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句子大全,网罗天下好句子,好文章尽在本站!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小说阅读4——文学作品考点全面解析

时间:2024-01-22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老街担家刘建超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卖菜的主直接...

友情提示:本文共有 39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街担家

刘建超

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

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卖菜的主直接从菜园里摘得新鲜蔬菜,在潺河边淘洗去泥沙,用稻草绳绑扎结实,新鲜的叶子菜摆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吆喝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

老街从明末清初磕绊至今,沿街住户还用的是旱厕。有的家用大水缸嵌入地下,有的家砌个池子。每天早上,有专门担尿的人来家里清理茅厕的粪便。起粪时臭味弥漫,为了不影响住户内眷生活,担尿人都起五更赶大早。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老街人厚道,将做担尿营生的人称为担家。

老干就是个担家。可别小看了担家的活计,这可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说体力,担尿用的木桶,有六十厘米高,柏木做成,没有把子力气,担一副空桶也累得你脸红脖子粗。老街住户的茅厕都建在后院,从后院到前街也有五十多米距离。如果是二进院或三进院,那就是百十米长的距离,担起尿桶要一鼓作气,举步生风,一路小跑,没有个硬扎的身板儿可不中。说技术,担起木桶途中不能让桶里的污物溅出来,否则就弄脏了住家的院儿,即便用水冲洗,那气味大半天散不了,很是影响人家的情绪。

老干个高精瘦,皮肤黝黑,脸上总带微笑。老干在老街做担家,走进住家门,总吆喝一声,来咧——避免后院茅池有人尴尬;活做完了再吆喝一声,走咧——告诉住家关好大门。每天清晨,老干担着木桶,在分包的路段上,挨家挨户担尿。老干在茅厕里起尿,舀粪的勺子用得利落,起落之间,不能将污物遗撒在地面上。木桶装至八成,小心移至厕外,再拎进另一只桶。他稳稳挑起担子,匀步小跑,过门槛时前面的木桶稍抬高,跨过门槛,后面的木桶再抬高,脚下的步伐速度不变,木桶里的污物绝不会溅出点滴。老街住家的门槛高低不同,坊传老干为了练好过门槛的技巧,在自己的小院子里用砖头和竹竿搭成门槛,闲时担着木桶在院子里练活儿。

老街遇到大雨。明晃老两口子犯愁了,院子里的排水管道不畅,积攒的雨水就涌到了后院的茅池,眼瞅着茅池就要被灌满,溢到院里可就恶心了。

来咧——老干担着木桶进院了,二话不说就钻进茅池淘粪。老干来回担了五趟,雨水中依然是稳稳地挑起担子,匀步小跑,过门槛时前面的木桶稍抬高,跨过门槛,后面的木桶再抬高,脚下的步伐速度依然不变,木桶里的污物不溅出点滴。老干又帮着把下水管道给拾掇通了,这才挑起担子,说了声,走咧。

冠老太太是老街的大户,子女都在南方做营生。老先生过世后,冠老太太一人守着个大院子。老干走进后院的茅池做活,看到老太太也来到后院,踌躇着像有什么事。原来,老太太在如厕时,衣扣刮掉了手上的戒指。她想让老干帮着找找,又张不开口。如果找到了还好说,可如若找不到,那叫老干怎么把粪便担出这个门?按老街规矩,出了院门,尿桶里就是淘出个金元宝也是归担家所有了。老干看到冠老太太手足无措,心下明白了几分。

老干担着木桶走了,在城外找了个筛子,把一桶桶的粪便细细地过滤,果然找到了那枚戒指。老干在潺河边,把戒指清洗干净,送到了冠老太太的手里。冠老太太的泪下来了,她说其实也值不了几个钱,只不过是结婚时先生送的,也是个念想。老太太执意要给老干付钱,老干两手作揖说,老太太您抬举我,抬举我了。走咧——

老干四十好几了还是单身一人,有人就张罗着给老干做媒,问老干有啥要求,他搓着大手,说没个啥要求,人家不嫌弃我就中。有人介绍了西关的佟大脚,也是快四十了还没找到婆家,老干就按人家约好的时间去见见面。

老干就在去相亲的路上出的事。老干路过潺河,被几个孩童的哭声喊住了。有个儿童在潺河边捉鱼虾,不慎滑入了河中。老干不会凫水,他大步流星奔到河边,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了下去。他在湍急的河水里扑腾,大喊一声:走咧——奋力把孩子推向浅水,自己却没能再上来。

