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王维和崔护笔下的春天:悠远情怀中的生机盎然

时间:2024-02-07

王维的春天常常是静美的,他笔下的春景常常与山水田园相结合,透露出一种恬静和舒缓的氛围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85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王维和崔护是唐代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对春天的描绘充满了深情和细腻。王维的春天常常是静美的,他笔下的春景常常与山水田园相结合,透露出一种恬静和舒缓的氛围。而崔护的春天则更多地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惜惜之情,他的诗作中常常流露出对春天短暂美好的珍惜和缅怀。两位诗人都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时光的珍惜之情,让人对春天的美好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王维和崔护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惜春之情油然而生

春天在农民眼中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希望季节;在诗人眼中却像一位“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佳人。

这位才貌双全温婉可人的美人,不仅拥有喜怒哀乐以及多愁善感的情绪,同时还会给无数文人墨客留下无尽遐想。

作为大自然气候变化中的第一个季节,春天总是能给人产生无限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 、“季节不等人,春日胜黄金”,这些警醒世人珍惜春光的俗语,看似三言两语但却凝聚了很多人生哲理。

如果在明媚的春季没有珍惜大好光阴,那么就只能默默承受“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遗憾。古代文人墨客在特殊文化氛围影响之下,很容易在季节轮换时生出“伤春悲秋”情绪。这两种容易令世人产生共鸣的情绪变化,其实也铸就了古代社会多姿多彩的春色。

有人说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也在青翠的山林中,笔者则认为古代历史中的春天往往都蕴含于文学作品中。

尤其是在诗词文化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众多大诗人们以多变的情绪细腻的笔触,将个人多愁善感的文人情怀付诸于春天之中。

历史上的春天深蕴古代先民智慧

上古时期由于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十分匮乏,所以对风雨雷电、春雨冬雪等自然现象,都有一种源自心理的原始畏惧感。

在这种前提自然崇拜和祭祀活动应运而生,这也是古代历史中人类与春天的第一次交锋,同时也是一种充满迷信色彩的人文意识行为。

随着历史发展上古神话人物神农氏发明了“刀耕火种”,至此古代先民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发展形势。为了能够让春耕顺利进行古代先民,除了要举行规模比较盛大的“春祭”活动之外,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历法和“二十四节气”。

在历法的指导下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农民,不仅掌握了春种、夏忙、秋收、冬储等自然规律。同时,也根据四时变化掌握了更多生活技巧。笔者认为这其实就是古代历史中,古人对大自然亦或是春天逐渐认知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逐渐提升以及社会经济不断增长,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直接与土地接触的农民阶层,更是在四季变化以及农业操作过程中,了解到了更多与春天有关系的自然现象,同时也因此发明出了具有人文气息的农谚。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等。

这些极具生活经验的农业谚语,其实就是古代先民在春天变化中获得的宝贵财富。

事实上随着农业发展与春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其他阶层,其实对季节更替以及多变的春季,也都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和关注度。尤其是对于擅于舞文弄墨的文人群体来说,他们的诗歌中其实更能表达古代历史中的春天。

诗词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浓浓春意

1.诗歌王国中的文化春天

很多人都将唐朝比喻为文化海洋诗歌王国,笔者认为这种比喻不仅特别贴切而且非常符合史实。据不完全统计唐朝有名有姓的诗人高达2500多位,如果算上佚名诗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唐诗总量大约可以达到约5万首左右。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这种惊人的创作量,不仅可以体现出唐朝诗歌文化繁荣局面,同时也可以从侧面证实唐朝政治与经济发展,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中也应该名列前茅。在大约5万首唐诗中以“春天”,为主题的诗作数量就高达一万多首。

可想而知唐朝诗人对春天有多么厚爱,这些诗人之所以会不遗余力的去描绘春天。笔者认为除了与春天能带给人希望有关系之外,其实还与春天多变的天气现象,以及各种寓意深刻的节日习俗息息相关。

2. 初春、仲春、晚春与人文情怀

按照古代历法中的规定春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春、仲春、晚春都具有非常深刻的含义。初春总会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生机盎然之感;仲春时节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而晚春或称为暮春又会让人有无限遗憾与留恋。

实际上发生在古代春天中的故事,不仅具有非常浓郁的历史韵味,而且还总能给人一种或喜或悲的情绪变化。古代社会中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在人生境遇起起伏伏或大悲大喜之际,由于无法排解内心忧愁或抒发心中心雀跃之情。

