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朱丽叶右胸被摸得锃亮 文学朝圣的最高境界《旅行中的文学课》

时间:2007-08-16

或许我们不能一一前往,但有一本书,可以满足这种情愫,而这本书的作者真是独具匠心,旅居于国外,把文化膜拜当成课题,她边游历边向着文化发源地进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5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喜欢读书的小伙伴,一定对作家们向往不已,无论是知名作家的轶事,或是创作背后的新闻,哪怕是野史、花边新闻,也一定津津乐道,如果能够亲临他们曾经居住过的旧宅,埋葬的墓地,或是创作小说时的旅馆,一定欣喜不已。

或许我们不能一一前往,但有一本书,可以满足这种情愫,而这本书的作者真是独具匠心,旅居于国外,把文化膜拜当成课题,她边游历边向着文化发源地进发,这种有目地性的步履,更加有意义,更加独特,这就是《旅行中的文学课》

她在10年间,走过80个国家,300多座城市,每到一处,都会选择性探访与文学相关的景点,把旅行作为宣传文化的意义,提高了自我的素养,也分享了各国作家的见闻,读过这些作家的故事,我们也许会对于名著有新的了解。

作者卢桢对于这种行为有新的发现,她认为:旅行可以带我们发现紧张学习和辛苦工作之外的另一重生活意义。我想对这句话作一番延伸,或许生活的别一重意义,就凝聚在“抵达”这一行为本身。

这种仪式感拓展了我们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朋友们在现实中因各种原因不能出行,那么随着卢桢的脚步,翻开这本特别的游记,去领略一翻异国风情,上一节“文化课”吧!

这本《旅行中的文化课》不仅仅是一本游记,还记录了作者别具一格的眼光角度,她看待问题总会有清奇的见解,让人脱离仅仅观赏景观的肤浅,她的思考深度,让我们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对于人性,对于体会民俗,有了新的借鉴方式。

我们可以学习这种眼光,待自己整装出发时,涌现出新的热情来面对世界,接触更多的美好。

卢桢有着相当高妙的摄影水平,每处景点都有她的摄影作品,最后附录了一封信,把摄影作品制成了明信片,用来收藏、赠人,简直是意外惊喜,非常适合文艺青年。

书中介绍了王尔德的墓地、浮士德长诗中记录的餐厅、不来梅的路标、朱丽叶的故居、勃朗特三姐妹的家、伦敦老舍的旧址、济慈的古瓶……更多知名作家在等待读者翻开书卷,聆听他们过去的故事。

一、雨果先生的中国梦

读狄更斯、阿加莎和雨果的小说时,偶尔会看到关于中国的描述,觉得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一个神秘而怪异的东方,他们有所向往,也因疏离变得有所猜忌。

这种复杂的情愫就体现在雨果送给情人的公寓里,他花了14000法郎买下这幢别墅,却收藏了3000法郎的中国瓷器,相当于四分之一个别墅,这些他前后花48次收集的中国艺术品,寄予了他的中国梦。

他把这些瓷器全部镶嵌在了墙上,琳琅满目,眼花缭乱,构筑了一个叫中国人看到都惊异的“东方墙”。

这所名叫“高城仙境”的公寓,内部设计完全出自雨果先生。

雨果先生曾在《跌碎的花瓶》一诗中写道:“老天哪!整个中国都在地上跌得粉碎!”这是他的女仆不慎将喜爱的花瓶打碎后,心疼的感叹。

但这份热爱,如果真摆在中国人面前,很可能会吃不消,过于繁复,也过于西式化,只是外国人眼中异化的中国风。

本书作者认为:那一墙盘子,极大愉悦了雨果的身心,可真正的中国瓷器与风韵,却是诗人与多数欧洲人很难完全理解的,也很难通过自我想象再现。

是的,阿加莎的小说《蓝色列车之谜》中曾写道,波罗探长看到一个疑似罪犯的身影,那是个穿黄色龙纹睡衣的中国女子背影,作家把神秘和罪恶赋予在了龙的图腾上,而龙在西方的象征意义是邪恶,在东方却是雄起,也绝不会有纤弱女子把龙纹印在衣服上,这完全不符合人物个性,独独是一种臆想。

在过去的西方,作家们喝过中国的茶叶,见识过中国的丝绸,就把对于东方的想象夹杂在自己的作品中,我佩服他们的脑洞,但读这样的小说时,总不免出戏,嘿嘿哂笑一翻,想要消除文化的隔阂,还真是需要时间啊!

再联想到当今的网络小说,修仙、玄幻都被翻译成外文,有些国外友人为了看网文,甚至戒了毒,学会了中文,也不得不慨叹,文化的力量还真是无穷大。

不知雨果先生若能活到现在,是否也会对自己的盘子墙发出一声无奈的笑声。

二、朱丽叶的右胸铜光闪闪

朱丽叶是莎翁笔下的人物,而莎士比亚也是根据前人的传说,改编了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就如同《西游记》一般,均是拾遗民间珠玉后改编的。

可奇怪的是朱丽叶有故居,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均可以找到具体地点,不得不佩服民间的力量。

