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我读论语小记:学而第一·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时间:2007-10-23

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117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有若说:基于正义讲究信用,说出的事才能履行承诺,基于恰当的恭敬,能免遭耻辱。姻亲之间保持亲近,也算是宗族了】

这句接着上文,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是争议很大,我选择能更好的帮助我修身的这一派观点。“复”我对比“覆”,对于自己说的话能够办到。“因”有两种争议,一种解释为依靠、根据,将“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解释为:所依靠的关系不脱离自己的亲族,就可以效法。一种说应该读“姻”,我目前接受姻这个说法,姻亲,保持姻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不疏远,将姻亲也算做自己的宗族。

“信近于义”,即使为了遵守诚信,也是要有正确的道义在其中。李零教授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答应朋友下午到桥下面见面,时间到了朋友还没来,但是他为了保守信用依旧不离开。恰好天公不作美,下起暴雨,桥下面涨水,他依旧不离开,最后抱着桥柱子淹死了。这个人,你说他讲信用吗?是太讲信用了!他合乎正理吗?愚忠送了命就不合理!在这里孔子自己也有过一段故事,当时周游列国,走到宋国,孔子一行遇上了强盗,孔子和强盗们讲明身份后,强盗说可以放他们走但前提是孔子要发誓不告发他们。后来遇上一伙官兵,孔子说:“那前面有一伙强盗,你们快去。”孔子的弟子很疑惑问道:“我们这么做不地道吧?我们都发誓了。”孔子对道:“你和强盗讲什么信用”。所以只有知道所守的信用是恰当的,意如“礼之用,和为美”,才能真正的实现说到做到。

“恭近于礼”我也想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台湾的当权者,为了私利,且不谈认祖归宗,单是向欧美国家谄媚的姿态就恶心人,这就是热脸贴冷屁股,可以说是一种耻辱。另一个故事是郭冬临的小品《有事您说话》,他演绎的一个小职员,为了巴结上级和同事,啥事都往身上揽,一副恭敬不如从命的姿态,费力又费钱,到头来依旧没有谁看得起他,这也算是自取其辱了吧。恰到的恭敬是礼貌,过了就是谄媚,如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最后一句,我接受姻亲这种说法,中国人讲究同宗同族,是一种关系和血脉的传承。如果姻亲之间时常走动,保持关系的亲近,也算是同宗宗族了。另外亲戚之间有时候不仅仅是照顾,更有一份责任在里面。试看电视剧里经常演绎的,家里遭难,变成孤儿,最后都是被亲戚收养,不仅管吃喝,还要担责任,甚至扛官司,其中的原由只有用“宗族”来解释了。我自己也有过类似体会,记得大舅帮我去女友家解围那件事(细节就不展开了),不仅要忍受女友家亲戚的数落怨言,还要陪酒。当时是女友,后来顺利的成了我老婆,如果不是舅舅外孙之间姻亲这门关系,谁会趟这个事儿呢?

有若从诚信、恭敬、关系三个方面强调恰当才算美,真正做到这几点,要学的地方还很多,值得终身修炼。

温馨提示:点关注,不迷路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我读论语小记:学而第一·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学而篇: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篇: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复:实践,履行之意;远:动词,使之远离;因:这里是依靠的意思;宗:本源,本主;可宗就是可以尊崇、依靠的意思。直接...

2015-05-03 #经典句子

《论语-学而篇》:10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论语-学而篇》:10 有子曰:信近于义 言可复也

...不合宜的,所以可以反复,可以推翻。在刘宝楠先生的《论语正义》注解里,他引用《孟子·离娄篇》的话,“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大人是圣人,圣人讲的话也不必一定要守信,为什么?要看这句话是不...

2016-10-25 #经典句子

论语心得013:学而篇1.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论语心得013:学而篇1.13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给《论语》当编剧,穿越到夫子的课堂”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有子说:“诺言符合道义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

2016-07-14 #经典句子

“信近于义 恭近于礼 因不失其亲”:一句话玩转人际交往

“信近于义 恭近于礼 因不失其亲”:一句话玩转人际交往

...会遭受羞辱。所交往的道义相投,可作为依靠。”这是《论语》学而篇第十三句,这一句话谈了人际交往的原则,学透之后,我们的人际交往就不会再迷惘了。首先,我们先看:01 有子是谁?有子,名若,字子有,小孔子十三岁...

2023-10-03 #经典句子

读论语:里仁第四·朋友间也需要距离 否则物极必反

读论语:里仁第四·朋友间也需要距离 否则物极必反

读论语,修己身,暂且小记当下的理解,方便未来回读增进,“温故而知新”。今分享于个人公众号,也请你多多指教。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子游说:侍奉君主太繁琐,招侮辱;朋友间太密切,会...

2009-01-04 #经典句子

《论语》经典今用(三):“贤贤易色”句 “信近于义”句

《论语》经典今用(三):“贤贤易色”句 “信近于义”句

...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论语·大学·中庸》为本,译注者为“陈晓芬、徐儒宗”。在此表示感谢。【译文】子夏说:“尊崇贤者而改变喜好女色之心,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事奉君上能不惜性命...

2023-09-23 #经典句子

《论语》中男孩名字:一起来看看《论语》中哪些词语适合取名字?

《论语》中男孩名字:一起来看看《论语》中哪些词语适合取名字?

《论语》中有很多的讲到一些伦理思想与道德修养的,父母以《论语》为宝宝来取名,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修养、品德有很高的期盼,希望孩子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文质彬彬,翩翩君子。中国人取名字很讲究,正所谓:“文如...

2020-10-11 #经典句子

经典国学—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带译文

经典国学—论语第一篇《学而第一》带译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

2016-12-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