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古诗词中的智慧:雅俗并蓄 文化多元

时间:2024-01-29

它将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与当下生活中的俗语相结合,突显了古代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延伸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20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古诗词中话俗语:雅俗兼具+文化多元”是一场展示古代诗词与现代俗语之间联系的文化活动。它将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与当下生活中的俗语相结合,突显了古代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延伸。活动旨在通过诗词和俗语的对比,探索古代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延续和传播。此外,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诗词和俗语,展现了文化多元的魅力,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将为观众呈现一场既具有历史深度又能引发当下共鸣的文化盛宴,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

诗词,向来予人以古典高雅之感,是流传于世的文化瑰宝,是窥见历史的文化窗口,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诗词节目,如《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等受到大众欢迎,古诗词离我们的脚步比以前更近了。

诗词不再单纯是学生的背诵篇目,也不完全是文人学者学术研究的对象,而是渐渐成为我们普通人生活里的一种乐趣,一种陶冶,一种美的体验。

细细端详品味这份古人留下的宝藏,我们发现,诗词中亦不乏贴近日常生活的俗语,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令人倍感亲切。古诗词中雅俗共赏的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生动表现。

诗情画意,清新有趣

诗词中使用俗语就意味着“粗俗”吗?当然不是。这里的“俗”,是具有民俗风情之意,即便语言通俗,也可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氛围,读来如扑面而至的春风般温柔暖人,更因为其中蕴含了民俗之趣,而平添了几分亲近: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这首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褪去他创作中惯有的豪迈直爽风格,取而代之的是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语言。词中这户五口之家,生活虽不富裕,甚至过于简朴了,却过得快乐自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居住环境堪称一流,屋子周边有潺潺溪流,绿绿青草,深呼吸一口都是满满的负离子。一家人远离俗世喧嚣,乐得清静。

这对夫妇膝下三子更是性格迥异,小儿子尤其调皮可爱。辛弃疾用了“亡赖”一词,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小儿子边躺着边剥莲蓬的俏皮模样,天真活泼又懒洋洋。当时在江淮一带,人们形容小朋友顽皮狡猾就会用这个词,再加上软糯轻柔中带有“媚”意的吴音,充满江南风情。俗语不“俗”,反而给诗词增光添辉,变得情趣盎然。

擅用口语,独具特色

诗词中偶用俗语,较为常见,若是通篇都用口语,即便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寻觅,也很少见。毕竟诗词的创作对格律有一定要求,在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下作者想“任性”挥笔很考验其功底。唐代大文豪杜甫就曾经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首诗,在讲究格律的条件下竟然做到全篇皆是口语:

见萤火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

忽惊屋里琴书冷,复乱檐边星宿稀。

却绕井阑添个个,偶经花蕊弄辉辉。

沧江白发愁看汝,来岁如今归未归。

秋夜里,杜甫见到深山中萤火虫翩翩起舞,时而飞入屋内,落在人的衣服上;时而冲出屋外,肆意翻飞。山里环境宜人,空气清新,生态好,萤火虫数量也多。它们时聚时散,自体发光的时候还有影子相随,产生了“添个个”的视觉效果。经过花丛时,萤火虫闪闪发亮,与山间绽放的娇美花朵互相辉映,忽明忽暗,意即“弄辉辉”。

虽然杜甫在诗词中如此频繁地使用当时唐代的口语,但读起来全不觉平庸俗气,倒是惟妙惟肖,碰撞出独特的文化火花,让我们从中一窥唐代的风情。诗词并非阳春白雪,高高在上远离我们的日常;诗词也可以做到贴近生活,自然流畅,甚至把口语融入进去,散发出形象生动的魅力。

巧用象声,意到笔随

象声词的运用在文学创作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诗词中若是添上一两个象声词,书面文字仿佛便带上了声效,整首作品立马活络了起来。

如《木兰辞》中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还有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等。作者在这些传世名作中,把象声词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令人印象深刻: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书写渔夫的诗词很多,但柳宗元笔下创造的渔夫形象却独具一格,这与其个人经历息息相关。

当时的柳宗元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为永州司马,这一职位又穷又无权,锐意改革却只落得如斯境地,满腔抱负无处施展。政治失意,生活困顿,让柳宗元在不知不觉中选择寄情山水,从中寻求慰藉。

在其作品中,渔翁是隐士的化身,他淡泊名利,隐逸自在,是文人雅士向往的状态。“日出不见人”,并不意味着没有人的存在,只是如此广阔无垠的大自然中,人显得那么渺小。如何刷出人类的存在感?只需“欸乃一声”便可。