所以只能将个人心绪寄托于春天之中,这其实也是唐代诗人“伤春悲秋”情绪的由来。春天的三个不同阶段就像诗人生命历程中的不同境遇,当仕途顺遂、爱情美满之际,就像初春与仲春时的茂盛与火热;当屡试不第或屡遭贬谪之时,就如暮春时节的落寞与伤怀。

如果从根源上去分析古代历史中的今天,或者说唐朝诗人笔下或喜或悲的春色。不难发现春天不仅是人生境遇高峰低谷的体现,同时也是古代文人表达相思之情以及爱情的大好时节。

正所谓“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王维、崔护诗作中的春天,一种季节万般相思

1.“诗佛”王维的“诗情画意”

王维是古代历史中为数不多的诗作奇才,他一生曾创作过几千首诗歌,但流传后世的作品却仅有400首。作为盛唐时期可以与李白杜甫相提并论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创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同时也为中唐以及晚唐诗风提供了重要借鉴。

从王维诗作整体风格上去分析,可以发现他创作的诗歌特别善于遣词造句。而且每一句诗文都可以生动的描绘出声、色、光、态。简而言之就是在百度王维创作的诗歌时,总会有一种句句皆颜色篇篇是画作之感。

王维虽然少年成名但由于仕途坎坷,所以他的诗歌多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这一点与终生不第的孟浩然颇为类似,而且后人将二人合成为“王孟”。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维的诗作之所以会拥有“诗中有画”的特色,其实与他擅绘山水画息息相关。

由于王维创作的“书画特臻其妙”,所以被后世画家奉为南宗山水画之祖。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位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大才子,绝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世间宠儿。苏轼曾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能够对盛唐诗人王维做出如此之高的评价,其实也大有君子惜君子之意。在王维创作的众多诗歌中,有一首以爱情为主题以春天为背景的诗作,历经千年沧桑依然受到后世人追捧,这首诗歌的名字就叫做《相思》。

2.古代春天中的《相思》

从文学角度来讲《相思》是一首借咏物表达相思之情的诗作。从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这是一首创作于初春时节的名篇佳作。发生在春天的“相思”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春天万物复苏人类的情感也会在此时变得十分微妙,所以“相思”于春天的寓意与内涵更耐人寻味。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在古代社会又被称作“相思子”,这种可以代表相思之情的植物生长在江南地区,初春来临之时不知道会长出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在它发芽之时多采摘一些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春天是一个风含笑、水含情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在万物刚刚复苏的初春。不仅会给人一种娇嫩而又柔弱的美感,同时也可以寄托希望和相思之情。王维创作的这首相思诗虽然立意明确,但是整首诗中却从未出现半个“相思”字眼,这就是“诗佛”作诗的高明之处。

3.发生在春天的“桃花缘”

晚唐诗人崔护在唐代文坛上的诗名并不高,但是他创作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可谓奠定了他在晚唐诗坛上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崔护虽现存诗歌仅为6首,但是却可以凭借《题都城南庄》名垂青史。

这种诗歌描绘的是崔护个人亲身经历,在某一年的清明时节最后赶赴长安应试。在考试结束之后他独自一人来到城外踏青,一路上他满眼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在兴致正浓之时他来到了一片桃花园,因口渴而敲开了一户隐居于此的人家。

也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踏青经历,他与这户人家的女子结下了一段“桃花缘”。但由于古代社会男女授受不亲,双方虽然都有爱慕之心但却并没有表露心迹。当崔护离开此地之后内心五味杂陈,而这位女子也因无法与崔护相见而心急如焚。

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崔护依然无法忘记这位女子,于是再次来到这片桃花盛开的地方。当他兴冲冲的想要与心上人再续前缘时,却得知这位女子早已因相思过度而去世。闻听此消息之后无法自已的崔护,在这户人家的柴门上写下了这首经典诗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去年来到此地时正赶上桃花盛开,隐居于此的美丽女子与桃花相得益彰。但是今年我再次来到这里却发现,桃花虽然依旧迎着春风开放,但我的心上人就早已离开了人世。

