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三招辨别普洱茶干仓和湿仓:了解真假茶叶的秘诀

时间:2024-02-08

首先,通过观察茶叶外表的颜色和光泽来判断,干仓茶叶颜色多为深绿或暗褐色,表面干燥自然,而湿仓茶叶颜色可能呈现出较为晦暗的颜色,有时还会带有一些霉斑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想要分辨普洱茶的干仓和湿仓?别担心,本文将向您介绍三个简单的方法。首先,通过观察茶叶外表的颜色和光泽来判断,干仓茶叶颜色多为深绿或暗褐色,表面干燥自然,而湿仓茶叶颜色可能呈现出较为晦暗的颜色,有时还会带有一些霉斑。其次,闻一闻茶叶的气味,干仓茶叶散发出清新的香气,而湿仓茶叶可能带有潮湿或发霉的气味。最后,品尝茶叶的口感和茶汤的颜色,可以进一步确认茶叶的存储情况。通过掌握这三招,相信您将轻松分辨出普洱茶的干仓和湿仓。

普洱茶的品质由原料、工艺和仓储决定,具体说来:

生茶(新茶)主要看原料;

熟茶主要看工艺;

陈茶主要看仓储。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特点,于普洱茶收藏的爱好者而言,如果得到一款三十年以上的陈茶,是十分幸运的事,但如果这款茶的仓储有问题,那它的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便大打折扣。毕竟三十年的茶,它的来历很难考证,所以对于陈茶,我们最关心的便是它的仓储问题。

01

干仓 和湿仓

湿仓普洱茶,是指放置于空气湿度较大、高温潮湿(如沿海湿热地区)或阴凉潮湿(如地下室、地窖、防空洞等)的仓库里完成陈化的普洱茶。

根据存茶经验,普洱茶干仓的保存温度一般保持在室温20~26℃,相对湿度不超过80%,特别是湿度,超过80%,茶叶变质的可能性很大。

但这仅是一个确保茶叶不变质的安全范围,如果以此界定为超过80%的就是湿仓茶,有的湿仓普洱茶湿度虽然超过80%一点点,只要控制适当,也不一定变质。

当然,变质的湿仓普洱茶人为干预过甚,急于“熟化”出货,温湿度控制不好,茶品消极转化,导致霉变,从卫生安全角度都不建议喝。

02

但是否越干越好呢?

最近和一个做茶多年的茶老板聊天,他叹道:“以前不知道普洱茶怎么存放,很多好茶直接用真空包装袋封存,在昆明一放就十多年,最近拆开一看,基本没有转化,没什么价值了,可惜啊!”

03

普洱茶的陈化机理

普洱茶的后发酵实质是一种微生物发酵,普洱茶的陈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据说还有光照),一般控制在50%——70%为宜,因为在此条件下微生物较为活跃,微生物自身的酶和通过代谢产生的胞外酶能作用于茶叶的内含物质,促使其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这就是普洱茶的陈化机理。

上述茶友真空存放的普洱茶,既缺乏外来环境中自然接种的微生物,又缺乏微生物存活的水分和氧气,当然是不会转化了。

可见,如果了解普洱茶陈化机理,只要方法正确,控制好温湿度,适时通风透气,让茶叶在存放中有伸有缩,湿仓也是好仓,也能陈化出好茶品。

04

辨别难点

有茶友说:“是否是干仓,我闻一闻就知道,有刺鼻发霉气味的肯定是湿仓茶,没有的就是干仓!”真的是这样吗?有的湿仓茶湿度控制得好就没有这种气味。

还有茶友,把几十年的干仓普洱的陈香说成发霉,把陈味说成仓味的比比皆是…

其实这也怪不得这些茶友,毕竟人的嗅觉味觉是有限的,而普洱茶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嗅觉味觉去对付千变万化的老茶,确实是强人所难了。

更何况,当今存下来有些年份的干仓普洱陈茶凤毛麟角,大多数茶友都无福品到,很多情况下都是头一次“尝鲜”,人们对新鲜味道的刺激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即便它被别人形容得多么美好。

譬如头一次吃榴莲,头一次吃臭豆腐,头一次吃折耳根(鱼腥草),头一次试芥末…而现实却是:屈指可数的干仓老茶延长了这个适应期,从而间接增加了普洱仓储的辨别难度。

那么是不是,老茶品得少的茶友就真的无法辨别干仓和湿仓普洱茶呢?