远方传来的这声橹响,划破天际,在空旷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富有冲击力,天地间顿时有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奇趣。这就是象声词的曼妙之处。

诗词的美并不单纯在于高雅,有时候“俗”也是一种吸引人的方式。民俗风情蕴含其中,口语表达穿插于此,诗词雅俗共赏,你我共同品鉴,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与传承,继续绽放出闪耀的光芒。

作者:小柴,喜音乐美食,爱电影品茗,只想快快乐乐过日子,不想唯唯诺诺度一生。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古诗词中的智慧:雅俗并蓄 文化多元》,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5)
  1. 刘锦波-2024-01-29 09:31刘锦波-[贵州省网友]1.56.4.69
    古诗词中的智慧深刻而且包容,让人感受到了文化的包容性和多样性。
    顶0踩0
  2. 荷露染指香2024-01-29 09:21荷露染指香[辽宁省网友]43.254.102.166
    @暮侬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关于智慧和多元文化的东西。
    顶0踩0
  3. 暮侬2024-01-29 09:11暮侬[西藏网友]103.52.162.139
    我喜欢这种将雅俗融合在一起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顶7踩0
  4. ly丶苦逼2024-01-29 09:00ly丶苦逼[山东省网友]103.63.147.99
    古诗词中的智慧给人启发,让人感受到雅俗并蓄的美感。
    顶9踩0
  5. 回忆灬勾勒着曾经2024-01-29 08:50回忆灬勾勒着曾经[海南省网友]45.119.52.175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古诗词中的智慧确实展现了不同文化的多元性。
    顶0踩0
相关阅读
俗语“宁住庙前 不住庙后” 后一句同样精彩 却十人九不知

俗语“宁住庙前 不住庙后” 后一句同样精彩 却十人九不知

虽然文化有雅俗之分,但其初心却毫无雅俗之别,从那些流传至今经久不衰的文化中就能看出

2024-01-20 #经典句子

雅俗共赏的俗语|朋友妻不可欺 下半句过于直接而险些流传!

雅俗共赏的俗语|朋友妻不可欺 下半句过于直接而险些流传!

我们幻想一番:众才子齐聚,切磋诗词作赋是一番如何热况!虽然如今已很难见到这番景象,但我们对传统文化还是一如既往的热爱,那句句优美的诗词,吟咏之

2023-12-20 #经典句子

俗语:“人有三不亲 姨父 姑父” 还有一个是谁?说了你别不信

俗语:“人有三不亲 姨父 姑父” 还有一个是谁?说了你别不信

生活在农村,我们会从很多老人口中听到一些俗语,那些的都是老祖宗们总结的经验与智慧。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俗语虽然通俗又短小精悍,确实句句在理,也

2023-07-23 #经典句子

俗语:朋友妻不可欺 但它的精华却都在下一句 暴露了人性的丑恶

俗语:朋友妻不可欺 但它的精华却都在下一句 暴露了人性的丑恶

如果某个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涉猎面广阔,写作文时恰当地使用一些名人名言,会给作文增加不少亮点,因此也会在作文中得更好的分数

2023-09-26 #经典句子

为什么说“打工不去亲戚家” 后半句更加现实 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为什么说“打工不去亲戚家” 后半句更加现实 老祖宗的经验之谈

俗语是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雅俗共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在为人处世、社交交往中,起着很大的帮助作用

2007-01-11 #经典句子

“天涯何处无芳草”下一句?那些你永远不知下句的古诗词!

“天涯何处无芳草”下一句?那些你永远不知下句的古诗词!

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中华民族认同感,很大程度上从是背诵理解古诗词开始的,因它所吟诵的是家国情怀、壮美山河、田园风光、乡情乡愁、美丽爱情、慈母之线

2024-01-17 #经典句子

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新招!珠光社区开展“‘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活

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新招!珠光社区开展“‘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活

本次活动由文化学者、深圳知名阅读推广人、壹读书会创始人、爱诗家创始人刘建彪担任主讲嘉宾

2012-07-30 #经典句子

“‘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首场启动

“‘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系列活动首场启动

据了解,古诗词与修身智慧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提升系列活动计划在桃源街道办辖区内12个社区举办12场文化活动,解读古诗词中的修身智慧,旨在以优秀传统文化

2022-11-26 #经典句子

古人云:“说曹操 曹操到” 其实还有后半句 在当时却无人敢提

古人云:“说曹操 曹操到” 其实还有后半句 在当时却无人敢提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简洁明了的语句,说起来也比较押韵,那就是俗语

2022-12-15 #经典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