老干无家无后,老街人给他办了最隆重的葬礼。老街的贤人雅士自愿为老干扶柩,街道的孩童都披麻戴孝,送葬的人群把老街堵得水泄不通。老干的棺木前一条白绸挽幛冲天而起,上书八个大字:来咧走咧——一生干净。

许多老街人这才知道,原来老干有个很雅的名讳:干净。

(摘编自《广西文学》第一期)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街人厚道,将做担尿营生的人称为担家。”体现了老街人对底层劳动者的敬重。

B.第三段对老街旱厕的环境描写,意在引出“担家”这一职业,表现老街经济的落后。

C.小说第七段描写担尿过门槛的细节与第五段重复,目的是强调老干的沉稳与技术高超。

D.老干勇救落水儿童这件事使小说情节的发展由喜悦向悲伤突转,形成波澜,更为曲折。

8.“来咧”、“走咧”是老干极富个性的语言,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9.有人说把小说最后两段删去文章更显简洁含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含分析):

第7题

【参考答案】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内容结构、表现手法,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 B。

A项,结合语境“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可知“担家”是一种敬称,而老街人把做担尿营生的人称为“担家”,可见老街人对底层劳动者毫无歧视,而是很敬重,这反映了老街人的纯朴厚道。因此本项正确。

B项,第三段对老街使用旱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一番描绘,这些文字客观上能反映出老街经济的落后,但从全文来看,这并不是作者的主要意图。作者的目的在于引出了“担家”这一职业,为下文描写担家老干做铺垫。因此本项的分析鉴赏有误,是答案项。

C项,小说第七段描写的老干担尿过门槛的细节与第五段重复,在文字上几乎一样。担粪过门槛是技术活,第五段作者细致地描绘了老干日常过门槛的情形,表现了老干的敬业与技术高超。第七段描绘描绘的是在茅池就要被灌满的紧急情况下老干过门槛的情形,他依然那么干练,那么从容,没有溅出一点污物。由此可以看出老干的技术之高超,也可看出老干做事沉稳的特征。因此本项正确。

D项,因为老干的为人,纯朴的老街人给他介绍对象,而老干也守时赴约,这是大好事,充满喜剧色彩。但老干因勇救落水儿童而牺牲,却使故事发生突转,出人意料的结局让故事蒙上了悲剧色彩。这样的叙事也造成了行文上的波澜,更为曲折动人。因此本项正确。

第8题

【参考答案】

(1)结构全文。“来咧”“走咧”是老干做活时的吆喝,它也是作者结构全文的暗线,以它串起老干的故事。

(2)塑造人物。这是老干日常做活的招呼,帮明晃老两口排难时的语言,拒收冠老太太谢礼的答语,勇救落水儿童欣慰的遗言。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来咧”“走咧”表现了老干朴实善良、不图小利、磊落仗义、舍己救人的高贵品格。

(3)升华主题。“来咧”“走咧”象征老干的一生,八字挽联点明老干高洁的灵魂,表明人们的尊敬,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

人物的个性化的语言,往往与情节结构,与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莫大的联系。本题的设计着眼于对作家艺术表达的领悟鉴赏。

作品对老干这一人物的塑造是通过事件即人物的行动来完成的,“来咧”、“走咧”是老干个性化的语言,是他做活时的吆喝,也是他一生的象征,高贵品格的象征。从行文来看,这吆喝贯穿了全文,因此它是小说叙事的一条暗线,借由它串联起老干一生的故事。前4处语言,语境不同,但都很好地表现了老干相关的性格与品德。比如朴实善良,不图小利,磊落仗义。最后一处在结尾,是八字挽联的一部分,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老干的爱戴与尊敬之情,这使小说的主题得到了升华。

第9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一:最后两段不宜删掉。

(1)结构上首尾呼应。照应开头的“老街人厚道”。

(2)内容上深化主旨。既揭示了担家老干的高贵灵魂——一生干净,又表现了老街人的人情美,他们对老干表达了最深的敬意。

(3)笔法上富于变化。结尾采用对比与侧面烘托的手法刻画老干,与前面的正面描写互相补充,使笔法更为丰富。

(4)效果上震撼人心。结尾掏屎取尿的工作与“干净”的名讳的对比,孤寡无后的状态与老街人为他扶柩戴孝的对比,引人深思,震撼人心。(答对3点即可得满分)

