布表

1.设计“旁批”的单元覆盖面广

初中6册语文教材共计36个单元,其中涉及评点内容的有28个单元,涉及课文约35篇(首)(以课题为单位计,下同)。

其中,七年级上册的6个单元中,每个单元都设计有“旁批”的评点形式,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5首诗歌都设计了“旁批”的形式。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中有3篇课文设计了“旁批”形式,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2篇课文设计了“旁批”的形式。“旁批”内容的单元设计并不均衡。

九年级下册使用“旁批”的只有3个单元,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活动·探究”没有设计“旁批”内容,各册的古诗文单元的课文都没有设计“旁批”内容。“评点”空缺的内容主要为古诗文单元和“活动·探究”单元。

2.设计“旁批”的文体覆盖面广

教材在“旁批”设计上比较注重文体覆盖面,基本上兼顾了各类文体。小说如《刘姥姥进大观园》,散文如《雨的四季》,议论文如《最苦与最乐》,现代诗歌如《我爱这土地》,说明文如《蝉》,新闻如《“飞天”凌空》,文艺论文如《无言之美》,人物传记如《列夫·托尔斯泰》等。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约有39篇文言文,约有36首古诗词,都设计了丰赡的注释,没有设计“旁批”或类似的评点形式。

课文旁批

3.设计“旁批”的内容覆盖面广

以统编版本七年级上册的散文《雨的四季》和说明文《动物笑谈》两种不同文体的“旁批”为例,评点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一是对文本研读的概括性评点。这两篇课文中的“旁批”都是针对某一段落或者一句话、一个字词进行设计的,都有着准确的文段“定位”,“旁批”内容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给文本解读提供了切实的抓手。有对段落结构作用的概括性评点,例如《雨的四季》第一段的评点:“开篇点题,领起下文。”有对文字的表达效果的评点,如《动物笑谈》第二段的评点:“问题的提出来自细致的观察”。

二是针对文本研读的导读性评点。教材有许多地方是以评点的形式进行导读,尤其是以“问题”方式来呈现,既为教师和学生研读文本提供适当的视角,又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雨的四季》第2段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第4段中的评点:“凄冷的秋雨为什么能‘纯净’人们的灵魂呢?”针对第5段的评点:“这种‘特殊的温暖’,是一种怎样的感觉?”针对第6段中的评点:“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指称,为何到这一段改称‘你’?”《动物笑谈》第6段的评点:“这句调侃的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每一处的定段、定句、定词的“定点”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体现了编者对教材导读设计的匠心。

三是对文本内容的赏析式评点。文本赏析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借助评点的形式,可以让文本赏析落得“实”,评得“妙”,写得“准”。例如对《雨的四季》第3段的评点:“春雨‘洗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的不同特点。”例如《动物笑谈》第8段的评点:“‘我’‘暗自得意’,人们‘脸色煞白’,多么强烈的对比。”

统编版教材在编排时比较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将阅读课文分为“教读”“自读”两类,此外还留有“课外阅读”的“自留地”。从设计“旁批”的课文来看,主要集中在加星号的“自读”课文中,体现了编者希望借“旁批”的评点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这样的设计理念既接地气,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又具有科学性,把学生自主读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当然,针对不同的文体和文章而言,评点的内容也有许多特点,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二)“名著导读”突出“圈点与批注”

“圈点与批注”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专门设计的学法指导内容,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能系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教材编者注重评点的常态化运用,因而设置了许多“圈点与批注”的内容。在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中,以《骆驼祥子》为例,较为系统地介入了“圈点与批注”的读书方法指导内容。

首先阐释让学生明白圈点和批注的大意:“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同时提出了圈点和批注的四个要领:

“一、圈点虽然是随手勾画,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是自己深有体会之处。二、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或写出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三、经典作品需要反复阅读,每次圈点批注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四、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圈点和批注的符号。”

在文后还特别附上《骆驼祥子》中的批注片段示例,通过画线、加着重号等形式进行旁批,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圈”可点,有“批”可依。尤其是圈点批注法的“要领”设计,言简意赅,内容全面,要点清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进行评点批注的训练,养成自能读书的好习惯。

统编版教材把整本书阅读很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名著导读”为媒介,打通课内外阅读的壁垒,有利于真正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三)“单元导读”的评点突出“导学”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单元导读设计,简约的文字中有较多的信息量,或文本内容的提示,或学习方法的提示,其中就有评点的有关要求。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中这样要求:“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勾画关键词”是评点的初步做法,“做标注”是对文本内容的评点。

课文的“预习”导读设计中也有评点的要求。例如七年级上册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的“预习”提示中,要求:“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这是评点的起点,对于刚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从圈画重点词句开始训练学生的自主阅读,这样的要求是适合学情的。