那也未见得,至少我们可以试试以下三招

05

三招辨别

此篇暂不讨论熟茶,我们以晒青散茶或饼茶(生茶)为例,从视觉、嗅觉、和味觉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尝试:

第一招:看汤色——是否“带黄”

陈年普洱茶的汤色,如果是干仓存放,不是橙黄就是橙红,年份更久一些的是栗红,也就说多多少少会带点“黄”,出现深红色的可能性甚微,如果真出现了,对于干仓生普,要么是拼有熟料,要么是您泡得太浓。

第二招:闻香气——是否“杂异”

其实陈茶的香气靠闻很难,不要指望闻一闻就识别出这是什么香,或者这是什么仓,闻主要的目的是用鼻子嗅一嗅气味杂不杂,怪不怪,如果是杂异味明显,刺鼻而令人生厌,那就一票否决,别管它是什么仓了。

很多情况陈茶的香气是要在喝茶的过程中才能真实感知的,所以如果闻不出嗅不到,那就端起杯来饮上一口,在嘴里进行二次判断。

第三招:尝滋味——是否“生津”

作为辨别干仓陈年普洱的招数,尝滋味并不是让您香甜苦涩都尝一遍,而是只指要害,如果它还能生津,或者还带些苦底、涩底,虽不能认定它为干仓,但至少说明它不会太“湿”。

还有一点可以留意,普洱茶的众多滋味中,有一种味是最难化去的,即使它进过仓,这就是烟味,所以,带有烟味的陈茶,更不能断言它是干仓,反过来,如果连烟味都化去了,那它多半就是“湿道中茶”了。

以上三招,其意义并不在于判断某款陈茶的干仓或湿仓,而是以此为据判断其受潮的程度,最终给出它的陈化价值。

老调再谈:不要迷信干仓,很多情况下,干的程度和陈化价值是成反比的;也没必要妖魔化湿仓,很多情况下,入口即化的美妙感觉也许只有它可以做到。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三招辨别普洱茶干仓和湿仓:了解真假茶叶的秘诀》,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2)
  1. 南山南2024-02-08 13:24南山南[重庆市网友]118.67.119.14
    看来要好好学习这个三招,不再被假茶欺骗了!谢谢作者的指导!
    顶38踩0
  2. 那一抹、风华2024-02-08 13:18那一抹、风华[广西网友]203.195.116.92
    干仓和湿仓的区别对于喜爱普洱茶的人来说太重要了!谢谢分享这么实用的知识!
    顶1踩0
相关阅读
茶农vs茶商!山头话语权争夺!茶山辉煌终将过去 谁能笑到最后?

茶农vs茶商!山头话语权争夺!茶山辉煌终将过去 谁能笑到最后?

令人迷惑的,不仅是茶山的套路:鲜叶混进名寨,半路玩掉包;或者一个手电筒,偷采了鲜叶

2023-07-09 #经典句子

“薛定谔的猫”被传统文化破解了?普洱茶定律能测生死?(下篇)

“薛定谔的猫”被传统文化破解了?普洱茶定律能测生死?(下篇)

通过往期文章,我们知道,普洱茶定律的核心,是需要无接触看芽头分品质技术支持的

2024-01-03 #经典句子

从流传的诗句解读 唐宋元明清的普洱饼茶储藏演变

从流传的诗句解读 唐宋元明清的普洱饼茶储藏演变

明代在饮茶法上展开新局面,为人津津乐道的有:创新瀹茶法*瀹,音同月,煮、泡也,兴起煎、泡芽茶散茶的自然简洁风尚流传至今;茶味与艺境交融,茶入诗中

2022-11-30 #经典句子

赵畅:清心可“茶”(散文)

赵畅:清心可“茶”(散文)

只是,我品茶的趣味,是小山村培养起来的

2022-11-30 #经典句子

2018年 茶行业14位资深大咖谈“普洱茶仓储”金句集锦

2018年 茶行业14位资深大咖谈“普洱茶仓储”金句集锦

要谈普洱茶仓储,首先我们得从整个茶行业的宏观数据来看,为什么普洱茶存在仓储这一概念,或者这一现象

2020-02-09 #经典句子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最深情 生茶张话说云南普洱古茶史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最深情 生茶张话说云南普洱古茶史

茶所带来的生活仪式感和心理感受,也正是当下所常说的生活美学的一种,是一种有情有义的、有滋有味的生活方式

2023-12-07 #经典句子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香气浓郁持久 滋味醇和爽口的“云南七子饼茶”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香气浓郁持久 滋味醇和爽口的“云南七子饼茶”

黑茶生产历史悠久,主要是采用较成熟的鲜叶原料制作而成,它的加工工序主要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干燥等,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工序

2020-05-05 #经典句子

泡茶放多少水最好喝?教你一句顺口溜 别一问三不知

泡茶放多少水最好喝?教你一句顺口溜 别一问三不知

那么,茶叶究竟该如何冲泡和品饮?现作一介绍,以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参考

2011-12-03 #经典句子

10个专业品茶术语 让你喝茶

10个专业品茶术语 让你喝茶

看到大家都在说话,他很困惑地问:这茶有什么好处?只能默默的问出口,但也只能默默的问

2022-12-07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