参考答案二:最后两段可以删掉。

(1)内容更为简洁。删掉最后两段,故事情节依然完整且更简洁。

(2)结尾更加含蓄。小说在老干的牺牲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想象空间。老干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救落水儿童?老干无家无后,他的后事怎么办?引发读者思考回味。

(此答案视答题情况酌情给分,但最多只能得3分)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

小说结尾艺术是作家艺术匠心的体现, 是作家艺术上着力的地方,更是高考小说考查的高频考点。

本题的设计具有开放性,但也有较为明确的导向性。从艺术上说,答案倾向于现在的文本。因此,要想拿满分,应该从现在文本结尾的作用来组织答案。如果答案是可以删掉,最高得分为3分,这样设置主要想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从删掉结尾两段的角度考虑,简洁是很显然的,而含蓄性,或者叫“留白”是第二个作用。它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与思考的余地,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不宜删掉是优选答案。首先是结构上的功能,照应开头“老街人厚道”,首尾圆合。其次是在内容上深化了主旨,不但表现讴歌了老干这一人物,更表现了老街人的善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使小说的主题更为深刻。最后是塑造人物的方法更为丰富,正面侧面结合,互相补充。

小标题: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文学作品(小说)阅读4

本文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收藏《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小说阅读4——文学作品考点全面解析》,同时在此感谢原作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显示评论内容(3)
  1. @塵染墨香2024-01-22 21:26@塵染墨香[国外网友]203.30.111.72
    @淑然&心语感谢作者的分享和总结,让我在语文复习中少走了很多弯路。
    顶0踩0
  2. 淑然&心语2024-01-22 21:11淑然&心语[国外网友]203.32.95.146
    对于我这种语文不好的学生来说,这篇文章解析了很多我不懂的文学作品考点,让我有了更多的信心。
    顶0踩0
  3. ミMc2024-01-22 20:56ミMc[火星网友]182.239.6.246
    这篇文章非常实用,对于备战高考的我来说非常有用。
    顶10踩0
相关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14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14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孟浩然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2023-10-15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8语言综合表达含解析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8语言综合表达含解析

B 高中同学20年聚会定在明天,可我身体欠安,不能前去参加,实在是十分遗憾的事

2020-01-10 #经典句子

「高考专题」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专题」2021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材料一:网络文学的开放机制和大众写作浪潮形成了召唤结构读者即作者,各行从业者、爱好者贡献自身知识和经验,专业实力和工作背景使其具备了把握相关题

2022-12-22 #经典句子

「理型语文写作专题」|作文审题立意分类突破:事理类

「理型语文写作专题」|作文审题立意分类突破:事理类

「来源: |理科思想学语文 ID:juxiang2003」理型语文温馨提示开学在即。一个假期发生的事情让人眼花缭乱。准高三的学生们面临着断顿的问题:没有谁

2018-04-11 #经典句子

「高考专题」2021年江苏省百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专题」2021年江苏省百校高三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材料一中国网络文学的起点究竟在哪,近日又有新说,让这一本该辨明却一直未受重视的问题浮现出来

2023-06-16 #经典句子

阅读需要把握什么?做不好阅读会给今后的高考语文“挖坑”

阅读需要把握什么?做不好阅读会给今后的高考语文“挖坑”

作为中国人,读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写成的文章,怎么还能不了解?做不会阅读,多读一些阅读指导书籍,多做一些阅读题不就了解了嘛!这种对母语学习的轻视态

2023-05-06 #经典句子

2021新高考古诗文阅读专题想象 这里有专家考察方向指导

2021新高考古诗文阅读专题想象 这里有专家考察方向指导

而新的高考与录取方式改革,恰恰将以2021年为正式实施起点:江苏、浙江等省的自主命题取消,实行全国统一命题

2023-12-06 #经典句子

颠覆?渐变?温儒敏剧透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颠覆?渐变?温儒敏剧透高考语文改革方向

2018第五届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启动仪式现场,100多名对文学充满理想的名牌大学中文教授和各地著名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挤在北京大学的会议现场

2017-04-05 #经典句子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7

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7

9分初发太城留别田父①范成大秋苗五月未入土,行人欲行心更苦

2023-07-17 #经典句子