在单元或课文的导读提示中让学生进行勾画或批注,让学生走进阅读的情境之中,是对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要求,让学生“浸泡”在阅读氛围中,利于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课后练习”的评点提供训练抓手

教材在课后训练中也比较注重评点习惯的渗透。例如七年级下册第5课《黄河颂》的课后练习“积累拓展”中: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1.学习课文中的‘批注示例’,想一想示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2.请在课文中选出最能体现黄河特点的两三处词句,仔细品味并加上批注。”这里的批注有比较清晰的要求,并且把批注训练与课文的“批注示例”相结合,学以致用,给学生批注训练的机会,也提示批注的角度。

第6课《最后一课》中课后“思考探究”训练中也有批注的要求:“韩麦尔先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找出你觉得刻画韩麦尔先生比较精彩的语句,并做一些批注。”批注是鉴赏人物形象的抓手,从重点词句入手,进行人物形象探析。

自读课文《台阶》课后的“阅读提示”中:“小说围绕父亲和台阶,有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如写父亲不辞辛劳地去砍柴,‘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又如放鞭炮后,‘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除此之外,再找出两三处,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品味,然后尝试着用一两句话进行点评。”“阅读提示”是针对自读课文的要求,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自读课文的方法和抓手。

这些内容,或者以批注的形式出现,或者以评点的方式出现,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既注重评点方法的指导,也给学生留下了自主阅读思考和表达的空间。

二、关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评点”教学设计的建议

评点教学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体现。但是,教材中的评点设计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编者意图转化为教学意图时还需要统筹设计,并注重打通“最后一公里”。

(一)评点批注设计应科学编排,充分体现编者意图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自读课文中设计了评点批注范例,作为引导学生自读的范例,编者意图很清晰,为师生进行阅读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抓手。但是,编者意图并不代表评点方法能够被师生积极理解和运用。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雨的四季》设计了“旁批”,但在单元或课文导读、课后“阅读提示”中都没有任何提示,显得有些突兀。此后多个单元的自读课文中也有不少旁批的范例,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会留意编者这样设计的用心呢?既然自读课文的设计中本来就有旁批的设计,不妨在七年级刚入学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就在合适的位置,通过适当的形式进行明确,把评点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有利于教师在新学期伊始就指导学生评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进入初中就着力养成评点批注的良好习惯。

如果编者意图能与教师、学生科学对接,融为一体,形成默契,更容易把评点批注这种传统而有生命力的阅读方法落到实处,让师生都能明白“旁批”的意图并认真落实。

(二)批注示范之外,还应留下师生自主评点的空间

教会学生读书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个单元的自读课文一般都安排了评点批注的内容,自读课文都有批注示例,这对落实评点很有好处。

除了批注范例的自读课文,还有许多课文也是自读要求。这些自读课文是否可以给师生留下自主评点批注的空间呢?对于已经有批注示例的自读课文,是否可以留下一些自主评点的空间,让学生仿照批注示例做一些阅读训练?既然是自读课文,不妨给师生评点的空间大一些,舍得给学生读书评点的机会。

洪宗礼先生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这样理想的评点批注范例。在朱自清先生的《绿》的文本旁,有数十条“读书动笔示例”。在文本结束,还有“总评”,与“旁批”相得益彰。同时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主问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圈点符号”示例,让学生可以对照学习借鉴。

尤为可贵的是,在《绿》之后的《囚绿记》等三篇文章中,都留有旁批评点的空间。在本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中,还有关于评点的训练题设计,如“参照《绿》一文旁的‘读书动笔示例’,在后面三篇课文的留白处作批注,然后用勾画圈点的方法阅读下面一段文章。”(文章略)

评点批注的读书方法贯穿整个教材,体现编者对学生读书方法的重视,评点批注等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反复训练方能成为自觉行为。

(三)古诗文教学应传承评点批注的优良传统

统编版教材在现代诗文的自读课文中基本上都设计了评点批注的示例,体现了评点批注可以用于不同文体的广泛性。但是,同样是自读课文,文言古诗文中则只有字词注释形式的标注,没有针对文本内容的评点批注。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与朱元思书》以及第六单元的《周亚夫军细柳》均是标注星号的自读课文,按照教材的编排体例,自读课文应有“旁批”的设计,给师生教学以提示和训练。但是,文言文和古代诗歌无论是教读课文还是自读课文,都没有评点批注的示例,这与教材的整体编写体例不太协调。

评点批注的读书方法源自古诗文,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要从这里找根源。古文是最适合运用评点批注的土壤,例如重点、疑难字词的语意解释,标点句读的恰当与否,古代读书人对某一个字词或某一句段乃至整篇文章的评点意见,都可以成为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学习资源。

今天学习古诗文,学生遭遇到的问题有许多也正好适合用评点批注的方法来解决。古诗文从某种意义上说,更应该渗透评点的内容,因为评点本来就是古代读书的基本方法。古诗文中没有渗透“评点一派”的内容,实在是一大缺憾。