这首创作于唐朝晚期的著名诗篇,所表达出来的真情实感令人读后为之动容。作为古代历史中最情深意重的春天,不仅给人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遗憾。同时也向世人揭示了爱情就像美好的春色一样,一旦逝去就再也没有机会重来。

结 语

春天总能给世人一种欣欣向荣之感,这主要是因为春回大地之时,总会带来鸟语花香与姹紫嫣红。这种勃勃生机的景象不仅充满了充满了春天的希望,同时也给世人留下了难以忘却的灿烂春景。

古代历史中的春天总能给人以美感和深情,而唐代文人在诗歌中描绘的春天景色,又仿佛被寄予了五彩斑斓的感情色彩。尤其是王维与崔护在春天中埋下的情种,更是更人一种无法释怀的惜春之情。

【参考文献】

卢兰凤《步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韵》

马敬《论王维《相思》诗的两处“异文”》

袁晓薇《凝千年之相思,铸民族之精魂:红豆意象的流变和《相思》的影响》

李明《真挚的人生体验自然的情感咏叹——崔护《题都城南庄》赏析》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王维和崔护笔下的春天:悠远情怀中的生机盎然》,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4)
  1. fancyboy2024-02-07 08:42fancyboy[西藏网友]45.124.76.114
    王维和崔护的春天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生命的生机以及春天所蕴含的美好。
    顶0踩0
  2. Mtnsfyriw2024-02-07 08:24Mtnsfyriw[陕西省网友]203.8.111.20
    每次读到他们笔下的春天,都会让我沉浸在那一抹悠远的情怀和生命的盎然。
    顶0踩0
  3. 杨帆的船2024-02-07 08:06杨帆的船[贵州省网友]182.18.65.81
    @东西西他们的作品让我重新认识了春天,是那么充满了悠远的情怀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顶5踩0
  4. 东西西2024-02-07 07:47东西西[贵州省网友]203.17.248.9
    王维和崔护的描绘让我仿佛置身于春天,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和活力。
    顶0踩0
相关阅读
崔护这首诗 句句经典 诉说着最美好的邂逅和最无奈的错过

崔护这首诗 句句经典 诉说着最美好的邂逅和最无奈的错过

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2023-12-06 #经典句子

温暖的语言 指引通往故乡的路

温暖的语言 指引通往故乡的路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身在异乡的游子却突然发现故乡越来越陌生,甚至成为故乡的陌生人

2020-03-15 #经典句子

珍藏!诗画里的清明 当经典佳句遇上水墨情怀

珍藏!诗画里的清明 当经典佳句遇上水墨情怀

它不仅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2023-09-02 #经典句子

崔护《题都城南庄》:春光里最美的邂逅。有网友改了转句 求对句

崔护《题都城南庄》:春光里最美的邂逅。有网友改了转句 求对句

题都护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上面这首题都城南庄是唐朝曾经任岭南节度使的诗人崔护,于京城长安考取进

2023-08-06 #经典句子

李清照笔下最唯美的30个句子 浪漫有情调 句句入心

李清照笔下最唯美的30个句子 浪漫有情调 句句入心

才华高妙的李清照,写下许多经典的诗词,至今读来仍然朗朗上口

2022-11-23 #经典句子

崔护诗句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到底隐藏了一段怎样的旷世奇缘

崔护诗句里的人面桃花相映红到底隐藏了一段怎样的旷世奇缘

唐朝贞元年间的清明节,依旧是阴雨绵绵的

2012-06-04 #经典句子

惜春因何决意撵走入画?东野圭吾的一句话直接点透了她的悲苦

惜春因何决意撵走入画?东野圭吾的一句话直接点透了她的悲苦

作者:春风词笔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这本是辛稼轩笔下的伤怀

2024-01-13 #经典句子

“墨韵丝语——水墨与刺绣的对话”曹文忠·梁雪芳艺术双人展举行

“墨韵丝语——水墨与刺绣的对话”曹文忠·梁雪芳艺术双人展举行

水墨国画、刺绣精品以及二者跨界融合之作给观众呈现了一场涤荡心胸的视觉盛宴

2023-11-26 #经典句子

李清照很“少女” 的一首词 短短6句写尽了孤独感伤 值得一读!

李清照很“少女” 的一首词 短短6句写尽了孤独感伤 值得一读!

五千年间,我们建立了完整而有效的史学系统,尽最大可能保证了在历史上的完整无缺

2023-08-2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