其实朱丽叶故居是莎士比亚为其杜撰的家族房屋,后来就被幸运地定为主人公的住宅,人们太需要为爱情先驱者证名,甚至为了按照剧本的描绘,把这座老宅加上了“朱丽叶阳台”。

现实中许多事物大都来源于想像力,比如风筝+竹蜻蜓,就慢慢演变成了直升飞机,作家赋予了爱情意义,而民众赋予了实质,于是朱丽叶就有了家,有了雕像。

伫立在故居前的朱丽叶右胸却被游客们摸得亮闪闪,一队队的旅人多是情侣,当地有一个传说,说摸了朱丽叶雕像的右胸,就能收获爱情和好运。

于是人们先是去阳台上拍照,随之去触摸铜像右胸,最后写下许愿爱情的纸条,背后粘上口香糖,把纸条贴在门洞的“朱丽叶”墙壁上,所有人都坚信,这样的仪式会让爱情永恒。

旅游景点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传说,让游客有了希冀,让收费处坦然恰饭,记得在郑州少林寺游玩的时候,有一处雕像据说是摸了后会免遭疾病,人们都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架式纷纷触摸。

作者对于这种举动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些转运传说,或许最初就源于人们对自己手久的掩饰吧。想去摸,但不好意思,有传说给你免责,而且还能祈福,人们便自由地放飞自我了。

我不禁宛尔,颇有同道中人想握握手的冲动。

更有趣的是,人们看过朱丽叶的故居,还想去看看罗密欧的旧址,然而蒙太古家族内有住户,禁止参观。

故居的院门右手边,雕刻着朱丽叶的呼唤:我的罗密欧,你在哪里?

据说房主对上门探奇的游客烦心不已,于是在那句话下面加上一句:罗密欧确实已经不在这里了。

也算是欧式幽默吧。

书中处处充满着这样的小趣味,小彩蛋,跟着作者的心态一起旅游,会发现许多乐趣,这说明卢桢是位有思想,有洞见的妙人儿,她的文笔不空泛,介绍起景点也充满着观点。

跟随这样的指引,散漫的思想有了聚焦,这才是“人生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有着目地的进发,可远胜于四处无根的漂泊,来吧,我们太渺小了,但为旅行赋予意义,可能本身就是种有意义的行为。所以啊,在这美好繁茂的星系中,在我们这短短的一生中,在这仅有一次的生命中,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关注不迷路,私信有惊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人鱼薇沫阅读与写作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朱丽叶右胸被摸得锃亮 文学朝圣的最高境界《旅行中的文学课》》,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咖云集!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深圳了

大咖云集!中文版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深圳了

易逝的是时间而爱将成为永垂不朽的信念英国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经典之作史上最富盛名的爱情绝唱被誉为21世纪最浪漫的伟大音乐剧风靡世界21年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震撼全球6.5亿观众豆瓣评分9.1分无数观众入坑法语音乐剧神作...

2009-02-06 #经典句子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邀您见证流行经典 10月14日首轮开票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文版邀您见证流行经典 10月14日首轮开票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0月13日讯(记者 叶梅)2018年,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国巡演,粉丝齐唱《爱》的场面依旧历历在目。三年后,无数观众喜爱的法语音乐剧神作首次官方授权汉化,这座经典爱情的丰碑...

2024-01-12 #经典句子

《朱丽叶与梁山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电影

《朱丽叶与梁山伯》一部带有黑色幽默色彩和人文关怀的电影

叶伟信《朱丽叶与梁山伯》:一部够“虐”的电影 从网上现有的资料里面看不到叶伟信更详细的身世资料,但很多人都喜欢他拍的《爆裂刑警》和《朱丽叶与梁山伯》,认为它们是姊妹篇,是这个充满了文艺范导演的最好电影...

2023-12-12 #经典句子

散文朗诵《拜谒梵净山》上集 作者:张学东 朗诵:何晓霞

散文朗诵《拜谒梵净山》上集 作者:张学东 朗诵:何晓霞

...健创作的长篇小说。高行健凭借该小说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该小说讲述主人公——“我”被误诊为肺癌,偶然在火车上听说有一个能治疗癌症的灵山,于是“我”便启程寻找的故事。 《灵山》是一部朝圣之作。主人公看...

2015-08-09 #经典句子

著名诗人于坚全新散文集《在东坡那边:苏轼记》出版

著名诗人于坚全新散文集《在东坡那边:苏轼记》出版

...风雨也无晴”……都出自其人之手。于坚是谁?他是鲁迅文学奖得主,长篇散文《印度记》获2012年《人民文学》杂志非虚构作品奖;在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中,荣膺“2016年度杰出作家”;纪录片《碧色车站》入围阿姆斯...

2010-09-13 #经典句子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为什么是他?| 张峰《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为什么是他?| 张峰《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7日19:00,瑞典学院宣布,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将授予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因为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他对于处在文化与大陆的鸿沟中的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格尔纳1948年出生...

2024-01-02 #经典句子

《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阅读答案解析

《儿童文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阅读答案解析

儿童文学: 要尽可能地接近儿童生命的本然状态陈思和①儿童文学必须突出儿童性,但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写作是分离的。不像青春文学,作者多半是在读的中学生和大学生,或者是青年作家。儿童文学是由成年人来写的,年...

2023-10-16 #经典句子

当代书评|跟着纳博科夫捉蝴蝶 与海明威一起在马德里 林颐评《文学履途》

当代书评|跟着纳博科夫捉蝴蝶 与海明威一起在马德里 林颐评《文学履途》

...风景。在《洛丽塔》成为经典之后的大半个世纪里,无数文学爱好者仿佛化身成了奎尔蒂——那个一路尾随亨伯特和洛丽塔的人。兰登·Y·琼斯,《人物》和《财富》的编辑主任,也把自己变成了奎尔蒂。不过这样说并不完全,...

2016-08-06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