统编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选择了《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等四篇长篇古典小说节选,其中,《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属于自读课文,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石头记》),都是后世公认的经典评点作品。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名家批注评点影印图片或者文字,让学生了解观摩借鉴,更可以借助传统的评点阅读方法对古诗文进行阅读指导。

统编版教材中对《刘姥姥进大观园》设置了“旁批”的自读指导,其实还可以把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的相关内容适当介入,既让学生了解古人传统的阅读方法和评点体悟,也可以让学生从名家评点中学一点评点的方法。在这一点上,北京出版集团公司与北京出版社(2003年版)的《语文》第16册(第164页)教材中有比较好的示范。“以《水浒传》为例,阅读《水浒传》的评点本,学习评点方法。”同时对评点方法给予了提示,在“探究与练习”中有如下设计:

探究与练习

下面是《水浒传》的会评本中的一段,有明代金圣叹等人的评点文字,评点作品情节、人物和技法、语言等。文中没有标明批注者的是金圣叹批的页前文字和行间文字。标明“容眉”“袁眉”“容夹”等,就是其他刻本中文人批的页前或行间文字。仔细阅读评点文字,就其中的一两处谈谈你的看法,并写出你的评点文字。

对于文言文和古诗,历代都有不少名家评点,名家“评点”既是解读和鉴赏文本的优秀资源,也是师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方法。

综上,评点读书法在教材中有不同的体现方式,既有系统化的方法指导,也有随文而定的训练设计。在评点的要求上,或侧重圈点,或侧重评论,不同特点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整体来看,统编版教材在起始年级、起始单元教学中对于评点的设计还不够充分,可以根据学段进行层级式要求,梯度性设计,更有利于以评点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张春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评点课文设计特色及建议》,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地区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组件”

...年秋季以来民族地区三科统编教材的深入推进,针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等方面的实施建议不断涌现。随着教材使用的不断推进,在原有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熟练使用教材,成为民族地区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2015-09-17 #经典句子

海拉尔区初中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研员定期深入蒙古族中学开展名师工作坊活动

海拉尔区初中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教研员定期深入蒙古族中学开展名师工作坊活动

...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海拉尔区教育研修中心将初中语文、初中道德与法治、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坊主题教研活动与校际结对帮扶工作有机融合,每周三深入蒙古族中学开展教研活动,为海拉尔区蒙古族中学与五中、七中...

2013-11-25 #经典句子

政协委员建议对高中语文课程分科教学 教育部答复

政协委员建议对高中语文课程分科教学 教育部答复

...作品,以及诵读优秀诗文、阅读经典名著的学习。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主要以补白的形式,在各册安排数则知识短文,系统介绍语法、修辞知识及文学、文化知识。同时,在课文后的思考练习中,也系统编排了与语文知识相关的...

2020-07-02 #经典句子

初中语文采用统编教材 风向标转变有多快?这些点不知道影响很大

初中语文采用统编教材 风向标转变有多快?这些点不知道影响很大

...陆陆续续拿到新书了,有些学校已经采用了部编版的统一初中教材,让我比较惊讶的是果不其然语文增加了难度,最明显的是增加了古文的篇幅,而且选取的古文内容也是比以往深奥了很多,初一语文上册出现了《世说新语》,...

2015-08-03 #经典句子

「积累」「统编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1——人物传说篇

「积累」「统编教材」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1——人物传说篇

...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丰富小古文选文能为学生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一定基础。优秀的小古文作品是经过历史和时间检验的,更加具有艺术魅力。阅读这样的优秀作品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

2019-06-29 #经典句子

面向中考的初中语文教辅测评(4.古诗文篇)

面向中考的初中语文教辅测评(4.古诗文篇)

...屋 ID:RuiBaXiaoWu」本次测评教辅书包括:课内古诗文:《初中文言文全解一本通》(非分年级统一型);《万唯中考试题研究古诗文阅读》(非分年级统一型,简称《万唯》);课外古诗文:《万唯——课外文言文阅读》(非分...

2024-01-15 #经典句子

语文教材越来越难 教师着急 学生受累

语文教材越来越难 教师着急 学生受累

...自小失去读书的乐趣。如果孩子基础知识打不牢,将来读初中、高中时会越来越吃力,真的都会成为温儒敏主编口中的那做不完的“15%”中的一员了。温主编的初衷是好的,就是想用考试这个指挥棒让学生多读书,确实,读书是...

2023-10-20 #经典句子

【深度】接班数理化 语文成下一个升学“拦路虎”

【深度】接班数理化 语文成下一个升学“拦路虎”

...文教材。2017年9月1日,统编教材已经在全国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开始使用,至2019年,这套教材将覆盖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新教材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了阅读量,特别是古诗文阅读。小学、初中阶段选入了124篇古诗...

2020-10-29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